有人說齊國不變法都這麼強大,變法得強大到什麼程度?

光輝十萬


齊國在戰國中期時,國力強大一時,控魚鹽之利,雄踞東方,憑藉一己之力把戰國首霸的魏國給拉下馬來。後來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強大起來,秦昭襄王想稱帝,也不敢不經過齊國的首肯,先尊齊國為東帝乃可。可見其時齊國之威,已佈於天下。

當初秦國變法時,齊國君臣等人就已經仔細研究分析時事,並由此判斷出秦國將要變得強大起來。為什麼齊國人會有這樣的認識呢?原來,商鞅所做的事,齊國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經做過了。

(春秋時齊國開變法先河)

商鞅變法,首重務實,推行耕戰之法,大行中央集權。這些都是在秦國處於危亡之時的圖強之法,當時的秦國經過魏國的持續打壓,將有亡國的風險。齊國在三百多年前,也曾經受了這樣的危急局面,公卿為禍,兩任國君被殺,國家動盪不安。管仲因此被授予重任,推行變法,加強地方行政管理,推行土地改革,增強國君實力。

周朝的行政規劃很粗放,以國都為中心,國都稱“國”,國都郊內稱鄉,郊外叫遂。一般來講一國有三鄉三遂。管仲把三鄉變成了二十一鄉,鄉下設“軌”、“裡”、“連”等行政機構,三遂則變成了五屬,設“邑”、“卒”、“鄉”、“縣”等行政機構,使行政管理得以打破過去宗法制度的層層分封形式,能直達每一人戶,從而形成了先進而完整的國家行政管理系統。在春秋時代其他國家還處於封建領主自轄其地、行政效率低下,國君也不清楚自家有多少家底的時候,齊國已經形成了分級管理的現代化國家雛形。

在春秋初年,卿大夫的勢力還很強大,管仲所委派的行政官員,只負責教化風俗與維持治安,並未觸及到卿大夫們的根本利益。直到三百多年後,秦國商鞅才將管仲的這套行政體系正式發展成了“郡縣制”與“連坐保甲制度”,才真正地把鄉野實力都統一由國家調配。

齊國在戰國時代繼續將該體系發展成了“五都制”,也就是將全國劃分為臨淄、平陸、阿、即墨和莒五大平行的行政區。這與我們現在的五大戰區的劃分有類似的地方,這樣既有集權的優勢,地方自治的程度也較高,體制相較靈活。戰國時齊國被樂毅打穿後還能憑藉即墨和莒二都復國,靠的就是這五都制。

(齊國完善的五都制)

除了政治改革,管仲還進行了軍事改革,即在行政組織中層層建立軍事組織,由國君直接控制軍權。

在西周時期,軍事組織是寓於宗族組織中的,每逢戰爭,封建領主以宗族家長的身份召集本族成員組成軍隊,跟著國君去打仗。國家軍隊由貴族私人武裝組成,這不僅對君權是一種威脅,而且在管理上也很困難。所以,管仲大力改革軍制,將全國的預備役軍人聚居在一起,平時種田,定期參加軍事培訓,從而形成了由地緣、血緣紐帶結成的有組織耕戰集團。長時間以後,就將貴族私人武裝逐漸轉化為了有強大戰鬥力的真正國家軍隊。管仲新改軍軍制共三萬人,分為三軍,中軍由齊桓公直接統領,左右兩軍由國氏、高氏兩位上卿統領。這個改革是不夠徹底的,也為日後的齊國內亂埋下隱患,但以春秋初年的政治局面,由國君完全掌控全國軍隊是不現實的,管仲也要做出妥協。

政治、軍事都有了不錯的改革局面,管仲最擅長的可就是經濟改革了。我們經常能看到管仲被稱為經濟戰、金融戰的鼻祖,他在國內發行貨幣,因地制宜,發展商業,使得齊國很快因為商業繁榮而富裕起來。此後,他將改革的目標鎖定在了土地制度的改革。管仲開展“相地而衰徵”,按照土壤質量來分級,以此來向土地所有者徵收相應的賦稅。“相地而衰徵”,第一次在制度上打破了周代井田制,從而削弱齊國各地貴族的實力,同時提高了齊國中央的實力,為齊國接下來的稱霸事業提供有力物質保障。


(管仲版的土地國有)

管仲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改革,使得齊國中央政府能夠調用的資源遠遠超過其他國家。這種體制性的改革,與春秋其他國家單純依靠軍事、政治制度的改革而強國不同,齊國獨立運作的政府機構不會因為國君的個人生活遭到太大的影響。所以,齊國在齊桓公之後,雖然失去首霸的位置,但是國力一直都是位居國際前列的。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管仲變法,雖然幫助齊國建立了一整套行政管理體系,可是管仲最後善終,並沒有遭到吳起、商鞅、申不害這樣變法者的慘烈下場。管仲思想也師從法家,法家的思想理論基礎是道家,都講究遵循事物至道,順勢而為。道家是法自然,主攻人與自然的思想理論;法家是積極入世,以律法衡量善惡是非。可是管仲之法,與吳起等人相比,溫和了許多。尤其是齊國經過了幾次內亂,國內作為既得利益者的權貴階層被清洗了幾次,他們勢力減弱,也為管仲改革掃清了不少障礙。同時,管仲也有意無意地拉攏這些貴族,比如齊國設置三軍,就由國氏、高氏來領上下兩軍。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勞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增,貴族們也在這次改革中獲益,管仲也因此得以善終。


(齊國設置三軍稱霸諸侯)

齊國自管仲變法之後,一直沿用這套行政系統,直到戰國時才在管仲之法的基礎上有所改革,被稱為鄒忌改革。相比於秦國對貴族階層的嚴厲打壓,鄒忌改革只是在行政系統上針對時代的發展有所補益,主要體現在吏治改革,加強了績效監督而已,與其他國家進行的腥風血雨的改革相比溫和的多,這是因為齊國的行政系統已經在三百多年前的時間裡完成了漸進式的改良,已經不需要短時間裡大刀闊斧了。管仲因此被稱為華夏第一名相,實至名歸。

此外,變法搞得好,會增加社會和政府效益,可如果搞的不好,可能結果會很糟糕。黨爭、內鬥、族群撕裂等各種問題都可能出現,甚至還有因變法而亡國的。歷史上的有名的幾次變法是“倖存者定律”,因為他們成功了,所以我們才看到變法都能強國。申不害變法,直接讓韓國被打回二流國家。唐朝德宗變法,間接誘發了二帝四王之亂。宋朝王安石變法,引起了新舊黨爭,宋朝因此行政紀律敗壞。明朝張居正一條鞭變法,引發了農民起義。清朝預備立憲,直接催生了辛亥革命。

(管仲是華夏第一名相)

發展才是硬道理,變法在形式上是一種折騰,代表著發展的方向,可是如果操作不當,引發了社會的過激反應,反而會適得其反。

齊國的變法是漸進式的改良,因為春秋時的大環境給了齊國充足的時間。戰國時各國時刻面臨亡國危機,已經沒有時間漸進了,他們多是選擇一刀切的做法,立竿見影。可是如果變法流的血多了,必然會在其他地方以其他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意思吧。


而知而行的歷史


戰國時期,各國都想稱霸天下,因此社會動盪不安,時局十分動亂。雖然戰國七雄都想統一天下,也爆發了無數次的戰爭,但是最後卻被秦國拿下了一統天下的戰績。有人也許會問:被秦國所滅的幾個國家,實力怎麼樣,很弱嗎?答案:並不是。戰國時期的齊國是七個國家中實力最強的一個,強大到什麼程度?從以下幾個方面就能看出來。


第一,根據記載,在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力在七個國家排名首位。沒有強大的實力不可能位居首榜,也從側面說明人們認可齊國的實力。


第二,齊國的地理環境好,靠近海,可以大力發展經濟,資源也很豐富。所以,齊國是7個國家中實力最強的一個。


第三,齊國是山東地界6個國家中的小隊長,所以齊國的強橫是必然的。齊國已經聯合了各諸候國,甚至有滅掉周的想法。


第四,齊國的武力是最強的。在指揮作戰以及兵器方面超越了其他國家,人口數量也多,軍事實力強大。當時中原武力最強的國家,當屬魏國無疑,尤其是魏國的魏武卒,其戰力遠遠超出了其他兵種。就是這樣的一個武力強盛國家,卻被齊國打成了豬一般。


第五,齊國的教育是最強的。當時七國當中,最強的學校就設在齊國,如孟子、荀子等,全部來自齊國創辦的學校。


第六,齊國是唯一一個存在八百餘年的諸侯國。從周朝開始存在,一直髮展到戰國末期,發展了八百餘年的國家,其國力肯定非常雄厚。


第七,到了戰國中後期,秦國國力發展迅猛,幾乎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不過,齊國和秦國開戰後,齊國竟然攻破了函谷關,打得秦國毫無還手之力。


第八,齊國的武器十分先進,是第一個將鐵兵器大規模裝備到部隊的國家。而在當時,其他國家還都在使用青銅器,尤其可見齊國的厲害程度。齊國在戰國時期明明是一個強國,為什麼到了後期,齊國滅了宋國,五國聯合攻打齊國的時候,齊國投降呢?雖然齊國打仗消耗了實力,但面對秦國的進攻,打都不打,實在是讓人不解。


那麼為什麼這麼強大的國家不戰而降呢?


第一,齊國貪圖於秦王所說的,“秦王為西帝,齊王為東帝”的好處,和秦國交盟,不出戰。在其他五國被滅的時候,齊王不管不顧。再加上齊國四十多年沒有戰爭,戰鬥力很低,就算拼勁全力跟秦國對抗,也無濟於事。


第二,在這政治方面齊國也不及秦國。秦國一直在變法圖強,主張商鞅變法。魏國有李愧變法,楚國有吳起變法,韓國也有申不害變法,趙國有胡服騎射。再看一看齊國,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變法,因此也沒有讓國家強大的措施。


第三,齊國後期不願意用武力,想跟秦國和睦相處,對秦國畢恭畢敬。


第四,齊國的政治腐敗。秦國能打敗齊國,除了武力和金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秦國經常給齊王身邊的人行賄、送禮,所以齊王身邊的手下們都在拿錢給秦國辦事。所以,齊國不管怎麼反抗都不會勝利,這大概也是不戰直接投降的原因。但齊國的下場還是令人唏噓。


梅姑姑318


齊國的變法好像一個人久病之後突然爬起來練氣功以求強身健體似的,由於先天不足,只是“蜻蜓點水”,難以昂首闊步,但它的內容“很政治”。

公元前314年,齊宣王趁燕國內亂之際,出兵攻佔了薊城,但在燕國民眾強烈抵抗下,不得不又退兵回國。這下,燕昭王卻不幹了,沒過多久,為報一箭之仇,任樂毅為大將,聯合三晉、秦、楚等國大舉伐齊。兇狠的聯軍只用半年時間攻佔了齊國除莒和即墨兩城外的大部分國土,讓齊國險些亡國。此後,齊國大將田單以此兩城為基礎,眾志成城,以少勝多,大敗燕軍於城下,才使齊國免遭滅頂之災。但在這5年的戰爭中,齊國損失慘重,國力基本耗盡,強國地位一直未得到恢復。

公元前356年,齊威王即位初年,不理朝政,周邊各國常來進攻,出現“諸侯並伐,國人不治”的局面。後來,聽從了大臣淳于髡的勸諫,才振作精神立志改革。對他觸動最大的是鄒忌彈琴進諫,以琴理勸威王要善於治國,使得政令的掌握和四時的處理調勻。此時,齊威王才完全清醒了過來,任其為相進行政治改革。

從整體上看,戰國變法主要內容是確立私田制經濟,廢除世卿世祿及封地制,設立中央集權的郡縣制,革新官制,軍隊國家化等,而齊國的變法只注重於政治方面。

為了說清楚齊國變法問題,這裡有必要交待一下齊國政權嬗變的過程。

齊國是周朝的諸侯國之一,先為姜姓,後為媯姓,首封之君是在民間有很大名氣的姜太公,真名叫呂尚。齊國出現於西周初年,當時周武王為酬謝周朝的功臣而分封姜太公於齊地,最初位於今天的湖南省。到了齊桓公時期,齊國是春秋五霸之一。後來由於三監之亂的發生,周公被逼東征,最後將齊國遷到現今山東半島一帶。由於國君姜姓呂氏,故稱呂氏齊國,史稱呂齊。公元前391年,媯姓的田成子四世孫田和遷逐齊康公,並於公元前386年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被周安王冊命為齊侯。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故又稱田氏齊國,史稱田齊。

想當年,田齊統治者在奪姜齊社稷時,銳意進取、大膽創新,可篡權成功後,卻變得十分保守。為了防備他人重演“田氏代齊”一幕,齊國千方百計維持田齊王族獨大的局面,使外姓世族無法坐大。齊國的君王雖然與王族大臣矛盾重重,但無論哪一方都不願廢除王族特權。就這樣,齊國不但沒有廢除封地制,還不斷分封田齊王族,強化統治族群的實力。這對於當時的齊國王族來說,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是維持統治秩序穩定的最佳方式。

既然廢除封地制不可能,那麼齊國變法就只剩下整肅吏治這個活可幹了。這是一篇政治文章,當時的主要舉措有兩條:

一是發揚民主,歡迎進諫。鄒忌以自己的妻妾一味地恭維他的事例,勸說威王不能偏聽偏信,必須廣開言路,才能少犯錯誤。於是,齊威王下令凡能當面提出自己過錯的,得以“上等賞”;以書面形式提出過錯的,受以“中等賞”;在大庭廣眾之下議論過錯的,得以“下等賞”。這道命令下達後真管用,一時間門庭若市,齊威王知錯即改,幾個月後只有少數人來上訪批評時政了,一年之後達到了雖欲進諫但已無過錯可諫的程度了。從此,齊國政治清明、國力大增,燕、趙、韓、魏等國都來朝貢。

二是賞優罰庸、大膽用才。對能執行“法治”使“田野闢,民人給”的即墨大夫,以萬戶租稅作為俸祿;把“田野不聞,民貧苦……以弊厚吾左右以求譽”的山東陽穀東北之地的大夫及其身邊的工作人員都火烹了。這樣一來,政風瞬間為之轉變,“人人不敢飾非,務盡其誠,齊國大治,諸侯聞之,莫敢致兵於齊二十餘年”。

威王還十分信任和重用軍事家孫臏,讓其主持國防大業,加強武備。那時所鑄的“陳侯因諮敦”上有79個字,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揚皇考昭統,高祖黃帝,邇嗣桓文,朝問諸侯。”意思是他要繼承和發揚他的父親——田桓公午的業績,遠的則要學習遠祖、黃帝,近則要繼承齊桓晉文的霸業,號令諸侯。


塵默行


前言:戰國時代之霸業更迭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魏國時代,第二期為齊國時代,第三期為秦國時代。在齊威王、齊宣王統治時,齊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第一大國;到齊湣王統治時,由於內政外交上的一系列錯誤,引來五國伐齊,在軍事天才樂毅的打擊下幾乎亡國,由是從一等強國淪為三流國家,直到被秦統一。

如果齊國真的變法成功那麼有可能統一天下的就是齊國了,也有可能失敗,歷史上不一定變法就會變強,也有的變弱,當然倘若變法不管成功或者失敗都會改變我們的歷史,這個想象空間太大。



小卡駒


老牌強國,靠祖宗留下的家底過日子,沒有適合變法的土壤,也沒有那麼有魄力的君主,天天以大國自居。齊國的滅亡不也是因為他的狂妄與自大?


不貳過者


這恰恰說明不變法受到禁固,即便較富足、有一定軍力,但眼力、聚力、動力、張力不足也無濟於事,最終反被別人吃掉。這可能是因齊魯相連受孔孟復禮思想形響有關。齊東、北面臨海,西北、西、南三面均屬中原要地區。如變法必取其周邊、佔椐中原廣大地區才可拒強秦然後統一全國,那才叫真正的強大。否則因其背後無縱深,其“強大”是有侷限和暫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