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件小事,正汇成击溃“疫魔”的洪流

这是一场全民战“疫”,我们面对一个共同敌人。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前方的战斗人员会更有力量,后方的安全防线会更坚固。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越到吃劲的时候,越要协作互助。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有人乱了方寸画地为牢,更多人守望相助,传递温暖与力量。我们敬佩那些毅然赶赴一线的医护人员,也礼赞那些平凡的普通人,他们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燃亮了战“疫”的希望之光。

前几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些企业给武汉捐赠了3.1万盒即食螺蛳粉。受此启发,各地网友纷纷制作“郑州烩面给武汉热干面加油”“北京烤鸭给武汉鸭脖鼓劲”“上海生煎包给武汉汤包打气”等海报。从线下的捐资捐物,到线上的精神支持,体现的都是浓浓的同舟共济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股同胞之爱,已经深入我们这个民族的骨髓。

“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理所当然要去。”大年三十,种大棚菜的河南沈丘县田营村退伍老兵王国辉,驱车10小时奔驰500公里,把5吨蔬菜送达武汉火神山医院。

“看到武汉疫情的新闻越来越多,我就有点坐不住了。”正月初三,本已回到家过年的四川犍为县寿宝镇农民工彭中田,“逆行”疾驰回武汉参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连续九天每天只睡三五个小时。

“现在轮到我了。”年初九,36岁的山西长治市医生王婷,跟爸爸拥抱后踏上援助湖北的出征路,一如17年前也是医生的爸爸被奶奶送上“非典”战场。

质朴平实的话语,义无反顾的冲锋。这个春节中,有太多太多暖心感人故事上演,不停冲击着我们的心绪。

新冠肺炎传染性强,防疫管控严格,酒店饭店停业、家乡无法返回,一些被困异乡的湖北人,牵动全社会的心。

在长沙,有40多名滞留的湖北人,每天早上能吃上热气腾腾的包子。包子店老板潘壬子免费供应,由当地天心区先锋街道工作人员送到安置酒店。每份早餐上还附着一张小纸条,写着“我们是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长沙市民与你们一起共渡难关”。

在银川,滞留的湖北人闻莺收获很多感动。民宿老板给她备足了生活用品,社区工作人员怕她闷,送来了两瓶红酒,还问如果吃不惯“外卖”,就让家人炒两个“南方菜”送去。

众志成城,一起尽快渡过这段特殊时期,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在村庄、在社区、在工厂,还有一群人,来回为他人辛苦奔忙,他们可能是我们隔壁的邻居、常见的“红袖章”……

吉林省安图县长胜村为减少村民出门,成立了“代办点”,村干部给村民“跑腿”,到镇里集中采购日需品,送货上门。重庆市高新区龙凤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冷昌辉,主动向社区请缨,参与流动人口排查,一天走路3万步,电话打到嘴起泡、手机烫脸。邻居因疫情隔离,河南林州市井沟村农民赵书生当起临时牛倌,帮着照料3头牛。

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他们做的全是琐碎小事,却有让人鼻子一酸的力量,这一定是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琴弦。

这是一场全民战“疫”,我们面对一个共同敌人。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前方的战斗人员会更有力量,后方的安全防线会更坚固。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越到吃劲的时候,越要协作互助。

灾难会激发出人们的互助精神、坚韧品格,正是由于这种精神与品格,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凡人善举接连涌现,涓滴细流化作磅礴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行、全力奋战。

立春已过,天渐清朗,守到云开雾散疫去日,喜看春风杨柳万千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