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王”一簽可賺17萬?石頭科技發行價271.12元超越海普瑞,與小米合作關係會否生變?

新“股王”一簽可賺17萬?石頭科技發行價271.12元超越海普瑞,與小米合作關係會否生變?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柳 陳鋒 上海報道

2月11日,石頭科技正式開啟申購,公司發行價確定為271.12元/股。根據Wind顯示,石頭科技這一發行價格創下目前科創板公司發行價新高。而這一價格,也超越海普瑞,成為A股史上發行價最高的新股。

據記者瞭解,此前,石頭科技也因第一大客戶為小米集團而備受市場關注,被視為小米生態鏈模式公司。

如此高的發行價,是不是意味著這其中有虛高的成分呢?

對此,石頭科技董秘處相關人員在回覆《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稱,在剔除擬申購總量中最高報價部分後,公司和保薦機構綜合考慮發行人基本面、市場情況、同行業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募集資金需求及承銷風險等因素,協商確定本次發行價格為271.12元/股。本次發行價格確定後公司上市時市值為180.75億元,公司最近一年營業收入為30.51億元,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02%,滿足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明確選擇的市值與財務指標上市標準。

榮登新“股王”

公告顯示,石頭科技此次擬發行新股數量為1666.67萬股,約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 25.00%。按每股271.12元的價格計算,此次上市募集資金總額為45.19億元。較公司原計劃募集資金13億元相比,大幅超募32.19億元,超募比例高達近2.5倍。

據瞭解,超募在科創板來已有先例,首批25家企業超募59.28億元。業內人士表示,市場化定價、限發行最低規模出現超募很正常。超募資金一般會來補充流動資金或購買理財,又或者投資新的項目。總體來說,超募代表投資者對擬上市公司未來的認可。

事實上,A股史上發行價在100元以上(含100元)的股票僅有6只。在石頭科技之前,A股發行價最高的股票是海普瑞(002399.SZ),該公司2010年以148元的發行價登陸A股。

2月11日晚間,石頭科技中籤率出爐。公告稱,本次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為3581151戶,有效申購股數為15477430000股。回撥機制啟動後: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981.7827萬股,佔扣除最終戰略配售數量後發行數量的60.24%;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648.0000萬股,佔扣除最終戰略配售數量後發行數量的39.76%。回撥機制啟動後,網上發行最終中籤率為0.04186742%。

市場人士粗略計算,如果石頭科技上市首日漲幅能達到80%以上,中一簽新股的盈利將超過10萬元。如果按照目前科創板公司首日收盤平均125.42%的漲幅測算,石頭科技中一簽是500股,中一簽可以賺到16.95萬元。

如此豐厚的回報,讓股民打新熱情高漲。記者注意到,對於11日石頭科技的申購,不少股民躍躍欲試,有人坦承:“中新股的慾望從來沒有這般強烈!”

與小米的關聯銷售收入佔比較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發行價高,但石頭科技的市盈率並不算高。公告顯示,本次271.12元/股的發行價與網下投資者報價相關平均數的孰低值基本一致,對應2018年扣非前攤薄後市盈率為58.76倍,扣非攤薄後市盈率為39.46倍。

中證指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6日,石頭科技所處行業“C38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24.02倍。

就可比公司科沃斯目前最新的PE看,上升到了35.2倍,最新動態PE為47.4倍。考慮石頭科技市場佔有率低於科沃斯,且公司產品中採用ODM模式的定製產品佔比較高,而科沃斯為自有品牌生產,毛利率水平更高。

上海一位保薦機構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總體看石頭科技的發行定價還是合理的。這一價格是機構詢價的結果,應該說市場對這家公司普遍比較看好,而就科沃斯目前PE看,石頭科技發行價格還是為其上市定價預留了一定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石頭科技主營業務為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硬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作為ODM原始設計商,為小米提供定製產品“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及相關備件。2016年9月石頭科技推出首款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至此開啟迅速發展。

2016年至2018年石頭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83億元、11.19億元、30.5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11億元、0.67億元、3.08億元。去年前三季度,石頭科技營收達30.30億元,歸母淨利潤5.82億元。公司預計全年實現淨利潤6.88億元-7.92億元,同比增長約50.25%-72.86%。

可以發現,近年來石頭科技營收增速驚人。但讓業內人士擔憂的是,其成長是建立在小米集團作為石頭科技的客戶、分銷渠道和股東的背景下實現的。如今石頭科技開始經營自有品牌,直接與小米品牌成對壘之勢,雙方合作關係是否有生變可能?

關於上述問題,石頭科技董秘處相關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小米既是生態鏈企業的業務合作方,也是投資人。因此,小米與生態鏈企業合作關係穩定。公司擁有獨立完整的採購、研發和銷售業務體系,除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之外,公司具有自主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和“小瓦智能掃地機器人”, 2016 年、 2017 年、2018 年及2019年1-6月份, 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8312.70萬元、111881.76 萬元、305125.04萬元和212530.79萬元,其中公司與小米的關聯銷售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00%、90.37%、50.12%和43.01%。隨著公司自有品牌的產品收入的增加,小米集團關聯銷售收入佔比逐步降低,但公司與小米集團的合作仍保持穩定。

此外,石頭科技的產品全部採用委託加工的方式生產,沒有自建的生產基地,那麼是否會對今後的發展產生影響呢?

公司董秘處相關人員回覆《華夏時報》記者稱,在公司與委託生產方欣旺達合作期間,雙方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合作期間未發生過糾紛事項。公司與欣旺達之間合作具有穩定性與可持續性。另外,公司在與欣旺達的合作中居於主導地位,體現在公司主導了產線佈局、工藝流程和生產方案的設計;同時,公司目前已與其他代工廠商進行合作,以降低代工廠商的集中度;因此公司對欣旺達不構成重大依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