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遠比你想象的複雜與有效

1.清熱活血法

取活血藥與清熱藥同用,適用於血熱瘀血證。

熱毒內遏可熬血成瘀,瘀血鬱結也可蘊熱化毒,形成瘀熱。

多見於各種創傷性炎症、病毒感染、慢性潰瘍、變態反應性炎症及結締組織疾病、出血性疾病、腫瘤等疑難病證。

各種感染髮熱,若多用寒涼,往往會導致血受寒則凝之弊,治療用藥則宜“溫病用涼藥,需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始不致於有冰伏之虞”;

於清熱解毒方藥中,加入丹參、丹皮、桃仁、赤芍等化瘀之藥,既可提高療效,又能防止血瘀形成。

而瘀血鬱而發熱,則屬內傷發熱,起病緩慢而纏綿,久治不愈,因血瘀部位不同則發熱程度也有所區別。

臨床則以仙方活命飲、清營湯、犀角地黃湯、清宣瘀熱湯、犀澤湯等辨證施治,則瘀消熱去,氣通血活。

犀澤湯是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經驗方。

由廣犀角(水牛角代)、澤蘭、蒼朮、仙人對坐草、土茯苓、平地木、敗醬草組成,功能清熱解毒、疏肝活血。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變過程與溫疫、溼溫等溫病傳變規律相似,病邪由外而入。

初期多兼惡寒、發熱等衛分症狀,隨著病情發展,相繼出現氣分、營分、血分的證候。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久不愈,病機多為溼熱毒邪浸淫營血,其纏綿難祛和蔓延流注的特點尤為顯著。

若從氣分論治,投以疏肝理氣、清氣洩熱之劑,雖也有效,但療效不長,病易反覆。

犀澤湯以廣犀角(水牛角代)、澤蘭、蒼朮為主藥,清營解毒,洩熱祛溼,並配以敗醬草輔犀角、澤蘭涼血解毒;取仙人對坐草、土茯苓、平地木佐蒼朮祛溼開鬱。

諸藥同用,共奏清營洩熱、祛溼解毒、開鬱活血之功。

方中廣犀角(水牛角代)、蒼朮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特殊療效。

廣犀角(水牛角代)不僅能涼血,還能解毒,臨床發現其對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陽性及谷丙轉氨酶長期不降者有良效;

蒼朮苦溫,為燥溼要藥,與犀角同用,涼血而無寒凝之慮,燥溼而無助火之弊,擅長搜剔營分溼熱之邪。

經用犀澤湯治療病情好轉,HBsAg轉陰後,為預防其復發,習用犀澤湯改製為丸劑,再服1~2個療程,以鞏固療效。

2.溫經活血法

取活血藥與溫裡藥同用,適用於寒凝血瘀證。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得溫則流,得寒則凝,寒為陰邪,其性收引,能抑陽而凝血,血氣為之運行不周,滲透不遍。

溫經活血法,能使陽復寒去而促瘀化,故能主治寒邪內伏或陽虛陰凝、血液凝滯不通而致的,手足厥冷、脈細欲絕、頭痛、胸痛、腹痛、舌淡苔白等症。

溫裡藥,如附子、肉桂、桂枝、仙靈脾、仙茅、巴戟天等與活血藥配伍,能加強活血化瘀的功效,且能興奮強化機體內多系統的功能。

因此,對寒凝血瘀證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冠心病心絞痛、慢性腎功能衰竭、垂體功能減退症、頑固性哮喘、硬皮病、不育、不孕等功能低下的疑難病證常有良效。

常用方劑如少腹逐瘀湯、化瘀贊育湯、溫經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等。

化瘀贊育湯是治療男科疾病的經驗方。男科疾病不僅與腎有關,更與肝相關。

肝體陰而用陽,職司疏洩,性喜條達而惡抑鬱,若情志不遂,抑鬱不樂,必然導致肝氣鬱結,氣滯日久,血流不暢,足厥陰經脈為之失養,則“陰器不用”。

腎與肝在生理病理上常相互影響,腎之封蟄溢瀉必賴肝之疏洩,而腎精虧損又可致肝血不足或肝氣失暢。

因此,溫經補腎、活血疏肝是治療男科疾病行之有效的途徑。

化瘀贊育湯以柴胡、枳殼疏理氣機,桃紅四物湯活血祛瘀,氣血雙調,其治在肝;熟地以滋養腎精,紫石英溫補腎陽,陰陽平補,其治在腎;

加入桔梗、牛膝,提上利下,貫通血脈,疏肝氣之鬱滯,化血脈之瘀結,而使腎氣得以振奮。

用於治陽痿不育、早洩、不射精、睪丸腫痛、陰囊萎縮等男科疾病多驗,對久服補腎藥,實其所實者的壞病尤宜。

3.活血止血法

取活血藥與止血藥同用,有相反相成的作用,適用於血瘀出血證。

凡出血必有瘀血停滯體內脈外,瘀血不去,血難循經而行,以致出血反覆不止,若單用止血法往往難以奏效。

當以去蓄利瘀,使血返故道,不止血而血自止。

臨床所見的咳吐嘔血,其色紫黑或鮮紅有塊,或便血如漆,或尿血作痛,或肌衄累累,均為血瘀出血之象。

治宜活血以止血,如用止血粉(土大黃、生蒲黃、白及),治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投花蕊石散,以治咯血、便血、溲血;

以水蛭粉吞服,治小腦血腫;用生蒲黃、參三七,治眼底出血;

取貫眾、益母草,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用馬勃、生蒲黃外敷,治舌衄等,皆有化瘀止血之義。

造血系統的疑難病證,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血小板病等的發病,多與瘀血有關,這些疾病所表現的反覆出血不止,正是瘀血作祟的證明。

如肝脾腫大、貧血及全身衰竭等,也與瘀血證相關,其血瘀內結是肝脾腫大的主要原因。

而嚴重貧血和全身衰竭相似於中醫的虛勞證,由於血液虧損、脈道流行遲緩形成血瘀,臟腑經絡為之失養,而致虛勞。

我習用活血化瘀法治療造血系統的疑難病證,對病情虛實寒熱錯雜者,則以辨證論治為主,適當加入丹參、雞血藤、當歸、桃仁、紅花、赤芍、三稜、莪術等活血化瘀之品;

對瘀血證明顯者,則以桃紅四物湯加減治之。

此方寓祛瘀於養血之中,通補相兼,攻而不伐,補而不凝,有活血不傷正,止血而不留瘀之功。

若血象低下者,加升麻升清提陽,虎杖化瘀降濁,兩藥相使,升清降濁,以鼓舞氣血生長;

形寒肢冷,陽氣虛弱者,加補骨脂、肉桂、鹿角、牛骨髓等以溫補腎陽,刺激骨髓再生;

納呆腹脹,脾失健運者,加蒼白朮、檀香、生麥芽等以運脾健胃,促進藥物吸收,寓“上下交損,當治中焦”之意。

4.活血通絡法

取活血藥與通絡之類藥同用,適用於絡脈瘀阻證。

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勞倦等,均能致氣血阻滯而傷人經絡,經絡中氣血阻滯,運行不暢,當升不升,當降不降,可引起臟腑病變。

初為氣結在經,症見脹痛無形;久則血傷入絡,症見刺痛有形。

由於絡脈痺窒,敗血瘀留而成頑痛、積、瘧母、內疝等疑難病證。

筆者習用辛溫通絡之品,如桂枝、小茴香、威靈仙、羌獨活等,與活血藥配伍。

謂其既能引諸藥直達病灶而發揮藥效,又辛溫之藥大多具有辛香理氣、溫通血脈的作用,能推動氣血運行,促進臟腑功能活動,有利於氣滯血瘀,瘀阻絡脈等病證的消除。

對絡病日深、血液凝堅的沉痾痼疾、絡脈久痺,則非一般辛溫通絡之品所能獲效。

筆者效葉天士“每取蟲蟻迅速、飛走諸靈,俾飛者升,走者降,血無凝著,氣可宣通”之法,投以水蛭、全蠍、蜂房、䗪蟲等蟲蟻之類以搜剔絡脈之瘀血,鬆動其病根。

臨床多以活血藥為基本方,配以殭蠶、蟬衣、白芷等,治過敏性鼻炎;

輔以桂枝、地龍、大黃䗪蟲丸等,治多發性縮窄性大動脈炎;

佐以五靈脂、小茴香、肉桂,治婦人痛經、不孕;

並自擬消瘤丸(水蛭、牡蠣、延胡索等),治血管瘤。

龍馬定痛丹治頑痺,出自王清任之“龍馬自來丹”,原方用治癇證、癱腿。

經長期臨床驗證,修改方劑組成和擴大治療範圍,定名為“龍馬定痛丹”,應用30餘年。

經治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退行性關節炎、雷諾病、腰肌勞損等2000餘例,效果滿意。

龍馬定痛丹由馬錢子、䗪蟲、地龍、全蠍、硃砂等組成。

馬錢子苦寒有毒,具活血通絡、止痛消腫功效,經土炒香炸,其毒性則減,配以破血通絡的䗪蟲,祛風止痛的全蠍,善於走竄的地龍,則有活血脈、化瘀血、祛風溼、止痺痛的功效。

經實驗研究,龍馬定痛丹對軀體性疼痛有較強的止痛效果,且發生作用快,維持時間長,是一新型的複方止痛劑。

5.活血祛痰法

取活血藥與祛痰藥同用,適用於痰瘀交結證。

古人素有“怪病多痰”之說,其實津血同源,若機體失其常度,則熬津為痰,凝血為瘀,以致痰瘀互結為患。

臨床所見的冠心病、高脂血症、腦血管病、老年性痴呆、尿結石、哮喘、類風溼關節炎、癲癇等疑難病證,均有痰瘀交結之象。

常配的祛痰藥如半夏、南星、陳皮、白芥子等。

臨床尤其常用生半夏,以水洗之,即可入藥,未經制用,佐以少量生薑以制其毒,隨證配伍,治療疑難病證輒能事半功倍。

如取生半夏配黃連、竹茹、砂仁等治頑固性嘔惡;配乾薑、細辛、五味子治寒飲哮喘;配膽星、鬱金、菖蒲治癲癇,每能得心應手。

“怪病多瘀”與“怪病多痰”互相影響,用藥必須兼顧,脈舌互參,辨證施治。

若患者形體肥胖,舌苔濁膩而垢,口甜而黏,脈沉弦細滑,治宜化痰為主,方用黃連溫膽湯、瓜蔞薤白半夏湯化裁;

如患者面色黧黑,唇青舌紫,癥瘕積聚,脈沉遲澀,或弦緊,當以活血為主,方選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加減。

如選半夏、茯苓、陳皮、枳殼、桔梗、丹參、川芎、降香以宣痺化飲、活血通脈,治冠心病心絞痛;

以通竅活血湯合黃連溫膽湯,活血安神、豁痰開竅,治老年性痴呆;取虎杖、山楂、決明子、蒼白朮祛血中之痰濁,治高脂血症;用血府逐瘀湯加白芥子、甘遂等,治泌尿繫結石合併腎孟積水等。

— THE END —



1、文源:肖相如頻道, 編校/李雅文。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