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藥作為預防和治療,切斷新冠肺炎疑似到被確診途徑!

醫學博士的抗疫心得

自武漢關閉離漢通道以來,很多朋友都找

謝珺要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中藥方,或者是發來各種中藥方子給她看,問是不是可以用於預防。經過這十多天持續對接一些一線醫生和本人線上接待一些病人的諮詢,謝珺蒐集了很多感染了這次肺炎病毒的病人的症狀表現和舌像,她不斷通過朋友圈和各種群分享給需要的人:

第一,這個病傳染性確實比較強,表現為家庭成員集中感染,因此要想預防,隔離是第一重要的。

第二,如果有接觸過感染者,一定要自我隔離起來,密切關注自己的情況,出現相關症狀表現,則及時治療處理。

第三,如果出現症狀了,不必要過分恐懼,及時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治療,絕大多數都可以順利康復。

第四,如果出現相關的不適症狀,您可以認真填寫以下問診表單,然後直接發給謝博士,謝博士會詳細瞭解您的情況後給予相應的指導。

第五,所謂的中藥預防,不是說哪個中藥哪個方子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它的主要原理是通過調理體質,提高個體的免疫力,讓你的身體正氣充足,從而具有抵禦病毒、不被病毒侵襲的能力。

謝珺說,“我是一直熱愛全科醫學,多年從事中西醫臨床實踐工作,實踐思考讓我感覺懂得中醫的全科醫生才應該是符合中國國情需要的全科醫生的模型,所以我一直想做一個探索,我把我的想法跟同學曹淑賢講了。”小曹是醫生,家裡幾代人都是醫生,她從小在醫院長大,又是國家一級心理諮詢師,於是在三年前,她們就開辦了一箇中醫館。

自1月中旬以來,向謝珺諮詢的人越來越多,各種情況都有,所以她瞭解並分析一些病人治療和防控中的一些具體情況。

謝珺給病人用中成藥配合起來用。根據疾病的發展階段,主要用的有藿香正氣膠囊、午時茶、小柴胡顆粒、雙黃連口服液、蓮花清瘟膠囊等,對於輕症的效果都不錯。第一個七天,網診的病人實際上都是通過接觸史和肺CT來判斷的,因為那時還沒有核酸檢測。這個階段,謝珺收集了很多病人的資料,包括髮病的症狀表現和舌苔的表現,基本掌握的病人的一些共同特點。能識別什麼人是高危人群,需要中藥調理預防。對於確診者,不同階段整理了不同的中藥方案。

她意識到,這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染性較強,患病人數日益增多,該病屬中醫“疫病”“溫病”“溼溫”範疇。從中醫學上看,該病屬於中醫溫病範疇,病邪以溼邪為主,兼風夾熱,有的患者兼風較多,有的患者夾熱較多。她便嘗試祛溼,同時提高患者免疫力。

第二個七天,謝珺發信息說自己可以給予病人一些幫助,見到了很多不同情況的病人。

第一類:沒有真正的身體問題的,純粹因為看到一些負面消息或者是聽說或者是遇到自己身邊認識的人生病後去世了,引起焦慮、緊張、害怕、恐懼,具體表現為胸悶、失眠。

第二類: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低熱、咽喉不舒服等症狀,病人很害怕,但又不敢去醫院,怕去醫院交叉感染了,但又怕是感染了病毒,怕延誤了治療時間,焦慮不安,一個小時量一次體溫,不停地彙報體溫。還有一些就是平素本來有慢性支氣管炎的人,因為一直有咳嗽咳痰的症狀,所以也是焦慮不安,又不敢去醫院。

對這類人,謝珺給予安慰解釋指導,通過口服藥物基本3-5天體溫正常了、症狀緩解了,病人心態就平和了。有兩例,實在是焦慮得太厲害了,她就還是建議他們去社區和醫院查血做ct,結果出來都是正常的,回家就好了。

第三類:有接觸史,有低熱或咳嗽等症狀,又有肺部CT提示肺部毛玻璃樣病變的人,因為核酸檢測沒有檢測或者檢測結果是陰性或者是還在等待結果,這樣的人一種是安心居家隔離治療,接受西藥+中藥方案,反饋效果不錯。

有個一家三口都被感染了,病人反饋在隔離點住的吃的都蠻好,就是沒有醫生,藥品不足,很難弄到藥。謝珺就幫他們找能給他們送藥的途徑,給他們送過去。

狠抓預防,才能讓感染病人數量降下來

謝珺博士根據自己的實踐和蒐集的信息,提出以下幾點關於疫情防控的建議:

1、要儘快落實四類人的跟蹤和隔離,必須完全隔離,目前這是最最重要的。

2、把中藥參與治療前移到普及中藥預防,尤其是重點區域,建議能群體發放中藥預防湯,居民都要喝上,這樣可以降低發病率。

3、過去兩週防控的重點都是在救治重病人身上,現在急需把防控重點前移到預防發病和快速治療輕症病人上,減少重症的發生。

4、積極發揮基層醫療機構預防醫學的作用,加大力度加強預防措施。

5、從法律層面來宣傳,約束那些知道自己攜帶病毒,卻不主動自我隔離的人,促使這些人能提高意識,主動去隔離。這點也是太重要了。好多不發熱的病毒攜帶者,他不一定有那麼高的覺悟主動去自我隔離。


一一新聞資料來源長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