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不可测的大洋中,军舰的锚链真的有几千米长吗?

dodo0328


军舰的船锚和一般海船的船锚都是一样的,有一个同学是跑海船的,曾经专门问过他这个问题,所以大致说一下!

首先所有抛锚都是有锚位的,海图上有标注,每个港口外都有,军舰也得按照锚位来下锚,不能随便在哪个地方就下锚停船了,这样有风险,如果你的锚丢下去卡在大岩石缝里拉不出来,你就只能哭了,这起码够你得船跑半年的利润了,如果你运气实在不够好,小概率的把海底光缆给勾住了,那就只有卖船赎罪了,赔是赔不完的!

第二就是锚链的长度,锚的长度以节为单位,一节27.5米,一般10节、11节左右,一共才300米左右,锚位都在军港外的浅水区,水深超过25米就算深水抛锚,超过50米就算超深水抛锚,在水深100米上下就不可以直接抛锚,至于你说的军舰在海中几千米深,下锚也没有用!几千米的深度要是做个几千米的锚链出来,估计这个军舰也别装其他东西,就装锚链就完了!当然航母的锚链有多长不知道,估计也就300米吧,只是链子更粗壮一些,锚更重一些吧!

图:船锚的下锚和收锚的的过程,但是有一些错误,船锚要让船停下不光是锚抓海底,其实铁链子很重的,主要靠船锚和铁链拖底来维持船稳定性

那么如果军舰在大洋中,水下几千米深怎么停船呢?很简单,关闭发动机让这艘军舰随着洋流和大风自由飘逸吧,停1~2天,飘逸10海里对于茫茫大海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不想这艘船乱跑,比如美国航母舰队就经常停下来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下海洗澡什么的,那就慢车航行就行!

如果舰队在海上遇到台风怎么办?首先所有的军舰设计都是至少抗12级台风的,这没有任何问题;第二就是关注天气预报了,尽量的躲。有时候还真躲不开,比如台风临时转变方向了,跑肯定是跑不赢了,这时候调整航向顶风破浪慢行,不能让军舰侧面受风,这样最危险!至于船上的人,那就把自己的和军舰绑在一起,固定在一起吧!


阿酷说电影


作为一名专业的海员,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1 . 船舶在大洋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停下来的。

2. 如果需要停下来,在风浪不大,周围没有危险物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抛锚,而是停车(停掉主机)漂航, 让船随着着风和洋流自己走就是了,等需要移动的时候,通知机舱备车(准备主机)开航就行了。

3. 如果在大洋中需要停船,而周围又有危险物的情况下,需要主机备车( standby)随时可以用,当风和流推着船向危险的方向移动时,启动主机,向安全的方向移动。

4. 如果在大风浪天气,又在大洋中, 船舶失去动力而不得不停下时,基本上可以弃船了。因为大风浪中没有动力的船舶坚持不了多久的。

5.平时抛锚需要在海图标注的锚地抛锚,水深一般不允许大于80米。 锚地的海底地质一般是泥或者沙,不允许有岩石,珊瑚礁,海底电缆,隧道等。

6.最长的那个答案有一个错误, 锚并不是通过 用锚 “勾住”海底的物质而把船停住的,相反,如果锚挂住了岩石,只能弃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7.锚之所以可以将船固定在一片固定区域,是靠的锚加上锚链的自重,以及锚链与海底泥沙的摩擦力来抵御海风和海流的力量的。

军舰与商船同理。




古书趣闻每日精选


当然不是了,吨位最大的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锚链长度也不过几百米,一般军舰的锚链长度也就上百米,吨位最大的航母锚链长度才有数百米,如果是在大洋上抛锚时,锚根本够不着海底,此时下锚完全起不到固定船只的作用。

其实,无论是军舰还是民船,它们的锚链长度都是非常有限的。目前锚链的长度往往以节为单位,每节锚链的标准长度为27.5米,按照一般标准,通常万吨轮船每舷主锚所配备的锚链为12节左右,所以它们每舷锚链长度为330米,吨位更小的轮船锚链长度更短,但一般不小于100米。

大型军舰配备的锚链长度要求更高一些,每舷主锚所配备的锚链一般为15节,长度达到400多米。美海军“尼米兹”级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它拥有20多节锚链,长度达到600米。仅仅是单个锚链就重达62公斤,加起来总套锚链系统重量超过100吨。

所以,锚链根本没有数千米长,舰艇要抛锚时都是在近海海域或者是水更浅的港口、港湾进行。它们的深度往往不超过百米,锚链抛入海底后锚一旦勾住海底,舰艇此时就能在抓地力的帮助下基本固定下来,避免随波逐流。

至于锚能不能顺利抓底,抓底后能不能拥有足够抓底力,就取决于海底的环境了,一般来说,沙质和粘土质的海底抓力最好,两者混合的次之,硬质海底甚至是石质海底最差,往往不建议下锚,否则有可能无法顺利抓底,抓底后又有可能无法顺利起锚。在深水区域抛锚时,深水区域的水深一般也不能超过舰艇一舷锚链长度的四分之一,否则也会影响抛锚、起锚工作。

其实,舰艇装备锚链后不是供舰艇在任何地方抛锚使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舰艇都是在专门划定的锚地进行下锚,舰艇可以在此临时停泊,进行装卸、避风、接受检疫等,而这些锚地水深、海底环境都是经过探测摸索,适合抛锚的。

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舰艇需要在非专门划定的锚地进行紧急抛锚,此时船舶就需要根据海图、航路指南、水文气象预报选择可能合适的临时锚地,而这种选择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值得说明的是,海上特殊平台,例如海洋钻井平台,它们的锚链长度是有2000多米的,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石油981型深水半潜平台,自重有3万,满载12万吨,最大钻深1万2千米,高45层楼,四面散开的12根锚链的占地范围,可以把北京六环都包括在内。如此长的锚链能够让它们在约1000米深的海上抛锚。如果是更深的地方,往往只能使用动力定位系统来进行海上停泊,通过随时改变推进螺旋桨的运转方向和转速来准确的调节船位。


科罗廖夫


军舰的船锚和一般海船的船锚都是一样的,有一个同学是跑海船的,曾经专门问过他这个问题,所以大致说一下!

首先所有抛锚都是有锚位的,海图上有标注,每个港口外都有,军舰也得按照锚位来下锚,不能随便在哪个地方就下锚停船了,这样有风险,如果你的锚丢下去卡在大岩石缝里拉不出来,你就只能哭了,这起码够你得船跑半年的利润了,如果你运气实在不够好,小概率的把海底光缆给勾住了,那就只有卖船赎罪了,赔是赔不完的!

第二就是锚链的长度,锚的长度以节为单位,一节27.5米,一般10节、11节左右,一共才300米左右,锚位都在军港外的浅水区,水深超过25米就算深水抛锚,超过50米就算超深水抛锚,在水深100米上下就不可以直接抛锚,至于你说的军舰在海中几千米深,下锚也没有用!几千米的深度要是做个几千米的锚链出来,估计这个军舰也别装其他东西,就装锚链就完了!当然航母的锚链有多长不知道,估计也就300米吧,只是链子更粗壮一些,锚更重一些吧!

图:船锚的下锚和收锚的的过程,但是有一些错误,船锚要让船停下不光是锚抓海底,其实铁链子很重的,主要靠船锚和铁链拖底来维持船稳定性

那么如果军舰在大洋中,水下几千米深怎么停船呢?很简单,关闭发动机让这艘军舰随着洋流和大风自由飘逸吧,停1~2天,飘逸10海里对于茫茫大海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不想这艘船乱跑,比如美国航母舰队就经常停下来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下海洗澡什么的,那就慢车航行就行!

如果舰队在海上遇到台风怎么办?首先所有的军舰设计都是至少抗12级台风的,这没有任何问题;第二就是关注天气预报了,尽量的躲。有时候还真躲不开,比如台风临时转变方向了,跑肯定是跑不赢了,这时候调整航向顶风破浪慢行,不能让军舰侧面受风,这样最危险!至于船上的人,那就把自己的和军舰绑在一起,固定在一起吧!


狼烟火燎


首先纠正一点,锚链的长度单位不应以“米”为单位来计算,而应以“节”为单位,我国规定每节锚链的标准长度为27.5m,且每节锚链的链环数应为奇数,同时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深不可测”的海洋。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关注原创回答,分享原创知识。

假设一艘军舰的套锚链总长是25节(即687.5米),则大约数量为:锚链22节、锚端链2节、末端链2节、连接环28个、末端卸扣3个、拆卸工具1套。锚链分为铸造锚链、电焊锚链和锻造锚链等。下图为正在为10吨级的“福特”级超级航母“福特”号安装锚链的工人。

在现代军舰中使用最多的是电焊锚链,铸造锚链已很少使用,而锻造锚链几乎已经绝迹。用于生产有档锚链的锚链钢材等级分为AM1、AM2、AM3三级。AM1锚链钢为镇静钢,AM1级锚链不能用于大抓力锚和超大抓力锚;AM2、AM3 级锚链钢为镇静细晶处理钢,AM3级锚链仅适用于链径为20.5mm或以上的锚链。对同一级别军舰而言,若选用强度大的钢材,链环尺寸可以适当减小。

至于军舰的锚链究竟有多少节的这个问题,我想咱们还是先从大海水深为切入点进行了解吧。我国拥有四大领海,即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渤海平均水深位18米,有95%的面积水深不超过30米;黄海平均深度44米,最大深度位于济州岛北侧,水深约为140米;东海水深平均水深70米,最深处约为200米;南海(包括南中国海全部水域)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这也是我国战略核潜艇只在南海执行战略核值班的原因,其他海域水太浅了,094大鱼游不开啊。下图为正在南海海域游弋的094型战略核潜艇。

可见我国大部分海域的水深均不超过300米,没有必要使用长度几千米的锚链。至于水深达数千米的南海海域嘛,咱们就要从锚链的用途来了解了。锚链的作用主要是:连接锚与船,向船体传递锚的抓驻力;在锚泊时,因抛出的锚链有一定的重量,可在水中对船舶所受到的风流等外力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平卧水底部分的锚链对锚的作用力保持水平,有利于锚的可靠抓底。同时这部分锚链因受到泥土的阻滞作用,还能提供一部分锚泊力。

锚链要起作用,最基本的条件是在海底等钩住东西。如果锚链不够长,锚不会起作用。 如果海底是平坦的,或者是锚钩住的东西不是固定的,或者是钩的不太牢,如果是风平浪静还可以,一但海浪过大,造成锚钩不住东西,会使锚失去其作用,这叫“走锚”,船在抛锚期间,出现走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船在抛锚的时候一般主机都停了,如果立即开船,需要时间,没有动力的船四处漂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才有了锚地这个概念,锚地,言外之意,海底下比较粗糙,另外,要能避风。下图为进入港口准备抛锚的南海舰队052D驱逐舰首舰——昆明舰,港口是船舰最好的锚地,水深适合,而且能避风浪。

可见当船舰航行在诸如南海这样水深超过锚链长度的海域时是不会进行抛锚作业的,因为锚链沉不到海底,抛了也没有用。如果确实因实际情况需要在海洋中停船,则必须找到适合抛锚的锚地才能停船抛锚。

南海是一个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的大型水域,既然有水深达5567米的深水区,那就必然有许多适合做为锚地的浅水区。比如南海拥有4个大型群岛,广泛分布着200多个岛、礁、沙滩,其中被称为岛的有25个,洲、暗沙、暗礁、滩共252个。这些浅海水域就十分适合做为锚地。所以航行在南海海域的船舰同样不需要长度几千米的锚链。下图为扩建前的南海永暑礁哨所,这里的水深不足1米,南海拥有许多适合做为临时锚地的浅水海域。

那么军舰的锚链究竟有多长呢?不管是军舰还是民船,锚链的长度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同吨位的船舰锚链长度从几节到几十节不等。通常情况下,锚链长度为锚地平均水深的4-7倍为宜,大风浪天气或底质较差的锚地应适当加长。锚链长度可按以下公式来进行计算:(4D+145M)÷27.5,数字4为水深倍数,可根据船舰吨位从4~7中选择,比如航空母舰就要选择7为倍数;D为锚地平均水深;145为二链长度;27.5为一节锚链长度。

例如辽宁舰的锚链长度计算为:(7×70+145)÷27.5=23,这个计算结果表示辽宁舰的锚链长度应为23节,即635米,亲爱的读者,您学会了吗?下图为辽宁舰的锚链特写。

世界上包括军舰在内的所有船舰的锚链是不可能有几千米这么长的,总不能说为了船舰能随时随地停船抛锚而制造或者携带足够延伸到海底长度的锚链吧,如果以这样的思维来思考问题,那么当船舰行驶到水深为11034米马里亚纳海沟水域时是不是需要为舰船准备一条长度上万米、约401节的锚链呢?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文章最后留一个彩蛋给读者朋友们,大家知道每节锚链的链环数为什么必须为奇数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兵器知识谱


大家好,我是东方贝雷。敬请关注,每日分享军事知识。

军舰的锚链长度是有限制的,不可能达到几千米长。

  1. 先拿我国辽宁舰航母来说,整个航母重5.7到6.7万吨(排水量),船锚达到22节长,每节长达27.5米,也就是605米左右,重约200吨。这也就是在大型航母上才有这么重的锚。而对于一般的军舰来说,只有10节左右,也就300米左右长,重100吨左右。

  2. 从上面数据来看,军舰的锚链不仅重量非常大,而且造价非常高,一旦搞丢了,损失就大了去了。

  3. 军舰在海洋上动力系统由于达到正常工作状态需要8-10个小时的开启时间,所以,在海洋上行驶,是不能够关闭的,以便应付台风、巨浪以及遭遇敌对力量等危险。这样的话就没有抛锚的必要,也是不可以抛锚的。如果真有几千米长的锚,那么重的重量对军舰来说是巨大的负荷。

  4. 军舰只会在浅水区或者海军基地停锚,只有这种时候,才能够安全地进行检修或者进行补给。


东方贝雷


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不是在珠穆朗玛峰的顶峰,而是在大海的深处,地球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海洋,除了大陆架地区之外,大部分深海区域的海洋深度都在几千米左右,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更是超过了一万米。

轮船在港口停留的时候,都会选择在海岸抛锚,抛锚是船将船锚放在水中,然后依靠着阻力让船静止不动。这种方法从古代开始就使用,古代的船锚都比较短小一些,而现代的科技发达,船锚则是长了很多。在古代的时候,远洋航行是比较少的,大部分航行都在近海大陆架地区,所以抛锚对于船只来说比较常用。



而随着大洋时代的来临,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大洋,如果没有港口和海岸的情况下,船只想要停下是不是也要通过抛锚来解决呢?比如说我国的一些军舰,有时候会执行一些远洋护航任务,在护航的过程中,如果忽然接到命令需要停止,船只是否也会选择抛锚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船只的锚链的长度一般在三百米左右,而海水的深度则是在几千米,军舰的锚链的长度只能在浅水区和港口抛锚,在大洋中是无法进行抛锚的。

船锚的长度不是太长也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因为海洋是深不可测的,几千米的锚链投放下去本身也不现实,不仅锚链的重量比较重,而且深海区域的地形复杂,一旦锚链被拉不上来,那么弃锚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而且深海区还存在一些光缆和电缆等设备,抛锚一旦碰到这些设备,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军舰如果在深海区域动力失控的话,一般都只能漂流了,不仅仅是军舰,大型商船也是一样。不过船只虽然不能抛锚,但是停留在一片区域还是没有问题的,第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动力来停放在某一区域内,这种方法虽然比较浪费燃料,但也是无奈之举。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伞形锚来进行抛锚,伞形锚本身就具有阻力,所以在抛锚之后会比较有效的控制船身的移动。因此军舰如果在深海区域动力失控的话,一般都只能漂流了,不仅仅是军舰,大型商船也是一样。不过船只虽然不能抛锚,但是停留在一片区域还是没有问题的,第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动力来停放在某一区域内,这种方法虽然比较浪费燃料,但也是无奈之举。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伞形锚来进行抛锚,伞形锚本身就具有阻力,所以在抛锚之后会比较有效的控制船身的移动。


军武小咖


首先说一下,军舰在远洋深水区是不会锚泊的,更不会关闭发动机在单发海上“漂”。军舰还是商船一般都有选好的“锚地”,对于锚地的海水深度、海底地质等都有要求,不会随便在某个海区下锚;而军舰更不会在深海地区完全关闭动力系统,顶多是调整为“低功率”状态,关机对于处于愿望地区的舰船来说是十分危险的,这不仅是出于时刻防备敌人的原因,也与海况突变有关。此外,对于大型船只来说,锚泊可是个技术活,作业人员都会经过专门的锚泊训练,而海军也经常组织舰船锚泊作训,抛锚和起锚可不是你想像中“随便找个海区,打开绞车,放下锚链,勾住海底”就完事了。光是抛锚作业就有“抛单锚、抛双锚”之分,还有抛一字锚、抛八字锚、抛平行锚等方式,抛八字锚还有“顶风、顶流后退抛锚法”、“横风、横流抛锚法”、“抗台风八字抛锚法”。别看抛锚的方式这么多、对锚地的选择又很严格、现代气象预报技术又发达,舰船依然会存在“走锚”的风险。

出了上文所说的内容,船锚的锚型就更多了,有海军锚、霍尔锚、无杆锚、大抓力无杆锚、贝尔特脱锚等,这里我们就不细说了。下面我们就以比较简单、常用的“抛单锚”来说说舰船是如何抛锚和起锚的:

浅谈常用的锚泊作业

舰船正常锚泊作业达到作业目的是依靠所获得的“系留力”。一般情况下,舰船到达理想的抛锚地以后,会顶风顶流向前开一段距离,然后下锚,锚头托底后,船舶会在风和水流的作用下向后退,锚爪就会被“拖动”而抓住海底泥沙,还有一段锚链一会拖在水底,具体过程如下(动图):锚泊力(通俗点说,也就是将船保持稳定停泊的力)就是由锚本身的抓力和托底的锚链抓力组成,正常的锚泊力组成如下图:


上图锚爪勾住海底的力和拖底锚链(l)的抓力(你可以理解为锚链在海底的摩擦力)共同组成了锚泊力,保持舰船锚泊的稳定。船锚本身的抓力,是有一个抓力系数的,这个抓力系数取决于锚型、海底地质、抓底姿势、抛出锚链长度等,抓力系数越大,舰船所能获得的锚泊力也就越大。而不同的锚,对于不同的海底地质来说,抓力的影响是不同的,以霍尔锚为例,其获取抓力的海底地质优劣程度依次是砂底、泥底、沙砾底、软泥底,总归也也是一个挺复杂的理论和经验的混合体,所以当真不是哪里都能锚泊的,(上图抛锚出链的总长度Lc=拖底锚链l+悬垂锚链S)。

锚链长度

单锚泊时的出链长度和悬垂链长,根据需要都有相应的计算公式,但是为了方便阅读,我们仅给出“经验值”:比如,正常天气条件下时,30米以上水深锚泊时,出链长度一般为2-2.5倍水深,也就是要抛出60-75米长的锚链,基本就是保证锚泊安全所必要的出链长度。

根据锚地选择的原则和经验,所谓的深水区选择锚地时,最大水深不得大于一侧锚链总长的1/4,即使大型舰船一般锚链总长也不过340-400米长(如航空母舰),所以可以抛锚地区的最大水深也不得超过85-100米。所以,题目所问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要是有几千米长的锚链,即使航母的绞车也负荷不起。

如何起锚

首先要进行起锚前的准备工作,工作人员脱开链轮后开始检查锚机的工况,没有问题后合上离合器,打开甲板掣链器,使锚机处于可绞收状态,检查船首及附近情况,报告起锚准备完毕、并告知锚链方向、长度和受力情况。舰船开起船舵配合,开到锚头正上方,开绞机,当大于水深部分的锚链被收回后(锚链近乎垂直,也就是水中剩余锚链约等于水深时),要放慢锚机的绞进速度,因为此时会将插入泥底的锚爪拉起,锚机受力会增大。基本过程如上图,大家可能对于起锚过程会有一些疑惑,觉得下锚可以拉住舰船,力是很大的,起锚时怎么能拉的动锚呢?

其实上文我们已经讲过了,锚泊力是由锚抓力和拖底锚链的抓力组成,起锚时拖底的锚链部分已经被绞回,这部分力消失;其次,锚抓力是锚爪插入海底泥沙后,受近似水平的拉力,你可以想象成,把带锚链的锚头插入泥地,然后你平拖着往前走,锚头是不是很难拖动,像犁地一样。
而起锚时,是垂直向上拉起,你可以看一下上图,锚垂直时的样子,这个时候你只需要把原本压在两根锚爪上泥沙的重力克服就行了,这个力是很小的,这个你也可以想像成把插入泥地的犁翘起来,比你拉犁犁地要费的劲小的多。

最后,任何舰船和民船都是不可能在几千米水深的地方锚泊的,一般海底陡坡、山脉、礁石等地都是不适合抛锚的。比较理想的锚地除了水深以外,海底要平坦,砂底或者泥底为佳。


装备空间


我是雪松,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其实大型舰船在深海区抛锚锚也不可能落到海底的,只是用锚和锚链加海水隔阻重量来限制移动罢了。试想在千米深海域如何备用锚链?


雪松127947852


不会的,首先船上抛锚系统一般是两种,一种是钢丝绳加锚,这是长度就取决于钢丝绳滚筒的长度了,一般不会超过2000米一桶,另一种就是锚链加锚了,这种都需要带链舱来存储锚链的,一般长度也不会太长。

而对于锚来说,如果想起到能锚固的作用,一般锚链长度都要打到8到10倍的水深,这样计算的话,几千米水深下锚链长度就需要到达上万米,对于任何一条船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且大型的船几乎都需要8到10个锚,这样总长度更多了。

大型军舰上应该都是配有DP动力定位系统的,及在船的四周,添加一些动力装置,通过动力装置的控制,来到达一个稳定的状态,当然这些都是电脑程序早已经模拟好,只需要你会操作相应软件就可以了。

这样就会解决在深海中临时停靠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