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雞頭米”是米嗎?它是什麼植物的果實?有什麼作用?

淺談植物


“雞頭米”不是米,指的是睡蓮科芡屬的一種水生植物——芡實的種子。芡實多分佈在我國南方的湖泊、池塘等,是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芡實的葉水下和水面上的形態不同,水下的葉常呈箭形,浮在水面上的葉多呈圓形,更明顯的特徵是葉片的葉脈上生有尖刺。如下圖。



芡實開花紫紅色。萼片上有刺,果實是漿果球形,海綿質,外面密生硬刺,遠看酷似雞頭,裡面的種子稱雞頭米,種子營養豐富,可食用。也可藥用,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等功效。

下圖為芡實發育初期的果實,像不像雞頭?


走近自然


雞頭米不是米,是芡實。

這種水生植物在農村野外的一些水塘和湖泊生長的比較多,今天從舉水河釣魚回來,在內河邊的沼澤地水域看見大面積的雞頭米長滿了。

雞頭米是民間叫法,是一類睡蓮科被子植物。葉片像荷葉,浮於水面,卻比荷葉大許多,葉片與杆莖有刺,直徑可達近2米。泥裡面的根莖往水面長出帶硬刺的竿莖,一般7月開花,8至9月結果,果實呈圓球形,尖端突起,狀如雞頭。

成熟後的果實,像剝石榴一樣剝開它的果皮,去掉紅色薄膜般的外衣,就會露出裡面一顆一顆像珍珠般的黃色果實,等再次打開它這堅硬的黃色果殼,就會露出裡面像米一樣潔白無瑕的果肉了,所以大家就此都稱它為雞頭米,雞頭米是芡實這種水生植物的果實。

雞頭米的水下竿莖抽出來,剝去皮刺,中間有孔,嫩的部分也可以做菜,有黏液,滑滑的軟軟的口感,好吃。

芡實澱粉含量高,是食物,也是中藥。芡實的主要功效是補脾益腎、澀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簡單說就是固澀,祛溼的作用。

現在雞頭米已經成為一項經濟作物,是很多地方創收致富的項目,我們新洲的漲渡湖溼地就生長了相當大面積的芡實,每年收成可觀。


新洲牧童


雞頭米、又名雞頭實,中藥名芡實。

睡蓮科水生草本植物芡的種子。

古藥書《神農本草經》中說,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

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是秋季進補的首選食物。其性能與蓮子相似,收澀性較蓮子強,常與蓮子同用,“仙方取此合蓮實餌之,甚益人“為健脾益腎佳品,自古作 為永葆青春活力、防止未老先衰之良物。

芡實有補脾止瀉、固腎澀精之功,為健脾止瀉、益腎固精,除溼止帶之良藥。中醫主要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帶濁下。中醫認為,脾健則水溼自去,腎氣旺則固攝有權,久久服之,諸症自消。

芡實含少量澱粉,少量脂肪油及鈣、磷、鐵、核黃素、維生素C等。芡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微量元素,保證體內營養所需成分;

芡實可以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洩率,增加血清胡蘿蔔素濃度;實驗證明,血清胡蘿蔔素水平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發病機率下降,大大減少癌症發生的機會。

芡實屬於藥中上品,沒有毒性,可以久服。為睡蓮科植物芡的成熟種子、種仁,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

芡實多不單獨使用,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如需健脾止瀉、用於脾虛洩瀉,常配山藥、白朮。如要澀精止帶,用於遺精、白帶過多、尿頻或者尿失禁,常配金櫻子、蓮子等。

芡實味澀滯氣,一次不要吃太多,否則難以消化、引起腹脹。平素大便乾結或者腹脹之人忌食。芡實雖有營養,但是嬰幼兒不宜食用,最好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應用。








邵家大院子


雞頭米,學名就是芡實。有的地方還叫雞頭刺,至於老百姓為什麼這樣稱呼,已經無從考證。

雞頭米,屬於睡蓮科植物。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和藥用價值。

雞頭米含有豐富的澱粉和維生素等物質。食用後飽腹感較強,可以經常食用,但每次不宜過多。雞頭米食用後除提供給人體熱能外,還能促進小腸道蠕動和吸收。提高人的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的發生。雞頭米一般都可食用,特別是溼氣重,白帶多,小便頻繁,遺精滑洩,腰膝痠軟的人經常食用。食用方法日常的熬粥煲湯,或者和大米一起蒸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愛好添加薏米,蓮子,花生米,大棗之類。

藥用價值,雞頭米性平,味甘,微澀。歸腎經脾經,有益精固腎,補脾除溼的功效。

不適宜人群,產後的婦女,有便秘,尿赤的儘量少食用。



pin名三郎


雞頭米又名雞頭肉,即新鮮的芡實!因外觀形狀如雞頭而得名!可食用的雞頭米被大的外殼和小的單獨的皮包裹,裡面是雪白的雞頭米。雞頭米不屬於米,屬睡蓮科植物!通常說的“米”是稻穀加工而來,而稻穀屬禾本科,所以雞頭米不是米!



雞頭米生長在水中,多生於湖、塘、池等淺水中。是食、藥兼用的綠色食品,享有“水中人參”的美譽,也是一種保健食品。全國有名的雞頭米產於蘇州,雞頭米是蘇州南塘的特產,《憶江南》中有這麼一段描寫:蘇州好,葑水種雞頭,瑩潤每疑珠十斛,柔香偏愛乳盈甌,細剝小庭幽!
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養生意識的不斷提高,如今的雞頭米已經有了完整的產業鏈,從種植、採摘到加工銷售融為一體!


雞頭米的食用方式比較多,最傳統也是最大眾的食用方式是雞頭米羹,做法簡單快捷,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雞頭米的鮮美口感!雞頭米作為一種綠色保健食品,具有固腎澀精、健脾祛溼等功效,對防衰老,預防肺癌和胃癌有一定作用;雞頭米的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豐富的澱粉和多種礦物質元素,對保護免疫力和抗氧化都有一定功效。


農村肆季


雞頭米,其實是一種中藥,因為果實長的像雞頭,因此才叫雞頭米的!



不信的話,你看看圖片就知道了! 它是一種睡蓮科植物-芡的種子,因此又叫做芡實。

仔細看,與蓮子長得還有點像。



和蓮藕一樣,芡實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栽培,因為是水生植物,往往生長在池塘、沼澤地。

中醫理論

中醫認為,芡實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的作用。

芡實除了入藥,平時還可以做成美味佳餚,屬於藥食同源的食物。

給大家推薦一款藥膳

芡實粥



材料:芡實(去殼)30克,粳米20克。

做法:芡實和粳米淘洗乾淨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後改為小火慢煮,直至湯汁變粘稠即可關火。

功效:這款藥膳粥具有補氣、填精、安神、養心的作用,適合體虛、勞心勞力患者食用。

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看,味道不錯。


小二健康說


雞頭米,它不是米,它是睡蓮科植物的一個種類,因外形形似雞頭而得名。採摘麻煩,雞頭米,全身都是尖銳的刺。

去殼麻煩,外殼硬,米粒小。只能人工一個個去殼。雖說百多元一斤,但是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去種植了,費事費力,雖然價格不非但是也沒多少人願意去種植了。學名叫芡實。











麗水金花


雞頭米,是新鮮芡實,又叫雞頭肉,俗稱雞頭,是一類睡蓮科被子植物。果實呈圓球形,尖端突起,狀如雞頭,有健脾益氣,固腎澀精等作用,在蘇州那邊比較多,食用雞頭米的方法很多,普遍的吃法就是雞頭米羹。其做法十分簡便,將鍋中水燒開後把新鮮雞頭米放入鍋中,煮沸後以藕粉勾芡,出鍋後加入少許糖桂花更好吃

但是雞頭米有些人是不能吃的,

體內濁氣太多的人,喝完這個粥會出現飽脹難消。

肝火太旺的人,必胸悶不適,瘀血阻滯的人,必疼痛加劇。

還有津枯血燥,風寒實喘,小便短赤,熱結便秘者都不適宜。

以上這些人群,是不適合吃雞頭米的。

很多時候,吃雞頭米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一件事情。





皖西慧慧


你好,我是晴格格,我經常吃雞頭米,下面就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雞頭米就是芡實,也叫雞頭蓮、刺蓮,是一種水生作物,屬於睡蓮科的植物,芡實的果實在花萼蛻化以後形狀很像是雞嘴,所以大家就給它起了雞頭米這麼個名字,聽起來還挺貼切,挺接地氣的,在東北是很少看見有人食用雞頭米的,但是在我南方的老家,卻是能夠經常見到它,用芡實煲的粥味道很好,營養也非常的豐富。

雞頭米的澱粉含量非常豐富,能夠為人體提供熱量,並且含有很多種維生素和碳物質,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雞頭米能夠增強小腸的吸收功能,使體內木糖尿的排洩率提高,增加人體內的血清胡蘿蔔素濃度;對於減少癌症的發生是很有幫助的。

一般人群都是可以食用雞頭米的,白帶較多、腰痠背痛的婦女和體虛尿多的兒童,以及慢性腹瀉、慢性腸炎患者最適合食用雞頭米。便秘的人和產後的婦女都不適合食用雞頭米,否則會造成排洩乾澀,影響到大腸的功能。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種雞頭米的吃法吧,如果用新鮮的雞頭米,就把雞頭米碾成膏狀;如果是用曬乾的雞頭米,就把它碾成粉。然後在把糯米洗乾淨,放適量的水到鍋裡,放入糯米,等到鍋子煮開以後,加入雞頭米一起熬,直到糯米完全熟透,雞頭米入味就可以了,吃的時候加一點糖。如果是體寒的人可以把白糖換成紅糖,也可以把薏米、紅豆、山藥和雞頭米一起煮,味道和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以上就是雞頭米的功效和吃法了,希望能給的大家帶來幫助吧!多吃雞頭米對身體還是很有好處的,希望大家都能多吃有營養的東西,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晴格格在東北




雞頭米也稱芡實。我們荊門土話叫雞岱寶。小時候,我家門前的堰塘裡就有這種植物。它長得渾身是刺,人根本無法接近。



它其實是一種睡蓮科的植物。葉子很大,飄在水面上。葉柄可以炒菜吃。現在在菜市場有賣的。還不便宜。



成熟之後,它會像睡眠一樣開花。並在花下結一個大大的果實。因為形如雞頭,所以也叫雞頭包。把雞頭包採摘起來,剝開裡面就是雞頭米。就像蓮子一樣,也可以食用。



這東西用來煲湯,做八寶粥非常好。據說它的營養非常豐富,可以用來益腎生津,清火明目。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