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造企業、印染廠、聚酯工廠今日能復工?最大的難題來了

來勢洶洶!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由湖北武漢迅速蔓延全國,來勢之猛,影響之大,遠遠超乎所有人預料。這一疫情何時結束尚未有準確時間,但它對化纖行業影響卻已經顯而易見。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多地相繼公佈了延遲復工的通知。


不過請大家注意的是,儘管各地政策基本是企業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但並不意味著2月10日開始大家都能正常出門上班。


比如鄭州市就要求復工復產時間安排時,工業企業中,本地員工為主、本地產業鏈完整的工業企業,2月10日;來自疫區員工少、本地產業鏈較為完整的工業企業,2月17日。其他工業企業則是2月24日。


深圳則需要提前報備復工。


織造企業、印染廠、聚酯工廠今日能復工?最大的難題來了


都說紡織企業開工難,究竟有什麼樣的困難?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根據行業資訊網站調研結果:37%的業者認為疫情對行業主要影響是開工延遲不確定帶來的市場採銷不平衡,27%的業者認為疫情對業主要影響是物流運輸受管制,影響生產進度,27%的業者認為疫情對行業主要影響是疫情影響員工返程,招不到人。9%的業者認為疫情對行業主要影響是其他影響。


織造企業、印染廠、聚酯工廠今日能復工?最大的難題來了


我們先看一張圖:


織造企業、印染廠、聚酯工廠今日能復工?最大的難題來了


這是截至2月4日凌晨的全國各地疫情防控交通限行情況彙總。


為了控制疫情,有必要在高速公路進行通道管控和體溫檢測工作,不過也有一些地方封閉、阻斷道路,甚至有挖斷公路的做法。某地縣政府還下令封閉國、省、縣、鄉道路的縣際進出口。另一方面,受運輸公司延長放假影響(何時復工也多未定),物流運力也受到了影響。


根據已經公開的各地疫情防控交通限行情況彙總,沿海主要省份,除了廣東、福建、山東等地,許多省都發布了不同程度的交通限行通知。而不能統計到的更細的諸如市、鎮、村的交通限行情況,可能更嚴重。


交通限行造成的物流、員工返工問題,幾乎成為所有紡織廠復工最大的困擾之一。


交通!交通!紡織企業復工最大阻礙


2月4日,盛澤物流中心發佈通知,開市時間延遲到22月20日之後。


織造企業、印染廠、聚酯工廠今日能復工?最大的難題來了


由於交通管制,沿海外地員工多的省份返工矛盾尤其尖銳,甚至在部分未施行疫情管制的省份也受到影響。


而紡織品和化纖原料的物流情況則更加複雜。由於紡織品經常需要跨地區運送,對於外地的交通管制情況,紡織廠不可能全部掌握,造成很多物流司機"撒手沒",一旦放出去就很難回來了。所以紡織化纖廠只能滿足較短距離原紙配送需求,更遠的地方,只能從貨車、碼頭想辦法——悲傷的是,貨車、碼頭也存在疫情隱患。


在這樣的情況下,正常生產的紡織廠兩頭為難,開工吧,產品運不出去積壓變成庫存;停工吧,日後想要復工又得重新申請。


紡織企業10日復工或夭折


根據對企業的採訪,即使管控結束,紡織廠的生產活動恢復仍面臨以下困難:


現金週轉:

房租、工人工資、設備折舊等剛性支出,原料採購資金、應收賬款回款、賬期到期等,這些都要錢。乃至因為可能要招工、建立新採購渠道、訂單積壓等問題複雜可能造成的成本增加,都影響著工廠資金週轉。


交通管制:由於交通問題帶來的物流以及工人返工問題,能否保障原料物流和生產恢復、以及產品交付,都是未知。而由其可能引發的訂單流失、客戶流失問題則更是包裝企業不願意面對的;


疫情防護:一人感染,整個工廠就要停工。然而當前防疫物資緊張,許多工廠都沒有相關的物資準備,想要保障開工後安全也無從談起。


將這些困難歸納總結,又可細分為現金週轉、工人返工、成本增加、客戶流失、原料渠道、訂單交付、疫情防護等問題。然而,即使紡織廠能夠完成對這些困難的挑戰,就一定能順利復工嗎?


根據最新的消息,部分原定於2月10日開工的地區已經出現推遲情況。2月3日浙江發佈的企業復工和疫情防控17條規定。該規定明確了企業復工前需經批准。也就是說,浙江企業在2月10日不是想復工就可以馬上覆工的,需要在做好防控方案後報當地管理部門備案審批同意後方可開工。而以浙江為參考,其他地方、如河南、湖南、江蘇等地,那些”等待通知“企業開工可能也是在等類似的指導性規定。


此外,不管是浙江還是其他省份,還有個經常被企業提到的資格"批文"或者資格證明,這個批文又是什麼東西?小編向工廠索要了兩份相關批文:


織造企業、印染廠、聚酯工廠今日能復工?最大的難題來了


從批文內容來看,對於生產的恢復尚未全面放開,目前就算是能夠得到批文的,也只是針對涉及醫藥、民生類的物資。難怪有部分紡織廠給出3月開工的預期。


把錢抓手上!紡織企業的自救建議


雖然面臨各種困難,但許多紡織企業們仍在想辦法儘快恢復生產。某大型集團負責人就曾表示,只要能夠放開生產管制,只要能回來半個班的生產人員,他就可以把產線開動起來,而且由於人員支出少,年前的訂單也足夠支撐一條產線。也只有儘快開工,才能保住大客戶,並抓住諸如醫療等新訂單的機遇。


小編給出的建議是:首先把錢抓手上,穩資金流;其次儘早恢復物流運輸渠道;然後視疫情改善情況安排生產人員,同時恢復生產活動。需要注意的是,生產人員安排雖然放在最後,但對生產人員的準備卻要提前。根據某些地區的要求,外來返工人員要求自我隔離14天才能回到工作崗位。未雨綢繆,不可不謹慎。


生活還要繼續,

工作也要繼續,

願陽光衝破烏雲、大海風平浪靜的這一天,

早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