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雞在美國很受歡迎,為什麼在中國少有人吃,是不好吃嗎?

佘小廚


其實我們不怎麼吃火雞的原因說起來也不是很複雜:最主要的就是飲食習慣的養成不同;其次就是火雞對比一般普通的雞肉來說,真的是不算多麼好吃;還有就是火雞其實在國外也並非是既定印象裡的那麼受歡迎,很多家庭也只是感恩節可能才會特意弄個“火雞大餐”來吃。

而對於美國人,火雞一般在感恩節吃的比較多,火雞是美國人感恩節中必不可少的主菜。美國人吃火雞的習俗是將火雞的腹內裝填各種材料,放入烤箱內烤熟。等烤熟後將整隻火雞端上桌,再用刀叉把烤好的火雞分切,全家人團聚在一起享用大餐。換句話說,他們吃的是“全雞”。

火雞大餐是外國人聖誕的主菜,但是中國人僅限於品嚐,自助餐廳裡面的一個碩大的大火雞估計幾百人吃,最後還得剩下不少。因為火雞的肉質太粗糙了,堅持吃火雞的朋友我覺得牙口的特別好,可能沒吃過軟嫩香滑的燻雞扒雞燒雞,有時候我就想,要是把燒雞做出黑胡椒味道也能當成聖誕大餐了。 後來發現真有一家飯店做黑胡椒烤雞,還特受外國朋友的喜愛。

火雞雞胸肉製成的Deli,也就是加工過的熟食,一般一大坨肉切片食用,可以做成三明治或者粗獷的直接食用,特點就是極其“入味”。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鹹,但是真是好吃啊!火雞在中國還沒有被徹底的開發,一旦大量養殖,成本下降,說不定也是白肉的另一主要來源。最後,火雞好不好吃其實全看廚師,中國的廚師無所不能,烹飪火雞肯定不在話下!


隔壁班的喵隊長


巨不好吃。

這東西當年在我老家襄陽那邊有人養,後來就沒什麼生意了,不知道 關門了沒有,估計是關門了。


你看到的網上的圖片都超級能糊弄人,你在網上看到的烤火雞,是不是這樣的?


外面金燦燦,看起來巨有食慾。

你以為這玩意吃起來肯定就跟中國的烤雞一樣?

你還是太天真了。


火雞肉很老,很柴,吃起來沒什麼味道。而且是一絲一絲的。

我怎麼形容呢,看下面這個圖


說起來你不相信,但是這就是火雞肉。

我們中國的那種烤雞吃起來軟嫩滑口,但是吃火雞,由於火雞沒有味道,所以火雞的味道基本上就是調料味道。吃這玩意純粹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


其實美國人吃火雞肉也就是感恩節之類的吃,當年的美國窮的不行,餓肚子什麼的是經常的事,吃火雞有點類似於中國的“憶苦思甜”的感覺。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是這樣的:

按照美國的人說法,火雞肉新鮮,價格實惠,足以滿足人的需求,而且吃火雞肉不像吃牛肉那樣,當年的美國,商業牛肉一直到19世紀晚期才開始逐漸進入人們家庭,奶牛需要產奶,所以當年的美國人一般是吃雞肉和鹿肉。

1863年,林肯宣佈感恩節成為一個全國性節日,感恩節成為火雞的一個賣點,同時火雞還和聖誕節有很強的的聯繫,火雞是一種“節日食品”,有點類似於中國的粽子,月餅之類的,平常也有人吃,但是不多,主要還是節日時候消費量大。


火雞還不好烹飪,火雞一般烹飪方式就是放烤箱,而且是整個烤,中國人本來就不太用烤箱的,為了放進烤箱,這烤箱的體積還不能太小,烤一隻出來,一頓根本吃不完,又稱剩菜了,誰願意吃剩菜?


順便說一句,不是我今天要砸別人的飯碗,但是請不要買淘寶上的火雞腿。


就是這種熟食火雞腿,買過一次,明確的說,吃起來像臘肉。

可能還不如臘肉。


中國人對於只要好吃的東西,啥都吃,而且烹飪技術還不錯,小龍蝦這玩意本來是入侵物種,現在到處都自養殖小龍蝦,中國人都不吃的火雞,你可想而知這玩意多難吃。

也是虧得美國人吃的下去-----真是不講究。


李建秋的世界


我家養過一隻火雞,還有幾隻小小的珍珠雞。別人送的,剛送來時就已經長到18斤重了,個頭很大,長的很漂亮!它的攻擊力很強,跑的飛快,嘴咬人的同時,兩個雞爪也會撲上耒,抓人很疼。那隻火雞很看我不爽,一看到我,就會飛快的撲上來,對我又啄又抓的,嚇得我不敢輕易出房門,怎麼討好它都沒用。

最嚴重的一次,我下班回家,悄悄看了一圈,沒見到它,很高興。誰知車子還沒放穩,火雞就飛奔到我跟前了,又抓又咬的,等我媽聽到尖叫聲跑過來打跑它時。我新買的一件真絲連衣裙被抓的不象樣子了。心疼的不行,畢竟剛參加工作不久,工資挺低的,能不心疼嗎?

後來這隻討厭的火雞,被我媽給殺了,煮了一大鍋的火雞肉。說實在的,火雞肉一點也不好吃。肉質特別粗。比家養的老母雞肉差遠了!








小築幽棲


我家養過一隻火雞,還有幾隻小小的珍珠雞。別人送的,剛送來時就已經長到18斤重了,個頭很大,長的很漂亮!它的攻擊力很強,跑的飛快,嘴咬人的同時,兩個雞爪也會撲上耒,抓人很疼。那隻火雞很看我不爽,一看到我,就會飛快的撲上來,對我又啄又抓的,嚇得我不敢輕易出房門,怎麼討好它都沒用。

最嚴重的一次,我下班回家,悄悄看了一圈,沒見到它,很高興。誰知車子還沒放穩,火雞就飛奔到我跟前了,又抓又咬的,等我媽聽到尖叫聲跑過來打跑它時。我新買的一件真絲連衣裙被抓的不象樣子了。心疼的不行,畢竟剛參加工作不久,工資挺低的,能不心疼嗎?

後來這隻討厭的火雞,被我媽給殺了,煮了一大鍋的火雞肉。說實在的,火雞肉一點也不好吃。肉質特別粗。比家養的老母雞肉差遠了!


遊戲人超超


火雞比普通雞香,雞味更濃。說火雞不好吃的人都是因為不會做。火雞個頭很大,如果要整隻做家裡沒個大烤箱都不可能。但其實切開成小塊一次少做點也可以。

火雞比普通雞瘦,更健康。它身上有兩類肉,胸脯和腿,腿烤的時間長,不會做的往往腿弄熟胸就老了,柴了,所以會有人說咬不動。

下面的圖是我前幾天做的。

把一個火雞整體烤到外酥裡嫩,肉香汁多,入口滑軟需要很多時間和功夫。絕對不比做一個佛跳牆需要的時間少。所以在火雞原產地人們也只是過節吃吃。沒人會說佛跳牆太麻煩不是上等美味吧。同樣道理,正因為好的火雞花時間多,而成品又好吃的停不下來,才被譽為西餐佳餚。魚翅不會做都是硬的難吃。

我這個火雞是冰凍的。冰箱裡化凍就3天。醃製又3天。醃製期間很多步驟,清理,塗香,皮下塞香料黃油,開始包保鮮膜,後來去掉,再打針注入奶油,啤酒,檸檬汁,皮幹了塗小蘇打,醃製的3天裡每天都得弄它。

吃的時候小火烤也要4個多小時才能熟。

但結果是完美。一隻8公斤火雞夠10個人吃的都不一定吃得完。以前抱怨火雞難吃的,沒吃過火雞的,說火雞柴的,說火雞沒普通雞好吃的,吃過我的火雞的100%都愛上了火雞。我家的小狗只要看到火雞就不吃她的雞乾乾了,只想吃火雞...

最後雞架子還能做個湯。如果你覺得烤鴨架子湯好喝你沒喝過火雞的。鮮掉鼻子,不油不膩。開水白菜如果講究拿火雞熬湯才是佳品,什麼老母雞小公雞老鴨加在一起都比不上火雞湯鮮香。

很多人說火雞柴沒辦法解決,我給大家科普一下。生肉加熱後肌肉纖維會收縮產生所謂”柴”的感覺,越瘦的肉越是如此,因為肌肉纖維周圍沒有脂肪包裹時肌肉彈性更高,更容易收縮,一收縮肉內水分也擠出來了。你紅燒純瘦的牛肉比略肥的牛肉柴就是這個原因。

最簡單解決辦法就是表面醃製或注射鹽水醃製。鹽裡的鈉和肌肉產生反應,破壞肌肉伸縮性,加熱後也收縮不了,自然就不會柴了。低溫恆溫烹飪也是一種辦法,把肉加熱至熟但不到肌肉收縮所需要溫度。

大家還有個問題就是它比其他雞香嗎?萬物的氣味和口味是由其攜帶的一些分子所決定,火雞肉裡這些決定氣味的分子濃度比普通雞高。

關注我,整理一下視頻攻略,過幾天上。

科學改變生活。








饞貓隊長


桃妹來解答。

中國人不吃肉用火雞的,一個理由也是唯一的一個理由,那就是難吃,死難吃,超級難吃!



以前在我男的他們家那邊的鄉下還有農戶,專門種火雞的,一直能長到二十斤,而且火雞比較溫順,不像農村三霸裡面的大鵝那麼火爆。這種雞很好相處,每天就跟羊一樣,成群結隊的出去吃吃喝喝,晚了就回來睡覺。





火雞不好吃的原因,罪魁禍首就是美國那種疣鼻火雞,純白色的。其實也類似於我們吃的白羽肉雞一樣。這種肉用火雞就跟超市買的西裝雞一個定位,根本就沒法吃。純粹是吃飼料催肥。而且還不便宜。既難吃,又還沒有補腎壯陽一類的藥用價值,那麼中國人誰會吃它呢?

以上就是桃妹,對肉用火雞鄙視的原因。好了,大家繼續往下看,下面顛覆大家的認識。



就像我們平常吃的雞肉,有難吃的肉雞,也有非常好吃的土雞一樣。火雞其實也分肉火雞跟土火雞兩種。如果說肉火雞難吃到渣的話,那麼土火雞真的好吃到爆。桃妹相信看到這篇問答的,100個人中有99個人都沒有吃過土火雞。因為只要你吃上一口,你就會真的愛上它。



它完全被糧食以及各種剩飯喂大。時不時還要跟著大公雞到山裡面找點蟲子草籽吃。它的肉質緊實而不柴,是那種有點深的桃粉紅色。清燉或者紅燒,比老鵝還要鮮美。而且吃起來有點像孔雀,有它自己獨特的香味。特別是它的雞雜,當地喜歡焯水以後鹹肉,青椒一起炒。真的是好吃的不得了。說到這裡桃妹都有點想流口水了。如果是這種火雞,推到市場上的話,那麼我相信大家都會愛上吃火雞的。



其實,外國人也懂這個。愛爾蘭那鄉下地方,吃的就是土雞跟土火雞。他們也知道,那種肉用雞是不好吃的,還是正經喂出來的雞肉質鮮美呢。




綜上所述,其實火雞好不好吃不是由火雞自己決定的,而是由餵養它的人決定的。所以如果大家能夠碰到土火雞的話,千萬不要錯過。

以上就是桃妹的回答,如果對您有所幫助的話,還請點贊加關注,謝謝你的支持。


蠻桃美食薈萃


首先,很多在國外認為是美食的,在國內都覺得不咋樣,為什麼?畢竟中國人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啊!

說說這個火雞,原產美洲,美國和墨西哥人吃的很多,也是傳統美食了,聖誕節必備,但是,你嘗過這個口味嗎?

1、火雞的肉質太柴

其實火雞曾在中國盛行過一段時間,但是沒過多久火雞幾乎沒出現過了,因為火雞身上不管是白肉還是黑肉,脂肪含量都低,肉纖維粗,本身沒味道,肉特別幹,吃起來非常的柴,所以在國內吃過火雞的人,在吃吃咱們自己的三黃雞、德州扒雞、什麼什麼雞,哪個不比這火雞好吃啊,所以沒弄起來,當然和咱們做火雞的廚藝也有關係,可能還不太會做吧。

2、火雞的體量實在太大

而且火雞個頭大,比普通家雞大3-4倍,一家人兩三頓都吃不完。所以西方家庭一般的做法要不就是吃剩菜,要不就是做火雞三明治吃。但是不管是當剩菜吃還是做火雞三明治吃,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陷——肉本來就幹,冷藏隔夜之後更加幹。

3、火雞一般用烤箱烤制,國內烤箱普及率較低

外國人為了好看一般都是整隻火雞放烤箱烤,但是為了內部能夠熟透,還是會出現外面的肉烤柴了裡面才能熟的情況。國內那麼多雞,不管是蒸煮燉,操作簡單又美味,而且價格也比火雞肉更便宜,所以何必去弄麻煩又不好吃的火雞呢?

也許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總之,火雞在中國沒火起來,還真是有原因的。


哈岡巴岡


但凡沒被咱們大規模養殖的動物,肯定不好吃。火雞在美國的確很受歡迎,但並不代表美國人就喜歡吃火雞,聖誕節感恩節擺個火雞隻不過是多年來的歷史文化傳統而已,大多數美國家庭平時也並不吃火雞。

連美國人自己實際上都不是很喜歡吃火雞了,那中國為什麼很少有人吃火雞的答案就顯而易見了,沒錯,最重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火雞太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火雞難以料理而且太難吃了。


火雞是產於美洲大陸的一種古老禽類,早在數千年前,北美墨西哥高原地區的印第安人就開始捕捉並且馴化養殖火雞,將其作為家禽飼養食用了。近代新航路開闢以後,來到新大陸飢腸轆轆的移民們,受到印第安人的款待,當時他們吃到的食物中就有火雞。也因為有這段過去,所以也形成了感恩節吃火雞的傳統。

當然,美國所謂的感恩節來紀念當年給他們祖先莫大幫助的印第安人的舉動,和他們在感恩節的餐桌上擺個火雞一樣,都只是做做樣子而已。看著色澤金黃十分誘人的火雞,吃起來可就沒那麼美味可口了,完全是中看不中吃。


火雞在所有的家禽裡,算是最大的一種,通常稍微大點的都能長到10多公斤,比家鵝都要大出不少。雖說肉禽長得大是好事,但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難以處理還有價格太高。

火雞畢竟是家禽,剔肉再出售的話,一般都因為人工成本比較高不划算,而整隻出售的話,也因為火雞實在太大隻了,一般家庭買回家根本就吃不了。而國人通常又比較喜歡吃新鮮的禽類,可火雞太大了只能切分之後分次食用。

一隻火雞10多公斤,而火雞的價格也不便宜,買了又吃不了,實在不划算。買火雞的那麼多冤枉錢,用來買五花肉不香麼?買牛肉不香麼?買土雞不香麼?買火雞實在不值當。


再者,就是火雞實在是很難吃。美國人雖然喜歡吃烤雞,但實際上不論是普通雞還是火雞,美式的做法實際上都不符合我們的口味,太老太柴。而且火雞這種家禽,雖然經過數千年的馴化,但其肉中的那股味道還是難以去除,而且肉質非常乾柴,口感很差。

中式烹飪一向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對於火雞肉也並不是完全沒辦法,可是與其費時費工去處理火雞肉,還不如吃自家的土雞。

當初火雞傳入之後,在東部沿海也逐漸培育出了一些比較優質的本土化火雞品種,比如閩南火雞與舟山火雞,口感相對要嫩滑鮮美得多,不過產量有限。如今中國每年進口的火雞肉在5萬噸以上,大多數只是用於滿足部分人群的新奇喜好而已,整體來說,火雞這種野蠻生長又不好吃的家禽,在國內還是不咋受待見。


澹奕


火雞我之前也吃過兩回,所以這個問題還是可以來聊聊的。

其實我們不怎麼吃火雞的原因說起來也不是很複雜:①最主要的就是飲食習慣的養成不同;②其次就是火雞對比一般普通的雞肉來說,真的是不算多麼好吃;③還有就是火雞其實在國外也並非是既定印象裡的那麼受歡迎,很多家庭也只是感恩節可能才會特意弄個“火雞大餐”來吃。

【飲食習慣的養成】

一般情況下一個地區的人們愛吃某個食物需要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這個地方得自古就有這個食物才行,因為飲食文化、口味習慣的養成是需要相對比較長的時間。而火雞是原產於墨西哥、美國地區的大型家禽,最初是在大約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墨西哥哇瓦哈卡地區被馴化為家禽的,傳入歐洲的時候都是在十五世紀末了,進入我國就是更加晚的事情了。所以我們自古就沒見過、沒吃過這個東西,哪個地方的菜系裡也幾乎都沒有火雞的做法吧,從古至今就少有機會吃到這個食物,那就更說不上讓我們愛吃它了。

最初的歐洲移民到美洲大陸的時候,火雞算是最容易得到的肉類食物之一了,我相信如果有其他肉質細嫩的禽類可以選擇的話,他們也不會那麼願意吃火雞的。

【火雞並不算多好吃】

有朋友可能覺得上面關於飲食習慣養成的說法也不嚴謹,比如近些年十分火爆的小龍蝦在很多地方最初都是沒有的,我們現在普遍吃的小龍蝦其實是一種“入侵物種”,所以它也沒什麼相對應的漫長飲食習慣養成。那為什麼小龍蝦和火雞同樣是外來的食材,火雞就沒有小龍蝦那麼受歡迎呢?這就太簡單,就是因為火雞本身不夠好吃,或者是我們還沒開發出能讓火雞那麼好吃的辦法。

儘管在一些照片上的烤火雞看著都很肥美引人食慾的樣子,但其實火雞的肉質真的不算鮮嫩,儘管它算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質肉類,但是跟正常家雞肉相比火雞肉實在是顯得有點粗糙,這主要也是因為它體型太大、脂肪含量太低的緣故吧。咱們就拿雞胸肉這塊最大的肉做對比,一般家雞胸肉的脂肪含量在5%左右,我們都還覺得肉質不夠嫩、偏柴,而火雞胸肉的脂肪含量還不到1%,這肯定就更嫌不嫩了,其他部位肉質兩者的對比情況也大抵差不多。

【拋去刻板印象的因素,其實現在的美國人也不是多愛吃火雞】

其實我們從一些洋快餐之類的也能看出點端倪,如果火雞真的很好吃的話,那為什麼很多洋快餐幾乎就沒怎麼見過有用火雞作為食材的呢?火雞本身營養成分結構其實要更適合現代人,在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同時,火雞肉的鐵、鈣等礦物質含量也要比一般雞肉強一些,而且它的體型大肉也多,怎麼看都是不錯的食材選擇,如果人們也都愛吃的話,以現在的工業化飼養程度來說供給火雞肉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可事實上火雞肉並不是那麼常吃的肉類,這就說明其實在火雞原產地的人們來說,火雞也算不上是多麼美味的食材。這個情況就跟月餅這樣的節日食物有點類似,可能有一部分人很喜歡吃,但是對於大多數人群來講也就是一個節日期間作為餐桌儀式感的存在罷了。

如果有小夥伴對火雞肉有興趣的話,我建議是從火雞翅膀開始嘗試,算是它身上比較嫩一點的肉了,火雞的那倆大粗腿還是算了,看著是很粗豪、很美味似得,但口感真的不怎麼樣。下面我們分享一個火雞翅膀的吃法,也算是還不錯的,有按耐不住好奇心的朋友,有機會可以試試看哦。

——烤火雞肉卷——

【準備材料】:火雞翅膀2個、紅方腐乳1小塊、腐乳汁15毫升、米酒30毫升、蠔油20毫升、蜂蜜5毫升、蔥、姜適量、

【製作步驟】:

  1. 把腐乳汁、蠔油、米酒和蜂蜜放入一個小碗裡,然後把腐乳也搗碎了加進去,攪拌均勻製成醃料;
  2. 火雞翅剪開抽去骨頭,每個翅膀的肉分成2到3份分,沒有皮的那一面均勻抹上薄薄一層醃料,然後把雞翅肉以皮在外肉在裡的方式捲起來用棉線捆上(去骨的時候弄碎了的肉就卷在中間,不要浪費);
  3. 火雞肉卷都捆好之後放進一個結實點的食品袋裡,剩餘的醃料都倒進去,蔥姜切碎了也倒進去,擠出袋子裡的空氣,然後揉搓一會讓醃料均勻裹在肉卷外面,放進冰箱裡冷藏醃漬1夜;
  4. 隔天將烤箱預熱到200度,把雞肉卷拿出來去掉上面的蔥姜放上烤架,進烤箱上下火200度烤半小時左右,取出來之後用牙籤戳進肉卷最粗的地方,拔出來沒有血水而是透明肉汁就說明熟透了。
(如果不喜歡腐乳的滋味的話,可以用黑胡椒醬、辣椒醬等自己喜歡的口味來醃漬。這個烤法可能雞皮會比較硬,也可以用培根包在外面捲起來烤也是不錯的。)

以上就是這次關於火雞的分享內容了,如果有所幫助的話,懇請幫忙轉發和點贊哦!

也歡迎評論分享你的觀點,你覺得為什麼我們中國人不吃火雞呢?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第一次認識火雞,是在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裡,那一根根劃亮夜空的火柴,卻沒有點亮小女孩的希望,凍得瑟瑟發抖的小女孩在萬家燈火中,恍恍惚惚看見了金黃香嫩的烤熟的火雞朝她走來.....


從此火雞就刻在了小麥的腦海裡久久不能忘記,總在想,童話裡的小女孩是不是最後的夢想就是在寒冷的冬天咬一口焦香四溢的火雞腿呢?


火雞就成了心中的執念,第一次吃火雞腿是在某年的感恩節那天,說來也巧,正好和舍友逛超市,買些食材帶回宿舍加工,在冷藏冰櫃區,舍友看到了火雞腿,瞬間跳了起來說道:“今天感恩節,我們買個火雞腿回去慶祝下吧”,接著繼續說,“你不知道,以前我們農村家家都養過火雞,那土火雞肉是真香....”


就這樣在我的執念驅動和舍友對鄉味的思念中,我們一共帶了10只火雞腿回了宿舍。


說實話,這是第一次吃火雞腿,本來抱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將火雞腿塞到嘴裡細細品嚐後,才發現,火雞肉跟想象中的不一樣,怎麼說呢,那口感,更像吃臘肉,肉質偏硬,除了滷料的味道,並沒有特別的肉香味。


不過舍友反駁了,說我們吃的這個火雞腿是飼料餵養的,所以肉不香,她們農村養的土火雞,肉質緊實但不柴不硬,特別香。


所以小麥想,中國人很少吃火雞,可能是因為普通的火雞,肉質過於硬柴,味道也沒有什麼獨特的香味,但是地道的土火雞呢,養殖成本又太高,所以中國的餐桌上很難見到其蹤影。


至於火雞在美國很受歡迎,其實也和大家想的不一樣,火雞在美國不只是食物,更代表的是一種文化和歷史,一般來說,美國人會在聖誕節和感恩節,以及一些比較有紀念意義的節日,他們才會吃火雞,基本家家戶戶都有這種習慣,就像中國人端午節吃粽子一個道理。

以上是麥兜君的分享,希望給大家有參考作用。喜歡作品記得點個贊,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您的鼓勵就是麥兜君前進的動力。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分享美食美景,一路同行,謝謝喜歡,感謝觀看,感恩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