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肉多了身体里会有激素吗?

蔷薇207197214


不吃鸡肉,你身体里也有激素啊。所以问的应该是鸡肉中激素残留的问题吧。

大家一听激素,就感觉是坏东西,其实,人缺少了激素,基本上是活不了的,就以雄性激素举个栗子:
如果鸡肉含有雄性激素,女性朋友最担心的是,吃了雄性激素过多的食物后,长出了男性副性征如胡须、腿毛、喉结、皮肤粗糙等,成了名副其实的女汉子了。孩子担心的是性早熟,甚至是诱发恶性肿瘤。

雄性激素是好是坏?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雄性激素能促进雄性器官的生长、精子发生和雄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雄性激素作用很大,女性也需要。女性并没有睾丸,哪里来的雄性激素呢?肾上腺皮质分泌,卵巢也能分泌少量的雄性激素。

雄性激素能够调节人体脂肪组织的分布和组成百分比,雄性激素水平紊乱会造成肥胖、腹部脂肪堆积,也会引发一些代谢性疾病。总之,缺乏雄性激素,反而会引起很多健康问题。

鸡肉中有激素残留?

绝大多数的肉类是安全的,但是在具有代谢作用的肝脏、肾脏中浓度会偏高一些,而这些很少人会去检测激素是否超标。还有就是鸡蛋,一些脂溶性的药物比较容易残留在卵黄中蓄积。

还要提醒的是,一些具有激素样作用的中药:

雄性激素样作用的中药

鹿茸、淫羊藿、肉苁蓉、海马、蛇床子、紫河车、仙茅、人参等,这些中药虽不含雄性激素,但是摄入体内后,或能与激素受体结合,或能促进体内雄性激素分泌,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女性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尽量不用。

【不药不药】简介

此博士哥哥药学出身,却也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营养师,人帅不帅不知道,但内容一定很帅!


不药博士


我的一次小经历让我愕然,也能比较明白的回答大家这个问题。

在我孩子上高中时,有一天晚上感冒发烧,我带孩子去看病,挂了号,直接去找值班医生,因为晚上病人不多,我们三两个病人就都在医生诊室排队,一对年轻的小夫妻,女士发烧,在给医生叙述病情说:“平时感冒,一吃新疆大盘鸡就自动好了,这次怎么就不行了,还是不断的发烧。”

医生笑着问:“你平时都用大盘鸡治疗感冒吗?”

女士回答:“我就爱吃大盘鸡,平常还经常感冒,我发现,感冒后多吃点大盘鸡就好了,平日都不用吃药------”

医生说:“你老感冒,说明你身体弱,抗病力差。不吃药,吃大盘鸡就能好,是因为大盘鸡比药含的抗生素还多!”

医生还说:“爱吃大盘鸡的小女孩,性特征发育的都过早------”

在场的人都好奇的笑,女士也恍然大悟似的,当场表示以后不敢再吃大盘鸡了!

分享给大家,看能不能有点用。


功夫健走


2012年央视曾曝光"速生鸡",有些养殖场喂食禽兽禁药、激素的情况,从报道分析,激素超标的情况较少,抗生素超标的情况很多,情况不容乐观。

养殖场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一些身体状况差的鸡死亡,偷偷给鸡喂食利巴韦林、盐酸金刚烷胺、地塞米松等禁用药物。

2005年,农业部就发布《关于清查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的紧急通知》,明确禁止使用金刚烷胺、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可以让一只鸡每天可以增重2两以上,喂食3-5天就能让鸡增重1斤左右,缩短养殖周期,也就是“速成鸡”。

2012年曾有报道,“激素或抗生素通常注射在鸡翅膀、鸡颈等位置,爱吃鸡翅膀的女士容易患子宫肿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陈继兰表示,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激素价格昂贵,注射麻烦,很少有养殖场使用。2010年中国畜牧业协会抽检北上广三地的鸡肉,结果显示均未检出激素。

从以上权威调查发现,肌肉中激素超标的情况少,但抗生素超标的情况很多!既然如此,如何安全健康的“吃鸡”,成了网友最关心的事情!同样陈继兰给大家一些小技巧!

首先,购买有正规渠道、包装上标有生产厂家等信息的鸡!因为正规厂家在出栏前一周会给肉鸡停药,其含抗生素的风险较小。

第二、尽量选择颜色发白,不发黏的鸡肉。如果肉质发红、发黑,很可能是病鸡或死鸡。翅膀上有红针眼或乌黑色,则很可能是注水鸡。

第三,鸡屁股易贮存病毒细菌,鸡皮中的胆固醇和污染物含量较高,尽量不要吃。鸡胗、鸡肝和鸡肾等减少食用次数和食用量。


我们是一支由三甲名医、特聘专家组成的权威团队,目前日均服务100000网友,日均阅读量超1000000!欢迎关注我们,邀请我们回答问题!


孙军解男题


肉食鸡是培育的新品种,是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长点稍微快点,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生病就会多,所以吃的药就会相对而言会多一些,药残可能会有点,而并非是吃激素长大的鸡,不过现在食品安全这一块比较严格,屠宰前都会进行药残检查。 吃鸡肉是没问题的,说实话就口感差点。


养禽前沿站


我觉得你是想问,鸡在打了激素,人吃了会不会体内蓄集。体内残留给鸡打的激素吧?

其实,即使鸡被打了激素,少量的经过我们消化,肾脏排着不会在体内蓄集。但是常吃打激素的鸡,会在体内蓄集,影响我们正常生理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