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街留名,活捉王爷公子的潮汕先贤

揭秘:潮州七贤之苏志

在以往苏家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后陇苏家的先祖苏颂,是北宋第一科学家。

但是在苏家悠久的家族历史中,可不仅仅只有这一位名人先祖,明朝嘉靖年间,苏家就出现了一位,与人合称“潮州七贤”的名士,苏志仁。

牌坊街留名,活捉王爷公子的潮汕先贤


童年立志

我们的主人公苏志仁,是潮州后陇乡人氏。出生于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

和所有的名人一样,据传苏志仁也是从小就聪明机智,才气过人。

但他还是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他非常淘气,逃学贪玩都是小事,爬树偷菜捅蜂窝,怎么吓人怎么作。

苏志仁十二岁时,有一次逃学往青麻山跑去。青麻山下都是田野农田,苏志仁一路走,一路抓蜻蜓青蛙,开心得不亦乐乎。

忽然,苏志仁看到田野边,竟然有一个两人多高的大车轮,立马跑上前去看。

原来这是一架水车,因为田野边有一口泉水,附近农户便造了这架水车,以便掘泉水灌溉作物。可苏志仁一个小孩子,哪管这水车是用来干嘛的。

他立马就跑上前去,一下子就攀上水车棚,踩起踏板,把水车踩得哄哄作响。

苏志仁越踩越高兴,越踩越兴奋!可水车的木头踏板,那禁得住那么猛踩。“砰”的一下,踏板裂开,水车失去控制,车扇也撞裂了。

一般的小孩看到这种情况,肯定是溜之大吉。但是苏志仁却留在原地。

等到车主人回来,看到水车被弄坏了,大声吼道:你这早死仔!弄坏我水车!你要怎么赔?

苏志仁当下道歉,说:阿叔,对不起,我家住在鹤陇乡,我一定赔你。将来我长大了做大官,直接给你从山上挖一条水渠,你们就不用再踩水车这么辛苦了。

大叔听了他这话,哈哈大笑,觉得这小孩真是会讲大话。

后来苏志仁得中进士,成了朝廷的吏部主事,仍记得小时的诺言,在山上开挖出一条水渠,从此村民再也不用辛苦地踩水车了。

牌坊街留名,活捉王爷公子的潮汕先贤


智斗世子

苏志仁成年之后,在嘉靖二十三年得中进士,被任命为池州推官。

这其中苏志仁是如何读书,如何参加考试的,小编我就不说了,总之是很努力,很勤奋的过程才让他从一个农村子弟变成朝廷公务员。

而苏志仁在成为朝廷官员后,也非常的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没有像现代某些官员一样,出事后大喊:“我是因为从小穷怕了!所以才不小心贪了这些钱!”

没有!苏志仁没有变成这样的人。

这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事件,苏志仁三十岁时,被钦命调任为安徽宁国郡太守,负责当地政治。

当时有一伙歹人,伪造朝廷的文书,假扮成楚王世子出巡,利用各地官员阿谀奉承,怕事的心理,收取官员的财物。

这一日,苏志仁在府衙办公,忽然听报楚王世子驾到。属下说到:有一人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锦袍紫带,在十几个仆从跟随下来到了衙门,他们自称是当今皇亲,楚王世子殿下。

苏志仁听闻是世子驾到,也不敢怠慢,当即便整装出迎。来到堂上与世子相见,果然见对方仪表堂堂,有几分皇家之风。

可一番交谈下来,机智的苏志仁却觉得事情十分古怪

每当苏志仁问及京城情况,这世子却一味回避,只说自己出来游山玩水,还对当地情况评头论足,不停透露自己出行缺少经费,回去后一定要将这里情况禀报回去。

谈到这里,要是一般官员,听到这个世子如此说辞。想到这个世子回去后要禀报情况,怕说到自己坏话,必然是

立马奉承送礼,尽力讨好

可我们的苏太守是什么人!清正廉明,不畏权势,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随后苏志仁便假意让世子去休息,把这一干人都送去别处。

当晚,苏志仁就命令下属去附近各地调查情况,自己也回屋内,查验起这楚王世子的文书。

待到第二日早晨,苏志仁查验了一晚的资料,已经觉得这里面大有古怪,可如果派人去京城查证,一来一回时间太长,而眼前自己又没有能确定对方身份的证据。

苦思冥想之下,苏志仁想出了一个妙计,让对方自己说真话出来。

另一边,所谓的世子正在房间休息,忽然听到手下来报,楚王出巡,现在已到了临县,明日就要到着宁国郡。苏大人正过来,想来和世子一起去接驾。

这伙骗徒一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慌乱,见到楚王一定被人揭穿,那可是杀头大罪。要是等到苏大人过来,跑都跑不掉了。连忙收拾东西,就想往后门跑掉。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苏大人带领一干衙差,早就在后门等候多时了。这个楚王驾到的消息,这只是苏志仁的编造的假消息,却把这些人吓出了原形

牌坊街留名,活捉王爷公子的潮汕先贤


可以说,苏志仁从一个农村子弟一路考中进士,在朝廷中尽忠尽职,逐渐从推官,到太守,到吏部主事,后代将他和同时期的七位潮州进士合称为“潮州七贤”,实在是实至名归。

而他做官后不忘乡里村民,在位时不巴结权贵,面对骗局能冷静识破,也着实反映出他是一位宽厚待人,清正廉明,有勇有谋的人。

潮州后陇苏家的先祖是北宋第一的科学家,明朝时又出现了这样一位潮州七贤之一的苏志仁,实在是一个有着良好家风,以德育人的大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