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系八宗,您瞭解嗎?

佛教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教三系八宗,您瞭解嗎?

現在的佛教主要有三大系:南傳、漢傳和藏傳。21世紀世界佛教徒的人口分佈大致是:漢傳佛教地區有67.3%(3億6千萬人),南傳佛教地區有28%(1億5千萬人),藏傳佛教地區有3.4%(1千8百萬人),亞洲以外地區有1.3%(7百萬人)

南傳佛教主要在東南亞,包括我國雲南部分地區;漢傳佛教主要是在漢文化區域,是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以及韓國、日本等國;藏傳佛教主要在我國西藏周邊,包括青海、蒙古等地。

佛教三系八宗,您瞭解嗎?

佛教為何會分為三系,他們之間有怎樣的區別,是怎麼劃分的呢?這件事要從佛祖釋迦牟尼的逝世說起。

佛教的創始人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他是釋迦族人,所以又被人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釋迦牟尼在世時招收了很多弟子,這一時代的佛教叫做原始佛教。

在釋迦牟尼滅度後,他的弟子們逐漸分為了兩派。其中較為高層的弟子們認為,應當堅持釋迦牟尼的教誨不動搖,不應該有一絲修改,這些人後來被稱為上座部。而較為底層的弟子們則認為,佛教教義應當有所改革,以適應不同的時代,這些人後來被稱為大眾部。

上座部和大眾部之間的裂痕不斷增大,最後大眾部自稱為大乘佛教,將上座部貶低為小乘佛教,認為大乘可以普度眾生,而小乘只能自己解脫。

所謂的“小乘”佛教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佛,那就是釋迦牟尼,是徹底的覺悟者,而其他人最多隻能修到羅漢果位。

而大乘佛教則認為,羅漢上面是菩薩,菩薩上面是佛,十方三世有無數的佛,任何眾生都可以成佛。羅漢的境界是自覺,菩薩是自覺覺他,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後來,被貶低為“小乘”的上座部佛教傳到了斯里蘭卡,後來又傳到了東南亞一帶,就是南傳佛教。南傳佛教更多地保留了原始佛教的教儀、教義,比如挨家挨戶託缽乞食、不非時食、住阿蘭若、半月誦戒、雨季安居、行自恣法、作咖提那衣等等。

所謂的“小乘”是一種貶低性的稱呼,所以千萬不能當著南傳佛教信徒的面,說他們是小乘佛教。

佛教三系八宗,您瞭解嗎?

而自稱為“大乘”的大眾部佛教傳到了西域,並由西域源源不斷傳入中國。在中國,大乘佛教與中國傳統思想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派別,這就是漢傳佛教,又稱為北傳佛教。有學者認為,所謂的“漢傳佛教”,其實應該稱為“漢化佛教”,因為那是一句徹底中國化的佛教,與原始佛教已經截然不同了。

很多人說起佛教僧侶,會認為他們不能吃肉。其實只有漢傳佛教的僧侶不能吃肉,因為這一規矩是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訂下的。而南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僧侶是可以吃肉的。

漢傳佛教主要有八大宗派:三論宗、唯識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密宗、律宗。大家熟知的那些經典,如《金剛經》、《心經》、《華嚴經》、《壇經》等都是漢傳佛教所尊奉的大乘經典,卻不被南傳佛教所承認。現代也有學者指出,大乘佛教的所有經典,都不是釋迦牟尼說的,這就是“大乘非佛說論”。

佛教三系八宗,您瞭解嗎?

漢傳佛教主要有八個大乘宗派(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論宗、淨土宗)和兩個小乘宗派(成實宗和俱舍宗)。其中大乘的八個宗派流傳校廣,影響較大。

唯識宗:又稱法相宗或瑜伽宗。漢傳佛教唯識宗是印度瑜伽行派在漢地的傳承。玄奘從印度回國後,翻譯了瑜伽學系的《瑜伽師地論》、《唯識二十論》、《成唯識論》等各論,在此基礎上創立了此宗。唯識論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人們精神的總體——識所變現出來的,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人一共擁有八識——“眼識、耳識、知識、鼻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其中第八識(阿賴耶識)能攝持和保存一切“種子”,也就是因果輪迴的主體。

三論宗:因依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其弟子提婆的《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又因該宗闡揚“一切皆空”、“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三論宗是印度中觀派在漢地的傳承。主要理論是緣起性空,即世間、出世間萬有諸法,都是從眾多因緣和合而生,是眾多因素和條件結合而成的產物,這叫緣起,。其他如真俗二諦,八不中道等思想主要來自印度中觀派。另外漢傳佛教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都受到中觀思想的很大影響。龍樹被稱為“八宗共祖”。

佛教三系八宗,您瞭解嗎?

天台宗: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因創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亦也稱法華宗。該宗的主要思想是實相和止觀,以實相闡明理論,用止觀指導實修。提出的理論包括:十如是,一念三千,一心三觀等。該宗集合南北各家義學和禪觀之說,理論體系完備,對以後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響。9世紀初,此宗傳到日本,13世紀由日本天台本宗分出日蓮宗。

華嚴宗:該宗因以《華嚴經》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實際創始人法藏號賢首,也稱賢首宗;該宗以發揮“法界緣起”的思想為宗旨,又稱法界宗。主要教理為法界緣起說。認為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緣起時,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圓融無礙,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並提出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門。

禪宗:主張修習禪定,故名禪宗。又稱佛心宗。創始人為菩提達摩,下傳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該宗主張心性本淨,佛性本有,見性成佛。提出了二入四行的理論。二入指理入和行入,四行指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與稱法行。主要經典包括《楞伽經》,《金剛經》,《六祖壇經》。隨著禪宗的傳播和發展,其內部又分成“五家七宗”: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臨濟宗後來又形成黃龍派、楊岐派兩派。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至今仍延綿不絕。它在中國哲學思想上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禪宗後來先後傳入朝鮮和日本。

佛教三系八宗,您瞭解嗎?

淨土宗:該宗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故名淨土宗。因其始祖慧遠曾在廬山建立蓮社提倡往生淨土,故又稱蓮宗。該宗主要思想是以修行者的唸佛行業為內因,以彌陀的願力為外緣,內外結合,往生極樂世界。主要經典包括《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世親的《往生論》,稱三經一論。該宗由於修行方法簡便易行,所以廣泛流行於漢地,漢傳佛教其他宗派往往也兼修淨土法門。847年日僧圓仁入唐求法,把淨土法門傳入日本,形成日本的淨土真宗。

律宗。該宗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也稱四分律宗,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律宗主要理論為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唐代鑑真將律宗傳入日本。近代弘一大師重振律宗。

密宗:又稱真言宗。與其他宗派(相對密宗稱為“顯宗”)不同,密宗是以修持佛佗秘密真言為主,通過身、口、意與佛(本尊)的身、口、意三密相應,達到“我即是佛(本尊)佛就是我”的意境,來求證真如佛性者。密宗須由師徒密傳,故稱密宗。

八大宗派中的密宗最為特殊。所謂“密”,指的是秘密、密傳。密宗主要修種種秘密法門,有很多咒語、真言,因此又被稱為真言宗,這些秘密法門是不能向外人提及的。

後來漢傳佛教中的密宗已經失傳了,不過密宗傳入了西藏地區,並同西藏本土的元史宗教——苯教結合,形成了現在的藏傳佛教。所以藏傳佛教也屬於大乘佛教。

大家可以看到,藏傳佛教中有很多外人看來很神秘,甚至是難以接受的內容,比如雙身佛、人骨法器。為什麼藏傳佛教中會有這些神秘甚至詭異的東西呢?因為這些並非佛教本有的,而是從苯教那裡繼承來的。

佛教三系八宗,您瞭解嗎?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教三系八宗,您瞭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