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止痛藥使用須知,對症用藥,止疼效果才好

所謂癌症疼痛(癌痛),是指癌症、癌症相關性病變及抗癌治療所致的疼痛。癌症疼痛多為慢性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發生率約為50%-60%,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為重度疼痛。但癌痛並不是只發生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早中期癌症患者同樣可能會有癌痛。癌痛是影響病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必須重視癌痛的治療。

癌症患者止痛藥使用須知,對症用藥,止疼效果才好

很顯然,治療癌症疼痛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就是要治療癌症、控制癌症,比如通過手術、化療、靶向治療、放療、介入等手段治療腫瘤。如果腫瘤縮小或控制了,疼痛也就會消失或減輕。但有的癌症晚期患者對治療已經不敏感了,這個時候只能對症止痛治療。當然,對於那些正在進行癌症治療的病人,在取得療效之前,疼痛一直存在,也需要進行止痛治療。控制癌症疼痛的止痛藥物,可以分為三大類。

非阿片類止痛藥

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塞來昔布等非甾體抗炎鎮痛藥,適用於輕度疼痛,這都是日常感冒頭痛時會用到的那些藥。很多感冒藥裡含有這些止痛藥成分,而這些止痛藥很多是非處方藥。一般比較安全,副作用也比較輕。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很多人長時間用這類止痛藥,或是大劑量用,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這類止痛藥只適合短時間使用,如果需要長時間使用,或者疼痛劇烈,應該找專科醫生升級止痛藥。

癌症患者止痛藥使用須知,對症用藥,止疼效果才好

阿片類止痛藥

分為兩類。一是弱阿片類,如可待因、曲馬多、強痛定等,適用於輕至中度疼痛;二是強阿片類,如嗎啡、美沙酮、芬太尼、嗎啡緩釋片、羥考酮緩釋片等。這類藥被很多人認為是“毒品”,擔心上癮,因而不敢使用。如果是一個健康,或僅僅是輕度疼痛的人,無緣無故用這類強阿片類止痛藥,這是濫用,可能成癮。但用於治療的癌症病人的疼痛,目的是為了止痛,而不是為了獲取所謂的刺激感,就無需擔心上癮的問題。從根本上說,對於中重度癌症疼痛,阿片類藥物才是更有效也是更安全的。阿片類藥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便秘,要配合使用通便藥,在飲食結構上也要注意調整。

癌症患者止痛藥使用須知,對症用藥,止疼效果才好

輔助藥物

可以輔助止痛,增加止痛藥的止痛效果。如抗驚厥藥卡馬西平可以幫助緩解燒灼樣神經痛或刺痛;抗抑鬱藥如阿米替林可以改善病人的心理狀態並起到鎮痛作用;抗焦慮藥如安定,可以起到鎮靜和幫助睡眠的作用,緩解病人的焦慮;而皮質醇類的藥如強的松更是有多重作用,對緩解神經壓迫很有幫助。如果合理使用這些輔助藥物,有時候可以明顯提高止痛效果,甚至起到關鍵作用。癌痛治療的任何階段都可以根據病情選擇使用輔助用藥。疼痛無須忍受,改變觀念,規範治療,癌痛多數可以得到控制。

癌症患者止痛藥使用須知,對症用藥,止疼效果才好

止痛藥要吃夠量

很多人認為,止痛藥吃到疼痛“能忍”就行了,再多吃反而不好或以後會不管用。但其實這一觀點是錯誤的。疼痛感覺原本是軀體告知我們出現損傷的一種警示,它本是人類一種避免傷害的自我保護能力,這就是被稱為急性疼痛的意義所在。但是,“疼痛患者生活質量進行性下降”就是每個慢性疼痛患者都會經歷過的:睡不好、吃不好、情緒不好、身體越來越弱、免疫力低下等等問題。這樣的病人很難接受抗腫瘤治療,而且易於復發轉移或合併帶狀皰疹等各類感染。因此把鎮痛藥按時、吃夠量是很重要的。

什麼是吃夠量?不用“忍痛”才是吃夠量。為什麼會有止痛藥越吃越多的病人?是不是止痛藥吃多了會不管用了?不是的。正是因為很多病人忍痛,不肯把藥吃夠量才導致疼痛的惡性循環持續存在,疼痛越來越重,需要的止痛藥也會越來越多,疼痛的性質越來越複雜,才會看到單用一兩種鎮痛藥物的療效下降。所以,越是不肯把止痛藥吃夠量的人,反而後來越吃越多,而能夠按時按量服藥把疼痛控制住的病人,則不會出現經常加藥或疼痛加重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