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神機妙算”的劉伯溫沒有當丞相?

南渡唐後人


一個丞相之位對於劉伯溫來說,比死更重要嗎?你看看明朝那幾個丞相,是怎麼死的。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為了這個擠破頭的丞相。會往槍口上撞嗎?朱元璋沒有給他丞相之職,他也不會去爭取,畢竟那是個燙手山芋。

大明王朝建國,有人歡喜,有人憂。神機妙算的劉伯溫,可沒有這樣的心情,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他的想法永遠超前。

一個嶄新的王朝到來,舉國同慶,朝臣們歡天喜地。他們在等待著帝王的分封,等待著帝王的嘉獎。封侯拜將蔭及子孫。歌功頌德,名垂青史。

劉伯溫站在一旁,他在沉思,在這盛名之下,我是進是退,何處何從。如果沒有想好,生命堪憂,俗話說得好. 帝王心海底針。別人不知道,難道我劉伯溫不知道嗎?現在大業以成。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時候。至於丞相之職你想都別想。多少實例就擺在面前。

關於丞相之位,他想到諸葛亮,諸葛亮是他最敬佩的人,他也經常自比諸葛亮,劉備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加封為丞相之職。可是那時的劉備只有川地一隅。他需要的是一個建功立業的人,正在用人之時。唯有諸葛亮能堪大用。

大明王朝卻不同,大明消滅其他的政權和領地後,建立這個王朝,完成大一統。做為開國功臣,劉伯溫完成他的偉業。這樣的能人留在身邊,同時也把危險留在身邊。朱元璋如果封他一個丞相之職,掌管軍政大權。朱元璋能安心嗎?前代帝王就有參考,劉邦大殺功臣,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這些都是歷史發生的經歷。劉伯溫成為一個丞相,那朱元璋能不天天提防嗎?

朱元璋也想過,自從他起義後到建立政權,劉伯溫一直都在他的身邊出謀劃策。他的個性,他的心思,難道劉伯溫不知道嗎?

劉伯溫飽讀史書,歷史上的開國功臣,名臣宿將在大業以成的情況下,其結局不都在劉伯溫的腦海中,向張良一樣急流勇退,不僅落到一個好名聲,並且還受到帝王的敬仰。

劉伯溫有著明智之舉,他不可能對丞相之職有非分之想。他需要的是一個爵位。留給子孫後代一些財產。他不會在權勢之中停留。他在洪武四年後賜歸,隱身於民間。

另外加以說明,朱元璋對於丞相之職特別敏感,因為丞相住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掌管著行政大權。最容易產生擅權專恣,皇權旁落,因此廢除丞相制度。皇帝親自處理國家的行政事物。以防造成的擅權跋扈的局面。


風月追狂


在中國幾年的歷史上,智慧和謀略最受後人推崇的,當屬漢之張良、三國之諸葛亮和明之劉伯溫三人。劉伯溫原名劉基,字伯溫,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他輔佐明太祖朱元璋,為其出謀劃策,平定天下,功勳卓著,成為明朝的開國元勳,多次被朱元璋稱讚為“吾之子房也”,將其比喻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由此可見,劉伯溫在民間的神秘和高深,甚至超越了前人張良和諸葛亮。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卻只授予劉伯溫弘文館學士、資善大夫、上護軍這些沒有實權的閒散之職,爵位也僅僅是誠意伯,連侯爵都沒封上。那麼如此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智謀之士劉伯溫,為什麼沒有得到朱元璋的重用,當上丞相呢?

明朝的中央行政機構設置及丞相的職權

明朝建立初期,朝廷的官職架構和體制的設計,基本上沿襲元朝的舊制。在中央設置中書省,中書省門下設六部,中書省總攬國家行政大權。中書省的長官為左右丞相,由丞相總攝,權力居百官之首。中書省丞相為正一品,平章政事為從一品,左右丞為正二品,參知政事為從二品,其下才是六部尚書,為正三品,侍郎為正四品。由此可以,六部的最高長官尚書,與丞相的品銜,相差好幾個等次。由此可見,丞相是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權力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居所有群臣之上。

關於丞相的職能,漢初丞相陳平,與漢文帝的對話中,有一段精準的描述。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史記—陳丞相世家》)

丞相的職責,對上是輔佐皇帝,理順各種關係;對下是協調各級官員,使其各司其職 ;對外則是鎮撫諸侯和外邦;對內則要規劃各項大政方針,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丞相這個職位,雖然歷經了千餘年的發展演變,但總體職權仍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到明朝初期,丞相的職權甚至超過了漢代的丞相。

從明朝中央官職體系的設置和丞相職能職權來分析,擔任明朝丞相的人選,一定同時具備三個方面的條件:

一是要皇帝絕對信任。丞相總領百官,權力集中,必須是皇帝絕對信任和放心的人,否則一旦與領兵的將領暗中勾結,天下就危險了。

二是要資歷絕對老道。明朝建立時間不長,一大幫打天下的驕兵悍將、功臣元勳,都正處在各個關鍵的位置上,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一定是資歷比這一幫開國元勳都要老,只有如此才能鎮得住。只有鎮得住這些元勳宿將,新生國家的一切政策方針,才能順利實施下去。

三是要協調能力一流。丞相有一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協調各個方面關係,溝通好各個利益集團,保持帝國正常運轉。所以,丞相不但要資歷老威望高,還必須要為人靈活,善於協調,長袖善舞才能勝任。

如此來看,一個新興帝國的開國丞相,其實不需要選擇,是在帝國建立的過程,自然形成的人選,就如同漢朝的開國丞相,就一定是蕭何,不會是張良,也不會是陳平;明朝的開國丞相,就一定是李善長,絕不會是劉伯溫。

明朝初期的朝廷政治形勢分析

大明帝國開國之初,除了一大幫開國元勳,自恃與皇帝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功勳,並佔據著朝廷的各個重要職位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政治形勢,就是淮西集團的存在。

淮西集團,都是一幫從起事之初,就追隨朱元璋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的老班底,又與朱元璋是老鄉,都來自淮西,共同的地域、共同的鄉音、共同的習俗,以及在戰鬥中凝結成的生死情誼,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政治利益集團。這些人,人數眾多,力量龐大,佔據了明朝開國功臣的大多數。與此同時,處在高層的淮西元勳宿將的下面,還有更多的淮西子弟,遍佈整個朝堂的各個角落,佔據著朝廷的各個要害部門和職位,盤根錯節、利益攸關,自成體系。

這些人與皇帝朱元璋關係親近,深得寵信,同時在帝國建立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明朝建立之後,他們成為了朝廷的新貴,被稱為淮西集團,像李善長、徐達、湯和、藍玉等最傑出的軍事將領和功臣都是淮西集團的人。這些人,絕大部分自認為與朱元璋的感情深厚,開國功勳巨大,除了朱璋本人以及淮西集團中公認的領袖人物李善長、徐達等,其他人誰都指揮不動、協調不了。劉伯溫對此,也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當朱元璋逐漸對李善長生出不滿之意後,幾次打算換相時,劉伯溫都極力勸阻。

“初,太祖以事責丞相李善長,基言善長勳舊,能調和諸將。”《明史—劉基傳》

所以,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從帝國的正常運轉的要求來選,必須是也只能是淮西集團中的領袖人物,而劉伯溫恰恰不是淮西集團中的人,他來自另一個與淮西集團相對立的浙東集團,這也決定了劉伯溫無緣丞相之位。

劉伯溫自身的缺陷分析

劉伯溫雖然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為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攸關的戰略方針,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蓋世無雙的功績。但,人無完人,劉伯溫自身的缺陷也非常明顯。

一是書生意氣。劉伯溫十四歲入府學讀書,十七歲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習程朱理學,接受儒家通經致用的教育。二十三歲高考元朝的進士。他不但是明朝最著名的智謀大臣,同時也是明初的文化鴻儒,他融會理學諸派而又以儒道互補的儒學思想,對明初的學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直接影響了明初學術思想的走向。所以,劉伯溫原本是一書生,書生的清高、寡慾,不食人間煙火和理想主義的思想,根深蒂固,成為他不可能成為丞相的一大缺陷。

二是性格耿直。劉伯溫性格過於耿直,剛正不阿,眼睛裡容不得半點沙子,主管御史臺時,對待像李善長這樣的帝國第二號人物,也毫不留情。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需要協調各方關係,處理各種利益的丞相,這樣的性格將成為致命的缺陷。

三是不善交際。由於書生的清高和耿直的性格,使得劉伯溫不願意與朝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不善於與各種性情各異的人士交際往來,只能是獨自陽春白雪、曲高和寡,門前冷落鞍馬稀。而善於與各種各樣的人群打交待,也是做好丞相工作的必要條件。

劉伯溫沒有當丞相的志向

以劉伯溫的超人智慧和卓識遠見,早已洞察了朝堂的種種危機,功臣宿將驕橫跋扈,皇帝朱元璋的薄情寡恩,也早已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做丞相實則是死無葬身之地的大火坑。在劉伯溫的心中,早就有了歸隱山林的打算,他要學越國的范蠡和漢代的張良,功成身退,悠然南山。

所以,朱元璋數次打算讓劉伯溫為相時,他都非常清醒而又堅決地拒絕了。

“帝曰:吾之相,誠無逾先生。基曰: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諸人,誠未見其可也。” 《明史—劉基傳》

“太祖曰:是數欲害君,君乃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頓首曰:是如易柱,須得大木,若束小木為之,且立覆。” 《明史—劉基傳》

大明王朝剛剛建立的洪武四年,劉伯溫便主動向朱元璋辭官,得到了批准,被賜歸老於鄉,在老家鄉下的山林之中,做了一名閒雲野鶴。

綜上所述,劉伯溫沒能當上丞相,著實與其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智慧無關。


晨風曉月趣歷史


導語:

劉伯溫堪稱幫助朱元璋建國的第一軍師,也是公認的聰明人,幫助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可是為什麼劉伯溫偏偏做不成大明王朝的宰相呢?

不管宰相做不成,就連爵位,劉伯溫都是比較低的,連個侯爵都混不到,朱元璋只給了他一個誠意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名,劉伯溫的檔次的確不高。

功勞如此大的劉伯溫,是不是也忒不受待見了?難道說朱元璋和劉伯溫之間的關係不好?如果不好的話,以朱元璋的尿性,我看直接殺了比較快。

01朱元璋集團的人才,都是淮西將領居多。

我們看歷史上創業的皇帝,基本上都有一幫老鄉幫忙。比如說劉邦起義的時候,功臣大多數都是沛縣的老鄉,有些還是他的發小。朱元璋也不例外,他身邊除了幾個要好的發小以外,還有一幫出色的老鄉。

基幼穎異,其師鄭復初謂其父龠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門矣。”元至順間,舉進士,除高安丞,有廉直聲。行省闢之,謝去。起為江浙儒學副提舉,論御史失職,為臺臣所阻,再投劾歸。基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西蜀趙天澤論江左人物,首稱基,以為諸葛孔明儔也。---《明史》

所以說朱元璋集團內部的淮西將領是比較多的,他們佔據了開國功臣的大多數。而這些人手底下還有淮西子弟,一層層下來,整個朝堂有一大半都是淮西人在做官。

淮西人自然不服氣其他地方來的人管理他們,除了朱元璋能管得住他們外,還必須要選出一位能夠管理淮西將領們的丞相來。

  1. 劉伯溫是哪裡人呢?他是浙江青田人,俗稱浙東人。雖然跟淮西之間的距離不是很遠,可是卻有著本質區別,至少身邊的朋友都不是一類人。
  2. 他一個浙東人,還就真的沒辦法管理這些淮西將領。這幫人囂張跋扈慣了,又有一個龐大的家鄉群體作為保護傘,所以他們壓根就不可能鳥劉伯溫。
  3. 淮西人只能讓淮西人來管理,所以德高望重的淮西老臣李善長就出現了。他作為淮西人中,少數執掌文職的開國功臣,被朱元璋稱之為自己的蕭何。

可見李善長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所以李善長充任這個丞相,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李善長之後的丞相汪廣洋是江蘇高郵人,胡惟庸是安徽濠州人,這些人基本就在一個團體裡活動,那就是淮西團體。

這就好比一個村的村長,只能由村民們從自己村子裡選出來,而不能由鎮上空降一個外地人下來,即使空降下來,也很難做工作。

02朱元璋要廢掉宰相制度,不讓劉伯溫上是為了保護他。

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40歲之前就已經建立了大明王朝,成為了一統天下的帝王。所以他的精力非常豐富,完全具備自己一個人處理朝政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丞相的存在就成為了掣肘朱元璋行使皇權的重要障礙。所以朱元璋必須要想一個徹底消滅丞相制度的辦法。

  1. 這個時候如果讓老實人劉伯溫去做丞相,豈不是把他往火坑裡推嗎?朱元璋看人非常準,所以他安排李善長做丞相,希望李善長會犯錯誤,從而使得朱元璋有理由把他拿下,順帶著消滅丞相制度。
  2. 可惜李善長也是個老謀深算的主,他偽裝起來,誰也發現不了。所以暫時李善長逃過一劫,而胡惟庸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3. 胡惟庸成為丞相以後,朱元璋立刻意識到,這小子肯定會放炮。所以朱元璋對胡惟庸幾乎採取了不管不問的態度,讓他隨意治理大明朝。

沒想到胡惟庸還真就嘚瑟了起來,開始胡作非為起來。胡惟庸也就是胡作非為的庸才罷了,他想不到自己跳進了朱元璋設下的圈套。

在他胡作非為的時候,朱元璋正在暗處悄悄盯著他。等到時機成熟以後,朱元璋以謀反的罪名將胡惟庸一把拿下,胡惟庸連同相關等人一共三萬多人被誅殺。

及善長罷,帝欲相楊憲。憲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憲有相才無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義理為權衡,而己無與者也,憲則不然。”帝問汪廣洋,曰:“此褊淺殆甚於憲。”又問胡惟庸,曰:“譬之駕,懼其僨轅也。”帝曰:“吾之相,誠無逾先生。”基曰:“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諸人誠未見其可也。”後憲、廣洋、惟庸皆敗。---《明史》

而宰相制度,也被朱元璋成功廢除。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了宰相,胡惟庸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可憐的是,劉伯溫就是在胡惟庸胡作非為的時候,被他給毒死的。

03朱元璋瞭解劉伯溫的清高,不適合處理群臣關係。

朱元璋看人非常準,他明白劉伯溫是一個讀書人,而且是前朝的進士,有一種清高的氣質在身上。因為劉伯溫的學問比李善長高,所以李善長非常嫉妒劉伯溫。

八年三月,帝親制文賜之,遣使護歸。抵家,疾篤,以《天文書》授子璉曰:“亟上之,毋令後人習也。”又謂次子璟曰:“夫為政,寬猛如循環。當今之務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諸形勝要害之地,宜與京師聲勢連絡。我欲為遺表,惟庸在,無益也。惟庸敗後,上必思我,有所問,以是密奏之。”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時,惟庸以醫來,飲其藥,有物積腹中如拳石。其後中丞塗節首惟庸逆謀,並謂其毒基致死雲。---《明史》

這對朱元璋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臣子之間的鬥爭,完全有利於主公本人。可讓人想不到的是,劉伯溫卻不願意接招。

  • 不管李善長怎麼挑釁,劉伯溫都跟個沒事兒人一樣,這就讓人有些不能理解了。後來朱元璋才明白了過來,原來劉伯溫是不屑跟李善長鬥,這沒什麼意思。
  • 因為劉伯溫清高的性格,使得他壓根就沒辦法管理好文武百官。試想一下,一個清高之人,但凡遇到一些他瞧不上的人,理都不理,這種性格能管理好魚龍混雜的文武官員嗎?

當然是不能的,能夠成為宰相的人,一定要是一個臉皮厚,手段狠,人緣好的人。李善長的確是不二人選,李善長選出來的淮西后起之秀胡惟庸也當仁不讓。結果這兩個人都被朱元璋給殺了。

總結:朱元璋對劉伯溫屬於又愛又恨。

劉伯溫清高的樣子,真的讓人喜歡不起來。

有時候朱元璋甚至認為,劉伯溫連朱元璋本人都瞧不起。這就有點嚴重了,畢竟瞧不起誰都可以,唯獨不能瞧不起朱元璋。

好在朱元璋足夠聰明,他看出了劉伯溫身上的清高,純粹是一種精神氣質,跟瞧不起朱元璋是完全不沾邊的。

不過別的大臣見到朱元璋都要拍馬屁,可是劉伯溫什麼話都不說,到底還是有點不自在。所以朱元璋不喜歡用劉伯溫這個人。

他知道自己不喜歡劉伯溫,那其他人就更加不會喜歡了。所以朱元璋讓劉伯溫管理御史臺,天下言官都歸劉伯溫管理,罵人的差事交給了他這麼一個沒什麼人緣的人,的確是一件好事。

很顯然劉伯溫沒什麼人緣,而且比較清高,自然可以不用顧及任何人的顏面,做御史看來是他最合適的工作。


江湖小曉生


前言:

劉伯溫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他通曉經史、天文、兵法,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朱元璋聽說他的才能之後,便多次請他出山作自己的謀士。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過程中,劉伯溫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多次建言獻策,先後幫助朱元璋平定了張士誠、陳友諒等割據勢力,推翻了元朝,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堪稱明朝開國的“第一軍師”。因此後世常常將他比作諸葛亮,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大功臣,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卻沒有給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職位,只是封他做了御史中丞,而且爵位也只是給了他一個“誠意伯”。相比於李善長、徐達等人的韓國公、魏國公來說,檔次低了很多。

那麼,為什麼朱元璋沒有封“第一軍師”劉伯溫做宰相呢?

一、李善長比劉伯溫更早追隨朱元璋

李善長追隨朱元璋的時間比較早,早在劉伯溫出山之前,李善長就已經追隨朱元璋了,那時候的劉伯溫還賦閒在家。此時正值朱元璋剛離開濠州獨自發展,還沒有什麼名氣,可以說李善長與朱元璋是一起白手起家,共同創業於危急。

而且,李善長本人也是機智過人,富有謀略,才能也是一流的。朱元璋在前線南征北戰的時候,李善長就負責整個後方的所有事情,把後勤工作幹得非常出色。早在朱元璋自封為吳王的時候,就讓李善長做了相國。

所以,相比於劉伯溫來說,李善長更早追隨朱元璋,是朱元璋集團的後方總指揮。正是因為李善長將整個後方治理得井井有條,朱元璋才能在前線專心打戰,擴大地盤。因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讓李善長做了宰相,在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的時候說:“善長雖無汗馬勞,然事朕久,給軍食,功甚大,宜進封大國。”封他做了韓國公。

二、劉伯溫不屬於“淮西集團”

漢高祖劉邦有沛縣的功臣集團,比如樊噲等都是劉邦一個縣的老鄉。而朱元璋也有自己的淮西老鄉集團,這些人和朱元璋都是老鄉,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了非常多的功勞。明朝建之後,他們成了朝廷的新貴,被稱為淮西集團,像徐達、湯和、藍玉等將領都是淮西集團的人,而李善長更是淮西集團的領袖人物。

這些淮西集團的人很早就追隨了朱元璋,算得上是朱元璋的小股東。所以,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朝廷上一大半的官員都是淮西人,特別是軍中將領,基本上都是淮西人。而劉伯溫是浙江青田人,跟淮西人不是一個集團的。因此,如果讓劉伯溫做了宰相,下面這些淮西集團的功臣和將領們肯定不幹,劉伯溫根本沒法管理這些人。而李善長不一樣,他是淮西集團的領袖,大家都聽他的,所以李善長更適合擔任宰相這個職位。

三、劉伯溫不適合做宰相

劉伯溫的長處是能掐會算,為朱元璋出謀劃策,是一個軍師的角色。而李善長除了謀略過人之外,還有超高的協調統籌能力,在朱元璋還沒當皇帝的時候,他就負責朱元璋集團的整個後方事務,是一個管家的角色。

而且,劉伯溫是文人,是個讀書人,非常的正直,說話做事不太會繞彎子。這樣的性格註定他很難跟朝廷的文武百官處理好關係。而宰相做為百官之首,是一定要處理好朝廷各級官員的關係的。劉伯溫這樣的性格,更適合做監察一類的職務,所以,朱元璋讓他做了御史中丞,監察百官。

四、劉伯溫自己不想做宰相

朱元璋曾經兩次想用劉伯溫做宰相,但是劉伯溫都拒絕了。

第一次是明朝建立不久,當時朱元璋對李善長不滿,想要撤掉他的宰相職務,讓劉伯溫做宰相,但是劉伯溫拒絕了。並且跟朱元璋說李善長功勞很大,又可以協調各級官員的關係,他是做宰相的最適合人選。

第二次是李善長辭官回老家之後,朱元璋又來找劉伯溫商量宰相的人選,希望劉伯溫來做宰相,並對劉伯溫說“吾之相,誠無逾先生”,但是劉伯溫又拒絕了他。

劉伯溫是個聰明人,他之所以拒絕做宰相是有原因的。劉伯溫和李善長的關係並不好,他們發生過矛盾。如果劉伯溫做了宰相,勢必會遭到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的打擊報復,所以朱元璋第一次想換掉李善長,讓劉伯溫來做宰相,劉伯溫拒絕了。

李善長辭官回鄉後,朱元璋又第二次找到劉伯溫商量宰相人選的問題。其實這一次,朱元璋已經有了取消宰相這個職位的想法,但沒有說出來,而劉伯溫其實已經察覺到了,所以他又拒絕了。後來胡惟庸做了宰相,但沒過幾年就被朱元璋給株了九族,朱元璋至此取消了宰相這個職位。

總結:劉伯溫之所以沒有當宰相是有很多原因的,當時有李善長和淮西集團的存在,宰相的職務自然落不到劉伯溫的頭上。再加上劉伯溫的性格不適合當宰相,而且因為時局關係他本人也不想做宰相,所以,即使後來李善長沒做宰相了,他也沒有當上宰相的職位。


李小新吖


朱元璋詢問劉伯溫宰相人選之事,劉伯溫前後推薦了三個人,李善長,楊憲,汪廣洋,從後來發生的事情看來,劉伯溫對這三個人的看法是極為準確的。因為朱元璋這一次固執的堅持己見,先後任命了這三個人做宰相,結果證明他們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時間不長都被撤換掉了。朱元璋聽到劉伯溫對這些候補人選都不滿意,就說到:“我也知道滿朝的大臣才學沒有一個能及的上你的,既然他們都不合適,那這個宰相還是由先生你來做好了。”

劉伯溫一聽,心裡就是一顫,他知道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建國前是朱元璋所倚重的,但是在建國之後,這種才智反而是朱元璋最為忌憚的,所以他不敢顯露絲毫的治國才能,生怕引起朱元璋更多的不滿而招來殺身之禍。

這時,他聽出朱元璋話語中的試探意味,連忙回答說:“陛下有所不知,當宰相的人最好要平和如水,處事冷靜,我的個性卻是嫉惡如仇,見到不平之事很容易怒火難平,這樣做事恐怕會有失公允,不利於國家。而且我的身體不好,也怕不能承擔這麼繁重的工作,有負陛下的囑託。”他婉轉拒絕了朱元璋讓他當宰相的要求,並且勸皇帝不要急於一時,應該去細心尋訪人才,天下之大,總會找到合適的人選。

後來,劉伯溫終於如願回到家鄉隱居,不見世人,過了幾年太平逍遙的日子。朱元璋還是時常寫信給他,問一些問題,他也仔細的逐條解答回報。因為劉伯溫始終不肯接受皇帝的賞賜,朱元璋就命令減免劉伯溫家鄉青田的稅收,說是讓當地的百姓都記住這是因劉伯溫而得到的恩惠。在朱元璋的眾多功臣中能得善終而不連累親族的人,劉伯溫是極少數中的一個,這不能不說是他的神機妙算之功了。


拓土開疆


說起神機妙算,中國有兩個人最厲害,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劉伯溫。

有人還會把他們比較一番,比比誰的智商更勝一籌?通常的結果是諸葛亮勝,劉伯溫惜敗。

諸葛亮是軍師,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有人認為,劉伯溫是軍師,也是丞相,其實這是錯誤的,是被電視劇誤導了。

真實的劉伯溫,連軍師都算不上,只能算個謀士,更不是丞相,朱元璋的丞相另有其人,他是李善長。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大封功臣的時候,劉伯溫連個侯爵都沒封上,只是象徵性地封了個“誠意伯”,所任職務只是個御史中丞,相當於副部長,連正的都沒幹上,可以說是悽慘、可憐、悲哀。

公爵有6人,侯爵有28個,這些人一個一張免死鐵劵,還有一人兩張的,而劉伯溫既不是公爵,也不是侯爵,而是一個伯爵,而且連個免死鐵劵都沒混上,雖然免死鐵劵沒啥用,但至少是個名譽吧!

可以說,劉伯溫這個“誠意伯”,根本沒有什麼誠意啊!

李善長是丞相,劉伯溫是副部長,差的老遠老遠了,從這可以看出,劉伯溫在朱元璋的心中,根本算不得什麼。


況且,丞相不是誰都能幹的,首先必須有能力,有情商,有人脈,最重要的一條是自己人,而劉伯溫能力不錯,情商一般,人脈一般,最為欠缺的是“不是自己人”。

劉伯溫是浙江人,李善長是安徽人,而朱元璋也是安徽人,而且李善長追隨朱元璋比較早,當劉伯溫還在元朝當地方官的時候,李善長已經跟著朱元璋打天下了。

誰是自己人呢?當然是李善長了!

而且劉伯溫這人情商極其一般,從下面這件事可以看出,劉伯溫是個書呆子,政治覺悟很低。

有一天,劉伯溫夜觀天象,發現火星位移到了心宿位,大叫一聲不好,連夜找到了朱元璋,對朱元璋說:“皇上,不好啦,火星移位了,似乎天要降災了,現在兵荒馬亂的,您要不是搞個罪己詔啊?”

當時,朱元璋臉都綠了,氣急敗壞地說:“現在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我有病啊,我發罪己詔!”。


劉伯溫乾的是御史中丞,是個言官,專給官員挑刺的,容易得罪人,像劉伯溫這樣口無遮攔的人,更是把朝中大臣得罪了遍,要不是朱元璋護著他,估計他早就完了!

在朱元璋的心中,劉伯溫就是個酸酸的文人,沒有大本事,但還算忠誠,所以朱元璋讓他幹了一些文字方面的工作,也算是人盡其才吧!

至於丞相之位,劉伯溫想都別想!


一半秋色


劉伯溫,本名劉基,字伯溫,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輔佐朱元璋創建明朝。

劉伯溫多謀善策,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多有貢獻。人們比他為諸葛亮。朱元璋也多次稱讚他為“我的子房。”

明朝建國以後,封了幾十名名公、侯。劉伯溫封的是誠意伯。職位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後來朱元璋要為他晉爵,他堅辭不受。

劉伯溫為官清正,執法嚴而公平。丞相李善長的親戚李彬犯法,按律當斬。李善長為之求情。劉伯溫不予理採,依法斬殺了李彬。因此,李善長恕恨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說劉伯溫的壞話。

當時朱元璋對李善長有些不滿意,想更換丞相,便找劉伯溫談話。

劉伯溫說:"李善長雖有過失,但功勞很大、威望很高,能調合諸將。”

朱元璋說:"他三番五次說你壞話,你還為他說好話。我想改任你為丞相。"

劉基說:"這怎麼行呢?蓋房樑柱須用大材,如用細木,房屋就會倒塌。"

朱元璋問:"那楊憲呢?"

劉基說:“楊憲有丞相之才,卻無丞相氣量。丞相應心平如水,秉公辦事。楊憲就做不到。”

朱元璋又問:“那汪廣洋呢?”

劉基說:"他的氣量比楊憲更狹窄。"

朱元璋再問:“胡惟庸怎麼樣?"

劉基說:"丞相如駕車的馬。我擔心他會把車弄翻。”

朱元璋點點頭,說:“確實,只有先生你當丞相最合適了。”

劉伯溫說:"我也不行。我太疾惡如仇了,又不耐煩處理這些煩雜事物。如果勉強,怕要辜負皇上委託。天下不乏人才,只要皇上留心查找,必有適合的。"

朱元璋沒有勉強讓劉伯溫做丞相,而是依次用了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做丞相,後來這幾個人果然都犯了罪,被朱元璋殺掉了。

這就是劉伯溫為什麼沒有當丞相的故事。從他與朱元璋的談話中,我們瞭解了,他不僅有知人之明,也有自知之明。他所以未答應朱元璋做丞相,除其他原因外,也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習慣,不適合丞相這個職務。他是智慧的,也是誠實的。他在後世贏得極高的名聲,不是偶然的。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在很多影視劇當中,劉伯溫的形象,歷來都是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在朱元璋爭奪天下的過程當中,劉伯溫更是貢獻了很大的力量。似乎沒有劉伯溫,朱元璋就不可能順利奪取天下一樣。

而在正史上,劉伯溫雖然不如演義小說裡講的那麼離譜,但其自身,也是非常有智慧的。在朱元璋逐鹿天下的過程當中,確實是立下了悍馬功勞。

但是,很多人或許會因此而產生一個疑惑。

既然劉伯溫這麼大本事,為什麼明朝開國之後,劉伯溫沒有做丞相,而是讓李善長做了丞相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並不複雜。

首先,是一個出身問題

李善長作為開國六公爵之首,是最早就開始追隨朱元璋的人。在朱元璋討平天下的過程中,同樣是功不可沒。和劉伯溫相比,李善長功勞更大,而且更像是漢朝的蕭何。

而劉伯溫,則是漢朝的張良了。

最早跟隨朱元璋,自身功勞又極大,所以李善長理所當然就成為了朱元璋手下,很多出身淮西的官員將領的頭目,也既所謂淮西黨的領袖。

讓李善長做丞相,可以更大程度上安撫人心。若是換做劉伯溫的話,那些出身淮西的將領,說不定就要鬧情緒了。

其次,是劉伯溫的背景問題。

實際上,劉伯溫在進入朱元璋麾下之前,還曾經在元朝做過官。當年劉伯溫是實打實的元朝進士,憑藉科舉出道,做了江西高安縣的縣丞。後來因為得罪了縣內的豪強,才被迫辭官而去。直到又過了幾年之後,才進入朱元璋帳下,為朱元璋效力。

這個經歷,也是他無法做丞相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明朝開國年間,和劉伯溫一樣,出身元朝舊有官吏的,其實大有人在。這些人當中,很多人都是出自浙東,所以也被稱之為浙東派。

如果劉伯溫做了丞相,就等於是浙東派掌了權。讓前朝遺老們,主掌國家的主要權利,這顯然是朱元璋無法接受的。

最後,還有一個資歷問題。

和最早就跟隨朱元璋的李善長相比,劉伯溫是半路出家,半路加入朱元璋麾下。單憑資歷的話,劉伯溫是遠遠比不過李善長的。要論資歷,也該是李善長做丞相。

因為這些原因的存在,就算劉伯溫本人智慧極高,謀略超過所有人,想要做丞相,也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深藍妖火


劉伯溫不當宰相正是其政治智慧的閃現。

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諺語: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是對其能力的最好註解。這句話雖然並非是說劉伯溫的能力一定比諸葛亮還要強,但是能將他和三國名相諸葛亮相提並論,足以說明劉伯溫具備經天緯地定國安邦的才能。

然而,讓人疑惑的是,劉伯溫這等大才,卻始終沒有成為文官第一人,不禁令人唏噓,又讓人不得不揣測這當中到底隱藏著哪些秘辛?

大明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多次自比劉邦,其實,這個比較,即是抬舉,又是貶低。抬舉了劉邦,貶低了自己。因為劉邦和朱元璋的軍事才能和治國理念等完全不可相提並論,而正因為如此,所以他才在知人善用方面留下了曠世美名。

但朱元璋不是,他個人便是那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統帥,很多時候,他自己看得便極為透徹。在劉伯溫出現以前,身邊的人雖然也能出謀劃策,行軍佈陣,但是卻都被他掌控於鼓掌之間,無人能勝他一籌。

而這個局面卻被劉伯溫的出現打破。劉伯溫加入了朱明陣營後,在朱元璋對的時候,他也對,朱元璋錯的時候,他卻依舊對。多次經歷都證明劉伯溫的能力在其之上。讓朱元璋暗暗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功高震主的擔憂讓朱元璋和劉伯溫漸行漸遠,不再是創業時親密無間的關係。

明朝首相——李善長

朱元璋起兵淮西,靠得便是李善長、徐達、郭英等淮西親軍。這是朱元璋起家的資本,也是他的嫡系。其中很多人是從小玩到大,可謂是知根知底。

而李善長能成為明初第一相,有著別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優勢和實力。

論謀略,其是朱元璋起兵初期謀士第一人,策劃無數,讓義軍從小做大。論功勞,其為義軍經略內事,穩定後方,物資供應源源不絕,為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論威信,其是淮西集團當仁不讓的大哥。論感情,和朱元璋草莽之時便建立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

所以,李善長對於大明的建立居功至偉,位極人臣也是情理之中。而在胡惟庸案前,朱元璋對李善長也可謂是言聽計從,極盡信任。但偏偏李善長和劉伯溫之間關係不睦,齟齬不斷,導致朱元璋和劉伯溫之間關係有了疏離。

誠意伯侯——劉伯溫

劉伯溫雖然無法成為明朝首相,但接下來,具備宰相之才的諸人之中,論資歷論能力,則非他莫屬。然而,他卻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今日的高官厚祿,很可能就是明日的飛來橫禍。

所以,在大明建立,一起從戰時狀態轉為平時狀態的時候,他便明白,到了急流勇退的時刻。

既然無心於官場,萌生退意的劉伯溫便再三向朱元璋表達了想要告老還鄉的意願。而朱元璋卻始終不許。

朱元璋曾以宰相職位試探劉伯溫,均被他一才疏學淺,無以勝任或秉性耿直等藉口搪塞而去。

所以神機妙算的劉伯溫沒有當宰相恰恰是“神機妙算”的具體展示。


Crazy歷史


讓我們來看看都是誰當了丞相。

明朝設立丞相(相國)其實比明朝成立都早: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正月初一,朱元璋自稱吳王,設立左右相國,李善長、徐達分別為右相國、左相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稱帝直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廢相,.擔任過丞相的只有四個人:李善長、徐達、胡惟庸、汪廣洋。有資料說楊憲當過右丞相,大錯——楊憲擔任的是中書省右丞,中書省左右丞是中書省的第三級官員,地位低於丞相、平章政事,高於參知政事,左右丞相是正一品,而左右丞才正二品。

明朝設立中書省的這十幾年間,擔任過丞相的就是上述四人,擔任過平章政事的有常遇春、胡美、廖永忠、李伯昇,擔任過左右丞的有趙庸、王溥、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丁玉、殷哲、李素,擔任過參知政事的有楊憲、傅瓛 、汪廣洋、劉惟敬、蔡哲、陳亮、睢稼、侯至善、李謙、宋冕、丁玉、馮冕、侯善。

這些人中並非都是文人,像廖永忠、胡美、常遇春、丁玉都是武將;他們也並非都是朱元璋的舊部,像胡美原本是陳友諒部將,李伯昇是張士誠舊部。這些非文人、非舊部,或既非文人也非舊部的中書省要員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手握不小的實力和實權,需要小心安撫和拉攏。不僅如此,在他們中不乏公爵和侯爵。

我們看到在這份長長的中書省主官名單中,丞相四人裡有兩個一開始就是丞相,即李善長、徐達,其中李善長是朱元璋集團第一個文臣,也是文臣首席,更是文臣中唯一的一個公爵;徐達是朱元璋親信中的親信,武將中最為倚賴,生封國公,死後連同子孫三代為中山王,爵祿與明朝相始終。簡單說,這兩位丞相是毫無爭議的開國文臣、武將首席。

另外兩位胡惟庸、汪廣洋都是後起之秀,但汪廣洋是從朱元璋渡江佔領江南第一座城市(太平路)起就追隨的,且在吳王時代就進入中書省(中書右司郎中),後來又任江西參政,和李善長、常遇春的關係都十分密切,他在中書省擔任過參知政事和左丞,其實也只跳過一個右丞而已,在入相前已經有忠勤伯的爵位,食祿三百六十石;胡惟庸則比較特殊,他是中書省四級主官人選中唯一沒有爵位的,但他投奔朱元璋比汪廣洋還早(在他還沒渡江時就已經在和州投奔了),而且歷任過基層文職(主簿、知縣、通判和行省僉事),更把中書省各級主官都當了一遍(平章政事在他升遷到這一級時已經廢除了),且在兩個丞相都實際空缺(徐達遠征、汪廣洋被貶)時獨掌中書省,因此說他是洪武朝前期中書省乃至朝堂最有權勢的人毫不為過。

這四位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為江北人:李善長、胡惟庸是定遠人,徐達是濠州鍾離人,汪廣洋則是高郵人,都可算是朱元璋的大同鄉,而相對最信用的徐、李、胡又都是和朱元璋家鄉近在咫尺的淮北人。在胡惟庸案發作前,朱元璋用人很講究“老鄉情結”,高官中充斥著叛服無常的“焦湖眾”(巢湖遊民領袖),而首都也一度執意定在老家附近的鳳陽。江北以外的高級官吏,即便一度入相呼聲很高,地位也曾經遠在汪廣洋、胡惟庸之上,但仍然提拔不上去,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楊憲(山西太原陽曲人)。

簡單說,在明洪武十三年之前,要想當上丞相/相國,必須具備幾個關鍵條件:資格老(四個丞相最晚投奔的汪廣洋,是至正十五年即1355年歸附的)、關係親厚(四個丞相都是“大小老鄉”),有完整的中書省經歷(除了開國就定下的兩個丞相外,另外兩個都曾擔任過各級仍然存在的中書省主官)和漫長的基層行政閱歷(汪廣洋在中書省從小官做起,胡惟庸做遍了各級地方官),此外,他們還必須和淮西勳臣集團有密切關係(徐達、李善長本人就是淮西勳臣集團成員,胡惟庸和李善長家族聯姻且和多位淮西武將關係非同一般,汪廣洋是李善長門生、常遇春幕僚)。

而劉基卻一樣也沾不到邊:他不是江北人;和淮西勳臣集團關係疏遠,彼此都不太看得起;他雖然出生進士正途且名聲很大,但在元朝只做過高安縣丞這一個行政職務(還是縣級副職),其它都是幕僚或專業領域的崗位,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才投奔朱元璋(比四個丞相中最晚的汪廣洋還晚四年),他生前最高爵位不過是伯爵,食邑最多時也只有二百四十石(比有爵位的丞相中最低的汪廣洋少1/2),更要命的是,他從來沒入過中書,在明朝也沒有擔任過任何行政實際職務(弘文館學士,官階僅僅是正五品,而且沒有實際權力),即便朱元璋真有心要讓他入相,他這樣的資歷也會成為競爭對手攻訐的命門,何況朱元璋若真信任他,又何至於如此?

簡單說,作為一個朱元璋的“非同鄉”和較晚歸附者,朱只是拿他當顧問和幕僚,並沒有、事實上也不敢重用他這個曾給元朝獻計獻策鎮壓反元者的名士,因此在他為自己效力的16年間始終不讓劉基有機會擔任有實權的職位,更不給他以日後入相所必須的中書省履歷,再加上他和淮西集團間水火不容的關係,他只要比胡惟庸死得早,就根本沒有機會出任丞相。

當然,胡惟庸的死和中都“詛咒事件”的爆發,讓朱元璋從以前一味倚賴“大小同鄉”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彎,轉而對淮西舊人格外猜忌,而導火索之一正是劉基之死——如果劉基死在胡惟庸之後且沒有一不小心陪葬,他或許有機會把自己的官爵往上再提一下,不過這時朱元璋下定決心廢除宰相制,他同樣沒機會入相了。

順便說,朱元璋疏遠猜忌淮西舊人的同時,也開始疏遠猜忌知識分子,和劉基統稱“明初三先生”,且和朱元璋關係更親密的宋濂、高啟個個不得好結果,又誰能擔保劉基命長的話就能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