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宰相、首輔有什麼區別?誰的權力更大?

鳶飛九天2018


很多人經常把宰相和丞相劃混為一談,這兩者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呢,單純比較宰相和丞相,就如同比較關公與秦瓊誰厲害一樣,誰大誰小是沒意義的。而所謂大小、強弱、高矮、胖瘦是相對的,或者說是需要有一定的比較基準,或參照物,要放到特定歷史背景、社會環境下去比較。宰相與丞相為相權,那瞭解二者的區別,就不得不瞭解其對立面-----君權。

Ø  首先帶大家瞭解一下,丞相宰相的由來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泛指的職官稱號。

“宰”,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時代,奴隸貴族家庭最重要的事在於祭祀,而祭祀時最重要的事是宰殺耕牛,所以一應象徵管家的人都稱為宰,之後逐漸演變發展為官職。如商代有伊尹為相,周代有周公為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

“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說文解字》將“相”解釋為“相,省視也,從目從木,會意” 《周禮》:“凡樂事者相瞽”,(“瞽”,意為瞎子,看不見東西,需要別人幫助他看,這個幫助的人就是“相”。此處“相”為扶工的意思,即攙扶的人。《易》則說:“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譯文:地上可以看到的東西,莫過於樹木了。《說文解字注》將“相”解釋為“省視,謂察視也”。《爾雅》解釋“相”則說“相,導也”。由些可見,“相”可以理解為具備能根據普通現象洞察出事物本質,並且能具有輔助功能的一類人。

宰與相合稱為宰相,宰是主宰,相是輔助之。宰相合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西漢的陳平有過總結:“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丞相,是正式的官名,是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後,正式設置丞相。

“丞”,本意即為拯救,見《羽獵賦》:“丞民乎農桑”(譯文:農桑之業來拯救老百姓。)由拯救引申,“丞”可表示幫助、輔佐。如《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譯文:相國、丞相,都是秦朝所設的官;他們有金印、紫綬,輔助皇帝處理國家一切大事。)隨時社會關係的變化發展,又由輔佐引申指輔助的官吏,如古代中國中央和地方長官的輔助官員多稱“丞”,秦始置,他們一般是副職,如大理寺丞、府丞、縣丞等。

Ø  兩者的歷史演變

宰相,最早起源於先秦時期。宰相的官名隨著朝代的更替,先後出現過:相國、丞相、大司徒、侍中、中書令、尚書令、中書舍人、同平章事、軍機大臣、總理等多達幾十種官名。

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左為上,稱為“左丞相”,“右丞相”。

漢朝初期,官職設置仿秦治,這時丞相同時還管著監察,即也是御史的正職,即集執法、監察於一身。漢成帝時,為了削弱丞相權力,建立三公制,設立大司馬(負責軍事,即後來的太尉)、大司空(負責御史監察)、丞相(負責行政),三公實際上是三個宰輔。

東漢建立之初,為了加強君主權力,權歸君主,協以內廷尚書,三公僅為備員,此後三公又進一步改為司空(即御史)、司馬(即太尉)、司徒(即丞相)

到了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自任丞相,進一步削弱了君權。

隋朝確立三省六部制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唐朝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參議政事的中書舍人、門下侍郎是宰相。尚書令,以後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書僕射為長官任宰相職。參議朝政的百官加參議政事、參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銜的也是宰相。  

至宋代,中書省與門下省合併為一個機構“中書門下”,掌握行政大權,長官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與掌管軍事大權的樞密院合稱“二府”。

明洪武十三年,朱無璋罷中書省,廢丞相,親決國政,宰相制度遂廢。後明朝皇帝以不勝庶政之繁,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閣職漸重,大學士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

清朝沿明制設內閣大學士,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閒曹,軍機大臣只能“跪受筆錄”,軍機處只是傳達皇帝命令的傳達室,軍機大臣也不是真正的宰相。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

Ø  相權與君權

中國宰相丞相制度,時代不相同,相權會因時代而變化,有其趨勢,亦有其法則。時代愈向前,相權愈重;時代愈向後,相權會愈輕。

唐代以來進一步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官職體系,相權削弱及其所引起的中樞政治體制及宰相地位名稱的變化,都是皇帝為了強化皇權而採取的種種措施的必然結果。

唐中後期中樞機構發生了較大變化,相權受到侵蝕,表現為藩鎮干政,宰相地位下降;宦官參與機要,中樞機構職能受到侵犯;皇帝不信任宰相,造成中樞機構職能的混亂和宰相權力與地位的下降;財政官員地位的提高影響和削弱了中樞機構的職能。

自宋代以來,社會上更無足以威脅帝王的勢力,君權的絕對化遂愈演愈烈。相形之下,相權則愈來愈微弱。





四哥聊歷史


自從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中國歷史進入了封建專制時代,最高統治者實現了權力的高度集中。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構成了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徵,皇權的本質便是專制的、排外的。不過,皇帝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又不得不依靠朝廷官員的力量,他們有時會影響皇帝隨心所欲的行使權力,對皇權形成制約,尤其是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更是皇權的重要威脅。因此,如何統御群臣,確保皇權的至高無上性,就成為了皇帝們絞盡腦汁想要解決的問題。

這其中的關鍵,便是削弱相權。

丞相制度是秦始皇設立的。丞相的職責便是佐天子、總百官,地位顯赫,權力很大。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皇權至上,又豈容半點染指?歷史上,自丞相設立以來,君王們為了削弱相權,想盡了各種辦法,招數多樣。

圖1 秦朝中央官制

一、漢武帝:提拔親信近臣

皇帝弱化相權的第一種方法,便是提拔自己身邊的親信近臣。最早運用這種方法的是漢武帝。

漢朝初年,大多數制度承襲秦朝,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丞相總百官、理萬事,位高權重。到漢武帝開始壓抑相權,應該怎麼做呢?他的思路是“摻沙子”: 丞相權力很大主要是因為他可以參與決策,那我有什麼事情就偏不與你商量,弱化丞相的決策權。

武帝提拔一些身邊的年輕的親信大臣,給他們一些本職以外的加官,比如中書令、尚書、侍中等等,讓他們可以在皇宮內出入,這些人成為了皇帝在政務上的諮詢顧問,皇帝有什麼機要大事的決策都與他們商量。久而久之,在中央逐漸形成了內(中)外朝兩套班子,皇帝提拔的尚書等人是為內(中)朝,成為了事實上的中樞決策部門,其辦公機構在宮內,被稱為內(中)朝,而原先由丞相領導的三公九卿反倒成為了純粹負責執行的職能部門,被邊緣化了,辦事機構搬到了宮外,成為了外朝官。

不得不說,漢武帝的這一舉措真的是很有政治智慧,隱晦的擴大了皇權。更重要的是,對後世的影響也是很深遠的。到東漢時期,設立了尚書檯,成為最高決策機構。之後又經過魏晉南北朝幾百年的發展,成為隋唐時期三省體制的濫觴。

圖2 劉徹(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漢武帝

二、隋唐:三省體制,變獨相為群相

皇帝弱化相權的第二種方式,就是將相權分散。從隋唐開始發展演變的三省制度正是這一思路的體現。

三省制度萌芽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到隋唐正式成為中央官制。隋朝時,將中央決策機構分成三個部門,即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分別負責詔令的下達、審議和具體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地位平等。這等於是將一個宰相變成了三個宰相,宰相人數增加了,權力自然也就被削弱了,這樣做的用意,就在於使宰相互相牽制,以收集權之效。

三分相權還不算完,其後更進一步將權力分而化之。

圖3 隋朝三省六部制

唐朝時,三省長官在政事堂中開會議事,共同決定政事,遇有意見分歧,則由皇帝最終裁決。後來,為了進一步防範相權坐大,皇帝又提拔一些低級官員,給他們加上“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名號,使其能夠進入政事堂參政。到了唐高宗以後,則演變為即使是三省長官,如果沒有“同中書門下”的名號,也不能進入政事堂。這樣一來,相權更加分散,而且,皇帝也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意願對參與政事堂議政的宰相班子進行調整。可以說,到了唐高宗以後,宰相從原先的國家正式公務員變成了皇帝的臨時工,皇權進一步擴大了。

後來的宋朝,於三省之外另設參知政事的做法也是沿襲唐朝的這一思路。

這兩種方法,歸根結底,運用的都是“分權與制衡”的原則。皇帝要集權,就必須分割相權,集權是目的,分權則是手段。這是在中國專制社會中近千年皇權與相權的抗衡中凝聚出來的中國政治智慧。

圖4 明朝中央集權制

三、明清:皇權的頂峰

皇權與相權的抗衡到了明清時期來了一個轉折。

如果說,之前的皇帝還在為如何抑制宰相而費盡心思的話,那麼明太祖朱元璋則完全沒有為此感到為難。因為朱元璋更絕,他直接將丞相給廢除了,一切事務都由皇帝親自決策。不過,丞相本來是政府首腦,輔助皇帝的,廢除了丞相,雖然皇權擴大了,但是皇帝也累壞了。很快,朱元璋就因政務繁雜深感勞累而設置了殿閣大學士作為自己的顧問,幫助自己處理政事。到明成祖朱棣,進一步成立了內閣。內閣的地位僅是皇帝的侍從顧問而已,權力也就是“票擬”(即在奏章上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用小票寫好,附在奏章上,以供皇帝參考)。

其實,內閣的出現也是必然的,因為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須要有人輔助。後來,內閣的權力一路飆升,尤其內閣首輔,更是權壓眾臣。比如,嘉靖時期的嚴嵩,萬曆時期的張居正便是如此。

圖5 張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

不過,如果有人以為首輔就是事實上的宰相,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宰相的權力可是制度賦予的,人家本來就是扮演的政府首腦的角色,而內閣首輔的作用不過就是皇帝的諮詢顧問,權力到頭也就是“票擬”。換句話說,內閣首輔只是皇帝的秘書,最多隻能對政事提出意見,而宰相就不同了,人家是可以做出決策的。

既然如此,那麼為何首輔能夠權壓眾臣呢?如張居正,竟然還能主持改革。原因很簡單,皇帝信任他!他們的權力來自皇帝信任,而非法律賦予。所以,錢穆先生評價張居正說他是“弄權”,是“權臣”而非“大臣”。一旦有一天,他們失去了皇帝信任,他們的權力也就沒有了依靠,因此,即便權高如嚴嵩、張居正長期把持朝柄,一旦為皇帝所不容,流放、抄家也只是分分鐘的事而已。所以,內閣首輔根本不是事實上的宰相,它是皇權的附庸,根本無力與皇權對抗。首輔的專權只是表象,本質上這恰恰說明了皇權的強大。

圖6 清朝官制

我們可以看到,從秦漢以來,皇權發展的總體趨勢是在不斷加強,到了清朝,皇權終於達到了頂峰。

清朝皇帝的專權那是出了名的,如盛世時期的康熙、雍正和乾隆,那可真是事必躬親。所以皇權的巔峰也在這一時期完成。

這一巔峰便是雍正皇帝設立的軍機處。軍機處的設置原本是雍正帝為了辦理西北軍務,擔心軍機洩露,所以在皇帝居住的乾清宮外找了一個小房子,在這裡設立軍機處,方便皇帝傳旨,保守機密。有了軍機處以後,皇帝傳旨就在這裡的進行了,原先的內閣就被架空了。在軍機處上班的官員,品級都不高,但是皇帝親選的,地位重要。而他們的工作也很簡單,就四個字“跪受筆錄”,皇帝讓你寫什麼就寫什麼,所以,軍機處完全就是皇帝旨意的傳達室而已。

圖7 清朝軍機處內景之一

在專制社會,軍機處的設置將皇帝的權威提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它也是中國古代加強皇權的最後一步。所以說,軍機處標誌著中國專制皇權達到了巔峰。

天道輪迴,盛極而衰,自然之理也。皇權在明清時期走向了它的頂峰,然而,過度的集權也導致積弊叢生。終於,伴隨著封建制度的衰落,專制皇權也走向了它的末路。


歷史大學堂


丞相、首輔是官職,宰相是指類似丞相職務的官職統稱。


一、丞相是官職,古代的皇帝,綜理國家大事,軍民工農財文法,繁瑣雜務,根本忙不過來,於是自春秋戰國始設置丞相一職,秦、漢相沿設置,丞相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為百官之首,相當於現在的政府首腦,也就是總理、首相職務。

如秦朝助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封建帝國的丞相李斯,漢朝助漢高祖劉邦成就帝業的“漢初三傑”之一的丞相蕭何。

二、宰相,歷史上只有遼朝設為官職。

宰相是在不設丞相的朝代,對行使丞相職權官職的統稱。

唐朝、宋朝,汲取前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權力太大,威脅皇權,因而不設丞相一職。

但皇帝綜理軍國大事又忙不過來,唐太宗時,設“同中書門下三品平”之職,後改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行使丞相職權,習稱宰相,為避免集權,設置多人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唐太宗親信重臣李績,成為歷史上“同中書門下”第一人。


三、明初設置丞相,丞相胡惟庸結黨營私,權傾朝野,明太祖朱元璋深感皇權受到威脅,以謀反案誅殺胡惟庸後,裁撤丞相一職,以內閣大學士多人分散權力行使丞相職權,亦可稱宰相。

後設內閣首輔,行使丞相權力,就是實際上的丞相。

四、清朝始仿明制,設置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皆為最高品級一品官員,以殿閣大學士行使丞相職權,多達6人,避免集權,

但自雍正皇帝設立軍機房,後改軍機處,初為辦理軍務,後逐漸軍國大事皆經辦理,為清朝最高中樞權力機關,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殿閣大學士由行使丞相職權的實職,變成尊崇位高的虛職,成為皇帝授予文武勳臣的榮譽性加銜職務。


晚清重臣左宗棠任軍機大臣,榮譽加銜東閣大學士。


z山海


這問題很有意思,第一個是官職第二個是制度,第三個是稱呼,這仨不是一個體系啊!咋比?宰相制度裡包括了丞相跟首輔。首輔這個是明朝中後期才有跟丞相差不多的權利,前期內閣就是個秘書機構,漢武帝時的內朝,清雍正的軍機處有點類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