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種植土豆要施肥嗎?有什麼注意事項?

湘粵阿謝


我是365平凡之路,很高興回答本問題。

土豆真是種好東西,我們經常吃的比較多,並且土豆和冬瓜是工廠與工地食堂最受關係的菜種,因為好洗,不管是燜煮煎炸就是不放點肉,各路廚師都能做道美味的菜。說炸土豆條那更是各西式快餐店的招牌。其實在家做也是蠻簡單。


土豆在我國種植面積很廣,農村每家每戶都會整理出來一塊菜園專門種植土豆。那農村鄉下自家吃的土豆種植要注意什麼呢?需要施肥嗎?我就把我家種植土豆的流程與方法呈現給大家:

1、土豆我們家是在頭年的12月份開始種植。把買好的大土豆,檢查各芽口,就是土豆上面有小空的地方就是將來出芽的地方,根據大土豆芽口的情況,用刀切成小片狀,芽口面要完整。一個大土豆可以切3到4塊種子。把切口面用灶臺的草木灰糊下,保持切面乾燥。

2、深耕菜地,細作平整。把整塊菜地用鋤頭打出成排規整小氹子,因為土豆是穴植。

3、整理家裡的農家肥備用。在菜地穴坑裡先抓點複合肥,再在上面放上農家肥,順序千萬不要搞錯了。再把切好的土豆種子一個穴放入一片,放的時候要把芽口朝上,切口面朝下,不要放錯方向,不然芽出不了土。放好種子後封土蓋好。


4、土蓋好後,當場挑糞水澆灌,保證裡面肥料遇水溶解,是土壤產生肥力。再在整廂上面蓋上薄膜,要蓋緊平整,薄膜中間可以用小土塊壓實。

5、第二年3月份的時候土豆才會出芽,出芽後,在有芽的地方把薄膜劃破小口,等芽呼吸空氣和生長。土豆出芽之後生長很快,要根據土豆苗生長情況還要挑一次糞水追肥,保證土豆長土豆所需要的肥力。

6、土豆生長期間雜草要用受扯,千萬不能用鋤頭鋤,因為鋤頭只要碰到土豆根部裡面的芽,土豆就不結土豆了,會減產。只能要用手除草。

7、土豆在5月中旬的時候就可以採摘了。


三六五平凡之路


鄉下種植土豆,大概是指農民自己家菜園裡種植土豆,先說一句:無論種植什麼,沒有不需要施肥的作物。


農民在自己菜園裡種土豆,和那些大批量種植土豆不一樣,施肥自然也不一樣,我們家種土豆都是施土肥的。

之前不太會種土豆,只是知道要把土豆種塊用草木灰拌一下,壓根不知道怎樣施肥,結果長出來的土豆就跟人眼珠子似的一丁點兒,後來是鄰居三奶奶種土豆,我跟著去幫忙順便學習了以後,才學會了種土豆。

那年三奶奶家用的是豬糞,在土壤疏鬆的菜園裡,我們用鐵鍁在打算種土豆的地方深深挖溝,共挖了六道溝,然後把豬糞裝滿溝裡,這是一次性施土肥,所以糞施的特別足,然後在施了肥的溝上面起壟,起跟紅薯壟一樣的土豆壟。

然後在寬大的土豆壟裡栽種用草木灰拌過的土豆種塊,因為土壤有足夠的溼潤度,所以也不需要特意澆水,把土豆種塊埋好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後期施肥,任憑它們自由生長,到收穫時竟然也能收穫到大個土豆,不過大小不均勻,有不少小個頭土豆。


我有個親戚種土豆時是施化肥,她是先把在土豆壟上面挖合適深度的穴,然後澆水滋潤一下,再把土豆種塊栽進壟裡,然後用小鎬頭的把柄在土豆塊附近的壟上面深深捅出個比土豆穴深的洞,把化肥施進去以後埋好。

這是種土豆施化肥的方法,土豆屬於高產作物,促進它高產的主要因素是有足夠的肥力,而它們所需要的肥力基本上來自於土壤,其實起壟的泥土裡如果有條件混合草木灰更好。

而那些專業種植土豆的菜農們,他們也會用有機肥,什麼豬糞,羊糞,牛糞,雞糞,都是在整地時順便施好,後期輔助施一點氮磷鉀複合肥。

葉面噴肥是一種對種植的土豆非常好的補充營養的方法。我們可以採用把肥料直接噴施於葉面上。讓營養成分通過葉面給予土豆補充養分。


不過農村自家菜園裡種土豆,肯定不太用葉面肥和化肥,是選擇用有機肥結合草木灰肥來種植的土豆。


悠然見東山


鄉下種植土豆要施肥嗎?當然要。因為土豆也要營養。有了營養,它才能長的大,結的多,它是一個地下莖的一個草本植物,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蔬菜。

種植土豆要注意的事項:①土豆種植時間,一般在開春,三月份左右,氣溫的上升,地溫的回升,可以在這時候,播種士豆②我們一般在種土豆的時候,把土豆切成塊,每個塊上帶一個小芽,切好的土豆芽,用及時播種,不能堆放,害怕士豆種爛掉③土豆的地,地要肥,鬆軟,地越鬆軟越好,有利於根莖膨大,土豆越長越大。一般用有機肥和化肥兩種。有機肥,牛糞,羊糞,雞糞均可,每畝地種土豆播二胺15~16公斤,尿素23公斤,純硫酸鉀56公斤的混合化肥。播撒的時候不能離士豆苗太近,以免肥料燒壞土豆芽。④防蟲,土豆的葉子上最愛容易長蟲子是甲蟲,而且這些蟲子危害性特別大,繁殖也快,幾天的功夫就能把整片土豆地上的葉子吃完,直接影響土豆的生長。所以農戶在種植土豆時一定要特別注意這些事項!


以上是鄉村梅好的看法,我只知道這麼多,歡迎你的補充與留言!


鄉村梅好


馬鈴薯生長週期短,無論是大地塊兒種植還是小地塊兒種植都注重底肥,從身邊馬鈴薯種植戶總結的種植經驗來看,往往都是一次性施足底肥,特別是大量施用有機肥,一是用來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和透氣性,二是利用有機肥肥效時間長的特點,滿足馬鈴薯生長週期對肥料的需求,當然也需要摻雜複合肥或者磷肥、硫酸鉀肥等肥料。

施足底肥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在追肥,結合地情或者苗情,在馬鈴薯齊苗的時候追施適量的氮肥,來促進馬鈴薯秧苗快速生長;進入花蕾期之後開始第二次追肥,這個時候要控制氮肥加大磷鉀肥用量,做好控旺工作防止出現馬鈴薯瘋長。第一次追肥可以在灌水時可以添加適當劑量的尿素溶液,第二次追肥多采用葉面噴施方式進行追肥。

馬鈴薯氮肥用量一定要結合苗情。很多種植戶看到苗情良好以為馬鈴薯會高產,卻忽略馬鈴薯控旺工作,造成馬鈴薯只長秧子不結果的問題發生,當然如果馬鈴薯後期出現秧苗早衰問題需要及時噴施葉面肥或者藥劑,防治秧苗早衰造成減產。有朋友說馬鈴薯摘花高產,有朋友說不用摘,實際是依據地塊兒大小盡量摘花甚至打杈,有利高產。

敲個黑板:馬鈴薯農家種植和商業種植在田間管理上還是有差距的,對馬鈴薯病蟲害防治都會選擇一定劑量的農藥,農家種植用藥量可能會少些,在當前自然環境下,任何農作物種植都離不開農藥、工業化肥問題。


海棠小醉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俗話還說“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鄉下不僅僅是種植土豆,無論種植什麼都離不開肥料,何況土豆作為一種草本塊莖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營養供應,所以種植土豆更是離不開肥料。

種植土豆施肥有什麼注意事項吶,下面我們簡單的做一下介紹。

一、施足基肥。

大家都知道種植土豆不僅僅要有茂盛的地上部分,更要有高質量、高產量的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不茂盛會影響到地下部分的吸收,地下部分吸收營養不足也會導致地上部分生長不旺盛,這樣就會相互制約,最終不僅拿不到想要的豐收果實,甚至還有可能瞎子點燈白費蠟,辛苦一年沒錢花。

我參加工作的第三年從下面的一個良種繁殖基地調到農業局蔬菜站,恰好就參與了當年蔬菜站推廣繁育脫毒馬鈴薯,所以知道土豆施肥必須遵循“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的施肥原則,土豆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苛刻,最適合土豆生長的土壤是PH值6.5-7.5之間的沙壤土,最不適合土豆生長的土壤是板結嚴重的黏土或過酸的土壤。

土豆對對基肥的要求非常高,施用基肥一定要選擇腐熟好的有機肥配合施用氮磷鉀肥,因為有機肥可以更好地提高土壤肥力,為土豆提供生長所需要的有機質、腐殖酸;同時還能夠疏鬆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有利於馬鈴薯根系生長和塊莖的膨大,。土豆產量比較高,一般土壤肥力計算,一季畝產在1500-2000公斤,按照這個產量每畝土豆基肥需要發酵腐熟好的有機肥1000-1500公斤,氮肥15-20公斤、磷肥25-30公斤,鉀肥20-25公斤。

二、及時追肥。

1,苗期追肥 。苗期是土豆生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是土豆營養生長的旺盛期,也是土豆最需要氮肥、鉀肥的時期,所以要及時追施氮肥,但是要根據苗情適當適量使用,一般情況下,畝施氮肥7.5-10公斤、鉀肥10-12,5公斤即可。

2、花期根外施肥。如果是脫毒土豆可以一年種植兩季,而每一季的開花期都是土豆生長溫度最高、降水量最多的時間,花期是土豆生殖生長的主要階段,需要充足的營養供應,但是這一時期也是基肥發揮作用的最佳時期,這個階段不適宜根施追肥,可以選擇葉面噴施,每隔10天左右噴施一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或者磷酸二氫鉀即可。

3、花後追肥。花後是土豆塊莖迅速膨大的時期,這個時期土豆生長需肥的臨界期,這個時候要重施鉀肥,鉀肥有利於光合作物的向下傳導,能夠促進土豆塊莖迅速膨大、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同時能夠提高土豆塊莖含糖量和千粒重。


人已醉夢難醒


鄉下種植土豆要施肥嗎?有什麼注意事項?

土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以食用,土豆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有種植,2015年,國家啟動了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成為僅次於小麥,稻穀,玉米的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土豆的地位日漸凸現。

在我的老家,種植土豆是主要的收入來源,每家都會種上十多畝,留足口糧,剩下的都基本賣掉了。

這幾年土豆行情一直很平穩,沒有大起大落,對於老百姓來說,就挺合適,說實話,老百姓受不了農產品大起大落帶來的過山車的感覺。

在鄉下,種植土豆是會施肥的,因為土豆屬於塊莖類果實,需要更好的肥水條件孕育使其長大,肥料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的老家,在土豆的整個生長季,農民一般會給土豆施三次肥。因為種植的好壞,直接影響後期的生長與採收。

種植過程施兩次肥,一次底肥,一次追肥,底肥一定要施足,家畜糞便經過堆肥發酵,充分腐熟,用作底肥。底肥的作用不可小覷,主要供給土豆整個生長期中的基礎養分,為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可以改良土壤,肥地。

在我們當地,土豆種植底肥和追肥一次性完成。土豆種植採取條播的形式,用犁劃出溝狀,按一定的距離播下土豆種,用農家肥覆蓋種子,種子旁邊施尿素或者磷酸二銨(我們當地基本就這兩種肥料),然後培土。

這裡特別要注意,施化肥一定不要讓肥料落在種子上,容易燒種,影響出苗率。

在土豆開花初期,施第二遍肥,每畝用碳酸氫銨十五公斤即可。施肥可以撒施,也可穴施,一般在土豆秧子周圍二十公分處挖小坑,施入一小把肥料,然後蓋土就可以了,這是我們當地常用的方法。當然撒施也可以,效果沒有穴施好。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土壤潮溼的情況下施肥,這樣更利於作物吸收。

在整個土豆生長過程中,基本施肥就這三次,可以保證土豆很好的生長。

土豆是常見作物,也很好管理,及時做好肥水管理,收成一般都很好。

歡迎關注〔旗甲生態農莊〕,一起討論關於三農的人或事!

旗甲生態農莊


相信大家對土豆都很熟悉,土豆是地下生的作物,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之一。我國是土豆產量最多的國家,近幾年來土豆的市場價格也在步步升高,很多人看準了土豆的市場開始大規模的種植,但是在土豆播種以後還需要做好田間的管理工作。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關於土豆的管理方法,下面就來看看吧。

一:水土管理

土豆在生長過程中從播種到成熟的各個階段對水的需求量都非常大,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度,土壤的含水量最少要保持在百分之六十。播種後在每條溝內將水澆足,同時播種後使用除草劑將田間的雜草清除。在幼苗期如果碰到連續的高溫乾旱天氣,一定要再次對每條溝進行澆水,在幼苗期的時候,是土豆最需要水的階段,所以一定要保持土壤充分溼潤。但是在土豆最後的成熟期,水分不宜過多,因為水分過多會使土壤間的通透性變差,土豆無法呼吸,導致爛果。所以在陰雨天氣時要注意田間排水。

二:中耕施肥

土豆不僅對水分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對肥料的需求也很大,因為土豆的產量比較高,所以在生長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充足的養分。土豆的幼苗期要多施速苗肥,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幼苗的生長速度。出苗前的半個月後進行第一次的中耕翻土,把尿素和氮化鉀混合撒在土壤上,等到花蕾出現的時候要進行第二次的中耕,用複合肥和尿素等均勻的撒在種植穴中,但是使用化肥的時候,不能讓莖部直接的和化肥接觸,防止莖部被燒傷。

三:防治病害

病蟲害一直都是影響土豆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土豆的生長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土豆最常見的病害就是早晚疫病、幹腐病等等一系列病害。首先在選擇品種的時候,我們要選擇無病的品種,適當的把播種時間提前一些,如果發現真菌性的病害,要及時的使用專業的藥劑進行治療,防止病害對植株進一步的危害。藥劑一般都是一個星期噴灑一次,這樣連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了。

四:適時採收

當發現土豆就得莖葉開始變得枯黃時,就代表土豆基本上已經成熟了,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採收。在採收前的一到兩週時間內就要停止澆水,在採收的一個星期前,把種植地上的部分莖葉割除掉,讓土豆在地內進行最後的成熟。採收的當天最好是晴天,採收的時候要小心,不要傷害到土豆,而且挖出來的土豆要避免陽光長時間的照射,土豆的表皮被曬的時間太長就會變綠,會影響到外觀和質量。







特步運動商城


鄉下種植土豆要施肥嗎?有什麼注意事項?

鄉下人種土豆肯定要施肥的,大部分都是一炮轟,很少追肥。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習慣。

商洛市的高寒山區土豆麵積最大,大部分都有大量的土雜糞、燒火糞、堆漚有機肥(牛糞、羊糞、雞糞、豬糞等),因為種植密度較大,一般採用條播。方法是先放土豆種,再每畝施用20~30公斤磷酸二銨和20公斤尿素,最後表面撒施一層有機肥,一般畝使用量在1000~2500公斤。



中低山區和低山的平地種植土豆,有機肥很少,一般畝施用有機肥只有1000公斤左右,他們習慣用人糞尿播種土豆,一般採用穴播,先放土豆種子,再澆人糞尿,土壤比較乾旱的情況下,也會稀釋人糞尿播種,一般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左右,為了增加產量,會每畝地施入20公斤左右磷酸二銨,因為土壤肥力較高,很少施用尿素和碳酸氫銨。


實際上,土豆需求大量的鉀肥,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為2∶1∶4,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都開始使用硫酸鉀施肥了,一畝地施入10公斤就可以了。

現在的土豆也進行一噴三防了,就是添加殺菌劑、殺蟲劑和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肥,能夠有效防治晚疫病、蚜蟲、二十八星瓢蟲,增加土豆產量和品質。

馬鈴薯倒伏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土壤肥力好,大量使用氮肥導致,花期雨水過多最容易發生,從而導致產量過低。為了防止徒長,降低株高,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花蕾期使用多效唑噴施就可以了。



農耕子


在鄉下,無論種植什麼農作物都是需要施肥的,包括種植土豆在內。


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何況是土豆呢?肥料就是它的“糧食”,它不吃“糧食”一樣會餓,一樣不會生長。

那麼,種植土豆怎樣施肥呢?

俗話說,要想土豆長得好,土雜糞肥少不了;要想土豆長得壯,雜肥、化肥都得上。由此可見,種土豆既得施土雜肥,也得施化肥。


一般情況下,種植土豆要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另外,一定要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為什麼要這樣施肥呢?

因為土雜肥中有機物的含量比較豐富,具有肥效長而持久的特點。這樣有利於培肥和疏鬆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更有利於土豆塊莖的膨大和根系的生長。

土豆總得說來是比較“吃肥”的,但“吃肥”最多的時候是在開花期,而開花期也正是氣溫升高、降雨增多的季節,這樣的自然條件也更有利於土雜肥的熟化、腐解和養分釋放,逐漸釋放的養分恰好滿足土豆對養分的需求,更有利於植株的生長髮育。這就是重施以土雜肥為主的底肥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種植土豆可以根據地力狀況施入人糞尿100~120擔/畝;廄肥或土雜肥2500~4000公斤;三元素複合化肥50~80公斤。施後深耕耙平即可。


在土豆開花前一定要進行追肥。追肥要多施鉀肥和磷肥,少施氮肥。因為土豆在整個生育期內對鉀肥的需求最多,磷肥次之,而對氮肥則需求較少。具體施入多少合適,這需要根據地力狀況來決定。據經驗,一般畝施三元素複合肥50公斤為宜。

另外,在土豆生長的後期,為了預防早衰,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噴施0.5%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氫鉀溶液作根外追肥施用。


綜上所述,鄉下種植土豆是必須施肥的。施肥要以土雜肥為主,化肥為輔。具體每畝地應該施入多少應以地力狀況而確定。總得說來,土雜肥施多了也無害,別吝惜就行。


老胡說三農


鄉下種植土豆要施肥嗎?有什麼注意事項?

土豆,作為我國傳統的農作物,全國各地大多種植,因澱粉含量高,曾是部分人的主食,在筆者家鄉稱“洋芋”,種土豆是需要施肥的,無肥不成果,肥料是農作物收穫的先決條件。


土豆種植一般在1-3月,春節前後是我們這唯一要忙活的農活,雨雪後的晴天,就是大家種洋芋的時候,因為在冬季,晴天可謂一日難求,過早有凍害風險,過晚不利於生長,同時春耕時會跟其它農活扎堆,忙不過來。

我們這種土豆,一般都是在翻土後起溝播種,株行距在15*30釐米,溝深20釐米左右,主要施用糞肥跟草木灰,糞肥需要自然發酵過的,多為草料跟牲畜糞便混合物。溝裡放入土豆種子後,糞肥蓋在種子上,鋪滿溝為準,覆土完成;如果使用草木灰,則撒在種子之間的空隙中,量以成人輕握一把為準,也可以直接撒在種子上。糞肥跟草木灰都是不錯的農家肥,為了防止倒春寒,多用糞肥,有一定的保溫效果;



當土豆出苗後,長到15-20公分左右,大致能確定秧苗長齊,需進行中耕除草,同時也是二次肥料的補充時間,底肥促苗生長,二次肥促花長根莖,多以草木灰或尿肥為主,如果天氣乾旱尿肥既能補肥又能補充水分,如果陰雨天氣多則用草木灰,施肥時需離苗根5釐米左右,近了可能燒根燒苗,然後兩邊向中間覆土,除去周邊雜草並在覆土同時鬆土;


很多地方種土豆都是化肥,但是施肥週期跟作用都一樣,農家肥更好,足夠的底肥加上促花膨大塊根的二次肥,做好排水,收成差不了。

以上是毛哥自家種植土豆的經驗分享,望能幫到您!你們家中土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