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5頻道記者手記: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貴州5頻道記者手記: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2020新春伊始,當大家的祝福還沒有相互問候完,我們卻接到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下來的“戰書”。突如其來的病毒,讓我們措手不及。我們回過神,每一個人都立刻回到了自己的崗位,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醫務工作者、民警、公共交通等一線的工作人員,大家凝心聚力,共克時艱。當然,這也少不了我們貴州廣播電視臺的一線記者。

哪裡有疫情,我們就去哪裡!哪裡有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我們就在哪裡!這是每一位記者的心聲。自從接到疫情“戰書”的那一刻,我們就已經在路上。

我們不退縮,因為只有我們的工作做在前面,老百姓才能更準確的瞭解疫情,才能不被一些網絡謠言所矇蔽。我們不僅要做好黨和政府的喉舌,也要當好老百姓的眼睛,全面做好宣傳工作。也許,正是因為肩上有了如此多的責任,我們才無所畏懼,負重前行。

貴州5頻道記者手記: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接到疫情的通知後,大夥還沒來得及吃好團圓飯,就迅速趕赴到拍攝現場。

將軍山醫院建設初期,我的同事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為大家報道建設情況;貴陽市某小區出現疫情,我的同事第一時間報道感染者的疫情情況;在醫院發佈了疫情最新消息後,我的同事第一時間發佈權威消息······所有的第一時間,都是我的同事們冒著被感染疫情的風險去拍攝的。

而我,也在第一時間,用我的方式表達著對所有抗擊疫情奔赴在一線的工作者們的敬意,我參與錄製了由貴州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鄒虹與葉向東作詞、宋劍作曲的《最美的容顏》錄製歌曲。這首歌也被上海音樂出版社選入了出版的專輯裡。歌詞真實感人,鼓舞人心,也希望我們能以這樣的方式給一線的工作者們加油打氣。

貴州5頻道記者手記: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我和我的同事們都很年輕,有的孩子只有幾個月大。可接到疫情通知後,沒有一個人退縮,這是讓我最感動也最難受的。因為他們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年幼孩子的父親母親,可這一刻,我們的信念是:我是一線的記者!我要去一線!

為了更好的保護家人,很多同事都選擇自我隔離,沒有和家人住在一起。從疫情戰役打起的那一刻,已經有半個多月的時間了,同事們並沒有因為疫情而畏懼,也並沒有因為連日的工作而抱怨,而讓大家嘆氣的是好想抱抱家裡的孩子,好想摘下口罩親親他···

所以,我也特別想提醒一些待在家中躍躍欲試想要出門的市民,你們想要外出的那個家,正是我們做夢都想回去的地方!請珍惜!

貴州5頻道記者手記: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在媒體大力宣傳下,很多市民學會了正確佩戴口罩,但卻有很多市民不知道我們該如何處理廢棄的口罩。於是我立即策劃並拍攝瞭如何正確處理廢棄口罩的宣傳片,宣傳片當日的點擊量就非常高,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

我和孩子爸,都是一線的工作人員,孩子爸爸更是比我更早收到疫情通知,回到工作崗位。吃了十幾天泡麵的他,依然樂觀的說:“比起那些連飯都吃不上的醫務工作者,我們很幸福了。”

我們是同事、是夫妻、是孩子的父母。以前,我們一起上班下班,一起照顧孩子、討論工作實在是幸福。可最近,因為連續的工作,我們已經很久都沒看到孩子了。但是,想想還在與病魔鬥爭的患者,與病魔搶時間的醫護人員,其實,我們也不苦,因為我們至少還健康地活著······

今天有去機場的採訪任務,我主動申請去一線採訪。很多同事勸我不要去,說我家裡還有個一歲半的兒子,在演播室裡做好直播就行了。可我卻堅持要去一線,用我的觀察做好返程人員的“保護傘”。

我不僅是孩子的母親,我更是一名有著十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在祖國需要我的時候,我一定要在一線!我是一名有著十年工作經驗的一線記者,在人民需要聽到我們“聲音”的時候,我一定要在一線!這場戰疫,有你也有我······

寫這篇文章時,正值正月十五元宵節,萬家團圓的時候。朋友圈裡也瀰漫著家家戶戶香噴噴的團圓飯,我和我的同事們依舊在採訪的第一線,他們有些甚至連碗方便麵都還沒吃上。可我們依然無畏,因為這是記者的使命,也是我們的擔當。我們堅信,有著我們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的堅守,終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勝利終會屬於我們!待春暖花開,我們贏了戰“疫”,摘下口罩,讓我們看清每一位為疫情奮鬥的工作者們,看清你們最美的容顏,願一切小別離,都有大團圓!


本文作者系貴州廣播電視臺第5頻道《法治第1線》主播 馮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