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戰“疫”手記」一位項目經理的復工日記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战“疫”手记」一位项目经理的复工日记

春節將至,東北下了場大雪。朋友圈裡人們紛紛曬出下雪的景象,表達瑞雪兆豐年的期盼及喜悅。是啊,人們總是在內心向往一切美好的事物。然而,一場突如其來、意想不到的疫情悄然而至。使原本再正常不過的節後復工之路,變得那麼的不尋常。下面記錄的就是水電一局四川分局貴州桐梓黃蓮壩項目部經理楊洪昇的復工之路。

2020年1月22日 陰 貴州桐梓

今天是臘月28,我要求項目全體員工,回家好好過節,確保2月2號準時返崗,復工生產。

我處理完項目的事情,趕回遼寧錦州家中,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剛出生不久,還尚未謀面的小孫子,打算好好和家人過個團圓年。

我所在的貴州桐梓黃蓮壩風電場工程作為一項清潔可再生能源工程,不僅牽動著地方經濟的發展,而且是水電一局四川分局轉型升級,立足新能源市場的又一成果,是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新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對水電一局在新能源板塊建設取得成績的肯定。項目意義重大,工期緊張,2020年6月末首臺機組就要發電,項目施工生產壓力很大。

但是,一場疫情發生了......

2020年1月28日 雪 遼寧錦州

“喂,楊經理,春節愉快!項目工期很緊啊,我看你是不是早點回來工地呀。”大年初四,我突然接到所在項目部貴州黃蓮壩風電工程業主的的電話。儘管此時,新聞上“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逐漸擴散開來,但是我們搞施工的,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一切為了工期,一切服務業主。在短暫的思考之後,我看著不滿百天、還沒來得及好好稀罕稀罕的小孫子,牽了牽他的小手,告別了家人。毅然決定驅車從錦州到瀋陽機場搭乘飛機前往工地。

晚上8點30分,跨越了南北2500公里的飛機準點降落在貴陽。由於天色已晚,加之疫情期間貴州對車輛的管控措施,已沒有返回項目部的車。在經防疫人員核實身份、量體溫、檢查登記後,找了家賓館住下,打算第二天一早啟程。

2020年1月29日 雨 貴州貴陽

1月29日清晨,項目業主負責人電話告知我,因疫情防控工地現在去不了了......我還沒來得及回過神,賓館管理人員戴著口罩、手套“全副武裝”出現在了我的房間門口。警察和當地政府已通知賓館,外省進入貴州的人員需要到指定酒店隔離14天,其它賓館一律不準入住。我冷靜片刻後隨即將此時的處境同業主領導彙報,經過同業主和公安、政府部門多方溝通後,我被帶往業主指定的隔離點。

“請您自覺進行14天的自我隔離觀察,未滿14天不得外出,身體狀況每天進行彙報”,此刻我心裡也是毛毛的。但是想到那些挺身而出,不懼危險的抗疫一線人員,我忽然坦然了,我也一把歲數了,害怕個啥?

2020年2月8日 陰 貴州貴陽

今天是元宵節,也是自行隔離的第10天。每天的電話和微信中,充滿了親朋好友和單位領導同事的關心和問候,讓我感覺自己真的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今天的湯圓於我而言特別甜。

這10天裡我比平日裡起得更早、睡得更晚。每天關注單位工作群裡更新的上級下發各類關於疫情防控的要求文件,還有一線黨員、職工們開展宣傳、排查、值守等抗擊疫情的活動情況。

復工困難重重,我打電話的頻率比以往多得多。項目部制定了詳細的防疫方案和復工計劃,履行政府要求的報批和備案程序。每天就復工復產相關事宜不斷的同業主、當地政府相關部門電話協調,經過上報上級研究,政府領導同意由業主單位2位負責人和我一行3人,於2月11日去往桐梓縣對接工地進場的準備工作。11號我剛好自行隔離滿14天,心裡又開心又期待。

2020年2月11日 晴 貴州桐梓

“請掉頭,不準任何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中午12點在到達桐梓縣高速下站口時,防疫卡點執勤民警的話無疑給我當頭一棒。

我們靠邊停車,馬上和縣政府各級領導以及業主彙報溝通,3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消息,大家餓了一天的肚子,多虧業主單位的羅成主任帶了幾個粽子,聊以充飢。下午5點,在說明我們工地人員情況,配合防疫卡點做好登記、體溫檢測後,我們終於得到允許進入項目部了。

“前後溝通整整半個月,終於到項目部了。”我有點興奮,但心裡又湧上一陣擔憂。果然,在到達項目部沒一會兒,手機鈴聲就響起來了,當地政府聯繫我告知2月14日才能進入工地。

2020年2月14日 陰 貴州桐梓

非常時期,職工的生命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公司、分局領導要求,在積極做好各項防疫措施,且按照業主、當地政府機關要求備案可以開工的前提下,要多措並舉、全力以赴,推進項目部恢復生產。

在到達項目部的這三天裡,重重困難橫亙在前。物流停運、項目部員工隔離分散、防疫物資售罄......“眼是懶蛋,手是好漢,只要幹,辦法總比困難多”我這樣告訴自己。防疫物資緊俏也得解決,與地方政府部門溝通,與醫療設備廠家溝通,官方渠道得走,零散採購也不能放過,最終口罩、 消毒液、體溫計等防疫物資終於平穩入庫。但是口罩買到的數量並不多,對於項目開工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分局領導知道以後,第一時間給我們項目部提供了800只口罩,彷彿雪中送炭,解決了項目部人員和一線工人到崗後的防疫物資需求,確保了大家的安全,也減輕了我的負擔和壓力。目前防疫物資可以正常使用1個月,後期還在繼續訂購。

協調好物資後,我心裡踏實了許多,開始組織員工有序返程,提前安排返程員工在所在地開具好健康證明。我一遍又一遍複核人員車次、航班信息,核准好信息,確保準時接到返程的員工,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出問題。

2020年2月17日 陰 貴州桐梓

這些天我沒睡過一個囫圇覺,除了把返崗員工接到項目部以外,我繼續同當地政府溝通復工復產事宜,出門時帶上的麵包、礦泉水就是自己的午餐。從工地到縣城一天要跑三四趟,很累,但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只要提前安排好復工各項事宜,員工出入上工地方便了,運送物資進場的車輛暢通了。這樣,現場復工就能動起來,轉起來。”

記者後記:

身為一名老黨員、一名基層項目部負責人,楊洪昇深知“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復工復產實現全年生產經營目標的重要性。2月19日,貴州桐梓黃蓮壩風電項目部正式復工生產,項目部同時認真落實好各項日常疫情防控措施。

他和我說,復工之路儘管經歷了一些波折,但是,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我們更要滿懷信心,共克時艱,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復工生產戰,直到凱旋!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