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5频道记者手记: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贵州5频道记者手记: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2020新春伊始,当大家的祝福还没有相互问候完,我们却接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下来的“战书”。突如其来的病毒,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们回过神,每一个人都立刻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医务工作者、民警、公共交通等一线的工作人员,大家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当然,这也少不了我们贵州广播电视台的一线记者。

哪里有疫情,我们就去哪里!哪里有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我们就在哪里!这是每一位记者的心声。自从接到疫情“战书”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在路上。

我们不退缩,因为只有我们的工作做在前面,老百姓才能更准确的了解疫情,才能不被一些网络谣言所蒙蔽。我们不仅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也要当好老百姓的眼睛,全面做好宣传工作。也许,正是因为肩上有了如此多的责任,我们才无所畏惧,负重前行。

贵州5频道记者手记: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接到疫情的通知后,大伙还没来得及吃好团圆饭,就迅速赶赴到拍摄现场。

将军山医院建设初期,我的同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大家报道建设情况;贵阳市某小区出现疫情,我的同事第一时间报道感染者的疫情情况;在医院发布了疫情最新消息后,我的同事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所有的第一时间,都是我的同事们冒着被感染疫情的风险去拍摄的。

而我,也在第一时间,用我的方式表达着对所有抗击疫情奔赴在一线的工作者们的敬意,我参与录制了由贵州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邹虹与叶向东作词、宋剑作曲的《最美的容颜》录制歌曲。这首歌也被上海音乐出版社选入了出版的专辑里。歌词真实感人,鼓舞人心,也希望我们能以这样的方式给一线的工作者们加油打气。

贵州5频道记者手记: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很年轻,有的孩子只有几个月大。可接到疫情通知后,没有一个人退缩,这是让我最感动也最难受的。因为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年幼孩子的父亲母亲,可这一刻,我们的信念是:我是一线的记者!我要去一线!

为了更好的保护家人,很多同事都选择自我隔离,没有和家人住在一起。从疫情战役打起的那一刻,已经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了,同事们并没有因为疫情而畏惧,也并没有因为连日的工作而抱怨,而让大家叹气的是好想抱抱家里的孩子,好想摘下口罩亲亲他···

所以,我也特别想提醒一些待在家中跃跃欲试想要出门的市民,你们想要外出的那个家,正是我们做梦都想回去的地方!请珍惜!

贵州5频道记者手记: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在媒体大力宣传下,很多市民学会了正确佩戴口罩,但却有很多市民不知道我们该如何处理废弃的口罩。于是我立即策划并拍摄了如何正确处理废弃口罩的宣传片,宣传片当日的点击量就非常高,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

我和孩子爸,都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孩子爸爸更是比我更早收到疫情通知,回到工作岗位。吃了十几天泡面的他,依然乐观的说:“比起那些连饭都吃不上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很幸福了。”

我们是同事、是夫妻、是孩子的父母。以前,我们一起上班下班,一起照顾孩子、讨论工作实在是幸福。可最近,因为连续的工作,我们已经很久都没看到孩子了。但是,想想还在与病魔斗争的患者,与病魔抢时间的医护人员,其实,我们也不苦,因为我们至少还健康地活着······

今天有去机场的采访任务,我主动申请去一线采访。很多同事劝我不要去,说我家里还有个一岁半的儿子,在演播室里做好直播就行了。可我却坚持要去一线,用我的观察做好返程人员的“保护伞”。

我不仅是孩子的母亲,我更是一名有着十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要在一线!我是一名有着十年工作经验的一线记者,在人民需要听到我们“声音”的时候,我一定要在一线!这场战疫,有你也有我······

写这篇文章时,正值正月十五元宵节,万家团圆的时候。朋友圈里也弥漫着家家户户香喷喷的团圆饭,我和我的同事们依旧在采访的第一线,他们有些甚至连碗方便面都还没吃上。可我们依然无畏,因为这是记者的使命,也是我们的担当。我们坚信,有着我们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坚守,终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胜利终会属于我们!待春暖花开,我们赢了战“疫”,摘下口罩,让我们看清每一位为疫情奋斗的工作者们,看清你们最美的容颜,愿一切小别离,都有大团圆!


本文作者系贵州广播电视台第5频道《法治第1线》主播 冯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