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發生在秦樓街道集中醫學觀察暖心故事

日照:發生在秦樓街道集中醫學觀察暖心故事

1月26日,日照市東港區秦樓街道設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者集中醫學觀察點。秦樓街道22名工作人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6名醫護,泰安路派出所的4名幹警,以及56名隔離觀察人員就吃住在這裡。

“好人”經理

1月26日正月初二,本已返回濰坊正在老家過年的酒店經理郝安濤第一時間返回日照,出現在這一觀察點。觀察點就設在他們酒店。

“我沒辦法幫助病人,能做的就是堅守在應該出現的工作崗位上。”靦腆的漢子郝安濤重複著這句話,回到酒店後,他立即把這裡的工作人員和原已入駐酒店的客人勸離,而他自己卻主動要求留在酒店配合集中醫學觀察工作。

“沒有人比我更熟悉這裡的情況了。包括整個酒店的構造、客房設施設備、廚房要件、保潔清潔器械等。”郝安濤說。哪裡燈壞了,哪個房間的電視信號不好了,廚房的設施不好用了,都是他完成修理調試。

每日運送新鮮蔬菜和肉食,保證隔離點的日常需要,廚房工作是最累的,繁忙時要為隔離點七八十人準備三餐,並且為他們打包裝盒,經市場監管所對食物進行抽樣化驗合格後,方可送至工作人員和被隔離人員食用。

2月3日那天,解除集中醫學觀察的有20多人,郝安濤是從早到晚一直在忙,甚至連飯都沒顧上吃,直到那些人一個個被親人陸續接走。

從大年初二離家至今,郝安濤一直沒有告訴父母早早返工的真實原因,只怕年逾七十的老父母徒增擔心。郝安濤因為姓郝,和他的奉獻與付出,被這裡人稱為“好人”,相信,好人一定會平安,他的父母未來也一定會理解“好人”的選擇。

站在門外的爸爸

兩歲兒子聽到多日未見到的爸爸的聲音,晃晃悠悠的就要往門外跑去,卻被媽媽從背後一把抱住。

站在門口的爸爸叫吳振華,是東港區秦樓街道一名90後工作人員,從隔離點設立至今只回過一次家門,還是站在門外,只與兒子打了個招呼。聽著兒子的呼喚,他噙著淚花露出一個笑臉,擺了擺手,止住了向前把娘倆擁入懷抱的衝動,拿起門外地上媳婦提前放好的換洗衣物便頭也不回的離去。

與吳振華一樣,隔離點還有20多位醫護、安保和後勤等崗位的工作人員,他們都是在隔離點設立就一直留在崗位上,截至2月7日中午,他們24小時守護在這裡,即便是回取換洗衣服,也和吳振華一般,都會事先電話溝通,讓家人提前把衣物放在門外,回去拿了便走。

“堅守在這裡的都是好樣的,他們都是我們身邊的英雄!”秦樓街道黨委書記厲彥寶說,“剛開始在這裡,要說不恐懼那是假話,但是當你真的進入這裡,按照規範操程,其實也就不過如此。”

街道黨工委委員楊為利介紹說:“所有情況起初並不明朗,許多人都知道這裡肯定是最危險的,但厲彥寶書記跟我們說,最危險的地方,才是最需要我們的,頭三天他跟我們同吃同住在這裡,我們幹部職工就都有了‘主心骨’,有恐懼和牴觸情緒的被隔離觀察人員也不再那麼畏懼。”

“我們唯一該做的事,就是扛下來。”秦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高揚說。

在接到疫情通報的一個確診病例時,高揚發現,該病例的丈夫有近期武漢經歷,但是卻沒有任何症狀,他發揮專業的防疫經驗,提出對確證病例丈夫留置觀察的建議而不是放到隔離點醫學觀察,東港區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採納了他的建議。果其不然,三天過後,該病例被確診,他的建議成為有效控制疫情的擴散和蔓延的關鍵。

高揚和他的“戰友”們在與密切接觸者相處中,也遇到了不少難題。常某某夫妻兩人,由於親屬是確診病例,他們在到隔離點時就承擔了太多的心理壓力,連續幾天憂思鬱結導致徹夜難眠。當他們提出需要安眠藥助眠時,高揚認識到心理疏導尤為重要,於是他給隔離點人員分批建立微信群,邀請心理諮詢師到群裡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同時還運用中醫針灸等手段緩解他們的壓力。

據瞭解, 截至目前,該隔離點共收留56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觸者,其中已有50人解除了集中醫學觀察,其他6人目前醫學檢測也均為陰性。(喬祥明 尹宏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