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以後漢人的戰鬥力越來越差,不僅打不過異族,還被異族蒙古和滿清奴役幾百年?

拆遷是第一生產力


  其實研讀一下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大致情況就基本瞭然了:

  1、秦朝時的東胡,它就是一個部落聯盟,在組織上就比中原地區的封建政權差一級,偶爾搶個劫還行,真正硬碰硬是不行的

  2、兩漢時期的匈奴,匈奴的情況與東胡類似,組織上面也比較差。在初期與漢朝的戰爭中,其騎兵優勢極大掩蓋了這種政權組織形式的不足,導致漢朝處於被動。後來漢朝發展起來後,雖然騎兵與匈奴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兵器、執行力方面,漢朝已經優於匈奴

  3、三國的孟獲、烏桓等就不細分析了,基本上跟東胡、匈奴是類似的情況

  4、如果各位還記得中學歷史的講述,也許記得鮮卑當年也很牛,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政權即由鮮卑建立,在統一中國北方以後,北魏相對於宋齊梁陳也絕對不落下風。北魏政權的組織形式類似於中原王朝,各個官位設置、軍隊組織形式也基本上與中原王朝一致,這是北魏與東胡、匈奴等前輩的根本區別

  5、突厥,最初時是部落聯盟,但其實北魏時期它就很牛,因為南面有宋齊梁陳的壓力,所以東西魏大部分時間還是與它和親的。到了隋朝時期,突厥形成了統一的國家,初步具備了北魏和遼金清形式的強力政權,但是還沒來得及擴張,就因為內訌分裂成了東西兩部,且兩部政權相互攻伐,無暇南下,對於南方的隋唐雖有壓力,但不至於到亡國的地步。後來唐朝國力處於上升期,東西突厥國力下降,就被滅了

  6、遼,最初也是部落聯盟,五代時被耶律阿保機以強力手段統一,反對者均被鎮壓,形成了類似中原政權的中央政府。隨後耶律任用大批漢人官僚,組織形式開始向中原政權靠近,隨後開始與北宋分庭抗禮

  7、金、後金、蒙古與遼類似,都是先統一部族,再統一北方,形成中央政權,再仿照中原政權建立各級機構。這三個政權比遼國更強的是,金、蒙古佔領北方以後,北方還有大量的冶鐵等產業,兵器打造上面比遼國更強;後金則通過明朝叛將獲取了火器製造技術,加快了進步

  總結:早期少數民族的組織形式較為鬆散,你下達一個命令,下屬覺得對他有好處就執行,對他沒好處就可能不執行,沒有中原政權那種強大的執行力,所以中原政權如果沒有優勢,可以沉下心來圖 發展,等待時機。

  北魏、遼,兩國完成了北方統一後,靠騎兵形成了對南方的軍事優勢,但因為南方擁有鍛造兵器的技術優勢,導致他們不足以壓倒南方,這時雙方處於相持階段,誰滅掉誰都不意外。

  在遼宋衰落的時候,金國趁機崛起,滅掉遼和北宋後既擁有騎兵優勢,又極大縮小了與南宋的技術水平差距,這也導致金對南宋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只是金在完成漢化改革以後腐化的實在太快,被完成統一的蒙古一波推倒,這一優勢立即轉移到了蒙古人手上。至於後金也差不多,前期跟明朝有來有回,火器技術到手之後,等到明朝鬧天災民變,明朝就扛不住了。

  總之,中原政權進入中央政府時代的時間較早,所以在前期能夠壓制少數民族。但隨著雙方在政權組織形式上的接近,這種組織上的優勢變得越來越不明顯,當時的中原政權又沒有演化出更有力的組織形式,導致雙方在組織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似乎後期的少數民族都形成了共識,即入主中原必須要使用漢人的政權組織形式,這大概是少數民族幾千年來學到的最珍貴的經驗教訓


黑屋2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唐朝以後,漢人的戰鬥力並沒有減弱,之所以打不過異族,也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是因為中央集權逐步得到了空前的加強,這種空前加權的中央集權,使得唐朝之後的中原王朝沒有出現過權臣、宦官、外戚架空或者篡位的情況,也沒有出現過長期的地方割據,但副作用就是軍隊戰鬥力大為降低。

唐朝之後,我國主要經歷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其中元和清本身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朝代,所以在這裡就不做討論,他們不存在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問題。


而宋朝和明朝都產生了同樣的情況,就是始終沒有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問題,如宋朝,最後被北方遊牧民族滅亡。有人說明朝解決了北方遊牧民族問題,主要在於前期,但實際上來說,前期的明朝並沒有徹底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問題,哪怕是朱棣的五次北伐,也沒有達到漢朝和唐朝的那種效果,畢竟漢朝“封狼居胥”,打的匈奴對漢朝沒有了實質性的威脅,而唐朝更是滅亡了突厥。明朝在朱棣之後,實際上長期和盤踞在蒙古地區的瓦剌和韃靼對峙,甚至出現過“土木堡之變”這樣的情況,皇帝被俘。到了後期,對付北方遊牧民族也基本是防守態勢,尤其是萬曆末年興起於東北的後金,也就是清朝的前身,數次擊敗明朝主力部隊,雖然明朝並沒有直接滅亡於清,但是接下來的南明卻實實在在是被清朝滅亡的,如果沒有清朝,至少南明是能夠維持一百年以上的,所以從事實來看,明朝也沒有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問題。

從歷史經歷來看,宋朝和明朝在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情況來看,是遠遠沒有達到漢朝和唐朝的高度。

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空前的中央集權所導致,下面就具體分析原因,首先是宋朝。

來路不正的宋朝

如果按照我國傳統觀念來說,宋朝的皇位來路不正,這也是宋朝統治者的硬傷,“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是典型的篡位行為,對此宋朝皇帝也是心知肚明。為了能夠坐穩江山,他們採取了對文人士大夫極度寬容的政策,“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地倡導文治,而是相當於趙家開了個公司,吸引文人士大夫進來入股,一起經營這個公司,大家一起坐江山,這樣皇位自然就穩了。

而在宋朝之前,唐朝經歷了百年的藩鎮割據,之後的五代都是由掌握兵權的軍人發動政變而亡,所以對於軍權,宋朝皇帝是十分在意的,實行了牢牢掌控軍隊的政策:一是把全國大部分軍隊劃為禁軍,由中央直接掌控;二是經常輪番調動將領,並經常把軍隊編制打亂,軍隊也時常調動。

與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必然極大地抬高了文人的地位,同時用文人打壓武將,導致武將地位低下;過多的中央禁軍以及頻繁調動將領和軍隊,也導致了軍隊戰鬥力逐漸低下。

宋朝“武功“水平較低的原因分析

我們常說“文治武功”,宋朝文治有餘而武功不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首先在於“文人打壓武將”。

抬高文人打壓武將,導致了無論在平時還是作戰的時候,基本是文人為主將,武將為副將的局面,文人常常沒有作戰經驗,武將雖然往往作戰經驗豐富,但是不是主將,部隊的行動最終還是要聽文人的。一個作戰經驗不足的文人在面對強悍的且作戰經驗豐富的北方遊牧民族的時候,無論是軍事計劃還是行動來說,常常會發生很多幼稚的戰略性或者戰術性失誤,這種失誤也常常造成了軍隊容易出現戰敗的結果。

從戰略上來說,軍事計劃是由中央樞密院制定的,而樞密院基本都是文人,整個宋朝來說,武將極少有進入樞密院的,有時候也只是形式上進入了樞密院而實際上沒有參與軍事計劃的制定,如狄青和岳飛。在沒有多少軍事作戰經驗的情況下制定全國的軍事計劃,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他們基本不能設身處地地為實際作戰的部隊考慮情況,更多的是遵從皇帝的想法,在前期宋太祖和宋太宗時代這個問題並不大,因為這兩位皇帝的軍事能力都比較強,但之後的皇帝軍事能力基本都非常欠缺,所以由中央樞密院的文人制定的軍事計劃往往在實際作戰當中容易吃虧。如宋徽宗時期樞密院就對宋軍戰力和遼軍戰力估計嚴重不足,以至於十多萬宋軍出擊遼國的時候信心滿滿,但實際上被一兩萬遼軍打的滿地找牙。

其次在於將領和軍隊的頻繁調動,導致平時的訓練不足,裝備更新往往跟不上。

軍隊戰鬥力影響最大的因素,就在於平日的訓練和裝備。

軍隊的訓練往往是系統性的,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將領調動頻繁,往往一個將領到了一支部隊,剛剛熟悉部隊情況就調走了,很多時候訓練也沒有展開多少就迎來了一個新的領導,新的領導又要重新熟悉部隊情況,根據部隊情況制定訓練計劃,然後訓練了沒多久又換了領導,如此反覆,部隊很難得到系統性的訓練。而在裝備情況上,也由於將領頻繁的調動,導致將領往往對部隊情況不熟,還沒有來得及提出裝備更新計劃就走了,換了新來的將領又要重新熟悉部隊,等等,造成了宋軍的裝備更新上效率非常低下。

同時部隊的編制經常打亂,甚至是小編制的部隊也被經常打亂,就導致士兵往往在一個大的部隊待的時間都不長,戰術配合沒有多少系統性的演練就換了大部隊,所以宋軍在遇到比較大的戰役的時候,部隊之間的配合往往難以默契,大大削弱了戰鬥力。

第三是在臨陣指揮上,文人打壓武將,將領不熟悉部隊極大地限制了軍隊的戰鬥力。

在臨陣指揮上,由於主將往往是沒有作戰經驗的文人,可想而知,一個菜鳥面對老鳥的時候指揮上會有多麼地稚嫩。具體作戰的將領因為經常換部隊,一個是部隊他不熟悉,另一方面是部隊對將領的命令因為不熟悉也難以執行到位,導致戰鬥力大打折扣,這也是宋軍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時候經常作戰失利的主要原因。

他們所面對的北方遊牧民族完全沒有這些方面的問題,北方遊牧民族軍隊基本都是打出來的,士兵也是將領長期帶出來的,將領作戰能力強,作戰經驗豐富,熟悉士兵,士兵之間因為長期共同作戰,配合也十分默契,所以對付沒有這些因素的宋軍往往遊刃有餘。如李元昊時期的西夏接連對宋朝發動了幾次大規模戰役,宋朝連戰連敗。

問題就來了,既然宋朝軍隊戰力一般較弱,但為什麼能支撐300多年呢?

首先在於宋朝軍隊多。

就拿北宋時期來說,軍隊規模基本維持在百萬以上,其中宋仁宗時期達到126萬,其中禁軍82.6萬,廂軍43.3萬。

其次在於宋朝還是有部分戰鬥力強的部隊。

實際上,戰鬥力強的部隊在宋朝來說,只有兩種,一種是打多了打出來的,如宋朝開國時期的部隊,經歷了統一中原地區的多次戰爭,戰鬥力強悍;另一種是將領長期帶出來的,如南宋時期的岳家軍,就是岳飛從士兵到將官親自選拔、親自訓練,長期帶著作戰帶出來的。

上圖是北宋中期全國禁軍的分佈圖,其中宋朝最能戰的部隊就是陝西路的22.6萬軍隊,他們因為長期和西夏作戰,因此戰鬥力遠超其他地區的禁軍。

而到了南宋時期,前期能戰的部隊主要是岳家軍,後期對付蒙古的時候,戰鬥力強的部隊集中在了四川、襄樊地區,因為長期和蒙古人作戰,鍛煉出了一批戰鬥力強勁的部隊。

所以,宋朝能支撐300多年,一是在於軍隊人數多,基本都維持在百萬以上,即便是丟失了半壁江山的南宋,也能維持百萬的軍隊;其次是無論是南宋還是北宋,各時期都有一些戰鬥力強勁的部隊,成為了戰爭中的中流砥柱。

明朝的情況分析

明朝在軍事制度上基本沿用了宋朝的思路,就是加強中央集權,具體方面有很多不同,帶兵的將領沒有調兵權,具體指揮是由朝廷委派將領,作戰結束後將領歸還軍隊,將領回朝廷復明。這點來說就比宋朝情況改善了很多,至少在正常情況下,軍隊的訓練和裝備還是有保證的。

明朝主要實行了衛所制度,即軍隊在地方屯田,由軍戶來經營,這些軍戶平時在衛所的田地裡耕地,獲得的收穫歸自己,並參加軍事訓練,作戰的時候軍戶出兵作戰。但是這種制度在明朝中後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衛所的田地逐步地被當地豪強奪走,眾多軍戶實際上是沒有田地的,而作戰的時候又要出人,所以很多軍戶基本都逃走了,地方豪強為了自身利益,瞞報情況,讓朝廷以為軍戶還存在(如果不存在這些衛所田地朝廷就要收回了)但實際上眾多軍戶都不存在,由於田地被奪走,很多軍戶收入低,生活困難,自然衛所的訓練和裝備都難以保證,這就從根本上削弱了明軍的戰鬥力。

實際上明朝軍隊戰鬥力強的和宋朝的因素一樣:要麼是打出來的,要麼是將領長期帶出來的。

如前期朱元璋和朱棣時代,他們的軍隊都是經過了長期的戰爭,自然打出了不少能征善戰的將軍和士兵,這些軍隊的戰鬥力自然強悍。

而到了後期,由於很多部隊長期沒有作戰,衛所制度的破壞,大多數軍隊戰鬥力低下,戰鬥力強的如戚家軍就是戚繼光長期帶出來的結果,後期的關寧鐵騎,也是由袁崇煥到吳三桂幾代將領長期帶著,長期作戰打出來的精銳。

綜合宋朝和明朝的情況,對比漢唐,主要還是由於中央集權的空前加強

宋朝和明朝因為空前加強了中央集權,尤其是軍權,要知道,如果下面人要造反,無論他是權臣也好,宦官也好,外戚也好還是地方割據勢力也好,都必須要有軍隊才行,沒有軍隊的人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宋朝和明朝對軍隊的控制都比漢朝和唐朝要空前地家加強了。這種加強雖然保證了皇權不受威脅,但是也極大地降低了軍隊的效率。

漢朝和唐朝雖然出現了權臣、宦官、外戚奪權和地方長期割據的情況,但是在軍隊將領使用上給了將領充分的權力,將領可以長期帶兵,士兵無論是訓練還是裝備的更新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證,並且作戰時候指揮上來說比起宋明效率都更高。

一個王朝往往在前期的時候因為皇帝都是經過長期戰亂過來,士兵和眾多的將領也經過了長期的戰爭所以戰鬥力都非常強悍,這點是所有王朝的共同特點。但是當王朝穩定下來之後,官僚體系包括軍隊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懈怠和腐敗情況,這個時候將領對軍隊的充分權力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在對軍隊管理的效率上就體現了出來。集權情況下,皇帝很難對全國眾多的軍隊實行有效管理,而集權不強的漢朝和唐朝由於將領有對軍隊由充分的權力,所以戰鬥力下降並不十分厲害,而宋朝和明朝則容易出現軍隊戰鬥力下降明顯的情況。

所以綜合以上情況,宋朝和明朝始終不能如漢朝唐朝一般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問題,並且為北方遊牧民族所滅,根本原因在於空前加強的中央集權。


老威觀史


在翻看中國歷史時,大家會發現從唐代以後,中原王朝就開始變得打不過北方遊牧名族。比如北宋被遼國吊打,南宋先被金國吊打,後被蒙古給滅國,即便是強大的明朝,也先是受到瓦剌和韃靼部落的威脅,後來被滿清給滅亡。

表明上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中原王朝自廢武功,典型的就是兩宋重文輕武,用文臣限制武將,還有明朝的官僚體制和太監監軍,讓武將們處處受制,所以在面對周邊少數民族的猛烈進攻時,他們除了慘敗就是慘敗。

但其實呢,宋朝和明朝軍隊的戰鬥力,絲毫不遜於之前的王朝,甚至而言,宋朝的軍隊,完全可以堪稱是中國步兵的巔峰。

但是,他們卻仍然打不過北方遊牧民族,這絕不是他們自身的原因,而是因為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以步兵戰陣為主的傳統作戰樣式,已經不可能戰勝以騎兵馬隊為主的新型高機動性,高殺傷力,廣地域性的作戰樣式。



在唐朝之前,雖然北方遊牧民族擁有軍事上的優勢,主要是騎兵的機動性優勢,但問題是,他們卻有兩個致命的缺陷:

一是他們的經濟不發達,這也就導致他們雖然有眾多馬匹,卻無力裝配出強大的騎兵隊伍,也無力與中原王朝展開大規模的持久戰,因為消耗不起。

二是他們的政治制度太落後,與中原王朝中央集權氏的政治體制不同,唐朝之前的北方遊牧民族,大多采用鬆散的部落聯盟政治體制,憑著這種落後的政治制度,遊牧名族是缺乏統治農耕文明地區的經驗和能力,這也就造成他們對於長城以南的土地,缺乏不可遏制的慾望。

在這種背景下,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往往只是一番搶劫後就撤出,很少直接佔據長城以南的土地。同時,也正是因為上面這兩個原因,匈奴、柔然、突厥等少數名族,即便他們最強大時,對中原王朝的威脅也非常有限。

問題是,等到唐朝之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也就是開墾農田、養殖牛馬的工具和技術越來越先進,一方面遊牧民族本身的經濟開始發展起來,另一方面是東北的這塊黑土地被廣泛開墾出來成為良田。



大家知道,東北三省這塊土地的經濟價值是非常巨大的,遊牧名族一旦佔據這塊地方,不僅可以得到足夠的戰略物資,更重要的是,東北三省雖然在長城以北,但它卻屬於是農耕區,如果野蠻民族控制這裡後,就很容易實現漢化,也就是積累起足夠的農耕文明統治經驗。

在這種背景下,北方遊牧民族一方面也開始擁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雖然還趕不上中原王朝,但卻足夠支撐他們擴充軍備,發動大規模的持久戰;另一方面,隨著遊牧名族積累起足夠的農耕文明統治經驗,他們的政治制度開始漢化,甚至和中原王朝已經不再有任何差距。

這樣一來,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交鋒,就變成單純的比拼軍事實力,問題是,中原王朝多是以步兵戰陣為主的傳統作戰樣式,雖然他們的裝備、戰陣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遊牧的騎兵隊伍,也不再是當年的模樣。

因為,隨著生成力的發展,各種裝備騎兵的工具,比如馬鐙等,都開始廣發運用起來。在這種背景下,遊牧民族的軍隊,已經變成是以騎兵馬隊為主的新型高機動性,高殺傷力,廣地域性的作戰樣式。



簡單來說,宋朝雖然代表的是步兵的巔峰,但此時遊牧民族的騎兵,也進入巔峰狀態,在雙方經濟和政治制度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步兵是不可能打贏騎兵的,尤其是正面野戰交鋒。

比如北宋曾想奪回幽雲之地,結果第一次高梁河,皇帝身先士卒,敗了;第二次舉國北上,四路出擊,還是敗了。

如果用楊家將的小說思維,當然是趙光義昏庸無能,信奸臣愛美人瞎指揮造成的;但實際上呢,趙光義從小跟著哥哥在軍隊混,打過的仗比我們吃過的米還多,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當然,宋朝開國最強大之時都無法戰勝遼國,南宋就不更用說了。

後來,隨著火器的廣泛應用,遊牧民族的騎兵神話,才開始被打破,中原王朝也才開始變得強大起來,至少騎兵無法再對步兵進行碾壓,於是便有了明朝的崛起。

問題是,當時火器的技術和應用還非常有限,所以明朝也僅僅只能將遊牧民族趕回長城以北;再等到後來,北方遊牧民族也開始運用火器時,中原王朝又只能被再次征服。不過新式武器(槍炮)出來後,騎兵終於成為歷史。


我是趙帥鍋


關於這個問題,朱元璋和朱棣表示MMP。

縱觀我國數千年曆史,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自907年唐朝滅亡後,漢家王朝戰鬥力斷崖式下降,彷彿一夜之間,漢人的戰鬥力就從所向披靡退化成戰五渣。不僅宋朝300多年時間裡,中原王朝不斷被漢人吊打,甚至在宋朝之後,出現了少數民族統一整個華夏的歷史事件,比如元朝、清朝,堪稱漢人的“恥辱”。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中原王朝自廢武功

漢家王朝被周邊少數民族吊打,根本原因在於自廢武功式的改革。

在宋朝建立之前,無論大一統王朝還是地方軍閥割據勢力,都有著濃濃的尚武精神,這種局面在755年安史之亂後達到高峰。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對各地軍閥尤其是河北軍閥的節制力形同虛設,各軍閥為爭奪更多人口和地盤相互攻伐,最終導致了唐王朝的滅亡和五代十國的開始。

趙匡胤建立北宋後,有感於“武夫當國”帶來的政權不穩和頻繁更迭,遂開始了壓制武將的一系列改革,最典型案例就是“杯酒釋兵權”。

作為武將出身的帝王,趙匡胤打壓武將並無不妥,因為他可以統率三軍南征北戰。但是從宋太宗趙光義開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因為皇帝開始走文藝路線,武將又沒了社會地位,所以在面對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猛烈進攻時,宋朝除了除了慘敗就是慘敗。

為徹底壓制武將,趙匡胤除了剝奪武將兵權,還擴大科舉錄取規模,並提升文人地位,很快文官勢力就成為凌駕於武將頭上的大山。

相比於久經沙場的武將,文官舞文弄墨和勾心鬥角在行,打仗基本抓瞎,這樣的軍事主官上陣,是對戰士和國家的極端不負責。

而皇帝似乎還感覺不夠貼心,從趙光義開始,武將出徵前,皇帝會親授自己閉門造車研究出來的陣圖,並要求武將按照陣圖以不變應萬變。

這是嫌武將死得不夠快。所以但凡出證,武將一般都會寫好遺書,因為戰敗後地位較高的文官有人求情,地位較低的武將除了背鍋,別無它用。

正因為如此,宋朝各階層除了武將世家,基本沒有人主動從軍,投筆從戎基本絕跡。

宋朝如此,仿效宋朝制度建立起來的明朝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才有了建國不到百年就慘敗給昔日手下敗將的土木堡之變。

唐朝滅亡後,和武將地位不斷下降的相對應的,是統治者集權程度的越來越高,這使得統治者的個人素質越來越能決定帝國的盛衰,而很可惜,統治者的素質沒有因為集權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2、周邊民族發展加速

民族融合作為數千年來的發展主旋律,終於在唐朝滅亡後開花結果。907年,契丹建國,從此我國再度進入南北朝並立時代。

而契丹之所以能夠成功建國並雄踞我國北方200多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融合帶來了技術的大規模發散。

從東漢初期南匈奴內遷,漢匈民族融合開始以來,民族融合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直到五胡亂華時達到高潮。而五胡亂華除了導致北方戰亂不斷,也誕生了前秦、北魏等一系列少數民族政權。

不過這些政權的位置基本位於長城以南,他們是將漢家王朝北方的統治者取而代之,是中原王朝內部的局部漢化。

但唐朝的建立改變了這一切,因為國力空前強大,無年不戰的唐朝吊打周邊的突厥、高句麗、高昌等國,將長城之外的廣大土地納入唐朝疆域。

而唐朝有恰恰是一個極度開放的王朝,不僅絲綢之路將各地牢牢聯繫在一起,周邊少數民族區域的社會精英也到唐朝任職,這使得唐朝先進的文化技術迅速向周邊擴張,長城之外的少數民族由此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脫胎換骨。

因為技術的輸入,這些蠻荒之地的生產力水平大大提升,促進制度的不斷革新,並引發了更加劇烈的封建化進程。

封建化對於周邊少數民族而言,不僅政權組織能力大大提升,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發展,更讓這些政權有了和長城以南的中原王朝爭奪天下正統的客觀條件。

所以從遼朝開始,金朝、蒙古以及後金等政權紛紛在長城以北完成封建化,並開始伺機南下中原,成為新的專制王朝。

所以,周邊少數民族區域的封建化,或者說“漢化”,是他們戰鬥力提升並逐漸吊打中原王朝的重要原因。

最後靜夜史需要說明的是:蒙古和滿族在古代歷史上並不是外族,他們和真正的外族如日本、波斯、沙俄等有著本質的不同,在它們崛起前,蒙古是金朝的臣屬,女真是明朝的子民,元朝和清朝的建立,是我國改朝換代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本不是某些公知鼓吹的亡國亡天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唐朝不背鍋,漢人的戰鬥力,從項羽西楚敗了後,戰鬥力就直線下降,漢朝還有一些,之後就完全不行了。

原因很簡單,項羽是貴族死戰派,他及之前的戰爭,那就是硬碰硬,來不得半點兒虛的。項羽也是勇戰派的代表,一人戮殺八佰人,相當可怕。

可是,他遇上了劉邦,尤其是韓信,這兩個人就是謀略派傑出人士啊。我不靠硬碰硬打死你,我耗死你陰謀詭計玩死你。

也是自劉邦和韓信以來,漢人軍隊重戰法技能武器,忽略了單人素質,於是,兵力質量每況下餘,不可收拾了。

到了清朝,竟然連武器發展也禁止了,清朝對外戰爭一敗塗地也就可以理解了。


董江波


最主要原因是:

安史之亂後,中國社會的一系列組織方式變了,變得效率低、效能低。

下面展開來說一下。

一、隋唐的強悍戰鬥力,來自於制度創新---府兵制---所帶來的紅利。

北周創建的府兵制,說直白一點就是:軍事貴族養著私家軍隊,平時是需要幹其他活,就是勞動生產人員,平時沒事就由貴族帶著大家訓練,有戰爭時就拿起武器拼殺。

其實這一套大家看著似曾相識嗎?沒錯,後來的金朝,有猛安謀剋制,大清有八旗制,都是異曲同工。

這個制度最大的特點是:效率高、效能高。

從經濟基礎上看,北周所在位置比北齊差,但最後北周贏了。就是因為北周用府兵制能把資源高效地動員和使用,達到效能最大化。北齊雖然富裕,但是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使用,沒有發揮出效能。

後來的宋朝、明朝中後期,都犯了這個毛病:資源極多,但是不能有效率地調度和使用,都被浪費了,或者資敵了。

大唐從太宗、高宗、武周、玄宗早期,都是以府兵制為主,這個高效能的制度讓大唐所向披靡。

二、安史之亂前,豪族與富裕平民共處的自由社會氛圍,決定了人的精神昂揚向上。

安史之前,唐朝社會特點有二:

一是政權是由皇家與豪族共享的,在豪族長時間不間斷的財富支撐下,持續為社會輸出優秀人才;社會普遍崇尚建功立業。你看玄宗之前的社會,大唐的能臣干將層出不窮,隨便一個人到西域、到吐蕃都能立下大功,邊境有事的話,眾臣爭著帶隊出征。社會推崇的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二是唐初實行均田制,這讓普通人家也生活富足,人的精神因此普遍昂揚向上,人人爭著建功立業。均田制給每個成丁80畝地,一家有兩三個丁男,生活都不會差。衣食無憂的人當然渴望再上一個臺階。《資治通鑑》記載,武周時期又一次要臨時去征伐突厥,在長安城內募兵,一天就招募了1萬多人。

三、在財稅制度上,安史前大唐富裕,並且實行的是租庸調製,有力地保證了物資支持。

租庸調是三個項目分別收稅的,對每一戶的田地有租(糧食),對丁役有庸(勞役),對戶籍有調(當地分攤的特產供應)。

收取實物有麻煩之處,存儲運輸都要考慮。但好處是經手人員想貪汙就不那麼方便,因此流轉損耗低(這需要與後來的兩稅法進行比較,才更清晰,後面會提到)。

充足的物資保證了國家對外使用力量。

小結一下:有制度保證、有人才積極響應、有充足物資供應,這些是大唐在安史前戰鬥力強的主要原因。

而經過安史之亂後,中原整個就變得很弱了,這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財稅制度上,在安史之後,大唐從租庸調製改為兩稅法,降低了國家財稅的效率與效能。

租庸調前面說了,主要是實物加勞役。而兩稅法是什麼,就是全部折算成金錢,用金錢交稅。

這下事情就改變了。百姓交稅折錢,要被盤剝一道,百姓負擔加重;相關官員拿到金錢,貪腐變得容易。在把金錢變成軍隊所需要的物資時,還有一道腐敗。這樣,整個資源的損耗加大,效能降低。

錢穆先生還提到,軍閥橫行導致社會混亂。這地方來一個軍閥,他要收租庸調;這個走了再來另一個軍閥,他卻要收錢。最終百姓被折磨的奄奄一息。

這是財稅方面的變化。效能大減的同時,還把民心丟了。

二、宋朝基本沿用了兩稅法,上述問題依舊。

此處不再贅述。

三、宋朝軍事上改為職業軍人制,同時將領也不負責訓練,還經常調動,這就導致兵與將互相不同心,軍隊沒有戰鬥力。同時,武將和軍人的社會地位很低,人才都不願意向軍事方面靠攏。

宋朝的中央禁軍,就是僱傭軍,當兵只是一種拿薪水的職業。

同時,訓練士兵的將領和帶領他們打仗的將領不是同一個人。

在古代兵和將的互相認同、熟悉、戰法磨合,這是戰鬥力的來源和保證。宋朝兵將互相不瞭解對方。

在民族國家形成之前,職業士兵還沒有形成國家認同的共同精神信仰,士兵就是混口飯吃的職業。這時如果對將領還沒有認同感和歸屬感,那整個軍隊的戰鬥力就無從談起了。

這一切都是宋朝矯枉過正造成的,宋被五代十國的軍閥政變嚇怕了,因此搞了這麼一套制度。

這套制度還有一點,武將和軍人的社會地位低。表面上同樣品級的武將與文官,實際上武將比文官低至少半級。社會上有抱負的人才,沒人嚮往軍隊,好男不當兵的說法就是從那時開始流傳的。

這樣,皇權是穩定了,但是戰鬥力沒了。所以宋弱得一塌糊塗。

宋朝對外呢,只能靠金錢維持了。所謂守內虛外也。

四、宋朝人的自由度較高,經濟發達,前提是國家對社會的控制力不強,因此國家組織能力就弱,資源的調度和使用能力就弱,反應在軍事上,就是屢戰屢敗

宋朝普通百姓的生活還是相對自由的,第三產業發達。政權對百姓的控制弱。但這也同時導致宋朝的組織能力弱,資源調動和使用效率不高。最終導致使用效能就差,反應在軍事方面就是屢戰屢敗,對北方政權一個也打不過。

五、後來的明朝為什麼能雄起一把,再後來卻又被遊牧政權打敗呢?

因為朱元璋搞了一套準“計劃經濟”加上軍事衛所制,對社會資源的調度和使用能力大大加強。軍事衛所制你就可以理解成府兵制的翻版;衛所內的士兵沒事就操練種地,有時就打仗。明朝還限制了居民戶籍,像衛所制的士兵就屬於軍戶,種地的屬於民戶,還有匠戶(工匠)和灶戶(煮鹽等)。這樣,社會的動員能力強,效率高,效能強,但是,犧牲的是百姓的自由。說白了就是:明朝汲取了宋和元社會鬆散的教訓,但是矯枉過正了。

衛所製成了明初軍事力量的來源。消滅群雄、驅逐蒙古,都是依靠這一套制度。

(明朝衛所遺址)

但是,凡事就怕世易時移。

明中期衛所制勉強還在,遇到戰爭,就要按照比例或者定額從各個衛所抽調兵力,湊成一支軍隊。等各地衛所士兵到達集合地時,時間過去了不少,裝備可能還不一樣。認真對待的話,肯定要集中訓練一段時間。但如果趕上時間匆忙,那就趕鴨子上架了。

這一切的轉折點就是土木堡之變,之後就實行募兵制為主了。這樣,大唐中後期的問題再現。

最終大明空有龐大的資源,卻無法有效調度集中使用,竟然導致前線士兵沒有餉銀、器械朽爛等問題。

大明還有內部土地兼併非常嚴重、民心盡失的問題。最終內外問題一起爆發,大明被大清宣告死亡。

六、宋朝和明朝的運氣也不好,趕上了氣候變冷週期

如圖,在北宋末年、南宋末年、明朝末年,都遇上了全球氣候變冷的氣候週期,運氣太差。糧食減產,內憂外患一起來,最終就撐不住了。

小結一下:缺乏制度保證、沒有人才積極響應、物資供應勉強算充足但是沒有效率、外加遇上天災,這些原因是唐之後漢人政權戰鬥力弱的原因。

總結:唐朝以後漢人的戰鬥力差,是社會與軍事制度等綜合原因造成的

安史之亂後,中原又經歷了200多年的戰亂。這200年時間,把世家大族打沒了,社會變成了一個“皇權加平民”的社會。

從宋朝開始,古代中國的皇權就像是山,而百姓就是沙。中央的皇權高山,很難撼動。地方全是自耕農,整個是一盤散沙。

這種情況下,制度對資源的管理就非常重要。遼金元、滿清的崛起,並不是他們比中原富裕,而是他們能更高效地使用資源,最終資源使用效能很高。宋、明則空守著散漫的財富,卻無法集中使用;偶爾用盡全力集中一次,卻還被制度把效率拉低、把效能減低,最終導致戰場上屢次失敗。此消彼長,最終多種矛盾一起爆發,導致中原政權失敗。

人心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社會推崇建功立業,還是推崇苟且偷安,這直接影響人的精神面貌。當昂揚向上變成了退縮逃避,我們還怎能指望中原政權能崛起呢?

因此,最後的結論來了:

唐朝以後漢人的戰鬥力越來越差,是人禍與天災共同導致的:中原政權的主要制度導致財稅資源效能低、軍事制度不合理、人的昂揚精神被抑制,再加上遇到不利的天時,政權終於被少數民族奪走。

(完)

凌煙閣論史歡迎你點贊、評論、轉發、關注,有不同看法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凌煙閣論史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是軍隊戰鬥力是不行了嗎?不是。

是領軍作戰的將領能力不行了嗎?也不是。

唐朝以後漢人王朝之所以屢屢受制於北方民族,軍隊之所以打不過北方民族,這事說到底還得怪皇帝。

唐朝以前漢人王朝也未必不會受制於北方,漢朝新立,不也一樣受到匈奴人的欺負?唐朝新立,不也一樣得向突厥人低頭?

可是,劉邦被匈奴人欺負了,他不是認輸,他是在隱忍,他是在等待機會,哪怕經歷了白登山之圍,他也仍然敢和匈奴人打。劉邦死了之後,匈奴單于寫信來調戲呂雉,樊噲還嚷嚷著帶兵打過去呢。

漢武帝后來所開創的偉業,不用說了吧?封狼居胥,

哪怕到了東漢時期,也還有一個“燕然勒功”。

唐朝草創,李淵為了站穩腳跟,選擇了暫時向突厥人低頭,可他有沒有向突厥臣服?並沒有,後來李世民接手唐朝之後更是打得突厥四分五裂。

李世民在草原上的稱號是什麼?天可汗。

皇帝都敢打了,底下的人有幾個會怕?

可如果皇帝害怕了,誰又敢忤逆皇帝的意思喊打喊殺?

軍隊不敢打,將士不用命,無不是當政的皇帝過於軟弱、怕死和沒能力所導致的,同時也夾著朝廷政策和權力爭鬥的因素。

唐朝以後的漢人王朝唯有宋朝和明朝,我們分而論之,先說說宋朝為什麼打不過遼、金和元,然後再說明朝為何會讓位給清朝。

我們常說趙匡胤坐了江山之後,為了防止武將依仗手中的軍權謀權篡位,再來一次“黃袍加身”,所以在“杯酒釋兵權”之後又弄出了一個以文馭武的政策,所以導致了軍隊戰鬥力變得越來越弱。

趙匡胤的這個政策當然是一個原因,但是趙匡胤弄了這個政策之後,他手底下的軍隊是不是就不能打了呢?並沒有,他除了想花錢買回燕雲之外,實際上也在著手準備用戰爭手段奪回燕雲。

後來趙光義當了皇帝,宋朝的軍隊也仍然沒有因為這個政策而喪失戰鬥力吧?趙光義不僅御駕親征滅了北漢,還御駕親征遼國呢!雖然說徵遼失利,可軍隊戰鬥力到底不差,差只差在趙光義此人能力而已。

哪怕是簽了“檀淵之盟”的宋真宗,他在位期間,宋軍也還打敗了遼軍。

所以,以文馭武的政策雖然會對武將和軍隊造成一定的掣肘,乃至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軍隊的戰鬥力,可只要皇帝敢打,軍隊的戰鬥力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宋朝自簽訂了“檀淵之盟”後,宋、遼和平相處好長一段時間,讓宋朝皇帝暫時忘記了危險,失去了防患於未然的危機感。

這時候的宋朝雖然脫離了戰爭漩渦,但卻會掉入另一個漩渦,也就是權力爭鬥的政治漩渦。

對武將打壓得最厲害的是什麼人?是文官集團!

文官打壓起武將來,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各種手段用盡,武將立了點功,他們跑去找皇帝,說不能再用他了,再用就功高震主了!實際上,文官是怕武將立功太多,政治地位上升,從而威脅到他們的地位。

即便武將沒有汙點,他們也能用自己所擅長的“春秋筆法”去抹黑武將,沒犯錯?想治你的罪,罪名莫須有!

皇帝人呢?皇帝這時候享受慣了所謂“太平盛世”的生活,別說雄心了,只要一打仗,恐怕也能被嚇得心跳驟停。

宋徽宗聽說金軍打到開封城下的時候是什麼表現?直接被嚇暈,然後醒過來直接傳位給趙桓。

這樣的皇帝,再加上只顧著爭權奪利的文官集團,誰還敢期待軍隊能打出什麼像樣的戰績?

所以,終兩宋319年,除了開頭那幾個皇帝還算過得去之外,只能被遼、金、元輪流欺負了,乃至於最後為元所滅。

明朝的情況比宋朝好了很多,但是後期所犯的錯誤實際上也和宋朝一樣。

明朝自朱元璋於1368年開國至朱由檢於1644年亡國,享國276載,實際上很少受別人的欺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說得確實很硬氣。

不過中間也出了個憨貨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之下親征瓦剌,結果本事不濟,被也先給俘虜了。

明朝中葉之後“南倭北虜”的形勢變得愈發嚴重,可是皇帝們還是敢讓軍隊去打,萬曆年間的朝鮮之役打垮了豐臣秀吉吧?雖說豐臣秀吉突然病亡是明軍取勝的一個原因,可是軍隊戰鬥力多多少少還是有的吧!

明季之時,明朝軍隊雖說腐爛得差不多了,衛所制度支撐不起保家衛國的重任了,可是將領們帶出來的兵差嗎?

孫承宗在薊遼不也擋住了努爾哈赤,孫傳庭亦是揚明朝軍威於一時。

明軍後期打仗之所以打得那麼差勁,這事怪誰呢?當然怪沒本事又多疑的朱由檢。

朱由檢識人不明,用人不行,眼光不行,格局不行,幾乎樣樣不行,還得放下皇帝的身架去討好東林黨。

袁崇煥當不當殺且不說,國家正值用人之際,或者說正值用武將和軍隊維護統治之際,朱由檢在幹嘛?袁崇煥呀,朕聽從建州逃回來的那個太監說你通敵,快過來快過來,讓朕砍了你的頭。

被明史評價說“傳庭死而明亡矣”的孫傳庭,也一度因為遭受朱由檢的猜忌而鋃鐺入獄。

這是朱由檢的猜忌所致,實際上也是文官集團爭權所致。

朱由檢對於建州怕得要死,可是呢,他一邊又想讓軍隊收拾建州,一邊又猜疑將領,這樣一來,誰還敢給他賣命?洪承疇不僅投降了,還反過來打明軍。

難道真是明軍打不過建州女真?非也,是皇帝猜忌,是文官壓制,所以將士不敢用命,也不願為了一幫只想著要自己命的人用命而已。

李自成逼得朱由檢上吊,後又和吳三桂鬧翻,這才讓吳三桂選擇了給清兵開門,清軍也才得以順利入關。

依我之見,元、清之入主中原,首要責任在皇帝,然後在文官,最後才在軍隊。


寧糊塗


先看唐,觀《舊唐書》可知,唐人的好戰,令人吃驚。名相輩出,悍將如雲,太宗、高宗、武后、玄宗,基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人莫名歸結為鮮卑血統,那麼武后呢?武后是純漢人。玄宗是武后之孫,也是純漢人。只能說他們善用兵、善用將。宋代由於太祖太宗有祖例,一心防備武將,防止武將做大,所以宋代對外戰爭吃虧。明代不弱,太祖、成祖皆善用兵,明後期天災人禍不斷,按封建說法叫做運數已盡。享國276年,明可以了。奴役的問題,蒙古入中原,未剃髮易服、未摧毀中原文化、未焚燬傳世文獻,且蒙古統治時間短,危害不算大。滿清罪大惡極,大屠殺,大毀滅。剃髮易服,大屠殺,實行絕對的奴化政策;思想禁錮、絕對高壓,文學獄殘酷。篡改《明史》、焚燬《明實錄》及明宮檔案。借修《四庫全書》為名,蒐集天下文獻,篡改、焚燬一多半。故而經過滿清一朝,中華文化變成了奴才文化,見風使舵,風骨全無,麻木愚昧,阿Q這一光輝形象,雖然出現在民國,根詆實在滿清。


人之無良


要是從狹隘的“大漢族主義”去解釋這個問題,那基本是無解。但如果從華夏文明的角度去分析,再結合毛主席的實踐,那一切迎刃而解。

華夏文明和漢族形成於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當時為了區分其他部落,夏國在吸納巴蜀、荊楚、百越等部落後,開始形成漢民族的說法。從這可以看出漢族本就是一個多民族結合體。

華夏文明崇尚禮儀和仁義,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性和包容性。正是這個特點才讓華夏文明成了世界唯一沒有消失的文明。

中國古代雖然不斷經歷統一和分裂,分裂也就是題中所說的“異族奴役”,但結果卻是這些所謂的“異族”都是被華夏文明所融合,最終都是走向了統一。

講完華夏文明,我再回過頭來講題主的問題。都說唐初軍力強大,但實際上唐初的將士大部分並不是漢人,主要是契丹人、胡人、西域人,甚至還有中亞人。


但這並不妨礙李世民的開疆拓土,這是為啥?其實很簡單,他們都被華夏文明所吸納,最後他們的後代都被同化為漢人,包括李世民母親那一支的鮮卑族,都從歷史上消失了。

我們再來看看後來的元朝和清朝,雖然蒙古族和滿族統治了幾百年,但他們滅亡後,人都去了哪?還不是都成了華夏文明的一份子。

我們再說說戰鬥力的問題,一貫被後人詬病的宋朝,雖然屢遭“外族”欺凌,但岳家軍照樣打得金國差點回了大漠。最後失敗的原因是因為統治階級造成的。

再說驍勇善戰的蒙古人,最終不還是讓朱元璋打回了大漠吃土。所以朝代更替不能簡單的以漢族戰鬥力弱來解釋。任何民族都有強盛和衰弱的時候,不能笑看漢族強大,而看不了其他民族的崛起,歷史最終拼的是文明。


從古到今,我覺得毛主席是對華夏文明理解的最透徹的人。毛主席帶領共產黨鬧革命,不以民族之分,而講究階級鬥爭,從而獲得了各族人民支持,這也是最終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

世人都講毛主席有膽量,有魄力,特別是敢下決心打蘇聯、打美國。在中國國力跟蘇聯、美國差距那麼大的情況下,毛主席敢下這麼大決心的信心來自於哪呢?

我覺得來自於毛主席對華夏文明理解的透徹,首先共產黨取得了中華各民族的大融合,中國人在那個時代有空前的凝聚力。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解放後,中國曾走過彎路,老百姓餓著肚子還高喊“毛主席萬歲”,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和情懷?


另外,毛主席最大的信心是華夏文明在抵禦外敵時,從長久歷史來看沒有輸過。後來解放軍能打敗一切“紙老虎”的事實也證明了毛主席的判斷是正確的。

總之,我們不能以狹隘的“大漢族主義”去評判戰鬥力,美國之所以強大,也在於其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經常有人說以後會有哪個國家會替代美國的霸主地位,我覺得縱觀世界,只有擁有華夏文明的中國。不過,中國肯定採用霸權主義,而是用華夏文明在包容中消化其他文明。



花木童說史


這是中國政治文化發展早熟的必然結果。在唐代之前,皇帝制度雖然保證了“家天下”的中央集權,但是卻做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君主專制。即使有秦始皇的“受命於天”,漢武帝的“天人感應”,以及數不清的御用文人所謂的道統、正統之說,中央的權力往往只及郡縣,不及鄉里。

這是因為皇帝們統治區域太大了,職業官僚的隊伍太弱小了,更為致命的是皇帝缺少官僚人才隊伍。

有的同學可能不信,怎麼可能呢?中國自古以來都不缺當官的。所謂,“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句話說的沒錯,那可是宋朝之後。而且,宋朝以後還流行著一句話“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話。有宋(宋朝是否是大一統王朝存在爭議,因此“有宋”一詞姑且聽之)一朝,戰鬥力之孱弱,已達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為何煌煌盛威的華夏,漢唐之雄風,待到宋代,畫風卻突然為之一變呢?

這與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發展程度有關。權力都是貪婪的,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想著分權、授權。宋美齡當年看著新華社的長篇社論,淡然說道:“他們是還沒有嚐到權力的滋味”。皇帝們作為天下“餘一人”,稱孤道寡,臥榻之側,更是難容他人酣睡。所以,歷代皇帝,都在不遺餘力地打壓地方勢力,權歸中央。

秦始皇沒有經驗,不立公室,崇尚法家治國,以吏為師,結果秦國內部凝聚力還沒建設起來,二世而亡。漢朝吸取教訓,分封公室鎮守地方,並舉茂才、孝廉,推舉地方才俊為郎官(官僚預備隊伍),意在籠絡(控制)地方勢力。然而,由於茂才、孝廉都是推薦制的,所以官僚隊伍成為了私相授受的裙帶族譜,所謂的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即是如此。這樣就造成了天下公門皆出自豪強的局面。官僚隊伍逐漸成為地方利益的代言人,與皇權發生衝突,最終架空了皇帝,如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種狀況發展到後來,形成了門閥政治,以東晉時為盛,時有名言“王與馬,共天下”。南朝中,東晉武功最盛,而歸結起來,出自皇帝公室的大將軍幾乎沒有,全都是江南四大家族的人物。

衣冠南渡後,北方權力真空,少數民族當權,中原大地有大量的塢堡,漢民聚而自保,少則廕庇數千家,多則連橫數萬家。北魏王朝對此也莫能奈何,只好承認他們的既有地位,給了他們一個官“宗主督護”。《琅琊榜》裡的梅長蘇被稱作“宗主”,是有著歷史原型的。

北周—隋—唐,其實都是關隴軍事貴族建立的王朝,皇帝們對這些貴族,又愛又恨。沒有他們,皇帝們的位子不穩。有了他們,皇帝們的位子更不穩。隋煬帝不就是被宇文化及給殺了嗎?

所以,唐朝的皇帝們想的最多的就是防範關隴軍事貴族。他們用了三代人的時間,才終於初見成效,標誌事件即是武則天遷都洛陽。武則天之所以敢於這麼做,因為斯時新的官僚選拔制度——科舉制已經發展的比較完善了。

科舉制打破了世族對官僚集團的壟斷,這對皇帝是好事。新興的官僚集團,多數出身底層,沒有世家大族的背景,只能依靠皇權才能在皇城立足。所以,武則天之後,世族政治逐漸式微了。秦始皇沒有做到的事,讓“考試”給辦到了。到了宋代,由於“金匱之盟”的疑點重重,趙光義急需搭建自己的執政班子,於是大量的士子通過科舉制度成為皇帝身邊的親隨。

這些職業官僚,基本都是異地做官,雖然有“為官一任,富民一方”的古訓,但是讀書種子雖好,可爭奈處理政務不拿手啊!於是,在正常的官員體制之外,逐漸形成了數量龐大的胥吏集團。這些跑腿的差事,官員們是沒有多少賞錢的,他們要生存,只好各種吃拿卡要,催生了大量的灰色地帶,導致怨聲鼎沸,民間苦不堪言。

咱們說軍隊的戰鬥力,可是說了大半天,只是說了皇帝們怎麼選拔當官的事。這中間有聯繫嗎?有很大的聯繫。

唐代之前,地方勢力還足以跟中央叫板(安史之亂即是明證),這些勢力在遭遇到外族入侵時,往往守土有責,因為他們是為自己而戰。他們的家小、財產都在當地,作戰意志頑強。可是隨著府兵制的被破壞,募兵制當道,以至於地方勢力失衡,使得世族政治勢力被遏制,卻催生了軍閥政治。軍閥政治雖然有很多弊端,但是軍閥也是為自己打仗(自己地盤),所以,即使唐代後期國力衰弱,也能靠著邊地的軍閥跟少數民族軍隊過過招。於此可以想見,那麼被吹到天上去的少數民族騎兵,其實真正作戰實力,也就相當於邊地軍閥。

宋代之後,地方勢力被皇帝派來的官僚集團給取代了,大量的灰色地帶,讓人們對皇帝們的忠誠度大打折扣。“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此時的寫照。人們自然而然,就會認為天下都是“老趙家的”,跟他們毫無關係。甚至,因為痛恨胥吏階層,甚至萌生了與之偕亡的念頭。

所以,北方的遊牧民族打進來後,發現宋朝的人的作戰意志相當弱,連黃河天塹都無人把守。搞得金軍都不敢進軍,擔心會遭到“東京八十萬禁軍”的圍殲。

後來的王朝,除了元朝比較奇葩外,明清兩朝,都是極為重視科舉制度的,這使得地方勢力越來越弱化。國家表面上看是穩定了,但是實際上全都成了打工的心態了。所以,才會有中國老百姓最為樸素的價值觀,“不管是誰來了,他們都得收皇糧不是?既然都是一樣的結果,為什麼還要拼死拼活地跟異族統治者拼命?

“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君以仇讎待我,我以仇讎報之”。君主集權,萬馬齊喑。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竟然有老百姓幫著扶梯子。可見,“民不知有國”到了何種地步?

在世界上,英國是第一個建立了文官政治和近代化的軍隊的國家。不過比之宋朝不同的是,英國有明確的法律條文,避免官僚腐敗,他們還頭一次制訂了文官的績效考核制度,是為現代企業屢試不爽的圭臬法寶。

最為重要的是,英國趕上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得以裝備軍隊,使得英國在轉型為文官政治下,自然能夠靠著武器的優勢下,滿足應對古代騎兵的衝鋒。

宋朝可沒那麼幸運,因為技術革命需要同樣的材料學、工程學等各種知識和理論儲備都要達標才能促成一場技術革命。宋朝很明顯,只是掌握了製造火藥的配方,卻沒有能力把火藥的價值發揚光大。

正是在這個觀點邏輯上,唐朝之後的漢人戰鬥力越來越差,乃是因為士兵們作戰時早已忘記了為什麼打仗,為誰打仗?

所以,漢人的戰鬥力變弱是因為君主專制下的政治體制下忘記了抵抗外來侵略者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