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时代吗?

用户69331504


中国进入真正意的工业社会尚不足五十年历史,在此之前是农业文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下绝大多数民众被固着在土地上,活动范围极小。如无战乱,民众则处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朝夕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环境中。对于极少数城市居民,也因严格的户藉制度而出行活动极少。这种自给自足却需求低下的生活状态,只有衣食无忧,出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陶渊明式的桃花源的社会环境并不是什么难事。由于社会文明并不高,只要社会安定,社会产出就很容易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或短或长,或整体式局部的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历史上并不鲜见。举一例:隋未唐初的竇建德就曾建有过洺州一郡,历时三年的这种社会。据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八卷所载:唐武德二年…"建德于洺州劝课农桑,境内无盗,商旅野宿。"由是,就社会发展意义而言,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已不再是优良社会的标志。相反,公民的守法意识,政府卓有成效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物质需求和供给的高质量增涨才是创造社会幸福感的必要条件。相对"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后者只是初级阶段。


用户6374925883586


只要是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都知道,确实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虽然吃的不好,因为刚解放,国家一穷二白,刚灰复生产,生活是困难,但别忘了一家生4一5个孩子照样生活,人民生活过的有兹有味,在困难不偷他人东西,捡到一分钱也上交,孩子学习雷锋好榜样,大人一颗红心永向党,人人都有自遵心.有困难政府帮着解决,所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用户6090334426


有,那就是毛澤东时代!清政廉洁的时代、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好人好事层岀不穷的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无名英雄的时代、活雷锋的时代、真善美的时代、团结昂扬向上的时代、太平盛世的时代、真是夜不闭户、路可捨遗的时代、绿色健康的时代……抹不去的时代、我为童年时代点赞!拍手叫好!





遠方星閃爍


毛主席时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助人为乐,扶危济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剑吼昆仑


那个时代我们七十多岁的人最有发言权,就是知道人家有钱也不会去偷,没有这个偷的思想理念。人人做好事!以偷为耻,艰苦奋斗为荣!上下一心奋力拼搏!那个时代就是好!什么没有东西偷啊?纯粹谬论!我问你解放前难道比六七十年代生活条件好?解放前怎么有那么多强盗??不光是偷还抢呢!杀呢!


用户37876292396


我经常给现在的年轻人重复我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一件事:1978年9月30日晚,我从西宁坐火车去武汉某军校报到,需在郑州火车站转车。当时因为我走的急,所有行李及档案全部由我自己随身带。郑州火车站人多,带着行李排队签转不方便,看到一个年青人在大厅等车。就把行李往年青人跟前一放,说同志请你帮忙给我看一下东西,就去签转处排队去了,等到签好中转大约已过了三四十分钟,那个年青人坐在那里仍一动不动,看到我却急的不得了,说他的车马上要开了,因为我的行李又不敢离开。后来每每想到这件事,就感慨不已,我的档案、入学通知书、全部行李,如果丢了,后果不堪设想。只有那个年代才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一个毫不相干,素不相识的人,也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会这么热心、诚心帮人。如果这事情放到当下,你敢吗?


舟行水无痕


中国历史上“夜不闭户,出不关门”时代是“伟大的 毛泽东 时代”!


善良在呼唤


毛泽东时代就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真是太平盛世。非常怀念毛主席。


手机用户54255315611


答:确实有!在毛泽东时代!小偷也有不多而且是挂了名的,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公安人员很少介入!


孙惠群


毛泽东时代就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更正一下,路不拾遗不是说路上丢了东西没人拾,而是拾了以后不昧为己有,去上交,确切地说应该是拾金不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