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考比想象的更難!2003年非典中考對2020中考備考的各科啟示

考查形式:

1.在語文知識基礎知識與能力運用部分選取一些與疫情的相關報道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非典、科學防範非典。

2.在現代文閱讀部分,有關非典病毒疫情,在實用類文本和論述性文本閱讀中涉及。實用類文本多涉及醫學領域的科技文獻,論述類文本多涉及評論或新聞報道。

3.在作文部分,既有圍繞戰勝疫情的主題命制任務驅動型作文,也有選擇倡議書、感謝信等應用文體。弘揚中華民族戰勝疫病的勇敢精神和科學態度。

具體考查試題形式可大致分為如下幾類:

一、辨析題型

(例1,2003天津中考)根據情境限制,在下面句子空白處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今年4、5月份,SARS病毒突然襲來。為最終戰勝病魔,我國醫護人員和科研工作者在積極謀求國際臺作的基礎上.廢寢忘食,日夜攻關,所取得的_________為世人矚目。

A.成果 B,結果 C.後果 D.結局

〔解析〕本題以讚揚醫護人員和科研工作者為主旨,意在考查學生辨析詞義的能力。分析所給定的四個詞語,應選“成果”。

二、修改題型

(例2,2003連雲港中考)下面語段中畫線的句子有三處表達有誤,請把它找出來,並加以改正。

目前,①研製出抑制冠狀病毒的有效疫苗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在還沒有特效藥物的情況下,②就要求我們發揚和衷共濟這一中華民族長期以來的傳統美德,③激發廣大生物、醫藥研究人員的積極性,群策群力,④儘早研製出便捷的檢測方法,開發出一整套檢測系統,以遏制“非典”疫情的蔓延。

第_____處,改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處,改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處,改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段修改的語料涉及到“非典”中的人或事,均持褒揚態度。①改為:研製出有效抑制冠狀病毒的疫苗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或刪除“有效”);②改為:就要求我們發揚和衷共濟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③改為:儘早摸索出便捷的檢測方法(將“研製”改為“探索”、“尋找”、“總結”等也可以)。

三、科普類閱讀題型

(例3,2003南通中考)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對應試題。

生物細胞是病毒的“家”

①什麼是SARS致病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已公佈:是病毒,而不是細菌或衣原體。這就是各種抗菌素對此病無效的原因。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它比細菌、衣原體的組成簡單得多,僅由一個蛋白質外殼和包在其中的遺傳物質核酸分子(DNA或RNA)組成。而細菌是完整的單細胞,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染色體,所含的化學成分主要有脂多糖、蛋白質、DNA和RNA核酸分子等。衣原體的結構類似細菌,但比細菌稍小。細菌的大小通常為0.5到5微米,衣原體為0.3到1微米,而病毒比最小的細菌還要小100多倍。在生存能力方面,細菌能在自然界獨立存活並繁殖;衣原體雖能在自然界存活,卻必須進入被感染生物的細胞後才開始繁殖;而病毒卻在自然界中無法獨立生存,它們需要在活細胞中過寄生生活,並依靠所寄生的活細胞的代謝才能複製擴增。因此生物細胞是病毒的“家”,在許多情況下,病毒與宿主能夠共存,不會引起明顯的疾病。

②SARS病毒是一種冠狀病毒。冠狀病毒的名稱來源於此類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  )出的一種花冠狀外圍的形態。冠狀病毒進入人體後,會引起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疾病,最典型的是通常於冬季或春季在人群中引發上呼吸道感染。冠狀病毒還有引發胃腸道感染的可能性。在動物中,冠狀病毒會引起齧齒動物傳染性支氣管炎和豬的胃腸炎。冠狀病毒顆粒的大小為60—220毫微米,這就是預防SARS需要戴12層以上的厚口罩、殺滅SARS病毒需要選用能使蛋白質和核酸分子失活的消毒劑的道理。

(選自2003年5月7日《大河報》,有改動)

1.選出填入第2段括號中最哈當的詞語。

A.出現 B.表現 C.呈現 D.浮現

2.選文第①段從以下兩方面將細菌、衣原體和病毒進行比較:

(1)從_________方面   (2)從_________方面

3.作者將生物細胞比作病毒的“家”,是因為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根據上文,可以推測第①段中的“宿主”是指_____。

5.在防“非典”期間,假如你母親去超市購物,準備戴—個只有6層紗布的口罩,你如何勸說她戴上12層紗布的厚口罩?請將你要說的話寫在下面。(提示:①說明理由時可用文中的原句;②說話要得體;③不超過40字。)

〔解析〕1.C 2.(1)大小 (2)生存能力

3.需要在活細胞中過寄生生活,並依靠所寄生的活細胞的代謝才嫩才能複製擴增。

4.病毒所寄生的活細胞。

5.答題要點:①講清理由(“病毒比最小的細菌還要小100多倍”,或“冠狀病毒顆粒的大小隻有60—220毫微米”);②稱呼,應將書面語“母親”換成口語;③語言簡潔。

四、擬寫題型

命題人給定範圍,要求學生擬寫出簡潔、明瞭的短語,或寫廣告語,或寫留言,或寫電視字幕。如:

(例4,2003山東中考)用一句話為“抗擊非典”宣傳活動擬一則公益廠告,至少用上兩個成語。

(例5,2003宿遷中考)讀下面這則消息,請你寫一條電視滾動字幕以闢謠,不超過30字。

讀5月17日《江蘇科技報》報道:來自ⅹ×市公安局的消息稱,5月6日該市一些地方“硝煙瀰漫,鞭炮聲不斷”,原因是該市盛傳著這樣的謠言:某縣醫院產下一“神嬰”,該嬰墜地即說:“燃放鞭炮,可防治非典。”謠言一出,一些盲目恐慌的人紛紛用電話、手機等四處告知親友,一時間,誠市部分地區群眾搶購炮燃放,以“炸走”“非典”。

〔解析〕“非典”流行期間,有極少數人造謠、傳謠,人為製造恐慌氣氛,致使缺乏科學知識的少數人盲目恐慌,還有極少數幹部和醫護人員因害怕“非典”而擅離職守,給防治“非典”工作造成極壞的影響。因此,宣傳科學的防治方法,引導人民理智地對待“非典”;號召人民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樹立正面形象,宣傳抗“非”英雄的事蹟,在那時顯得非常重要。

這二題就是圍繞這些主題擬就的,例4答案如: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和表共濟,必將取得抗擊“非典”的勝利。例5如:①鞭炮豈能炸“非典”,防“非”只能靠科學。②“神嬰”之說純屬謠言,防治“非典”須靠科學。③戰“非典”不靠科學靠“炸鞭”,純屬謠言。④”神嬰”之說純屬謠言,信謠傳謠擾亂社會,屬違法行為。

五、分析題型

(例6,2003湘潭中考)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去“非典”的日子裡,有少數人卻接機哄抬“防非”物品價格,坑害百姓。如果你是一名記者,請就此事發表看法。字數在100-150之間。

(例7,貴州中考)抗“非典”引發了人們的一些深思,你是怎樣想的,讀讀休的見解?

〔解析〕“非典”流行期間,少數人不顧人格哄抬物價,制或售假、劣防“非”產品,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例6題中命題者就聚焦這一主題,請學生以記者的身份就少數人的行為發表看法,這是一道非常切合時代意義的題目。記者能主持正義,敢於講真話,是人們崇拜的對象。讓學生以記者的身份,客觀上就把學生置於正義的立場,這一身份的變化,就把學生推到了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的角色上,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氣、勇於講真話的良好品質。例7讓學生針對“非典”發表看法,在考查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也檢測了學生的思想水準。可從環保、衛生、習俗等角度談,只要是對抗”非典”所引發的聯想,言之成理即可。

六、析表題型

(例8,2003蘇州中考)下邊是5月12-21日全國和北京新增非典確診病倒的疫情走勢圍,請你對圖中提供的信息進行比較分析。(1)從整體和局部看,全國和北京的疫情呈現出怎樣的發展勢?(2)北京的疫情變化對全國的疫情變化有什麼影響?

疫中考比想象的更難!2003年非典中考對2020中考備考的各科啟示

〔解析〕本題以“非典”疫情的變化作為內容,以曲線圖為載體來反映全國和北京“非典”疫情越來越好的形勢,給人以信心和鼓舞。分析曲線圖可以發現:全國和北京的疫情總體呈下降趨勢,其間有波動,5月13日(或5月14日開始)下降幅度明顯加大;(2)北京的疫情變化直接影響全國的疫情變化。

七、讀圖題型

(例9,2003黃岡中考)下圖是中國郵政繼1991年和1998年發行的抗洪賑災郵票之後所發行的反映我國重大災害的第三套郵票,主題為《萬眾一心,抗擊非典》。仔細觀察這枚郵票,用簡潔的文字對其構圖設計及含義加以說明。

疫中考比想象的更難!2003年非典中考對2020中考備考的各科啟示

〔解析〕命題者選擇抗擊“非典”的紀念郵票作為語料是有時代和現實意義的。這種題型不僅能考査學生的觀察思考力,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考査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代表中考題型改革的方向。觀察這枚郵票,可以發現:這枚郵票由左右兩幅畫而構成;左邊是一箇中國結,右邊上方是白衣天使,右下方是鎖定“非典”病毒的槍口。整個畫面象徵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非典”。

八、寫作題型

(例10,2003甘肅中考)2003年的春天,我們除了嗅到花香,還不時地嗅到消毒藥水的氣味,”非典型肺”這場突如知其來的災難降臨我國,嚴重危害著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5月12日,“蘭山中學學生會”就預防非典”召開了專了會議,現在請你以“蘭山中學學生會”的名義寫一份倡議書,號召全校師生員工枳極行動起來,預防”非典”。

(例11,2003廣西中考)最近,新聞媒體上最震憾人心的廣告語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科學防治,戰勝非典!”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都在與“非典”進行著不屈不撓的抗爭。在抗擊“非典”的日子裡,在我們身邊,有過許多感人的故事,發生著許多令人深思的變化。請你選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來,讓我們一起分事它的甘苦。題目自擬。

〔解析〕這兩題以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出發點,例10考査學生寫作應用文的能力,例2考査學生感知生活、提煉話題、寫人敘事的能力。這兩題的共同點都涉及到“非典”這一時代的重大話題,特別是第11題能讓學生在寫人記事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建議:平時多關注冠狀病毒報道的新聞,練習給醫護人員寫一段留言。查看有關疫情起因的資料,結合自己的思考,嘗試寫一些關於人類與自然、動物如何相處的倡議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