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電商再一次讓世界看到中國企業的力量與擔當

疫情面前,電商再一次讓世界看到中國企業的力量與擔當!

當下疫情,是對整個社會提出的一次大考,一個月以來,不斷有企業向社會傳達「實體企業正在承受巨大壓力」的訊號。


新潮傳媒開工首日即裁員500人,高管集體降薪20%;節後復工第一週,企業招聘需求同比降低七成;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三個月,向社會呼救……在這個新年裡,這樣的新聞伴隨著疫情發展的動態不斷湧現。我們相信在各方努力的情況下,這場疫情早晚會結束,但如何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是每個企業都無法逃避的課題。


早在2003年非典時期,就有不少公司經歷過這樣的時刻,但是當時的他們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咬牙堅持,開闢新的業務模式,最終成長為各行各業的巨頭。

"誕生"於非典的銷售模式 造就以京東阿里為首的電商巨頭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現在我們熟知的許多電商平臺,其實都是誕生於非典時期。


那時的京東還叫「京東多媒體」,在北京開了十幾家店鋪,主要銷售CD和刻錄機設備,非典爆發前夕,劉強東雄心勃勃要繼續擴張門店,03年3月份,北京開始通報出現非典型肺炎病例,沒過多久,整個北京就陷入了幾近「空城」的狀態,人人自危。無奈,劉強東只好關閉了所有的店鋪,自己和幾名員工留守在總部辦公室裡,那時京東賬上的2000萬流動資金不到一個月就虧了一半。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提議,為什麼我們不在網上賣設備?劉強東一聽,覺得有道理,於是在辦公室裡開通了寬帶,帶著員工一起在網上賣貨,那時候的人們對網購還沒有概念,劉強東和員工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在新聞底下的評論區和與CD有關的論壇裡發賣貨貼。那時候有一個著名的CD論壇叫CDbest,劉強東在上邊發帖以後,一個版主跟帖說,「這家公司我知道,是我認識的唯一一家不賣假光盤的公司」。


後來的故事,眾所周知,劉強東因為不賣假光盤在網上賣火了京東多媒體,不僅成功撐過了非典時期,還力排眾議,關閉了全部的線下業務,全心全意做網上銷售。於是有了今天的京東。


很多年以後,劉強東說,「是非典成就了我,成就了京東。」,不僅如此,劉強東還留下一個規矩,「全國任何地方發生災難,京東臨近庫房的管理者都無需彙報,即有權捐出庫房裡災區所需要的物資」。


彼時的阿里已然比當時的「京東多媒體」強大,但也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期。


2003 年 5 月 2 日,阿里一位從廣交會回來的女員工宋潔經醫生診斷為「非典疑似病例」,48小時內確診。旋即,阿里就陷入了輿論的漩。5 月 10 日,全員在家辦公隔離的阿里推出了淘寶網,開始經營B2C業務,淘寶網那時候有一句話:紀念在最艱苦的時候堅持創業的人。解除隔離後,為了紀念這種同舟共濟的精神,每一年的 5 月 10 日都被定義為阿里日。安然度過危機後,中國人開始廣泛地接受電子商務,阿里也迎來了發展。


除了京東和阿里之外,還有一家公司也差點被非典擊垮。


2003年非典疫情公佈後,與現在相似,各地都發布通知,要求大家儘量呆在家裡,不要出門。可想而知,以賣火車票、機票和酒店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生意必然一落千丈。當時,生意剛剛處於快速發展期的攜程就遭受了致命的打擊,幾乎所有業務停擺,客戶排隊要求退費。當時的梁建章選擇保留所有員工,在家辦公發放60%的工資,靠著已有的現金流生生的扛過了非典時期。6月份,非典疫情過去以後,在家裡憋了三個月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旅遊,中國的旅遊市場迎來了大爆發,攜程也藉此機會成長為了行業的巨頭。


「脫胎」於非典的電商巨頭「勇戰」新冠

正因為經歷過非典時期,京東對於疫情格外敏感。2019年12月,正是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感染浮出水面的時候,京東武漢總部已經檢測到湖北地區口罩銷售數量大幅度上漲,當時的京東就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沒過多久,京東總部就對武漢業務部下達了預警通知,要求做好應對的準備,並同時著手向武漢地區調集口罩等物資。


與阿里的平臺模式不同,京東的自營模式,不僅與許多廠家有穩定的合作關係,而且自有倉庫中也儲存了大量的貨物。因此,京東首先是將倉庫內的已有貨物進行針對性的調配,京東物流的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說過,京東首批運抵武漢的100萬枚口罩裡,幾乎全部都來自現有庫存的調集。並且,京東還迅速聯繫廠家,詢問是否還有產能或者能否組織復工復產,由於正值春節期間,即便企業能夠生產,也沒有能力將貨品運抵京東,京東直接將轉運車開到工廠裡,產品下了產線立即運抵倉庫,開始分發運輸,極大的縮短了物資從廠家到疫情前線的時間。


很多人都覺得,疫情的爆發對物流的考驗就和雙十一是一樣的,但兩者還是有著極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武漢地區的交通管制和隔離措施。


疫情當前,幹線司機駕駛車輛將物資運抵武漢之後,不一定能夠及時返回當地,即便能夠返回當地,也會被要求隔離14天。京東的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每一趟物資運輸對於司機來說都是「單程」的,對於京東來說,是一場對人員儲備的「消耗戰」。為了填補運力的空缺,繼續向武漢「填坑」,京東還從社會上找了一些私人的貨運老闆,而他們回到當地因隔離產生的經濟損失,都是由京東承擔的。

疫情面前,電商再一次讓世界看到中國企業的力量與擔當

當物資的生產、幹線的運輸結束以後,剩下的就是如何將一份份物資準確、安全的送到收件人的手上。京東小哥也是普通人,尤其是武漢市內的小哥們,他們在面對疫情的時候也會驚慌,也會害怕。


京東物流武漢寶豐營業部的站長助理尚黎明,他每天都奔波在醫院站點之間進行配送,主動選擇遠離家人,年夜飯吃的是自熱米飯,大年初一時還在朋友圈發了消息,"請為還能給您配送的師傅們一份體諒,真的很不容易,大家都也有妻兒老小。"1月29日,尚黎明在接受《央視新聞》的採訪的時候說「我們這個時候送貨也談不上有多偉大,但是有很多人需要。」,在記者問到現在有什麼需求的時候,他說「現在最大的奢望就是好好睡一覺」。

疫情面前,電商再一次讓世界看到中國企業的力量與擔當

實際上,在一線的配送任務當中,更加恐慌的往往是收貨的民眾,在疫情期間,很多小區都已經實行無接觸配送,但還是有不少客戶會要求送貨上門,不然就投訴。但是有的用戶又會擔心小哥會傳染病毒。


有京東小哥給我們描述這樣的場景:小哥來到用戶家門口,打電話給對方,對方隔著門對著電話說,"你放下吧。"小哥放東西在門口,然後對著電話說,"我走了啊。"實際上,京東已經開始向武漢投放無人駕駛配送機器人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機器人能的隔絕人與人的接觸,極大的減少感染的風險。

疫情面前,電商再一次讓世界看到中國企業的力量與擔當

除了京東,疫情爆發後,阿里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支援抗疫一線,不但從俄羅斯購置了大量的物資,並且阿里集團還專門設立了10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淘寶天貓還備貨7200多萬件庫存民用防護物資、阿里健康推出居民"線上義診"、釘釘上線"防疫精靈"群機器人等,支援一線「戰爭」。

疫情面前,電商再一次讓世界看到中國企業的力量與擔當

攜程也在線上展開了抗擊疫情的工作,其在線上開展的「抗疫雲課堂」截止到目前已經吸引了6700家門店參與,作為行業領頭羊,攜程通過這樣的方式助力疫情期間旅遊行業人才培養,幫助其他企業平穩度過疫情階段。

給我們的啟示

非典的爆發衝擊了許許多多的中小企業,也造就了以京東、阿里為首的電商巨頭。實踐證明,當時不論是京東、阿里還是攜程的戰略選擇和方向都是正確的。當下新冠疫情的爆發同樣讓我們看到下沉市場、中老年、社區、即時消費等在此次疫情面前需求量極大、供給很脆弱,這不僅是電商巨頭,也是各個中小企業的機會、命題,當下要考慮的是如何扛過這一段寒冬期,並且抓住疫情爆發暴露的社會供給的不足,尋求新的發展。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過後,我們終將更加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