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义不容辞——月的抗“疫”战争

疫情当前,义不容辞——月的抗“疫”战争

用大爱诠释亲情
宋小娟
月是社区的一名普通工作者,刚近年关的时候,她忙着和同事一起慰问社区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推着满车的慰问品穿街走巷,挨家挨户的送米送面送油。好不容易等到除夕这一天,终于可以歇息了,月赶紧趁着天未黑尽赶往附近的超市,购买了除夕年夜饭的食材,在家里煎炸烹炒,做好一桌丰盛的饭菜,只等待着忙碌一天的爱人和从辅导班归来的女儿一同享受年夜饭的香甜和一家团聚的喜悦。

爱人砰的打开家门,一声不吭地坐在沙发上,女儿也紧跟着回到家中,不停地唉声叹气。月将双手伸到背后,解着系在背后围裙的活结,一脸疑惑地看着他们:“这大过年的,你们这是怎么了?”爱人眼里有些泪痕:“你难道不知道,武汉现在正陷入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之中,而且已经向全国各地扩散蔓延而来。”月呆呆的立在原地,喃喃地说:“有那么严重吗?”女儿也无奈地说:“这下大伙的年可过不好了!”爱人拿着手机给月看:“你自己瞧嘛,武汉在昨天就关闭了通往各地的交通路口,用封城来杜绝病毒的外传,他们决定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来全体抵制病毒的传播。”月的心里苦苦的,今晚的年夜饭吃的很沉闷,这是往年都不曾出现的状况。

情况越来越严峻,原本很热闹的西安城市关闭了大唐不夜城的灯火,关闭了钟楼的灯光,关闭了城墙上辉煌的彩灯和大雁塔的音乐喷泉,突然之间整座城市变得凄冷孤苦,所有的人都被通知留守在家中,外出必须佩戴专用口罩,学校的家长群里,老师要求孩子每日汇报健康情况和有无外出,所有辅导班都停止补课。城市里的人们都静守在家中,不能拜年,不能走亲访友,不能去饭店团聚吃饭,大伙都困守家中,只能从一部手机获知外界的消息。
月本来就喜欢制作美食,于是利用她购买来的食材开始在家里烹饪各种饭食,看着爱人悠闲的阅读新闻,女儿温习功课,还有一同享受家里饭菜的温馨画面,月感觉此刻的岁月静好。
眼看着大年初一结束了,初二的早晨月被急促的手机铃声吵醒,她迷迷糊糊的拿起手机接听:“月,通知今天全体社区人员正常上班。”月有点发傻,这大年初二为何上班呀?爱人和女儿也被电话声音吵醒,爱人皱着眉头看着月:“外边那么危险,咱们陕西已经出现二十多例了,你怎么还上班?”女儿也抱着月:“妈妈,你别去,万一被传染了怎么办?我害怕!” 月此刻的脸上流淌着泪水,感觉仿佛成了生离死别的场面。月温柔的看着他们:“我的工作就是为社区居民服务,这个时候肯定是大伙需要我们了。”月赶忙收拾好自己,来不及擦去眼泪,就急冲冲跑出家门,爱人连忙追出来:“月,别忘了口罩。”月转身抓过口罩,就跑到了社区的工作大楼。同事们已经开始集中在工作岗位上,大伙带着口罩,眼睛里流露出关切的神情。领导这个时候对着大伙开始讲话:“大伙别怪我,我无法给大伙提供防护的工具,希望大伙一定要佩戴好口罩,自己做好防护措施。咱们社区的居民都困在家中不能外出,可是小区的安全还是需要有人来管,检查外来人口,防守小区的大门,处理各家各户的紧急事情,这些都是咱们的职责。”月看着同事们,大伙都无声的回归到自己的岗位上。

白天的小区寂静无声,除了有几只麻雀在寒风中叽叽喳喳叫几声,几乎看不见人的身影。可是月和同事们知道,在身边的每一栋楼上,每一扇窗户里,都有着担惊受怕的人们,他们为了杜绝疫情的蔓延和传播,死守在家中。而社区的工作人员却防守着小区的安全,监控着每家每户的健康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
每当回到家中,面对爱人担忧的眼神,女儿委屈的哭声,月疲惫的沉入梦境。临睡前,她搂着女儿:“虽然妈妈的工作很普通,可是能够在这么危险的时候为大伙做一点贡献,妈妈心里也是骄傲的。虽然妈妈不能和奔赴湖北重灾区的叔叔阿姨相比较,但是这是妈妈的职责,别忘了,妈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得去哪里。”女儿含泪点了点头,哽咽地说着:“那你一定要小心,注意防护好自己。”
月沉入睡梦中,她梦见西安的城市绽放了粉色的桃花和樱花,白色的梨花和玉兰,满树的芽苞啪的咧开,变成稚嫩青翠的树叶,人们穿戴着时尚的春装,穿梭在大街小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的笑容。

作者简介:宋小娟,西安市雁塔区作协会员,雁塔区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作家摇篮》杂志签约作家,曾在《延河》《文学陕军》《陕西文谭》《白露文学》《作家报》《劳动者报》《陕西省工会杂志》《国防通讯等纸媒》及网络平台发表文学作品,并获得众多征文奖项。


疫情当前,义不容辞——月的抗“疫”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