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疫情之下,養殖業如何在保供中實現突圍?

2020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早一些,養在圈裡的豬雞牛羊吃完了最後一頓晚餐,飄落的雪花帶走了養殖戶最後的希望。

春節期間,防控非洲豬瘟的戰鬥還在繼續,一場前所未有的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又打響了。多地封城、封村、封路的網格化防控,導致飼料、獸藥等生產物資運輸受阻,部分養殖場戶出現了存料不足甚至嚴重缺料,一些雞鴨等家禽養殖戶因飼料斷檔而忍痛毀苗,同時生產出的肉蛋奶等產品積壓運不出去,種畜禽苗等運不進來,養殖鏈條上相互擠壓正在錯失新的養殖週期,嚴重影響到養殖業的生產持續性。

疫情防控大局之下的“產品送不出,原料調不進”,養殖生命體產業鏈受阻,讓養殖場戶處於兩頭受擠的尷尬境地,以家禽業為主的養殖產業遭受嚴重損失更是讓心懷希望的養殖場戶心生無奈。

双重疫情之下,养殖业如何在保供中实现突围?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養殖戶的頭上就是一座山。今年的養殖業面臨著非洲豬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兩座大山,雙重疫情下養殖業如何能降低風險實現穩產保供,是擺在養殖業面前必須完成的答卷。要在新冠肺炎防控大局中統籌謀劃降本增效,結合非洲豬瘟、禽流感等疫情防控經驗,讓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出臺的針對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養殖場戶要做好雙重疫情防控,及時改變現有生產和銷售模式,謹防在新冠肺炎防控中錯失養殖週期,直接影響動物產品供應導致市場斷檔,要在加快恢復生豬生產中,實現肉蛋奶等畜產品的穩定供應,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役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生產安全是根本。“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2020年對我國養殖業來說,生產安全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做好動物疫情和新冠肺炎的雙重疫情防控,另一方面還要做好以生豬復產為中心的生產保供安全。為此,養殖場戶要充分認清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的極端重要性,要知道在嚴格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社會上人員、車輛流動減少,區域性的隔離更有利於非洲豬瘟等動物疫情的控制,對提升生物安全、安心生產是有利的,要深刻理解各地嚴格執行的防控措施,積極做好特殊時期養殖場新冠肺炎防控,對所屬加工企業、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做好疫情期間員工的防護工作,加強對環境的嚴格消毒,從畜禽生產、收購、加工到成品上市等所有環節,全面按照疫情防控規定的防疫措施和畜產品生產衛生要求嚴格執行,確保養殖場安全和畜產品衛生安全。

要堅定信心頂住壓力積極應對,發揚養殖業積累的春防秋防畜禽疫病防控經驗和嚴防非洲豬瘟的戰鬥精神,以安全為前提養好畜禽,管理好養殖場。相信新冠肺炎疫情終將會過去,只要保證養殖場生產安全就有保供的基礎,就會迎來希望的曙光。

双重疫情之下,养殖业如何在保供中实现突围?

用好政策是關鍵。我國作為肉蛋奶生產消費大國,保障畜產品穩定生產和安全供給是養殖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去年8月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了一系列以扶持生豬生產為主的政策措施,扶持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是前所未有,生豬穩產保供已成為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

剛剛發佈的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要採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要壓實地方責任,落實“省負總責”,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強化縣級抓落實責任,保障豬肉供給;要落實支持政策,嚴格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舉措,抓緊打通環評、用地、信貸等瓶頸;糾正隨意擴大限養禁養區和搞“無豬市”“無豬縣”問題;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落實防疫人員和經費保障,在生豬大縣實施鄉鎮動物防疫特聘計劃。2020年這些實實在在以扶持生豬生產為主的各項養殖業扶持政策將進一步得到落實,養殖業的政策紅利將突顯。

同時,在新冠肺炎防控的非常時期,針對養殖業產業鏈受阻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抓緊落地,養殖場戶面臨的產品和飼料運輸難、進出難的問題正在緩解。尤其在當前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兩手抓背景下,不同地區都出臺了針對有關行業和相關中小企業的稅費減免、政府補貼、財政貼息、金融救助等政策,養殖場戶要根據自身實際積極瞭解相關政策,有效利用扶持政策增強抗風險的能力和發展韌性,順利渡過難關贏得持續發展的未來。

双重疫情之下,养殖业如何在保供中实现突围?

提高管理是重點。養殖業看似簡單,感覺就是餵豬餵雞的事,實則是一個高度細分的產業鏈,前端的種畜、種苗,後端的屠宰、加工,中間的飼料、獸藥、養殖、防疫等,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是滅頂之災,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能夠降低風險,提高效益。

這次新冠疫情防控初期,養殖業尤其家禽業遭受損失,就是卡在運輸上,封路措施導致養殖場飼料、種苗運輸困難,使得養殖產業鏈前端畜禽沒料吃,後端產品無法屠宰加工,更沒法運出,牽一髮而動全身,養殖場戶進退維谷,出現毀苗自救的現象,相信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給養殖場戶提了醒,不但要做好日常生產管理,還要加強風險管控和應急能力,要提高養殖主體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在疫情發生後要在生產上及時採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或適當降低產能,或調整飼餵節湊,或上下游抱團取暖,通過優化管理流程,儘可能降低或減少經濟損失堅持活下來。

双重疫情之下,养殖业如何在保供中实现突围?

與過去相比,現在我國大多數家庭都不儲備食物,動物性食品儲備的更少,需要經常通過市場購買來補給,養殖戶針對出現的產品銷難,通過電商渠道或者和當地防控指揮部聯繫,儘量縮小銷售半徑,像養殖週期短的家禽業,在疫情防控條件下,可以採取縮小鮮蛋銷售的半徑,圍繞本地中小型商超和社區便利店、社區群鋪貨。

大型畜牧業龍頭企業要肩負社會責任,發揮管理系統和抗風險能力強的優勢,主動幫助中小養殖戶疏通上下游鏈條,能供則供,不哄抬生產資料價格,保障養殖戶生產;能收則收,不壓級壓價,讓產品能出去,讓產業轉起來,共克時艱。

轉型升級是目的。疫情終將過去,生活還要繼續。隨著消費升級和飲食方式的轉變,人們對動物產品的需求不斷多樣化、優質化,高質量發展的現代養殖業永遠是朝陽產業。在當前雙重疫情之下,危機也是機遇,養殖業的轉型升級將加快推進,養殖場戶的抗風險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標準化養殖、集中屠宰、冷鏈物流等將是常態,過去活豬長距離調運的現象逐漸減少,冷鏈運輸肉品將成為常態,奶業、禽類、牛羊等產品的消費逐漸增加,畜產品消費結構正在起變化,養殖業要主動適應新變化,在變化中求得生存發展。

双重疫情之下,养殖业如何在保供中实现突围?

2020年註定是被中華民族銘記的一年,對於養殖業來說,在新冠肺炎和非洲疫情雙重壓力之下,各種利好政策的出臺依然是充滿機會的一年,也可能是更好的一年。最大的風險依然是生產安全,只要圈裡的畜禽在,機會就在,因為抗疫情需要肉蛋奶的保障;疫情過後,人們還得吃肉蛋奶,而且要吃綠色優質的高品質肉蛋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