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我把暱稱忘記啦


有人對江西省的“江西”二字不太理解,認為江西省明明位於長江以南地區,應該稱為江南省,為何卻稱為“江西”?

長江在江西省境內(與湖北、安徽以長江為界)的走勢基本都是東、西走向。但長江在快要進入安徽省的時候,開始向東北方向流去,安徽省內的長江段呈西南——東北流向。

問題就出在這裡。安徽省境內的長江,可以粗略地把兩岸分為東岸和西岸。東岸,就是咱們常說的江東。在古代,古人把東稱為“左”,西稱為“右”。長江東岸,也就是江東地區,稱為江左。三國兩晉的史書中經常提到“江左”。同理,長江西岸的“江西地區”,稱為江右。

你會說:不對,江西省明明在長江南岸,不在長江西岸。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六朝以前,那時的人們所說的江西,不是指現在的江西省,而是今安徽省境內長江西岸的廬江郡(安徽省安慶市、六安市一帶)、九江郡(安徽省淮南市、滁州市、合肥市一帶)。

比如《三國志》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東漢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與孫權大戰於濡須口,曹操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則致書曹操曰: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認為長江沿岸州郡經常被吳兵侵襲,下令沿岸居民內遷。沒想到廬江郡、九江郡、蘄春郡、廣陵郡等沿江百姓受到驚嚇,拖家帶口十餘萬,渡過長江,進入江東。《三國志-吳主傳》說:“江西遂虛”。這裡的“江西”,顯然不是指現在的江西省,主要是指現在安徽省的長江西岸地區。

在晉朝,包括東晉,“江西”也是特指現在安徽省的長江西岸地區。有一條非常具體指向的史料,《晉書-郗鑑傳》記載,晉明帝剛繼位時,大臣王敦坐鎮荊州,威脅朝廷。明帝就封安西將軍郗鑑,都督揚州江西諸軍事,坐鎮合肥,王敦非常害怕。這說明至少在東晉,以合肥為地理中心的安徽省長江西岸地區,被稱為“江西”,與“江東”對應。《晉書-地理志》明確記載,“江西”就是指廬江郡、九江郡,和現在的江西省沒有關係。

那麼,今江西省被稱為“江西”,是什麼時候的事?與唐太宗李世民有關。

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將天下分為十道,其中包括江南道。江南道的面積非常大,包括江蘇省、安徽省長江以南地區、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貴州、重慶東部等地。

在古代交通落後的條件下,江南道實在太大了,管理不便。唐玄宗開皇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在天下十道的基礎上,變成十五道。江南道拆分為三個道:江南東道、江南西道、黔中道。江南西道的得名,是因為這片區域位於原江南道的西部(不包括黔中道)。江南西道的管轄範圍,包括現在的江西省,湖南省東部、皖南。江南西道和秦漢三國兩晉時的“江西”地區,在地名上沒有前後繼承的關係。

秦漢三國兩晉時稱的“江西”,也就是現在的安徽省長江西岸地區,進入唐朝後,一般稱為“淮南”。而由於江南西道的出現,“江西”一詞的指向,就慢慢縮小至現在的江西省、湖南省,尤其是以江西省為主。

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唐朝設江南西道觀察使,簡稱江西。同時,在今湖南省設湖南觀察使。這時的“江西”,在地理概念上,和現在的江西省已差不多重合了,除了洪州(南昌)。唐德宗初年的公元788年,洪州(南昌)才劃入江西觀察使轄區。從此,中晚唐的江西,基本上指的就是今江西省了。

經宋、元、明、清至今,江西的含義固定下來。明末清初,有些文人寫文章時刻意泥古,依然把安徽省長江西岸地區稱為“江西”,很容易與江西省混淆,遭到了大儒顧炎武的批評。

更多江西曆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江西省簡稱“贛”,省會南昌市(古稱洪城或洪都),位於中國東南部,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全省轄11個地級市,100個縣(市、區),2016年末常住人口約4600萬,面積近17萬平方公里。

江西因境內有內最大河流為贛江和中國第二大湖鄱陽湖而別稱贛鄱大地,素為江南“魚米之鄉”。 春秋戰國時期,江西分屬吳、越、楚三國,所以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的說法。

江西得名來源於公元733年唐玄宗設置的江南西道。“道”是由原來的監察區轉化而來的最高級行政區,相當於現在的“省”。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拆分江南道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江南西道的治所在洪州(今南昌),管治宣、饒、撫、虔、洪、袁、郴、江、鄂、吉、嶽、潭、衡、永、道、邵、連等一共19個州。

19個州具體來說,宣州宣城郡(今主要屬安徽)、饒州鄱陽郡(今江西鄱陽縣,不包含婺源)、洪州豫章郡(今江西南昌)、虔州南康郡(今贛州市)、撫州臨川郡(撫州市)、吉州廬陵郡(吉安市)、江州潯陽郡(九江市)、袁州宜春郡(宜春市)、鄂州江夏郡(今屬湖北)、嶽州巴陵郡(今屬湖南)、潭州長沙郡(今湖南長沙市)、衡州衡陽郡(湖南衡陽市)、永州零陵郡(今湖南永州市)、道州江華郡(今湖南道縣等地)、郴州桂陽郡(今湖南郴州市)、邵州邵陽郡(今湖南邵陽市)、 連州連山郡(今廣東連州市)。

江南西道的稱謂就演變為今江西省名,當然行政管轄區劃古今變化很大。



歡迎交流、分享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名字,文字也,先有盤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伏羲代,炎皇氏,軒轅氏,帝嚳氏,顓頊氏,三皇五帝到如今,名字是一念之間命名稱呼而已很難說清楚。江西,由江而得名吧?

伏義木儀,炎帝火禮,黃帝土信,嚳帝金智,顓頊帝水仁。五行,木,火,土金,水。儀,禮,信,智,仁。五常也。


馬振廷1



青林223646642


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後設江西觀察使,為江西得名的開始;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明置江西省,後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好奇寶寶Aries


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江西由此得名。該省境內最大的河流是贛江,所以江西省簡稱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