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當道的“花冠病毒”,何以變得如此恐怖?

我們總以為,小說與現實的距離非常遙遠,但實際上,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些故事,彷彿與今天的現實,有著某種驚人的相似。

那些在小說裡虛幻甚至是荒誕的情節,兜兜轉轉,跨越了時間與空間,冷不防就會出現在現實的世界中。

今天提到的一篇出版於8年前的小說,就讓人有這種感覺。

它就是畢淑敏的小說----《花冠病毒》。

顏值當道的“花冠病毒”,何以變得如此恐怖?


這是一個以病毒名稱命名的小說。

所謂花冠病毒,就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能讓人致命的病毒,由於其相貌酷似花冠,所以被發現者命名為:花冠病毒。

這是一種古老的病毒,一直被封閉在嚴酷的冰川之下,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病毒逐漸開始接近冰川的表面,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環保組織,採集了部分冰川,用於模擬冰川融化後地球的變化。沒人知道冰川裡面潛藏著危險,好奇心驅使一些人,用手去觸摸冰川。不幸的是,這一觸碰,就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花冠病毒開始在人間快速傳播,橫行肆虐,進而引發了一連串死亡和恐懼。

受到花冠病毒侵害的人群,會出現咳嗽、發燒、肺病感染、呼吸困難、腹瀉等一系列症狀,嚴重者可致人死亡。

由於花冠病毒屬於新發現的一種病毒,沒人認識它,也不知如何對抗它,沒有特效藥,沒有疫苗,只要被它感染上,想要活命,只能靠天。

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不斷上升,恐慌加劇,交通停運,店鋪關門,物資短缺,物價攀升,謠言四起,人人自危.....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花冠病毒有點像我們今天遇到的冠狀病毒?連相伴而生的傳播途徑、症狀表現、治療難題、社會狀況等,是不是也如出一轍?

顏值當道的“花冠病毒”,何以變得如此恐怖?


小說的女主角----羅緯芝,是一個文學家,有機會以採訪者的身份,深入到了疫情指揮中心。透過她的視角,揭開了指揮中心那神秘的面紗。

普通百姓認為很簡單的事情,但在疫情指揮中心,就會變得異常棘手和難辦。

比如疫情通告:是政府的公信度重要,還是穩定局面重要?

治療方案:是採用無效的藥品作為安慰劑,還是冒險嘗試尚無確定療效的藥品?

小說中的羅緯芝,對於是否接受任務,有過彷徨,有過猶豫,母親年邁,且患有癌症,她不能不考慮,更重要是,任務本身具有高度的危險性;但她也是個有擔當、有抱負的年輕人,最終在母親的支持下,勇敢地走進了疫情指揮中心。

為了揭開病毒的秘密,她謹慎而好奇地打開了前線醫生留下的記錄,但不幸被殘留的病毒擊中,命懸一線。萬般無奈之下,冒險喝下不明粉末,混睡了20多小時之後,奇蹟般地起死回生。

因為曾經被感染,身體裡便擁有了對病毒的抗體。之後,才有了她孤膽進入停屍房,採獲毒株;橫遭車禍,昏迷之中被人抽血;冒死獻血,搭救市長家人等後續故事。

顏值當道的“花冠病毒”,何以變得如此恐怖?


在她離奇和冒險的經歷中,遇見了不同的人,白衣飄飄、臨危受命的總指揮袁再春;拋妻棄子、捨身取義的醫生於增風;見利忘義、欲發國難財的郝轍;理性機智、單純率真的研究者李元......

同時也目睹了一些事,比如由於國外信息的傳入,疫情消息來源的多元化,加劇了人們的恐慌心理,導致的全城的搶購風波;

病毒認識不清,治療手段侷限,病患和病死數量的激增,帶來的病人接收、屍體處置的一系列難題;

新藥研發、藥品選擇,面臨的國內組織和國外企業的角力和競爭,以及國家利益和市場開放的矛盾。

這些人與這些事,雖然是虛構的,但你仍能從現實中找到他們的影子。

顏值當道的“花冠病毒”,何以變得如此恐怖?


小說作者畢淑敏,曾經是一位醫生。2003年非典時,受中國作協派遣,深入到抗擊非典的一線,進行過採訪。因而書中的一些細節,就是現實與想象的結合,而非完全的虛構。包括花冠病毒,也是以SARS病毒為原型,加以想象,設計出的一種虛擬生物。

在書中,她還通過書中人物之口,不失時機地向讀者傳遞了病毒與人類關係的思想。

病毒和人類都是地球的主人,但病毒比人類在地球上存活的時間更長。

病毒要存活和繁衍,本身並無罪過。之所以給人類帶來災難,不過是人類在不恰當的時間、不恰當 的地點,打擾到了病毒,才會遭遇厄運。

人類理應與世界萬物和平共處,而不是採取霸道的手段,對其他生物實施滅絕。對病毒也一樣,就算這次戰勝了這種病毒,以後還會有更花樣迭出的病毒來造訪人類。

最終人和病毒誰輸誰贏,不得而知。

顏值當道的“花冠病毒”,何以變得如此恐怖?


雖然這是一部幾年前寫成的小說,但在今天仍有具有現實意義。重溫小說,讓2020年的我們,不得不感嘆,歷史又一次重演!虛構的場景,活生生地再現!

我們也需要重新認識,人類並不是世界上的唯一主宰,儘管我們可以想辦法殺死某種病毒,但卻無法改變整個自然規律。

請善待一切生物,不為別的,只為人類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