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大姨媽”時,總有“肉塊”掉落,出了什麼問題?很多人忽略了

女性透過月經,是能夠判斷身體好壞的,說是身體晴雨表並不誇張,但對於這樣的“大姨媽”,很多人或許只關注來月經的時間,或者來月經的量,對於出現的經血顏色、狀態,往往忽視了,應該多加重視,尤其是當一些不太好的東西,伴隨著經血的出現,更需要引起關注。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經歷,來月經時,會發現一些“肉塊”混合著經血,這樣的“肉塊”是什麼呢?暗示什麼問題?很多人並不清楚,接下來告訴你真相。

這裡說到的“肉塊”,當然與我們日常看到的肉是不一樣的,但又不是常見的經血,而是一種血液混合著條狀物,約有三四釐米,隨著經血的排出,出現在衛生巾上。

來“大姨媽”時,總有“肉塊”掉落,出了什麼問題?很多人忽略了

真正探究這是什麼,其屬於脫落的子宮內膜,在排出月經過程中,這種內膜也會隨之被排出來,還會混合著一些女性重要部位的上皮組織,或者是內膜部位的碎片,過於濃稠的黏液狀物質等,呈現出細小的血塊。

這種“肉塊”,看起來也非常的噁心,往往會出現在月經沒有規律的女性身上,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女性,因為平時沒有護理好身體,會發現月經一直沒有規律,在來月經的時候,依然會吃冷飲等,都會促使這樣的“肉塊”隨著經血的出現產生。

有些時候,一些女性進行了人流,在之後來月經的時候,也會發現經血會出現這樣的東西,這個時候,需要考慮是不是身體出現的瘀血,以及在人流過程,身體一些髒東西沒有徹底排出去。

並不見得身體健康的人,就不會出現這樣的肉塊,有些時候,即使身體再好,也會在來月經時出現,都是因為內膜在收縮過程中,出現脫落產生的。這樣的情況,屬於很正常的,並不需要太擔心。

最主要的,還是在來月經時,已經非月經期間科學護理身體,例如在平時不要久坐,即使工作再忙碌也應該起身活動,從而可以促進氣血流動,避免身體產生瘀血,從而維持好身體健康。

在來月經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受涼,一旦受到寒邪的影響,出現了宮寒,會進一步刺激子宮,寒氣加重,會導致代謝物排出不徹底,一直淤積在身體中,也會產生“肉塊”。這就要求在來月經時,不要吃冷飲,也不要穿露臍裝,防寒保暖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來月經時,可以多吃點活血的食物,例如益母草就是很好的食療選擇,用來煮雞蛋食用,是最常見的方式,這種食用途徑,適合很多女性。並且在這個時候,應該積極的攝入可以補血的食材,通過補血,也能維持身體健康。

女性來“大姨媽”時,總有“肉塊”掉落,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希望大家多重視,這些原因,要提前瞭解,科學合理保健,才是最好的方式,這些改善身體事宜,做好一個,也是比較好的,讓身體變得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