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要媽媽,不要爸爸怎麼辦?

用戶三國之志


說明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參與感很差,如果是5歲以下的孩子,讓爸爸放下手機,放下工作,多陪陪他,會有效果,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如果是5歲以上的孩子,策劃一次甚至幾次只有孩子和爸爸的旅行,會非常有益,如果是12歲,那爸爸缺席太久,已經失去有效期了,順其自然,準備好承受一切後果吧。




哎喲喂呀2020


孩子只媽媽不要爸爸說明女人真的很辛苦,照顧孩子大多數都是媽媽親力親為,例如我來說吧,都是跟公婆住一起的寶貝從出生到四歲都是我一個人帶大的,公公婆婆從來沒有幫我抱過一天孩子,老公也在外面上班,偶爾回來,我又是個外地媳婦沒朋友沒親人,自然孩子都趴在我一個人的懷裡了,除了我以外的人誰都不讓抱,有時候老公回來想抱抱孩子一碰就哭,時間久了他也不耐煩了,乾脆直接不管。上廁所,吃飯,生病了去醫院都是自己一個人,那幾年過得苦不堪言,沒有一個人幫我。寶貝四歲了,終於可以上學了,我帶著娃去了老公上班的地方自己也找了份工作,老公廠裡剛好可以帶孩子,每天接送,剛開始放學後看不見媽媽天天都要哭一會,上學的時候就不願意要爸爸送,三四天下來慢慢的娃跟爸爸熟了起來,跟爸爸相處的多了,老公也知道責任感了,起床穿衣服洗臉洗腳都要親力親為,孩子一會不見爸爸就問媽媽爸爸去哪裡了,吃都要跟爸爸留點。

總結一下只要媽媽不在身邊多點時間跟爸爸一起慢慢的孩子就會依賴爸爸,爸爸也要有耐心,所以寶媽們只要狠一下心單獨讓孩子和爸爸在一起相處多一點時間就孩子一定會接受爸爸的





小丫vlog


以我的經驗,我猜,是不是爸爸工作比較忙,平時對孩子的陪伴很有限,跟孩子高質量玩耍的時間也很少?

我們家之前也有這種情況。爸爸平時工作特別忙,往往晚上回到家孩子就已經睡著了,早上孩子還沒起床爸爸就出門了,基本一週五天也見不上面。其實爸爸對孩子很上心,週末我們也總是帶孩子各種出去玩。但孩子還是很喜歡說“不要爸爸”,家人在孩子面前各種說盡爸爸的好話也沒用。

不過現在,孩子經常玩的時候指定要爸爸,說“爸爸你陪我玩,媽媽你可以去休息了”。

我們採取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保證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全身心的陪伴,中間不看手機不走神),就算孩子一開始嫌棄也死皮賴臉陪孩子玩。

這個看似簡單,但對很多爸爸來說其實也很難做到的。如果真的堅持做到了,相信能看到效果。

這個簡單的方法,其實是有心理學支持的。這裡推薦一本書,科恩的《遊戲力》。可以簡單地理解,這是一本介紹怎麼通過和孩子游戲來建立與孩子的親密關係,讓孩子更加快樂自信和有勇氣的書。

借裡面的一段話:“我在想,有多少父親,當他們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家裡,兒女將他一把推開、拒絕聯結時,他們會想:’去你的,算了!’我們很容易忽視的一個事實是:當孩子看似不要我們管他時,實際上是在渴望著聯結。孩子心裡想:爸爸比較在乎工作,不在乎我。而且,想念他很痛苦,所以我要裝酷,讓他來找我。爸爸想:我只是賺錢的機器,算了,如果他想跟我玩,他會來找我的。”

另外,也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常跟爸爸玩的孩子,往往在情緒和適應性上表現得更好。所以應該多多鼓勵爸爸參與到育兒過程中來。

加油!



榴蓮釘釘


這是大部分孩子都會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一方面是天性使然,另一方面是家庭因素,因為爸爸大部分都是工作的角色,媽媽是持家的角色。所以平時陪伴多的是媽媽。還有一些因素就是性格問題,爸爸沒有媽媽帶孩子的耐心。

孩子和媽媽親近,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天性使然。寶寶出生後,為了避免爸爸不會照顧寶寶,同樣也為了不讓寶寶只粘媽媽,所以從寶寶出生開始,只要寶爸在身邊,都會讓寶爸參與進來。我發現身邊大部分的寶爸都扮演著旁觀者的角色,總是一副我不會,我不懂的樣子。時間久了,寶寶也習慣性的找媽媽。

但是習慣是可以改變的,我發現寶爸從換尿褲到餵奶粉樣樣都會的時候,反而變得很願意親近孩子甚至很有耐心。當自己有事做事,把孩子交給寶爸,寶寶也很樂於接受。

不知道題主家寶寶多大了,但是年齡都不是問題,只要寶爸肯下功夫,還是可以平衡一下的。記得小時候,我的童年裡爸爸的角色和媽媽一樣重,因為第一次去動物園。第一次學游泳,第一次去旅行,好多個第一次都是爸爸帶來的驚喜和爸爸的悉心陪伴,以此也平衡了家庭關係。雖然爸爸平時很忙,但是寒暑假和週末他的陪伴最多,給我的感覺是爸爸和媽媽誰在家都可以。

小孩子是最容易滿足的。誰對他好,他都能感覺到,就願意和誰親近。而且寶爸和孩子親近了,有耐心陪伴孩子,也會增加他在家庭中的責任感。何樂而不為呢?


夏天暖暖的味道


為什麼爸爸那麼重要

簡單說來,缺乏爸爸關愛和陪伴的孩子,容易出現學業不佳、青少年犯罪、婚姻失敗、甚至吸毒的問題。近2/3的自殺青少年,70%的未成年懷孕和濫用藥物的青少年,他們家庭中父親基本是缺席的。這些沒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情感表達方面有所欠缺,性別意識弱,缺乏對異性應有的尊重,這些孩子成年後也普遍會遭受到缺乏自信、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的困擾。

一項統計顯示,如果澳洲所有的爸爸每天多陪孩子玩5分鐘,那麼政府就可以少花50億澳元的預算,要知道這些錢都花在了青少年犯罪、藥物使用、專項教育(提高學習興趣和避免分心)等領域。

對於忙碌的爸爸們來說,當一個好爸爸難不難?難!沒有時間,似乎要想有所成就,就有加不完的班,開不完的會,出不完的差;沒有精力,工作忙了一天已經精疲力盡,實在是對付不了孩子的折騰了。但是你就是再忙,一定也要做到,比如說讓孩子參與到你的工作中來;提高你陪伴的質量。


女人說nvsays


這是大部分孩子都會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一方面是天性使然,另一方面是家庭因素,因為爸爸大部分都是工作的角色,媽媽是持家的角色。所以平時陪伴多的是媽媽。還有一些因素就是性格問題,爸爸沒有媽媽帶孩子的耐心。

孩子和媽媽親近,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天性使然。寶寶出生後,為了避免爸爸不會照顧寶寶,同樣也為了不讓寶寶只粘媽媽,所以從寶寶出生開始,只要寶爸在身邊,都會讓寶爸參與進來。我發現身邊大部分的寶爸都扮演著旁觀者的角色,總是一副我不會,我不懂的樣子。時間久了,寶寶也習慣性的找媽媽。

但是習慣是可以改變的,我發現寶爸從換尿褲到餵奶粉樣樣都會的時候,反而變得很願意親近孩子甚至很有耐心。當自己有事做事,把孩子交給寶爸,寶寶也很樂於接受。


西美服飾生活館


寶寶從小跟媽媽親是一定的,因為從懷孕開始寶寶就跟媽媽共生的。對媽媽獨有的身體和氣味比較敏感,還有平時要是媽媽在家照看孩子的話,會對孩子造成很強的依戀。也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爸爸在家不跟爸爸玩也是有原因的。可能爸爸的存在感不強,沒有參與進來。媽媽一手包辦,爸爸甩手掌櫃。認為照顧孩子只是媽媽的事情。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會很危險,爸爸的角色也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爸爸要經常找時間跟孩子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一起玩遊戲。孩子跟爸爸玩起來覺得很開心,慢慢的也就不會那麼依賴媽媽了。


賀媽聊育兒


孩子只要媽媽不要爸爸的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爸爸沒有在孩子身上花時間花精力,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何為高質量的陪伴?那就是你在孩子身邊,孩子是充實而有意義的,並且身心都是愉悅而放鬆的。說白了就是爸爸得陪著孩子玩,讓孩子在玩當中感受到爸爸得愛。

那麼爸爸們如何重新贏得孩子們的愛呢?

一,陪伴孩子,爸爸們可能會覺得孩子們的遊戲很無聊,在和孩子們一遍一遍的重複一些語言或者動作時可能會失去耐心,在這個時候,請多看一看孩子們的臉和眼睛。孩子們對這個世界是充滿好奇的,他們的眼睛裡有著別樣的神采。為了他們的那些對世界的渴望,爸爸們請耐得住性子,很快爸爸們也會找回已經失去的童年快樂。

二,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不一定要有互動,他玩玩積木看看繪本,你讀一本書在他身邊疊疊衣服都可以稱之為高質量的陪伴。只要大人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都是安心的就可以了。在孩子專心陷入遊戲的世界時,不要打擾,只是靜靜的陪著孩子就好,孩子們是會會感受到的。但是陪伴的過程中不要玩手機遊戲之類的東西,一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二是會讓爸爸們精力過度集中,無法及時關注到孩子們的變化。

三,關於互動。孩子小的時候,專注力不夠,對事物的認知也不夠,很難再同一個遊戲上深入,消耗大量的時間,這個時候作為家長要開動自己的腦筋給孩子更換其他的遊戲。可能一個小時需要換個幾樣。當孩子漸漸長大之後,能夠專注一件事情的時候,那麼家長需要陪伴孩子不斷的重複,來加深孩子對遊戲的認知。

總結一下,就是爸爸們耐得住性子,才能陪的了孩子。



靠譜兒媽媽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用爸爸的愛去感化他吧。一定要多賠高質量的賠,不要手裡面拿一個手機。不出一段時間,爸爸和孩子就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了,現在是特殊時期,不正好有這個時間來做這個事情嗎?

媽媽多講一講爸爸的好話,跟孩子玩的時候,把爸爸一起帶上。

加油,看好你喲!


中國式家教


小孩子在從出生開始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跟媽媽一起的,女性在帶孩子方面還是占主導地位,而且哺乳餵養更是離不開媽媽,孩子要睡覺,也都是媽媽在哄的,體驗十月懷胎的艱辛,所以更加的散發母性,所以孩子更離不開媽媽,因為基本孩子都是在媽媽懷裡睡著的,給他們有安全感,所以寶寶都會找媽媽,很多男性在帶孩子方面沒有太多耐心,給孩子一定的壓力,寶寶的直覺是媽媽能給予他們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寶寶愛找媽媽不要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