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新規後,重疾險

最近,精算君分享了好幾篇跟新冠肺炎有關的文章,今天,我們回來說保險。

上週,中國銀保監會正式頒佈了《普通型人身保險精算規定》,有很多媒體推文介紹,有報道說,這次新規推出後,不少長期保障型產品(長期重疾險、定期壽險、終身壽險、長期意外險等)可能會得到3%-5%的降價。

“我剛買的重疾險,不就虧了嗎?新產品真的會降價嗎?” - 很多人都來問精算君這個問題。

今天,我寫一篇科普文,跟大家說一下。

監管新規後,重疾險/年金險都要降價了?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叫普通型人身保險

簡單一句話:不給保單分紅的、不給萬能結算利息的、不給投連結算利息的產品,就是普通型。更簡單的理解,交多少保費、交多久、保多久、保什麼責任和對應多少保額,都在買保險時給確定下來且不變的產品,說點大家都聽過的產品,你們就明白了。

重疾

線下:平安福/國壽福/泰康健康尊享等

年金

線下:國壽鑫福臨門/平安金瑞人生等

線上:弘康相伴一生/復保星頤等

這些都是普通型(或傳統型)人身險的代表。

在過去20年裡,普通型人身保險一共有過三版精算規定,分別是99年的《關於下發有關精算規定的通知》和2010年的《關於普通型定期壽險、普通型終身壽險費率釐定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以及這次2020年新規。

大家可以把這些規則理解為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的「生產標準」

精算君知道你們關注什麼,都想問:這次2020年的新規,會對這些產品的價格產生影響嗎?會降價嗎?

別急,慢慢看下去。

第二部分,精算君還要大家來一個更重要的科普,那就是「普通型人身保險的定價原理」,我還是用之前講過的摔盤子故事來說明。

監管新規後,重疾險/年金險都要降價了?

每年都有一批新學徒來五星級大酒店學習廚藝,一次收錄學徒100人,他們要學10年才能畢業。

酒店用的餐具都非常名貴,一個盤子要1000元,如果有人不小心打碎了,就要傾盡所有去賠錢。即使學徒們都很小心,但每年還是有人打碎盤子。

這時候酒店財務提出了一個方案:每個學徒每年交一點點錢,酒店把這些錢集中起來,無論誰打碎了盤子,就用這錢來賠償。

可要大家交多少錢呢?財務看了下過去十年打碎盤子的數據,恩,有數了!

財務想,“100個學徒中每年平均有2個人打碎盤子,每人打碎1個,2個盤子乘以1000元,就是每年要想學徒們收的錢,分攤給100個學徒,就是每人每年要上交20元”。

財務又想,“自己這麼辛苦給大家管錢、買新盤子,要不向每個學員收取額外5%的苦力費吧”。

財務還想,“每年收費太麻煩了,能否一次性向他們收未來10年的錢呢?相當於每位學員新入學時要給財務額外交20元/年*10年*(100%+5%) = 210元”。

監管新規後,重疾險/年金險都要降價了?

有聰明的學員跳出來說,錢是有時間價值的,我不願意現在就給你交這麼多,我寧願一年交一年的,我把省下來的錢去做點無風險理財,也不錯!

於是,財務想了一個辦法,以最穩健的保本保息投資品「年收益率3.5%的10年期國債」為參考,給學員們算收費金額時,加上一個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貼現利率3.5%

打個比方,第10年買盤子的總預算2000元,在現在這個時間點看,這2000元究竟值多少錢?財務這麼算的:

2000/(1+3.5%)^10 = 1417元。

換句話說,財務現在只要向大家收1417元(而不是直接收2000元這麼多),然後投入到無風險保本保收益的10年期國債中,10年後這筆錢就可以值2000元,正好可以夠買盤子用。

這種加入了貨幣時間價值的算法能讓學員們感覺公平。

好了,我們來簡單彙總下:

這例子中,學員向財務交錢,相當於是購買了一份保障期限10年、每年保額1000元的「保險」。一旦自己打碎盤子,保險金專款專用於買新盤子,那入學時一次性要躉交多少保費呢?

未來賠付新盤子的成本(用A代表)

= 2*/100*1000/1.035 + 2*100*1000/1.035^2 + ... + 2*100*1000/1.035^10 = 166元

再加上財務要的跑腿費(用B代表)

= 5%*A = 5%*166.33 = 8元

合計174元

簡單一條公式換算就是:一次性交的保費174元 = 淨賠付成本(166元)*(1+5%跑腿費率)

因為考慮了貨幣的長期時間價值(用了貼現),折算出來的174元,可要比最初每個學員要交的210元少多了!

好吧,例子講到這裡,我們已經把三元素定價法的基本原理介紹完了。

定價利率:例子中的10年期國債利率3.5%

定價發生率:例子中每年摔爛盤子的概率2/100

定價費用率:例子中5%跑腿費率

定價發生率越高,相當於摔爛盤子的人越多,那麼財務收得錢就越多,保費就越貴。

定價費用率越高,相當於財務要的跑腿費更多,保費也會越貴。

而定價利率越高,相當於無風險回報越高,因為是作用在分母上去貼現,那麼保費就會越便宜。

PS:大家可以這麼理解,我們將來要收到1000元的投資收益,因為無風險收益率變高了,現在我們投入的本錢就可以少點,即便投入少點,但投資收益率上去了,投資收益也能賺回來。

好了,長期人身保險的三元素定價法的基本邏輯大家應該清楚了吧,接下來就是本文重點:這次新精算規定調整後,能給新產品帶來降價嗎?

對比之前的兩版,這次新規監管調整了什麼地方?監管新規的文字內容精算君就不放了,我們直接說結論吧。

1、調整部分產品定價平均費用率上限

監管新規後,重疾險/年金險都要降價了?

-> 先說結論

這次監管新規調整了定價能使用的「預定費用率上限」,未來新開發的保障型產品(重疾險/防癌險/護理險/定期壽/終身壽/長期意外)和儲蓄型產品(年金)都不會因此而降價

好,下面精算君做一點白話解釋,希望能幫助大家理解。

首先,什麼是「預定費用率上限」。

我們通過上面的例子已經知道,保司向消費者收取的毛保費 = 淨保費*(1+預定費用率%)

預定費用率可以亂設嗎?當然不能!於是,監管給設置了一個預定費用率上限,保險公司定價時,必須不能超過這個限額。

我們看到這次監管新規,主要是降低了年金險的附加費用率上限,大家比較關心的10年、20年、30年等長交費期的健康險(重疾險、防癌險、護理險等)、壽險(定壽、終身壽)以及長期意外險,並沒有做任何調整

監管新規後,重疾險/年金險都要降價了?

所以,精算君可以認真、準確告訴大家:從監管新規對預定費用率的調整角度看,大家經常購買的各種保障型產品,重疾險、防癌險、定期壽、終身壽,都不會降價

那儲蓄型的年金險會降價嗎?

我們看到這次年金保險平均預定費用率的調整,大概是下調了2%,但是精算君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保險公司在年金產品定價的其實並沒有用足這個上限費用,精算君看過

不少產品的精算報告,主力10年交/5年交/3年交的平均預定費用率大概在9%-13%之間遠低於之前監管舊規則要求的18%上限,同時也低於這次監管新規下調以後的16%

因此,精算君也大膽下一個結論:本次監管新規對平均預定費用率的調整後,普通型長期年金保險也不會降價。

好,說完第一條影響,我們看第二條,其實這條更重要。

2、調整部分產品不同年度的現價費用率值

本次監管新規,最重要的調整其實在這裡 - 「現金價值計算過程中、不同保單年度允許使用的附加費用率比例」。

監管新規後,重疾險/年金險都要降價了?

-> 先說結論

通過這次現金價值的調整:

(1)保障型產品(重疾/定壽/終壽等)前幾年的現金價值可以進一步降低,釋放一些退保益,在保費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產品新業務價值,保司因此可能對保障型產品做一定的降價。不過精算君測算過,能釋放的利潤空間很少,因此降價幾乎很難

(2)儲蓄型產品(年金)前幾年的現金價值會有所提高,可能會進一步吃掉退保益甚至產生退保損,在保費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降低產品新業務價值。所以,年金險甚至可能因此漲一點點價!

接下來,我來解釋其中原理,儘量用白話說哈,希望大家能看懂。

首先,精算君又要做小科普了「現金價值是怎麼算的」。

大家記住這樣兩條規則就好了:

規則1:每一年末的現金價值 = 上一年年末現金價值 + 現金價值計算的毛保費 *(1-現金價值計算時用的附加費用率)+當年利息 - 當年賠付開支

規則2:現金價值計算時用的附加費用率越高,現金價值就會越低

監管新規後,重疾險/年金險都要降價了?

而本次新規,將長期保障型產品前幾年的計算現金價值的附加費用率提高了。如 20年(或更長)交費期的長期健康險,第一年現價附加費用率由過去的75%提高到85%。

這樣就可以進一步降低了前期現金價值,幫助保司減少了投保後頭幾年退保的現金價值支出,釋放少量退保益(相當於是產品利潤),從而幫助保司降低產品本身的定價。

但是,目前不少保司在經營保障型產品時,都存在一定費差損,因此這次釋放的少量產品利潤,更多是給保司「回一些血」,不會因此帶來多少降價。

而對於長期年金保險,前幾年現金價值計算的附加費用率是降低的,所以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提高現金價值,吃掉原來的退保益甚至產生退保損,可能會導致保司通過漲價補回來

當然,儲蓄型產品早期現金價值提高也有好處,就是消費者如果剛買就後悔,從保司那可以退到更多的錢,得到更好保護。

保乎·小結

好吧,洋洋灑灑花了2小時寫完上面3000字,精算君在最後悟出了這樣的一個道理:“其實這次普通型人生保險精算新規的出臺,跟99.9999%的人無關,只有那麼一小撮的精算從業者會關注。”

難道這篇文章又要成為精算君自娛自樂的作品嗎?

其實不會,因為保乎精算君相信,常看保乎筆記的讀者們都很有鑽研精神,所以,精算君才會盡所能給大家用大白話科普保險,這才對得起自己「FSA北美精算師」的頭銜嘛!

這裡小結一下,保險產品的降價與否,沒有你們想的這麼簡單。不過,雖然這次新規未必就能讓產品直接降價,但是卻表明了監管給保險公司經營的方向:1、請繼續大力開發保障型產品;2、提高儲蓄型產品的現金價值,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至於保險,還是要趁健康買、按需買。

延伸閱讀

《各種產品看花眼?沒事,我給大家設計了四份硬核綜合保險保障方案》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