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太供應鏈|中小貨代必看!疫情之後,如何穿越3個月的生死火線?

今天是2月10日,大多數企業節後復工的第一天。

不少貨代企業也在這一天覆工,但實際上,由於行業的特殊性,為了保障救援物資的運輸,更多的貨代物流人,早已忘記了假期,一直奔波在抗擊疫情的路上。

忙碌的背後,他們贏得了各方的關注與點贊,但對於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貨代業而言,疫情帶來的開工延遲、航線停航、貨量減少、資金鍊緊張……都是現實問題。特別是疫情爆發後的3個月,是最難熬的,資金鍊緊張迫在眉睫,究竟該怎麼辦?

1.利用好國家政策

與抗風險能力較強的大型企業不同,疫情突襲之下,中小企業遭受的打擊更大,有些企業甚至難以為繼。具體到中小貨代企業,除了要為物資運輸做好保障服務,還要考慮自身的業務和發展,困難重重。

好消息是,國家已考慮到疫情給中小企業帶來的巨大沖擊,並出臺了相關政策,扶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多部門均發文,明確加強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信貸支持,以及對部分企業貸款進行貼息支持。同時,江蘇、上海、北京、廣東、山東等地,也陸續推出了一系列中小企業減負措施,涉及緩繳社會保險和部分稅款、減免房租、貸款適當展期等諸多方面。

邦太供應鏈|中小貨代必看!疫情之後,如何穿越3個月的生死火線?

財政部副部長餘蔚平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針對小微企業的相關財稅政策

具體到貨代業,國家也明確提出,包括物流運輸、批發零售等行業,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支持銀行向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包括小微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由財政再給予一半的貼息,確保企業貸款利率低於1.6%。此外,對運輸防控重點物資和提供公共交通、生活服務、郵政快遞收入,免徵增值稅。

邦太供應鏈|中小貨代必看!疫情之後,如何穿越3個月的生死火線?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發布通知

另據瞭解,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及各省市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日前緊急與中國商務信用聯盟、國富泰及渤海銀行會商,對接落實國際貨代行業中小微企業低利率融資支持舉措。決定緊急推出一項針對中小微企業的低利率、純信用快貸產品,採用線上申請、自動審批、自主支用方式發放。

該信貸產品僅針對本次疫情特定推出,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各省市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參與國際貨運代理信用評級企業及所有會員,均可提出申請,以支持中小貨代企業渡過時艱。

相信一段時間內,還將有更多針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政策、特別是財稅金融政策出臺。中小貨代企業應及時收集、瞭解相關政策,並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時申請,切實享受政策紅利,緩解短期內面臨的資金壓力。

2.拓展好數字服務

當前,為控制疫情的進一步擴散,避免人員聚集,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很多企業在復工後,都鼓勵員工通過網絡遠程辦公。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甚至可能成為常態。

對於貨代企業而言,這或許是一個延伸服務與轉型升級的機會。

邦太供應鏈|中小貨代必看!疫情之後,如何穿越3個月的生死火線?

一方面,遠程辦公需要信息化的“加持”,這是對貨代企業的一大考驗,但同時也是對那些重視信息化發展的企業的一次有力推廣。

此前,一些有實力的貨代企業已紛紛開發了個性化的貨代軟件,此次大規模遠程辦公,正好凸顯了企業線上服務的優勢。

類似的“雲端”網絡,無疑會提升客戶在非常時期的服務體驗,也將成為更多貨代企業比拼服務的新戰場。

另一方面,當前貨代企業已普遍認識到網絡、大數據等的重要性,正在主動或被動轉型。近些年異軍突起的科技型貨代,就是最好的代表。

實際上,對於貨代企業而言,數據貫穿了企業的運營全程,支撐著企業的正常運轉。同時,運用大數據,可以隨時瞭解、分析貨主們的需求,能更好的幫助他們快速獲得想要的資源。

但大多數企業的數據資產,依然長年累月的堆積在服務器裡,不能產生任何價值,如同被埋進地下的金子。

通過此次疫情,貨代企業對於網絡、數據的依賴和挖掘,有了更迫切的需求。不妨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拓展線上服務,規劃數字化發展路徑,為未來更多地利用數據進行精細化服務,為企業注入新的生命力,壘實基礎。

3.奠定好市場口碑

面對疫情,是消極放棄,還是積極應對,體現出不同企業的價值觀。而當前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貨代企業們迎難而上、回報社會的企業責任。

根據中國報關協會發布的捐贈物資進口全國免費服務商名單,截至2月5日,全國共有416家企業宣佈,將免費為各捐贈單位及受捐單位,提供物流服務支持,其中包括眾多貨代物流企業。

邦太供應鏈|中小貨代必看!疫情之後,如何穿越3個月的生死火線?

邦太供應鏈|中小貨代必看!疫情之後,如何穿越3個月的生死火線?

貨代物流企業為救援物資提供運輸保障

他們加班加點、通宵達旦,以實際行動為馳援武漢貢獻了巨大的力量,讓我們向這些企業表示敬意!

還有的企業,在這一特殊時期,推出了多項優惠服務。

例如美設國際,從2月10日起,全航線、全產品自攬貨(包括海運進出口拼箱整箱、空運進出口、鐵路進出口等,不包括保險、報關、拖車等增值服務)推出優惠活動,現有客戶一次性獲得50-4000紅利積分,增量部分每票都有機會獲得獎上獎。對於新客戶,最高可獲得2000積分。

這些舉措,都有助於貨代企業樹立良好的口碑,為疫情之後的業務發展帶來增量。貨代企業不妨將目光放長遠,厚積薄發。

對於貨代業而言,疫情期間考驗的是企業的資源調度能力,應急組織能力,疫情過後,考驗的是企業的自救速度,持續運營能力。

我們相信,困難總是暫時的,疫情總會結束,業務還會再來!

我們也相信,市場將會爆發出更強的活力,貨代企業將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