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呼聲又起,此次疫情或再成為房地產被“赦免”的理由

大家好,我是勇談。降息房價不會下跌?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只需要搞清楚一點“降息的目的”是什麼?

無論央行採取的降息還是降準其目的都是為了增加市場資金流動性(市場貨幣數量增加),作為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業來說房價不上漲就不錯了,下跌想都不要想。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房地產行業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只要“不差錢”他們主動降價的慾望很低

對於房地產行業有所瞭解的朋友應該知道,絕大多數的房企都是靠不斷的借貸、還貸過日子的,房企的流動資金中恐怕超過60%都是來自於銀行的貸款,而且不少房企的資金負債率已經超過70%,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這個行業的特點就是“只要資金充裕,降價不可能”。幾點觀察:


降息呼聲又起,此次疫情或再成為房地產被“赦免”的理由

降息不會導致房價下跌,甚至會鼓動上漲

第一、降息指的是降低存貸款利息,目的是為了鼓勵貸款,這對於房企來說是大大的利好。雖然說有些房企的資金負債率已經很高了,已經達到了銀行能夠放貸的底線,但是深諳此道的房企並不傻。通過再註冊公司然後重新貸款成為很多房企慣用的套路,這也是為何我國僅僅有600多個城市(包括縣市)房企數量卻接近10萬家的原因(平均一個城市150座左右),其中不少其實都是一個團隊,多個名字而已。而降息無疑就是鼓勵貸款,房企最喜歡貸款了,而房地產企業作為銀行的主要客戶(大約50%的貸款流向都是房企)銀行輕易不會得罪,畢竟都是為了掙錢。

第二、房地產市場雖然遵循一定的供求市場規律,但是更多的是資本說的算,“能耗”這點任何行業都比不過房企。大家需要知道的是,一套房產從開工到最後交工一般都是需要2-3年的時間,此時的市場情況不能代表2-3年後。而且根據我國曆次的房地產調控來看基本也都是“三年打魚,兩年曬網”,調控時間最長的也就屬於這一次了從2016年下半年持續到現在,但是遇到此次疫情後究竟還能不能堅持,還是說要適度放鬆?這裡有一個深深的疑問,畢竟已經有不少經濟學者開始鼓吹放鬆調控了。我記得有這樣一個段子,2015年幾家瀕臨破產的房企突然迎來了房價暴漲期,在把土地出售了之後發現還賺了很大一筆,甚至有不少房企“轉危為安”。

房價大面積下跌不是我們的目的,讓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才是調控的主訴求

對於房地產行業不健康發展的幾個特點之前在我的專欄中提到過,這裡再跟大家分享下:

第一、沒有足夠的“造血”能力,必須依靠銀行貸款才能活。按照道理來說房地產行業的毛利率已經算不低了,超過30%的毛利率放到任何行業來看都不算低。但是事實就是這麼奇怪,20多年的商品房發展下,房企竟然負債率居高不下而且越來越高,如今已經出現了不少房企必須靠銀行持續貸款過日子的地步。銀行貸款晚下來幾個月房企就出現資金困難,停工、項目爛尾等情況,從現代經濟角度來看,如果一個企業在資金鍊緊張的情況下撐不過2-3個月只能說明企業本身有問題。


降息呼聲又起,此次疫情或再成為房地產被“赦免”的理由

城市的一座座大樓

第二、房價越來越高,房屋質量越來越差,房企責任心喪失嚴重。簡單以10年為界限,按照道理來說隨著科技發展,新材料、新技術用在建築行業的不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應該是正常的。但是10年過去了房價翻了兩番,房屋品質越來越沒有辦法保障,商品房質量維權事件越來越多。說到底,房企在盲目擴張、拿地、囤房的過程中已經被資本綁架了,利用如今政策環境對自己有利的情況開始“不要臉”是我對房企的直觀感覺。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降息降準不會迫使房企降價,從融資端調控管控好流入房地產行業的資金是最好的辦法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19開始的房產調控,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全國多數大城市都對於流入房地產市場的資金進行了嚴格的控制,不允許信託資金進入樓市,不允許銀行批覆不合規的貸款等,使得不少房企感覺到絲絲涼意。這也是2019年全國主要大城市房價能夠維持較低增長的原因,除去融資端調控後主動掀起對於房地產行業的改革也勢在必行。

降息呼聲又起,此次疫情或再成為房地產被“赦免”的理由

樓市

打破政策環境對於房企的“特殊照顧”,什麼公攤面積、預售制度等都應該做出必要的改革,動作可以不要太大,但是步子要走起來。讓房企意識到市場風向變了,而事實情況也是如此,如今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是買方市場了。任何房企還要想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生存,必須做出改變,利用產品和服務取勝才是我們改革的最終方向。

綜上,降息房價不會跌甚至大概率會出現房價回溫的情況。解決好房價問題的本質還是要從融資端入手,只不過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到底房企會不會被再次“赦免”?大家拭目以待。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喜歡房產問題的朋友可以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