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王國維:曾留學日本的學術君子,“老實得像火腿”

<strong>他是留學日本的學術君子, “老實得像一根火腿”。

以《人間詞話》而著名的王國維,在相貌上並不出眾,常被描述為“眼若死魚,塌鼻齙牙,面色微黃”,但是他卻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聞名中外的大學者,被郭沫若稱為新史學開山之祖。

王國維,字靜安,號觀堂。曾留學日本苦心學習,閱讀了諸如尼采、叔本華、康德等大量的西方書籍,並從中吸取了很多營養,讓他在哲學、美學、倫理學等領域均有頗高的建樹。在學術上,王國維獨樹一幟;在做人方面,他是魯迅筆下“老實得像一根火腿”般的人。

《人間詞話》王國維:曾留學日本的學術君子,“老實得像火腿”

教人無數,世界性的文人格局。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專心治學的人少之又少,王國維卻懷著一顆殷勤而純粹的治學之心,踏踏實實地搞學術研究。他的視野遍及諸多學科,子弟佈滿舊日的清華大學。直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能從他的著作中獲得很多啟示,並將其奉為精神上的導師。

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提到過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而他身懷民族大義的博學多聞之學術素養,正是在探究學問的層面上,對“望盡天涯路”的個人實踐。

《人間詞話》王國維:曾留學日本的學術君子,“老實得像火腿”

治學清廉,求知而不求用。

自古以來,為功利性目的服務的文人層出不窮,一身淡泊名利,滿心懇切治學的王國維是那些少數優秀學者中的一員。“正其誼而不謀其利,明其道而不計其功”,是王國維先生的治學理念。

學而致知,作為王國維求索真理的引航標,讓他一生都反對任何功利性的治學訴求,為中國學術界的人文領域灌入了一次鮮明、崇高而潔淨的浪潮。歷史證明,這浪潮拍岸之後,餘聲不斷,使得治學之人一聽,便立刻記起了王國維,記起了純粹治學的訓誡。

《人間詞話》王國維:曾留學日本的學術君子,“老實得像火腿”

和而不同,展現真正中國學者寬廣的胸襟。

清末民初,是新舊兩個時代的交界處,西學東漸之風在社會上已經颳起,中體西用已經成為治學潮流。但是到後期,中學與西學、新學與舊學產生了嚴重的對立,中國的學術界曾為此爭討不斷。

在這種尷尬迷惑的局面下,王國維以清醒冷靜的頭腦,對中西兩學投入了平等對待的目光。他不搞學究作風,堅守著深廣寬厚的學術陣地,用和而不同的態度,力圖消除各界的學術偏見,悅納不同的學術立場。

他謙遜而博雅,以高尚的品格、不凡的卓識,呈現出一種氣場清宏、不拘泥於一隅的君子範,梁啟超評價他為“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

<strong>時至今日,王國維先生已故去幾十年,他在學術界的影響至今未曾停止過。

在清華大學校園內工字廳東南側,立著一塊被風雨打磨得很舊,但是很引人駐足的紀念碑。每當人們停留在這塊紀念碑前,

似乎能夠憑藉上面刻著的“海寧王靜安先生紀念碑”,感受到生性內斂、卻智慧非凡的王國維就站在眼前,如昨日重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