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男子出門買菜未戴口罩被感染,短暫接觸僅15秒,說明了哪些問題?

曹貓魚


這個新聞說明病毒的傳播性很強,我們每個人都不能麻痺大意,掉以輕心!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會因為你年輕,或者強壯,或者長得漂亮,就不會入侵你的身體。目前雖然也有身體比較強壯,抵抗力強的人感染了病毒但是不發病的案例,但是並不表示你不發病,就不會傳染給你的家人朋友。怎麼樣有效的防禦病毒入侵呢?

第一,買菜的時候儘量去那些小超市或者小攤位買菜,不要去大型的商店去買菜,因為小超市小攤位他們的門是打開的,通風比較好,病毒殘留的時間比較低,大型的商店一般都是密封的,空氣比較渾濁,通風性比較差,病毒殘留的時間也比較長!
第二,出去買東西,不要用現金,因為我們不知道哪一張現金是被有病毒的人員拿到過。現在很多地方都有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我們可以選擇這種方式付款!
第三,陰天下雨天儘量不要出門,也不要打開窗戶,因為病毒在潮溼和天氣比較涼的時候殘留的時間會比較長,我們出門儘量在太陽比較大的情況下出去買東西,天氣比較好的情況下,病毒在空氣殘留的時間會比較短!第四,如果身體有其它病需要就醫,儘量去小門診部就診,如果一定得去大醫院,必須做好防護,佩戴比較高級別的M95醫用口罩。因為醫院的病毒密度相對來說會比較高。回家後必須身體進行全面的消毒!
第五,家居消毒,地板可以用稀釋的84消毒液進行消毒。家裡空氣消毒,可以用臭氧放生器或者紫外線燈。如果家裡條件沒那麼好,也可以在天氣比較好的情況下,開門開窗讓空氣流通來降低病毒殘留!第六,儘量不要和家庭以外的人員聚餐和做各種活動,因為我們不知道別人接觸過什麼人,有沒有和有病毒的人接觸過!

防範新型冠狀病毒,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出門必須戴口罩,回家必須勤洗手,多通風,不聚會,不去人群密集處!讓我們同心協力,早日戰勝病毒!


夢幻a閒魚


這個新聞剛出來的時候,我是懷疑的,這個人活動軌跡太複雜,傳播路線都沒有理清楚,怎麼能信口雌黃。直到我把新聞發給了父母,又發到了家族群裡…

十天前後對比

疫情期間到菜場買菜時,如何做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呢?

1.不要每天去菜場。

菜場相對密閉,人群聚集,應儘量減少出入的次數。每次可多采購一些東西,備足菜量,避免每天去採購。

2.儘量錯峰採購。

應該改變原來趕早買菜的習慣,避免人群過多聚集,造成額外風險。建議大家儘量避開購物高峰,若發現菜場人多,可換個時間再去。

3.進菜場戴口罩。

進入菜場一定要全程正確佩戴口罩,遮住口鼻。手不要接觸口罩外側,更不能拉下口罩交談、進食。

4.注意洗手。

回到家後,第一件事情要先洗手,然後再把口罩取下來,再洗一次手,避免口罩上的細菌病毒再次汙染手。處理食物前後也需要洗手。洗手前,手部不要接觸眼睛和口鼻。

5.與他人保持1m距離。

新型可通過飛沫傳播,因此買菜時與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過多說話,不要爭吵。

記住身體不佳的時候不要去市場咯。



今天這則新聞相信很多人看了以後毛骨悚然,

寧波男子(後面簡稱A)出門未戴口罩買菜,正好碰上了一後來確診的患者(後面簡稱B),兩人都未戴口罩。

但是短短的15秒,A就被感染了。

這裡面說明了很多問題:

病毒的傳播途徑:

目前我們確定的傳播途徑有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這裡解釋一下,A可能沾染上B討價還價時的飛沫,由飛沫途徑傳播;A也可能是接觸了B摸過的菜或者錢幣,由接觸途徑傳播。

當然,我們也並不能排除有氣溶膠等其他形式的傳播,但完全是有可能的。

病毒的傳播力:

病毒的傳播力比較強,至少強於普通流感。

攤主為何沒有被傳染:

原因可能如下:

  1. 病毒有人群易感性,不是每個人都容易得的;

  2. 攤主佩戴了口罩;

  3. 每個人每個時間段的免疫力是不一樣的。

我們應該怎麼做:

  1. 我們不能改變是否易感,但是我們可以佩戴口罩;

  2. 不出門,勤洗手;

  3. 保證睡眠,保證營養和水分,增強免疫力。


骨科王醫生


首先大家不要恐慌,那天也看到這個新聞了,首先這種概率非常非常低的,全國目前就也就報道2個這種新聞好像。

為什麼說這種概率很低,因為他們並不在武漢,這種病毒也不是你想感染就能感染的到,大家看看這個感染的人他們共同特點就是兩人均未佩戴口罩。

你想感染這種病毒,首先你要是一個抵抗力比較低的人,第二個就是你要碰到這種帶病毒的人,不在武漢地區想碰到一個武漢人本來概率就很低了,第三就算你在茫茫人海中碰到一個還需要近距離碰到才有被感染的可能。第四:就算近距離碰到還需要兩個人都沒帶口罩才有大概率可能被感染。

這四點全部被你一個人碰到了只能說明兩個問題:1.你運氣實在太差了。2.你把各個專家,各種新聞報道當成耳邊風了,出門不帶口罩,還跟不帶口罩的人近距離接觸。

繼續展開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這種概率非常非常低?

這種病毒其實主要就是通過空氣傳播,就是呼出來的唾沫通過空氣傳播,你要想感染這種病毒,你一定要碰到另外一個帶病毒的人,碰到以後還要近距離的碰到才有可能吸到他呼出來的空氣,你如果就算碰到他跟他距離2米以上也是不會被感染的。

而且你們兩個其中有一個人帶了口罩也不會被傳播的,如果他帶了口罩,那麼他呼出來的病毒大部分就會被他的口罩擋住了。如果你有帶口罩那麼他呼過來含有病毒的氣體也會被你的口罩擋住大部分。

15秒其實就兩三個呼吸的時間,其實就算真的碰到病毒攜帶者也不會大量吸入他身上的病毒,只能說那幾天你的抵抗力也比較低。反正就是多種原因多種巧合才會導致這種感染。

哎,是命運也是悲劇。不過這種感染一般病毒吸入的比較少,通過好好治療應該很快就會康復。

所以平常多聽聽專家的話:待在家裡面不要亂出門,出門要戴口罩,出門排隊離陌生人最好距離一米以上,不要隨意跟沒帶口罩的陌生人近距離面對面講話。

就是因為他多種的措施都沒做到才導致了15秒內感染,但凡他們兩個有其中有一個有戴口罩,但凡他們兩個有距離兩米遠,但凡他們兩個不要都不戴口罩出去買菜都不會被感染,所以說這種概率很低,大家不要過度緊張,焦慮恐慌。

好的,大概就是這樣,有問題歡迎關注並留言討論。


消化內科葉醫生


寧波男子出門買菜被感染,原因僅僅是他沒有戴口罩。

加上他,浙江省已經出現了兩病例活動軌跡:均與此前患者短暫共同駐留未戴口罩。

值得一提的是,前後短暫接觸分別是:15秒!50秒!這四人都沒有戴口罩。

那麼這位僅僅15秒被感染的寧波男子,已經破了一次感染記錄,還請所有人引起注意。

根據相關消息,該寧波男子的活動軌跡如下:

江北轄區(主要區域)、雙東坊菜場、清林閒庭菜場、青林灣三江超市、天水三江超市、江北萬達倪阿姨餐廳等場所。

如果你正好在這些地方的附近,還請多謹慎防範。

病毒傳染的命中率太高了,然而大家為了生活,隔三差五還是需要去菜市場和超市的。

只是這些區域的人群密集,而且感染風險高,還請大家多多注意,一定要戴口罩!

如果還是買不到口罩怎麼辦?

建議哪怕用用布做口罩,也比什麼都不戴要強,當然更希望每個人都可以買到口罩。

什麼情況下不可以重複使用口罩?

如果我們需要出入醫院,或者疫區,以及人流密集的地方,如車站等。

以上這些情況就不能重複使用口罩,因為這些地方都是病毒比較多的地方,口罩中容易帶有病毒。

一旦重複使用,非常容易造成感染。

既然出門戴口罩這樣重要,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類似的悲劇。

現在已經是疫情嚴重和關鍵期,希望大家都保重好自己。

最後,你家裡的口罩還夠用嗎?出門,你們都戴口罩了嗎?歡迎大家留言!


長春同城


“15秒”並不是重點:

聽到這則新聞之後,大家的重點全部落到了“15秒即傳染”這個問題上,然而這件事情中存在的傳染並不一定就是“短時間的飛沫傳染”;除了飛沫以外,它也有可能是因為患者手接觸確診者沉澱在物體上的飛沫,導致發生後續可能由於接觸到自己的鼻子、眼睛等部位導致的“接觸性傳播”問題。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完全糾結於這個15秒,或者是50秒,傳染形式也應該是您關注的一個問題。

“飛沫傳染”的速度有快有慢:

很多人在疑惑病毒的傳染性為何會那麼強。其實,我們人體每分鐘如果呼吸20次,那15秒就會呼吸5次,這個過程本身就可能吸入病毒。另外,都知道“病毒需要蓄積到一定量的時候才會致病”,但對於新冠病毒來說,都知道它的傳染性強,目前來看可能少量病毒就會導致患病。

大家都明確,多數病毒都存在一個潛伏期,但這個潛伏期的長短並不確定,“新冠病毒”雖然存在潛伏期,但是這種病毒比較特殊,它不僅會在發病之後傳染,潛伏期同樣能夠傳染,這也恰恰代表著它的傳染性強。

面對“新冠病毒”,唯有科學預防才是“真理”:

換一種角度來說,很大程度上,其實我們根本無法判斷站在你面前的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那我們能做到的一定是“全方位的預防”。

“新冠病毒”,其主要的傳播方式就是“呼吸道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播”,因此,無論您外出去了哪裡,都請嚴格、正規有效的佩戴口罩,這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途徑,如果您不戴口罩,那必然會增加被感染的風險。

  • 佩戴口罩要“留神”:

普通人佩戴口罩,建議選擇“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和“N95醫用防護口罩”。

口罩也需正確使用,避免戴反、錯戴以及“戴無用”;佩戴口罩首先要分清正反面,特別是對於“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一般口罩顏色更深的是正面(正面朝外),顏色較淺的一面要正對臉部;醫用外科口罩上都會有“鼻夾金屬條”,這個帶有金屬條的部分應該處於口罩的上方。分清上下和正反後,請您在洗手之後佩戴口罩,口罩佩戴完畢之後,請用雙手壓緊鼻樑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緊貼於鼻樑,接下來適當向下拉伸,避免口罩出現褶皺,要全面覆蓋住你的鼻子和嘴巴。

注意,外出時請先將口罩佩戴好,回家之後將口罩反向摺疊後放入密封袋中,妥善扔掉。

  • “洗手”是預防新冠病毒中重要的一步:

預防病毒,請各位不要小看了“洗手”。正確、科學洗手是預防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預防“新冠病毒”,請您在生活中勤洗手、靠譜洗手。

洗手的過程中,請用肥皂或洗手液加水全面清洗;辦公、傳遞文件的前後要洗手,咳嗽或者打噴嚏之後要洗手,做飯、烹調之前、過程中要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手髒了之後要洗手;接觸過別人或者動物之後要洗手,外出回家之後要刻意洗手。

除此之外,您還需要做到:

  1. 減少到人群密集處活動的次數,及時關注自身的症狀。

  2. 好好吃飯,食物多樣;適當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3. 保證每日三次的“開窗對流通風”,每次30分鐘,做好家居清潔,保持乾淨的環境。

一則“15秒即被感染”的新聞,請您減少恐慌,加強預防。面對疫情不害怕,做好預防是關鍵,您自己的健康,由您自己說了算。


王思露營養師


寧波男子出門買菜未戴口罩短暫接觸僅15秒被感染的事件,隨著發達的網絡傳播幾乎家喻戶曉,成為了反面教材,相信有絕大多數日常不帶口罩出門的人心慌意亂,擔憂不已,自此出門以後定會口罩不離,處處防護。

這則消息簡明扼要闡述了新型肺炎病毒傳播性很強,可通過近距離接觸感染,同時也告市民百姓,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做好防範措施,為家人為自己以防萬一!

離開家門該如何保護自己?

1、細心戴好口罩再出門,有條件的連同手套一起準備。

2、儘量不去人流眾多的地點,大街上很寬敞,與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接觸。

3、接觸感染不限於口沫,觸手之處可能有多人觸摸,出行儘量步行或乘坐私家車。萬不得已坐公交之時,儘量少到處觸摸欄杆等,到達目的地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洗乾淨手。

4、不去接觸未戴口罩的路人。

5、在無法確保自己的手完全乾淨時,不要用手摸臉或者眼耳口鼻,以免造成感染。

6、手機是每個人常用之物,須得日常每日清洗擦拭,以防萬一。

寧波男子為何出門不帶口罩?有以下幾方面問題存在:

1、男子心存僥倖,覺得疫情並不嚴重,或者自身身體強壯,不易被感染。這屬於日常對疫情缺乏瞭解的人群,需要做好小區入戶安全防護宣傳工作,務必家家戶戶都瞭解到事情的嚴重性!

晴空家中不但有防疫宣傳單,手機中的短信更是每天更新十來條防疫信息,各個部門發送的通知,看多了也就牢記在心。

2、疫情蔓延過於迅速,不少人家中並未準備口罩,可能覺得路上人並不多,所以出門沒佩戴。關於口罩的問題,不少口罩加工廠的員工都在加班加點製作供應,各地如今也有提供口罩派送或限量購買的網點,逐漸滿足市民出行的所需。

晴空家在廈門,實行的是口罩搖號限量購買,定時定點分批銷售,極大地避免了人群排隊聚集所耗費的時間,也極大縮短了群體接觸時間,避免意外。

如何應對此次事件發生造成的恐慌?

1、勸解家人或朋友,如果沒有口罩一定避免出門,需要購買的東西可以通過快遞或者鄰居朋友代買,能不出門就別出門,在家找一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打發時間,分散一下時時緊繃的注意力。

2、居民應配合各小區的進出管理要求,測量體溫,排查身份證,填寫常住登記表格,妥善隔離近期外地返回本地的人員,每天體溫測量。早發現早救治,防止擴散,這是我們普通人力所能及的小事,只要人人都能做到,那就是銅牆鐵壁,必定心中不慌!

歡迎補充,待討論@晴空莽莽


晴空莽莽


乍一看呢,這個消息確實令很多人覺得非常的緊張,有人覺得短短15秒就能傳染一個人,這也太誇張了!其實,哪一個患者被傳染不是在短時間內發生的呢?對於這則消息,我們要關注的不是時間,而是是否做了防護和對待這次疫情的態度!

如果您仔細的閱讀了這篇報道的話,會發現在當時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了病毒的患者和被感染的這位男士,兩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戴口罩。

鍾南山院士在談到這次肺炎有可能人傳人的時間是1月20日,之後各地就已經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宣傳,要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而這二位在1月23號也就是終南山院士宣佈這條消息以後,仍然選擇不戴口罩,沒有重視口罩的重要性。

對於這例僅僅與患者接觸15秒即被傳染的病例,很多專家也做了分析,認為主要的還是在於沒戴口罩,而且很有可能當時已經感染的患者正處於潛伏期,當時的治病能力比較強,也很有可能打了一個噴嚏,或者是兩個人接觸比較近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病毒通過飛沫,導致了男士被感染!

說實在話,我們真的要感謝寧波的公安系統,在進行患者流行病學調查的時候,能做到如此的細緻,工作做的簡直太精細了,令人讚歎!

接下來我們好好嘮嘮這個事兒!

令大家感到震驚的其實是這個15秒,很多人認為15秒的時間就能導致一個人的感染,說明這病毒太厲害了,然而大家仔細想一想,其實每一個患者如果是通過飛沫被感染的話,往往也就是很短的時間內。

比如在聚會的時候,很有可能屋子裡只有一個人是病毒的攜帶者,那麼由於是密閉空間,他有可能打了一個噴嚏,在他打噴嚏的那個瞬間,如果有待著病毒顆粒的飛沫進到了其他人的眼睛、鼻子和口腔內,那他就可能被感染了,這個時間您覺得會長嗎?

又比如接觸傳播,很有可能一個攜帶者,他用手擦了擦鼻涕或者是眼淚,之後他可能觸碰到了某一個門把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其他人也觸摸了這個把手,那麼後者的手上就很有可能沾染了病毒,如果他再用沾染病毒的手去摳鼻子去擦眼睛或者是吃東西,病毒也就被帶到了體內,這樣被感染的時間也不會特別的長。



由此,針對這則消息,我們應該關注的,真的應該是關於個人防護的問題和關於對待這次疫情的態度!

相信到現在大家如果看各大媒體的話,仍然會看到很多的人在人口聚集的時候不戴口罩,隨著各地病例被報道,大家會發現有很多病例是典型的聚集性病例,比如安徽的6位同學聚會,6人被感染,這個感染幾率是100%!

這說明很多人有盲目的自信,很多人都認為這些事情不會攤到自己身上,自己不會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面對全國各地鋪天蓋地的宣傳,無論是手機,電視,廣播,街道上的橫幅,有些人的選擇是視而不見……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寧波被感染的這位男士,如果非常重視這一次疫情,而且比較關注國家的新聞報道,一定會選擇戴一個口罩出門,然而他沒有!

總結

現在信息特別發達,每個人都可能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請大家要注意面對紛繁複雜的信息,不要恐慌,不要恐慌,不要恐慌!

對寧波的這個信息,雖然這15秒確實令人感覺到比較驚訝,但是是可以解釋的,這個消息恰恰證明了專家反覆強調讓我們戴口罩的重要性!

這則消息給我們提了一個提醒,就是我們一定要注意到聚集比較多的地方去的時候,比如去超市採購日常用品或者是食品的時候,一定要帶上口罩。當您回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反覆清洗自己的雙手,這是第一要務,且一定不要怕麻煩,這是規避被病毒感染非常重要的一環。
而且在這裡也給大家提一個醒,現在很多人家中都有酒精或者是一些含有酒精的消毒用品,大家切記不要把這些東西放到可能與明火接近的地方,這是容易引起火災的。另外家中消毒的84或者是其他的含氯消毒液,一定要放到孩子不能觸碰到的地方,而且切記不要放到礦泉水瓶裡去儲存,避免造成誤服,這都是有慘痛教訓的!

目前這次疫情確診病例仍然在上升期,我們期待的拐點暫時還沒有出現,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對於個人的防護再小心也不為過。而且也請大家有勇氣,有信心,一定能獲得這次抗擊疫情鬥爭的勝利!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寧波男子出門買菜未戴口罩被感染,短暫接觸僅15秒,這個新聞一出來,相信大家都抱有懷疑的態度,才15秒,怎麼可能感染病毒? 可是事實就是如此,只用了短短15秒,病毒就入侵到了你的體內,說明病毒傳播途徑廣,易感染。所以出門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戴好口罩,回到家應立刻洗手,開窗通風。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早日戰勝疫情,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陽江小哥


15秒,很短很短的時間,寧波男子報著僥倖心理,不戴口罩去買菜,他自己認為買點菜,很快就回家,不會被感染。悲劇發生了,短短15秒,他就被感染上了。

電視、新聞、手機等,天天都在隨時播報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家人也時時會談起這個話題,怎麼就不能引起重視呢?

像寧波男子這種抱著僥倖心裡的人,大有人在,希望他的感染,能夠警醒那些至今當回事的人。

同時,也通過這件事,說明幾個問題。

一、典型的僥倖心裡,代表了一些人的心理。不重視,不預防。

二、感染的速度很快,也許就是擦肩而過的一剎那,新型冠狀病毒來勢兇猛。

三、對自己不負責任,對家人也不負責任,因為他的感染,說不定會讓家人感染,甚至他周圍的人。

四、防範意識不強,假如他戴了口罩,也許他就不會感染上。非常簡單的一個事情,非要讓它變成複雜的事情。

五、給國家造成很大的負擔。一個感染的病人,需要多少醫務工作者艱辛的治療,日夜的守護。他們為了救治病人,冒著生命危險,衝在一線。

不僅浪費了人力,也花費了大量的物資。

我們給國家幫不上什麼忙,老老實實的待著家中,出門買菜戴好口罩,就這麼一點小事,為什麼就做不好呢?

做好防護,從你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