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希特勒,苏联会不会取代纳粹德国的位置发动二战?

ZeroOriginal


苏德两国同属法西斯阵营,都有扩张的国策,斯大林因为看到有个同样有野心的希特勒,就故意让他冲在前面自己争取捡便宜,没有希特勒苏联当然就自己动手掀起战火了,后来两国因分赃不均打起内讧才给了盟国各个击破的机会,先是1945年拉拢苏联干趴德国,再通过冷战在1991年搞掉已经孤立无援的苏联,可见这两国也没啥见识,为争小便宜弄得两败俱伤,让敌人笑纳胜利果实



徐建鴻


不可能。

几十年来,斯大林的名声不是很好。被很多人骂残暴、没人性、恶毒,杀了很多人。但这事咱们还得拆开了看。斯大林的凶狠绝大多数的时候,是用在自己人身上。他搞肃反,清除竞争对手,搞特务统治,在乌克兰搞饥荒,逼农民交出粮食,镇压反抗......直接或者间接的害死了很多人。但他害的绝大多数都是自己人,自己家的同志,自己家的将士,自己家的人民。

仔细的看一下斯大林的作为,我们会发现,他对外是很软的。

他跟德国打过,也跟日本打过。但他都是被侵略的一方。只不过他后来赢了,又打到了人家家里。苏德战争之前,斯大林对德国是极其的敬畏,一直在配合希特勒。德军向苏联发动进攻的同时,苏联履行合同,卖给德国的各种战略物资依然在火车上,在向德国运送。

斯大林一直在极力避免刺激德国,避免两国开战。而且战前他也做了一些准备,把前沿的一些工厂向后方搬,采取的是一种防御,被动挨打的态度。

远东在诺门坎和日本打了一仗。也是日本先惹事,先打的苏联。苏军打败日军以后,没有继续扩大战果,见好就收,没有对日本进行反击。

二战之前,列宁的时期,苏联就和波兰打过。也是波兰先动手,后来苏军反击到波兰境内。最后波兰在首都城下绝地反击,又打跑了苏军。这场战争斯大林也参与了,甚至是导致苏军失败的主要领导人。

很多时候,苏联、斯大林都是被逼还手的。

他主动去“侵略”别人的时候不多,只打了一次芬兰。斯大林亲自指导了入侵芬兰战争,苏军损失100万。

这是当时苏联难得的一次侵略其他国家,兵对兵,将对将,1国对1国的那种。问题是当时苏联是2亿人口的大国,芬兰是人口300万的小国。芬兰伤亡2万5千人,苏联100万。

之后,德国伙同苏联前后夹击,瓜分了波兰。斯大林依旧是联手强国,俩大国打一个小国,才有勇气对外国发动入侵。

一个打芬兰都要死伤100多万人的苏联,他敢单枪匹马,主动挑起战争,入侵波兰甚至德国,挑战英国、法国、美国吗?不可能的。

二战结束,苏联占领柏林,斯大林手下几百万铁甲雄狮,那时候,是苏联实力的巅峰。但是,朝鲜战争开始,美军直接仁川登陆,打了进来。即便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在地面跟美军交手的时候,斯大林依然没有勇气站出来,光明正大的直接跟美国为敌。哪怕他只出空军,也不敢。

他只能派飞机过来,冒充中朝部队,在鸭绿江附近打一下。

斯大林对外胆子很小。

对内狠的,对外一定会软。欺软的一定是怕硬。对自己人下手越重的,对外人下手就越轻。对好人下手越狠的,对无赖暴徒流氓就越宽容。这是铁律。

斯大林、苏联是怎样对自己老百姓的,怎样对自己将军的,怎样对不同意见的......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希特勒,德国横踢乱咬,总是侵略别的国家,那也得有前提:他自己的族群足够团结。不管怎样,他们对自己人还是不错的。希特勒那么热衷的为德国效力,那么热爱他的德意志民族,那也得是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这个民族的:善待。

如果他从小被德国官员欺负,被德意志商人诈骗,被德意志老板克扣工资,被德意志老师谩骂,被德意志警察栽赃陷害......那他还会爱他的德意志吗?当然不会了。再执着的人,再忠诚的人,再耿直的人也不会爱了。对不对?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的情势极其危险。为了挡住德军的进攻,斯大林启用朱可夫,让他来指挥部队。这就是个例子。如果打仗,想打胜仗,斯大林,乃至我国古代,就像宋朝,统治者都得把权利、军队交给将军。

而这对斯大林而言,对于赵构而言,都是极其危险的事。

怎样才能把权利、军队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里呢?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不打仗。给德国输送资源,给金国进贡是小事。把权利给大将,把军队给别人,这是要命的大事。

德国闪击法国,发动不列颠战役,当时德军的主力全在法国西边。苏联就在德国背后,而当时德国在苏联方向基本上就是敞开门户。苏联在这个方向有300万的部队,但他不敢打。把部队给将军,万一谁心怀不满,带两个师回头杀进莫斯科,这是斯大林不敢冒的险。肃反得罪多少人自己心里没数吗?

斯大林,苏联,当时的主要任务还是维护自己政权的稳定。没有对外发动侵略,跟强国硬刚的勇气。斯大林也比较聪明,发展其他国家,然后让这些国家在外围,保护苏联。即便是打起来,也让这些国家先在一线抵抗一下,为他做缓冲。


锐度何老师


发不发动二战不知,对中国开战或蚕食是肯定的!

  • 苏德战争

名称:苏德战争

地点:苏联、德国、东欧

时间:1941年6月22日

结果:苏联胜利,纳粹德国战败

交战各方:苏联,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苏联,顿河方面军,德国,中央集团军,德国,北方集团军,德国,南方集团军

各方兵力:德国(战前),730万,苏联(战前),537.3万,苏联

伤亡情况:德国,600万,苏联,688万

主要指挥官: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

著名战役:基辅会战、明斯克战役

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

结束战役:柏林战役

开始标志: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

结束标志:1945年德国无条件投降

所属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

  • 如果没有希特勒,苏联将一如所往蚕食我国领土!
  • 二战爆发,作为盟国,斯大林照样坚持外蒙古独立,裂我国土!
  • 没有二战,美苏不参战,中日战争时间更久!
  • 1940年苏联已渗透外蒙古、新疆地区,外蒙半独立,新疆半独立!
  • 并继续向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北部、内蒙古河套地渗透!
  • 二战,中苏美做为盟国,苏联照样支持外蒙古独立!

苏俄对我野心形成了战略

  • 黄俄战略
  • 四洋战略
  • 苏联时朝,中亚5国加盟,伊朗亲苏,兵出阿富汗
  • 明是打通印度洋,实则囚我之心不死,蚕食战略不减!
  • 东北失去向日本出海口
  • 挑唆越南中南半岛称霸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很多人都把德国发起二战归罪于希特勒。其实公正客观的说,德国发动二战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被压迫剥削到极点的一种奋起反抗的表现。希特勒只不过是德国这种意愿的一个代表。而随着德国的不断胜利夜滋长了希特勒的野心。这才使得原本的复仇之战变成了希特勒个人野心的施展。


二战的爆发可以说是必然的。如果没有德国率先发起战争。那么苏联和美国也会是战争的导火索。但是美国是很鸡贼的。一直以来美国都擅长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回报。美国不愿意当出头鸟,因为美国知道出头鸟没什么好下场。所以美国会蛊惑其他国家发动战争。比如德国。很多人都知道,一战的时候美国就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甚至很多人都说一战的爆发幕后黑手就是美国。显然二战的爆发美国也功不可没的。希特勒哪来的那么多钱筹备战争?据说二战没爆发之前德国有很多的美国商人才秘密为其提供资金。


我之所以会说二战爆发是必然的,那是因为在二战时期大的环境就是整个世界利益分配的不均匀。老牌强国比如英国和法国占据了世界绝大多数的殖民地和利益。但新兴强国比如苏联,美国等国家发展到了瓶颈,需要更大的利益来发展。而当时世界利益多数都被英法占据。想要重新分配利益就一定会侵犯英法的利益。这样战争就不可避免的会爆发。

德国发起的一战目的就是为了想要从英法手中切一块蛋糕下来。但很可惜失败了。由于一战的失败德国被英法以更加残酷的方式剥削。所以德国爆发二战的几率最大。如果德国没有发起战争,那么就只有美国和苏联有条件并且有动机发动战争。而以我们上面讲到的美国的阴险程度来看。德国如果没发起战争。那不可避免的就是苏联了。之所德国率先爆发战争除了我们说的德国不堪英法的压迫剥削。还有当时苏联正在处于内部争权夺利之中。所以苏联还没有精力想着发动战争。而德国发起二战后也恰恰是苏联要发起战争的时刻。斯大林一直再等希特勒动手。从德国进攻波兰开始,苏联就紧跟着侵略波兰和德国联手瓜分了波兰就可以看出。苏联是早有准备了。就等着德国动手之后就开始趁着欧洲大乱趁机谋取利益。如果德国真的在一战之后沦落下去,那么爆发二战的必将是苏联。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小小小百科全书


完全没可能!

题主怕是还有一点不明白,德国发动二战是必然的,而希特勒只是一个代言人,没有希特勒,或许就会出现“东特勒”、“南特勒”、“北特勒”,这一些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像晚晴政府的倒台,很多人把这件事归根于慈禧腐朽统治,大谬。就算不是慈禧执政,清政府也必亡,这就是历史发展与历史选择。

德国必定会成为二战发起者

一战结束后的德国魏玛政府接受了《凡尔赛和约》,一度强盛的军事强国瞬间沦为阶下囚,经济重点区域被占领,军事权利被限制,还要赔偿天价的战争赔款。国外商品蜂拥而入,国内制造业却满目疮痍。德国的经济被国外把控着,利益被国外分割着,民族尊严被国外践踏着。此时,聪明的犹太财团还变着法儿的压榨着德国人民,火上浇油。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德国物价居高不下,收入却低的可怜,民怨沸腾。魏玛政府采取了向国外贷款额方式,勉强支撑着经济运作,德国的经济却没有全方位的增长。尤其是魏玛政府向战胜国卑躬屈膝的态度,使得德意志民族自尊被踩在了脚底下。

这也就是希特勒能够带领着纳粹党上台的根本原因。此时的德国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希特勒与他的纳粹党 带来的军国主义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对外态度的强硬使得德国民众重拾希望,对内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与措施使得失业率大幅下跌,经济开始复苏。可以说,当时的德国需要的不是希特勒,而是希特勒这一类人。

在多种因素以及经济大萧条的刺激之下,大量产品无法销售,经济泡沫严重。应对国际性的金融危机,能走的路有两条,一是对内改革,二是对外扩张。希特勒利用德意志的民族情绪,选择了后者,发动了二战。

所以说,不管当时是谁执政,对外扩张的条件是绝对成熟的。强大的军工、民族情绪、军国主义,这就是培养侵略者的温床。

苏联或许会掠夺领土,但是没有必要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苏联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由一个全新的阶级领导的。在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陷入金融危机恐慌时,苏联凭借着其独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平稳的运行着经济,机会没有收到影响。这也使得西方国家开始考虑国家管控的好处,后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而出现的凯恩斯主义就强调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这就是得益于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此时的苏联成为了西方饥民眼中的天堂,几乎是全世界都在痛苦煎熬,只有苏联能独善其身。苏联将社会主义推向了全世界,成为了最杰出的代言人。此时树立一个完美的形象,让“万国来朝”岂不美哉?为什么要发动战争让全世界同仇敌忾?再者说,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是供严重大于需,供销脱节。苏联又不是傻,自己发动战争让资本主义国家消耗过剩商品,帮他们渡过难关自己还要背骂名。看着他们在痛苦中挣扎,它不香嘛?

因为这个题目,有人就开始对斯大林本人评头论足。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作为一个身居高位的政治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走向。不像是我们,做错事道歉就完事了。领导人做错事,造成的可是不可逆伤害。斯大林不主动发起战争,是他那时候的领导班子共同的决定,是深思熟虑过后的抉择。

结束语:对待历史一定要擦亮眼睛,要时时刻刻明白,你能想到的,领导人肯定能想到,但是你想不到的,他们也必须想到。这就是为什么“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身居高位,如履薄冰,稍有不慎,是难挽回。所以千万不要把无知当作真理,那样只会闹笑话。

【文 / 楚南青史君】

【若有观点,欢迎评论!】

<strong>

<strong>

<strong>


楚南青史君


如果从本质上来说其实苏联和德国是一样的,入侵性很强的国家。

其实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进而表现出来的就是掠夺,从而爆发战争。德国发起二战的直接原因就是一战的结果,导致德国失去了太多的东西,领土,尊严。根本原因还是前面说的经济,其实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都已经是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也只有战争才能解救德国,希特勒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机会上台。希特勒的上台也正迎合了德国人的心理。

德国发起战争目的就是要重新洗牌,其实战争的本质本来就是掠夺资源。德国发起二战就是要重新洗牌,瓜分世界。

其实苏联和德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苏联人的侵略性,扩张性不言而喻。德国当时在入侵西欧,而苏联呢?几乎是占领了整个东欧,中欧部分地区,还有半尔干半岛,比德国来说更加的贪婪,如果从侵略,战争的角度来说,那么德国和苏联没什么区别,当时苏联入侵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并协助侵略波兰之后为了保证摩尔曼斯克和列宁格勒的安全而对芬兰宣战(苏芬战争),又占领了罗马利亚,保加利亚等等,直接导致这些国家倒向了法西斯阵营。

从这里可以看到如果德国不进攻苏联的话,其实苏联也不会放过德国的。当时欧洲大陆上也就只有德国和苏联两个了,其他的要么实力太弱小保持中立,要么就是被他们两个侵占了。

但是如果没有德国的话,苏联也是很难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战争的,苏联的入侵战争其实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大的,这个对于苏联人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苏芬战争期间,苏联派出了120万军队,当时芬兰所有的军队加起来还不够苏联的零头,但是苏联阵亡了37万人,芬兰只有两万人的代价,虽然结果是苏联获胜了,但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其实苏联每一次的进攻,付出的代价都太大了,所以说苏联很难像德国那样发起全面的入侵战争,毕竟实力不够。

虽然说苏联没有发起二战的实力,但是苏联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和二战时期德国一样的。


中国历史研究所


二战的爆发和一战的爆发成因是一样的,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大萧条的结果。而资本主义国家在以往的任何阶段都是通过殖民和战争的方式来获取资本的积累、商品的市场和原材料的供应。二战从本质上说是一战的延续。而苏联在当时正通过计划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时期。所以,二战不可能由苏联发起,只能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产生。


风的远方z


苏联成为二战的发动国的可能性比较小,但的确是有这种可能性。因为虽然苏联有对外扩张的意识和对外扩张的实力,甚至当时的国际环境相对有利于苏联,但相比德国来说苏联缺乏对外扩张的经济动力。战争会首先从哪里发动呢?从经济状况最恶劣的强国开始发动。二战之前,纳粹德国和社会主义苏联两国中哪一国所面临的经济状况更为恶劣一些?当然是纳粹德国。所以,纳粹德国就算没有希特勒,也会出现类似于希特勒的领导人物,最终首先发动战争的仍然会是纳粹德国。从大概率上讲,苏联不会取代纳粹德国二战的发动国的位置。不是领导人选择国家的道路,而是国家利益选择国家的道路;不是人决定历史的发展,而是历史的发展选择人。

如果没有希特勒或希特勒式的人物晚一些出现在纳粹德国,那么苏联的确有发动战争的微小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苏联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其文化传统决定了其有发动战争的意识。

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在苏俄的基础上建立了苏联。苏联是许多国家的联合,其中以俄罗斯为主;也就是说苏联的主流文化就是俄罗斯文化,确切的说是沙俄文化。

沙俄统治文化的主体是什么?大国沙文主义。

沙俄有强烈的对外扩张的欲望和传统,苏俄和苏联也继承了沙俄时期强烈的对外扩张的欲望和传统。这从沙俄强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就可以看出,这从苏联建立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归还中国的领土就可以看出。所以,苏联虽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并没有和平的传统。因此,发动扩张式的战争对斯大林和苏联来说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的。

从苏联和德国瓜分波兰就可以看出,苏联并不在乎正义与否,苏联觉得对自己有利就会发生战争。

第二,苏联有发动对外扩张式的战争的能力,苏联当时的工业生产能力为其扩张式的战争提供了底气。


战争打的是工业生产能力,工业生产能力强大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战争潜力巨大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必然有发动战争且胜利信心。苏联是这样的国家吗?当然是的。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极其强大,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强大的机械化军队。据资料记载,苏联当时能够每月生产坦克1500辆还多,而当时的德国每月只能生产坦克300多辆。仅从坦克的生产能力上讲,苏联发动对外战争的底气就比德国要充足。

欧洲局势甚至世界局势如何才能保持平衡呢?当苏联强大的时候,欧洲也应该保持强大。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强大起来了,欧洲却陷入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泥潭之中。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欧洲强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加大了苏联对外进行战争的可能性。或者有人会说,强大并不等于战争,苏联强大了也不会进攻欧洲。实际上,苏联强大了一定会进攻欧洲。

为什么苏联强大了一定会进攻欧洲?因为欧洲帝国主义国家一直想灭亡苏联,欧洲让苏联有一种朝生夕死的不安全感。面临着危险的国际环境的苏联会怎么办?当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所谓一切的办法当然包括战争。

从国际局势上讲,二战前的苏联的确具备发动战争的良好时机。当苏联具备了强大的工业实力,并建立了强大的军队以后,毫无疑问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发动针对力量削弱的欧洲的战争。

苏联有发动战争的实力和意识,但实力没有发动战争的根本动力,苏联发动二战的机率非常小。

苏联的确有发动战争的意识和实力,但苏联缺乏发动战争的经济动力和经济压力。所以,首先发动战争的仍然会是纳粹德国,因为纳粹德国具备发动战争的根本性的经济因素。


纵观两次世界大战,我们推知战争发生的根本因素在于经济。当世界经济发展处于良好状态时,世界格局就是和平的;当世界经济发展处于混乱状态时,世界就会陷入战争之中。二战前,纳粹德国的经济陷入了混乱之中,所以纳粹德国发动了二战。二战前,社会主义苏联的经济有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呢?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因为苏联实行的是完全区别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战开始之前,在斯大林模式的引导下,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在短短的十年间变成了世界第二。然而,苏联的发展时间毕竟太短,不可能解决经济发展的所有问题。实际上,重工业发达的苏联在农业和轻农业方面是比较落后的。所以,苏联当时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发展经济,而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具备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说到底,苏联经济的发展不允许其发动对外的侵略战争,斯大林也绝不愿意人为地争断第三个五年计划。

德国发动二战的目的是掠夺资金原料和市场,是为了转移德国国内的经济矛盾。苏联呢?苏联想不想对外进行掠夺?苏联当时的确有资金的压力,但斯大林的权力斗争导致的国内环境的不稳定使其不能对外扩张。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固然加强了其权威,但也的确削弱了军队的实力。苏芬战争的巨大损失绝对会让斯大林慎重考虑对外扩张的问题。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走向,无意识的历史潮流会为国家利益选择符合当时国家国情的领导人。

纳粹德国发动战争是为了德国国家的利益,苏联的反纳粹战争是为了保护苏联的国家利益。就算纳粹德国当时没有出现希特勒,德国的国家利益也会推动德国的历史选择一个类似于希特勒的领导人。所以,纳粹德国首先发动二战是必然的,是纳粹德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历史的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历史纬度


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其特定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如果把二战的发起全部归罪于希特勒。那么也证明你对历史根本不了解,没错德国确实是二战的发动国。但是二战的发动并非因为德国,而是根源于国家博弈。

二战爆发,根源不在德国

如果根源在德国那么假设德国消失,二战便不会爆发。如果根源不在德国,而在于当时的国家博弈,那么即便没有德国,战争迟早也会打起来的,或者说各国的扩张不会因为德国的存在与否,而存在和消失。实际上后者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二战的爆发是必然的,并非因为德国的存在与否,而是否发动,只不过对于我们这一条历史线索而言是德国率先发动的战争。

其实在当时各国对世界的瓜分,才是二战爆发的根源。老牌帝国主义与新兴的帝国主义之间对世界利益的分配不平衡,导致双方甚至多方之间的矛盾纠纷日益深入。再加上金融危机,再加上各国都存在着民族矛盾问题,只不过历史和时代选择了德国这个具体的国家拉开了二战的序幕而已。对于法西斯的历史定性是后世和战争结束以后的事。在当时德国的这一套路,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模仿,并不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因为德国的这一些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的政策确实比原有的西方自由主义政策更有效,更能在金融危机之中稳定国家财政和社会问题,只不过德国做的最彻底。因此也最具实力发动这场战争。

苏联与其相似性

那么把视觉放大,我们就会发现在战争爆发之前,其实各国都在极力争夺世界领导权,地区霸权以及殖民地,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它看来自己确实是维护世界和平。只要所有的国家都加入社会主义大阵营,那么就算是红色政权走遍天下,也就消除了战争。但是这在别人看来,与西方国家的侵略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当时主张侵略扩张的国家也都是这一套说辞,八九不离十。最终也并没有解放人类,并没有解放被收编的那些国家,反而造成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种族问题导致了大分裂。

虽然不能以事后诸葛亮的方式去解读历史,但是这也证明了苏联模式无法使被收编的国家获得解放。那么在收编东欧各国的过程中苏联就真的理直气壮吗?

最关键的就是没有德国,苏联能不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不知道,甚至认为不可能。但是苏联的扩张一定不会比现有的我们所知道的更文明保守。在德国发动二战以后,苏联就紧追着德国的步伐,与德国瓜分整个东欧,苏联在这其实早有准备。一直在等德国动手,以谋取自己向欧洲扩张的国家利益,这不仅仅是苏联包括之前的沙俄和现在的俄罗斯都是如此。俄国的扩张首要便是欧洲,只有扩张不了才会向东看,所以不论苏联是否能够解放全人类,欧洲都一直对这个东欧大陆国家保持警惕。

不论你是否解放全人类,不论你是扩张还是解放,当你的军队以及政治外交,全部倾注于欧洲的时候,必然引起盟友非盟友,帝国非帝国的联合抵抗和阻击。在这种大环境之下,要想不发生战略误判,不发生战争,其实很困难。而且苏联在当时已经形成个人崇拜,斯大林对内部的清洗丝毫不亚于希特勒对德国内部的清洗。在这种变了质的社会之下巅峰时期的斯大林在国内的地位和权利与希特勒在德国国内的地位和权利究竟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吗?

只有专制和独裁国家才有领袖,民主和法治的国家只有领导人。

如果这句话没有问题的话。德国和苏联虽不能说其核心思想是相同的,但至少对于周边国家而言,并没有什么两样,尤其是东欧系列国家跟谁都是被吞并,跟谁都是被瓜分。最终总结一句话就是即便没有德国二战也会爆发,苏联倒不一定是发动二战的国家,但至少苏联的对外扩张以及所谓的对外解放,一定会造成其它国家的战略误判,导致矛盾升级。而战争的导火索,依然也会使巴尔干半岛,大战的主战场也依然会在欧洲。

只不过法西斯会被另一个名词所代替,而在战后世界又会有另一套说辞去概括这段历史的特定时间。而且二战的性质是分阶段的,在二战筹备时期,西欧国家祸水东引,东欧国家被苏德瓜分,完全是帝国主义的一场分赃和重新划分实力范围。在爆发之初是赤裸裸的帝国主义战争,没有谁是正义的。只是到了战争后期在筹备了联合军,其中的胜利者自然也是正义的。

而加入正义的一方,这会极力的掩饰自己当初与法西斯的种种交易,不论是苏联美国还是欧洲,其他国家都是如此。说起来这只不过是国家利益问题。在当初都与法西斯国家进行或多或少的合作。后来发现利益相违背而反目成仇而已,这种反目成仇各个大国依然维护的是自己的利益。


世界史图鉴


我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苏联也没有发动二战的能力。在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之前,苏联国内动荡,导致了大量苏联优秀指挥官死亡,苏联军队的战斗力出现大幅度下降。

苏联和日本在诺门罕地区打了一仗,装备着飞机坦克的苏联军队,凭借着4倍的人数优势击败了日军,战后苏军的死伤人数竟然比日军高出来了近一万人。

在诺门罕之战时期,日军的装备水平仍然处于一战时期,假如德国没有突然崛起,苏联肯定不会停止国内运动,那么不需要其他国家出手,苏联就已经“自废武功”了。从二战前苏联的工业产值和军事实力来看,当时的苏联并不具备发动世界大战的能力。德国能够发动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苏联和英法等国各怀鬼胎,纵容了德国的发展壮大。

苏联和所有西方国家的关系都不好,如果没有希特勒的威胁,苏联向东扩张的可能性非常低。英法两国之所以纵容苏联和德国扩张,主要就是为了让他们自相残杀,假如没有了希特勒的威胁,英法两国就会把精力都用于对付苏联。到时候德国和美国肯定也会帮助英法两国,苏联不仅没有扩张的机会,反而可能会被这些西方国家群起围殴。

苏联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国,主要是因为德国打垮了英法两国,苏联在二战中成长起来,成为了军事大国和工业大国。如果没有希特勒的入侵行动,苏联的大清洗可能会持续下去,苏联的军事实力和工业实力发展速度都会放缓。实际上希特勒发动二战,就是一次世界强国的重新洗牌,在这次洗牌行动中,英法德三国都是输家,美国和苏联则是最大的赢家。假如没有希特勒发动二战,苏联很难有实力发动战争,也很难能够成为超级大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