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客家人不敢承認是畬瑤人的後代?

灣區新動力


我們可以在客家人的族譜中尋找到畲族瑤族的烙印,譬如紫金縣中壩鎮的客家孫氏的《孫氏族譜》,客家孫氏剛剛模仿漢族建構族譜時,其族譜記載:一世祖是“孫伯三十三郎,其始祖婆是“妣駱八十娘”,二世祖開始,其族譜收錄的名姓才與漢人無異,說明紫金縣中壩鎮客家孫氏的始祖,在未漢化之前……是以“郎”稱謂男人,以“娘”稱謂婦人的。男人以“郎”稱謂,女人以“娘”稱謂,此風與畲族瑤族相同,我們漢人從來沒有這種“郎”或“娘”稱謂的習俗,證明客家人來自畲族瑤族漢化,絕非空穴來風。

唐朝初設漳州、汀州。中央在此地開始施政,漢人遷徙居住,就遇到了三千餘戶二萬黃連洞蠻圍汀州,這說明畲民不少了,何況,宋末,擁眾十萬。這樣強大的畲族,就算是漢族以婚姻形式入贅進入畲族,改變為漢族宗譜,也無法取代畲族的地位,只能屬於畲族融化了少量遷徙的漢族。南宋末期,贛、閩、粵之交的漳、汀、潮、梅、贛五州毗鄰區域已成為畲族的基本住地。畲族族源主要包含百越後裔、南遷武陵蠻和入畲而被畲化了的漢人三大部分。這些地盤全部成為客家人居住,成為客家人,沒有畲民的蹤影了?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江西橫水、左溪、桶岡等地爆發畲、漢人民大起義,主要領導人中有畲族謝志珊、藍天鳳等人,他們“各又自稱盤皇子孫,收有流傳寶印圖象,惑群賊,悉歸約束”。證明明朝時期還有畲民,難道到了出現客人之後,畲民就消聲匿跡從人間蒸發了?

明末清初,閩粵贛山區曾經數量龐大的徭人(古代畲民瑤族的統稱)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客家族群的突然冒起,這表明,有大量畲民瑤民已融入到漢族之中,已經漢化成為了客家人,客家文化形態也已完全成熟。

客家人以“中原衣冠”、“中州古調”為榮,如果確證是如此,那麼,中土文化傳統也許就成為客家人思想上一個沉重包袱了。客家人重視正名,有其歷史原因,因為中國是重視正統的國家,“名不正,則言不順”,這觀念已流貫千年。為了掩飾來源,美化自己的族群,對客家問題的研究,客家主流學者大多在“純”字上做文章,做得純之又純。有人甚至做過了頭,認為當今中國漢家血統,唯有客家純,其餘多“雜種”。這就矯枉過正,貽笑大方了。








搞三搞四用戶


現代的DNA基因檢測已經有了答案!客家人的漢族血統高於廣府人!為67%左右的漢族血統!廣府人為64%左右!北方漢人也就70%左右!


朕就是來了解民情的


我是梅州興寧客家人,這是今年除夕回祠堂祭祖斗門上的對聯,祖上傳了幾百年的對聯,說明了我們祖上來自何地。如果說我們是畲瑤人的後代,我們何必祖上要留下這個對聯?還有如果我們是畲瑤人後代為啥我們沒有一點畲瑤人的印記,現在保留下來的族譜,家規,還有風俗都是跟古漢族相似呢?如果我們畲瑤族人後代,為啥幾百年都在掩蓋畲瑤的印記,編造自己祖上來自哪裡,而且這個東西一編就是幾百年?看圖吧……



He小Bo


我是眼史,我來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不是不敢,而是不能承認。雖然根據現階段權威的說法,大部分的學者秉持客家人“中原遷徙說”的說法,認為客家人是由中原南遷的民族。

關於客家人的遷移說,幾乎都與戰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根據有關書籍的記載,從“五胡之亂”到最後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及“反清復明”的運動,客家人一共進行了六次的大遷徙。由於遷徙的次數較多,遷徙的規模也是空前絕後,因此涉及的範圍也就越廣,如今的客家人,在廣東、廣西、江西、福建、臺灣、四川、湖南、海南、貴州、香港、澳門等省區以及美國、東南亞等國家都有分佈。

似乎可以將客家人和畲族人進行聯繫的,就是語言,如果不仔細聽的話,畲族人的“畲語”和客家人的“客家話”是很難分辨的。但是,在少數的語詞和語音上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客家人和畲族人的聯繫,很多要從他們的起源來說。畲族人同客家人一樣,都是遊動的民族,有意思的是,畲族是遊耕的民族,且是生活於我國南方的民族。畲族人自稱“山哈”,其意為“山裡來的客人”,這是畲族人遷移到漢族的地方,漢人都叫他們“客人”,有後來者為客的意思。很顯然,這裡的“客人”和“客家人”並非同義。

關於客家人和畲族的聯繫,還有一個說法是源於一個遠古的民族——古越族。有專家認為,古越族是南方畲族人的祖先,實際上這是沒有得到大部分認可的說法。而客家人的起源,也曾經提到過這個古老的民族,認為客家人是與南方古越族交匯後的後代,因此提出了兩個民族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

實際上,關於客家人和畲族人的說法,並沒有一個確切被證實存在的關係。而能將兩者放在一起的,想必是在居住的地方有很大的重合之處,因此將兩個民族聯繫在一起也是可以理解的。關於兩族是否有聯繫的說法,始終是有待考證,因此客家人不承認是畲族人的後代,不是不敢,而是不能,因為這樣的斷論,找不到有力的證據可以支撐。

不管這兩個民族之間是否有聯繫,在我們的中華大家庭之內,大家都是“一家人”,不應該有民族的歧視。


眼史


不是不敢承認,而是客家人根本不是畲、瑤,你又沒什麼證明,讓人家怎麼承認?

客家人是古代幾次戰亂中從中原逃出來的漢族,並且大部分是有文化、有地位的王公貴族,或者是世家大戶,所以才被稱之為"衣冠南渡"。

不說秦始皇、兩漢時期到南方的漢人,就從"永嘉之亂"的西晉末年開始,當時南方還是百越、苗瑤的地盤。南渡的漢人依靠軍事力量和先進的文化、產生技能,逐漸站穩了腳跟。

可以想像,當時最終能到南方的,肯定是男人居多,包括一些軍人。這些人通過戰爭或婚姻,與當地百越、苗瑤(那時還沒有畬族)等各族女性結合,而繁衍更多的後代,這些後代中,當然會有百越中畲、瑤的血緣,要不南方漢人,包括客家人,怎會在相貌上與北方漢人有一些區別呢?

但是,家族往往是以男性的遺傳基因來區別的,而男性的y基因是不會改變的,只會傳給下一代的男性,所以說,即使與其它族女性共同的後代,也只是提供了母系基因,而不能改變決定其漢族特性的y基因。

這已是被現代科學證明了的,而且,現代基因學也證實了,漢族包括客家人,是世界上基因最純正的民族。

如果以語言有些相近為理由,那更是不科學的,像現在非洲、美洲有許多國家民族都講英語,他們能是一個民族嗎?如今回、滿、土家族都講漢語,他們也不是一個民族啊!

據記載,畲族是從廣東潮州風凰山為根據地向江、浙、閩遷移的,到了別人的地盤,也會被人叫做客家,漸漸地就與從中原束此僑居的客家人混淆了。

再一個,漢族和畬、苗、瑤,都屬於漢藏語系的不同分支,他們長期生活在一起,在語言、生活習俗方面有近似的地方,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所以說,客家人不承自已是畲、瑤,也是很正常的事,你說呢?


醉眼朦朧看天下


提主提的問題,是不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畲族是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的一個少數民族,也是客家人的分支。客家人有很多分支,瑤族,苗族都是客家人的分支。就是廣府人也有很多客家人轉化的,就是越南的阮姓,都是有一半是李姓改性的。現今有很多客家人講話都是粵語,因為講白話的都是在城市,客家人進城謀生,都是要講白話才能有站得腳。所以慢慢就變了廣府人。中國人的中堅力量都是客家人,因為改朝換代,殺戳的都是前朝姓氏,比如晉朝,清殺的是曹姓,前宋朝清殺的是司馬姓。所以改朝換代,改姓成為闢免殺戳。

中國的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整個東南亞都是漢族人的變遷,也屬於蒙古種人,黃種人基因。總之:畲族是客家人轉化的,並不是畬族轉化客家人。


紹明6481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說到客家人的起源,如今流傳著兩種說法:一是中原遷徙說,另一種是畲族土著說。

目前支持這兩種說法的人還是有很多,雙方各執一詞,好像都有各自的道理。在最終還沒有一個定論的時候,我覺得題主所說的“一些客家人不敢承認是畲瑤人的後代”有些欠妥。客家人是否為畲族後人還沒有定論,又何來承認或不承認之說?

客家人與畲族的關係

我在客家人的起源問題上查閱過不少資料,還特意去聽了畲族人的“畲語”,感覺與客家話真的很像,當時我也在想,難道客家人真的就是畲族後人?

後來查閱了一些資料才發現,客家話與畲語之間是一種相互滲透的結果。比如在梅州《豐順縣志》上有記載:“(畲民)其操土音,俗稱蛇羅語,極難異。”由此可見,最早的畲語叫蛇羅語,後來是因為客家人遷徙過來後,與當地的畲民雜居,雙方的語言彼此滲透,就變成了現在這樣,畲語與客家話極為相似,這一點在《現代漢語方言》一書上也有說明。

從語言發展上可以分析出,最早是因為原住畲民與客家先民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間相互同化。另外從族群數量上來看,如今客家人的數量遠遠要超過畲族人,據201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畲族人口為70多萬人,而客家人的數量有幾千萬。如果客家人的祖先是畲瑤人,為何發展到最後反而畲民變少了?這不符合常理。

因此,關於客家人的起源,我還是偏向於“中原遷徙說”。客家人在歷史上經歷過幾次大遷徙,人口遍佈範圍廣,並且與當地居民生活過也有被同化現象,所以現在全國各地的客家話發音都不相同,而且差別還非常大!

結束語

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古代因為戰亂、自然災害等原因,經歷過很多次的人口大遷徙,每一次遷徙就會出現同化的問題。因此,不管是客家人和畲族之間,或者是在其他各民族之間,大家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客家人以“中原衣冠”、“中州古調”為榮,如果確證是如此,那麼,中土文化傳統也許就成為客家人思想上一個沉重包袱了。客家人重視正名,有其歷史原因,因為中國是重視正統的國家,“名不正,則言不順”,這觀念已流貫千年。為了掩飾來源,美化自己的族群,對客家問題的研究,客家主流學者大多在“純”字上做文章,做得純之又純。


瑤鄉一粟


為什麼我們嬴姓黃氏客家人做了基因檢測是漢族???我覺得作者很奇怪,既然你說的我們客家人不是漢人為何基因還是漢族的,你不妨走進廣州本地客家人村落去抽血採樣。別再發佈謠言行嗎?


伯牙不絕


客家人是指是指西晉末年,安史之亂,以及靖康之難時,衣冠南渡的中原人 。所謂畲瑤人是指畲族與瑤族,他倆雖是少數民族,但兩者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是五溪蠻盤瓠之後。因此說客家人與畲瑤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客家人是躲避戰亂遷居南方的中原人,畲瑤人是南方土著人。


據史書記載,畲瑤人起源於漢晉時期長沙的“武陵蠻”,即五溪蠻。在如今湘西黔東武陵山地區。三國時期,武陵蠻和蜀漢關係密切,他的首領沙摩柯曾跟隨劉備討伐東吳的孫權。在夷陵之戰中,沙摩柯還斬殺東吳名將甘寧,後來陸遜火燒連營,沙摩柯戰死沙場。

在畲族與瑤族中傳說中,他們始祖盤瓠因為幫助皇帝平息外患,娶了三個公主為妻,隨後遷居深山老林,盤瓠有三男一女,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四女姓鍾,最後繁衍成畲瑤人。應該說畲瑤人有華夏民族的血脈,在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平定百越後。因為秦末天下大亂,這五十萬人就滯留南方,不能回到中原,這些士兵就與當地土著人通婚雜居(這其中就包括畲瑤人)。這些最早來到南方漢人最終融入到當地的土著人中,這些人不能稱之為客家人。趙佗還因此割據南方建立南越國,直到漢武帝時期,南越國才再次納入大漢的版圖。




客家人真正的到來是西晉末年至明末1000多年間,中原人幾次攜家帶口大規模南遷。畲瑤人稱南來的漢人為"客家人",南來的漢人亦以此自稱。這些南遷中原人帶來了先進文化和農耕技術,促進南方的經濟發展與繁榮。著名客家研究者羅香林在其所著《客家起源》中寫道:“這些南渡人們,在經濟方面,開發了南方經濟,增進南方的生計。在民族方面增加了中原人與畲瑤人的融合……因此說客家人身上有畲瑤人的血液。”


按照公認的定論:客家人是中華漢族中特殊的一支,是中華漢族在特定的時空中形成的一支重要的特殊民系。它以其獨特的語言、建築、民俗、民性等等的文化特質而有別於其他漢族民系,是一個獨特的漢族分支。


所以說客家人不是一個少數民族,他更不是畲瑤人的後代。勤勞不屈的客家人早已走向世界,湧現出諸如葉劍英元帥,新加坡總統李光耀,泰國錢總理英拉兄妹等傑出人才。還有周潤髮、張國榮、楚鍾紅等著名藝人都是客家人後代 。如今,分佈在世界各地客家人有7000萬之多,在各行各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