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西医都不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人类医学史还有很多路要走。

近日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在网上很多网民都开始讨论医学问题。中医和西医两派互怼,中医派说西医治标不治本,止痛救痛,对付病毒棘手无策,对慢性痛豪无作用。西医派回应中医,说中医不科学,落后,一套天马行空的理,让人莫不着头脑,是巫医,是骗人的,对急性病,重症病豪无办法。我认为,两派都对,但又两派都不对,对是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评论自己,肯定自己。不对是因为站在自已的角度去评论对方,评论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我是站在中立的角度去看问题,所以我不支持任何一方的言论,我也不反对任何一方的言论。因为我是一个国內少有的,既有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有西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还具有营养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医生。所以我看到那些不懂中医的人评论中医中药感觉很好笑。比如有一个人说何首乌是有毒的,因为乌头碱毒性很大,会致人死亡。我差点笑脱大牙,乌头碱是附片,川乌,草乌里的成份,他把乌头碱套到何首乌的头上去。能不可笑吗。站在中立角度去分析,中医西医都有神圣的地方,也都有其不足之处,如果能取各家之长集于一身,那就更完美。但是现在绝大部分医生无法两者兼顾。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医学生要应付考试,要拿毕业证,上班的医生要应付晋升考试,工作又忘,那有时间去学习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呢。而且现在的医院分科明细,学中医的,就在中医院或在中医科上班,西医工作不关你事。而且中医解决不了,转科到西医诊室去。看能不能解决,如果中西医都解决不了的,就叫不治之症。学西医的自认为西医有科学依据,很先进,很高明,对疾病的认识很清楚,诊断准确,用药精准,那象中医模棱两可,所以西医看不起中医,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了。而且很多人认为中医理论很深奥难懂,难学难记。在中西医互不理解,互不认同的情况下,中西医两派互怼就再正常不过了。

中医和西医都不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人类医学史还有很多路要走。


西医虽然很先进,但能治好的病也不多,看看各大医都病人人满为患就知道了,拿开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来说,糖尿病,痛风,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肝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还有很多。都被判定为终身性疾病,或叫不治之症。所以西医也并不是很科学,也有不足之处。其实中医和西医同时治病,并不会互相茅盾,因为运用中医理论去指导中药的使用,用西医理论去指导西药的使用。在同一个医生手上不会茅盾,在同一个患者身上也不茅盾。但是用西医诊断去指导中药的使用就有问题了。比如一个咳嗽,如果用中医去诊断是风寒咳嗽,而西医诊断则为支原体性气管炎,但是,如果西医生开双黄连口服液,或者川心莲,板蓝根,清热消炎宁等之类的所谓消炎药去治疗这个病,就会越治越严重,而中医生是用麻黄汤,通宣理肺丸,桔红丸,或小青龙汤治疗,就会很快好转。如果中医开西药时用的是先锋类,青霉素类的西药去治疗这个病,也一样治不好,因为西药应该用大环内酯类药才有效。所以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解。因为这些人,不是专中医就专西医,所以就会出现茅盾,一个人中西医都懂的话,就不会有茅盾。

中医和西医都不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人类医学史还有很多路要走。


中西医都有其好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类又开始从其他生物身上得到启发,回归自然,发现了营养医学,营养医学还刚刚起步,很多人不认同,不理解,不接受。但是这种医疗模式将是人类维护健康的终极模式。因为它完全遵循宇宙自然规律。完全遵照人体的生理特性去执行的医模式,是中西医结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西医补充力量。它可以解决中西医都无法解决的大部分问题。可见它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只有中医、西医、营养医共同维护下,人类健康才能得到更多的保障。现在中国医药界就连中西医结合的模式都还没磨合好,更不用说发展营养医学了,所以我说,我国现在能运用营养医学治疗的医生少之又少,而且这些医生都不是国家级的权威人士,总的来说比过去好,最少现在偶尔能看到有关营养治疗的专家研讨会之类的新闻。还听到有人传言说未来几年全国的医生要持营养师证上岗,但我认为医药界终极治疗模式的到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医和西医都不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人类医学史还有很多路要走。


中医和西医都不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人类医学史还有很多路要走。


中医和西医都不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人类医学史还有很多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