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話證明你曾經擔任過民辦教師,你會怎麼說?

老哥聊生活


本人曾在那個特定的年代,也曾被抽調當過幾年的(農村小學)民辦教師,其酸甜苦辣焉能用一句話說得清。

民辦教師領的是大隊的工分而不是領工資,大隊分配好的年份,每月大約有20到25元的收入,不是每個月領,一年才領兩次。在校任務繁重,每週要上30節課,甚至要上31節課。放學後還要備課批改作業,晚上會議(那時代很多學習會:例行會議)及家訪。因我在校內教師中算是比較會寫字(美術字及簡單的圖畫),能者多勞,每當各班級要辦什麼牆報、宣傳欄等,各班級的老師都要求我去幫他們設計版圖及寫標題,所以很少有休息時間。待到暑假寒假,本以為有段時間好好休息一下。其他公辦老師及外地老師都回家休息,只有我是本地民辦教師,往往被安排留校看守。公社駐大隊幹部又很多時侯要我去為大隊辦黑板報搞宣傳欄,到村內寫標語等,……。

近兩年聽聞有個什麼民辦教師補貼的事,但到現在我還未接過任何通知或告知,我當年的付出可能被他們遺忘了。唉,不多說了,說多也是淚。



第三隻眼看世間百態6


《憶》

(仿長歌)

報酬工分加補貼,

煤油燈下批作業。

寒假暑假無工分,

學區依舊發補貼。

三尺講堂泥土地,

勤工儉學穿草鞋。

風華正茂年青人,

身上軍綠漂洗白。

手中半截粉筆頭,

揚揚灑灑寫不歇。

煤油燈下刻蠟紙,

自編教材報審核。

教書育人有幹勁,

公辦民辦真團結。

為了教好下一代,

學校領導有貧協。

每當憶及往時事,

五味雜陳筆難寫。

偶爾翻翻老照片,

人生長河一小葉。

如今奔七楊老帥,

雅號當年情緣結。

聊以長歌抒情懷,

民辦教師真熱血。








楊老帥


高中畢業回家鄉,

勞動三年幹活忙。

忽有一天上講臺,

站在教室把師當。



一月工資二十五,

二十課時一週忙。

放學急忙回家去,

拿起鋤頭忙田莊。



晨起田間一陣忙,

粥湯落肚把班上。

走進教室學生笑,

原來穿著破衣裳。



勞動節裡有假放,

扔下筆頭忙插秧。

學生田頭問師好,

昂首滿臉是泥漿。



民師也有老師樣,

只是勞累無別樣。

好在學生都尊師,

叫聲老師心也暢。

吾從78年開始當民師,到87年考取中師,兩年後成為真正的公辦教師。這期間雖苦但有樂;雖知識不夠,但能刻苦學習和鑽研。
現在的成就,得感謝那段充滿青春激情的時光。


(注:部分配圖來自網絡)


含山唐


那是八0年 教書講臺站 隊裡記十分 一月七塊錢 只知是教師 不知民隊辦 工作挺賣力 成績名列前 負責畢業班 一連送十年 民師可轉正 隊辦靠邊站 只因學校小 校長是民辦 我替校長考 順利過了關 校長成國辦 我還是隊辦 負責少先隊 成績也拔尖 參加省活動 捧回獎盃盞 如今證書放 不值一毛錢 學校搞合併 無耐回家園 教書十六載 猶如過往煙 下崗民師悲 同病也相憐 難得這會閒 既興瞎胡連。


清心寡慾32241


身在講臺站,

面對稚童眼,

傳達愛與知,

享受美與贊,

無奈政策出,

只能說再見!

面對師生情,

徒留空悲嘆,

滿懷教師夢,

餘生都遺憾!

知是夢南圓,

只能夢裡現。

只恨生非時,

不能遂心願。

真盼有朝日,

重回我校園,

授業與傳道,

再把愛奉獻!

最後說句大白話,我想念黑板,想念粉筆,想念桌椅板凳,想念孩子們一雙雙純真的眼。


滄州新瑞


民辦教師歷史功勞不能忘記!

面向黑土背朝天,鋤禾收谷汗溼衫。得進校門命運轉,雖掙工分心也甘。

一代民辦教師,為農村的教育事業發展,為農村孩子的學習進步,立下了歷史功勞,做出了突出貢獻!

那時條件異常艱苦,收入微薄,學校條件極差,兩摞土坯上面放一塊板就是課桌。學生更是參差不齊,難教難管。是民辦教師擔起了農村教育的重擔,教師缺編,有時一個人竟同時要擔幾個班級好幾個學科的課程。冬天冷,老師和學生一起拾柴取暖,溫度燒不上去,學生小手凍得通紅有的凍壞了腫了看著甚是可憐。

學習環境差尚可克服,學生學習基礎不一樣使教學難上加難。手把手教,一個一個過關,白天加時輔導,晚上挑燈夜戰,家訪時還要再看一遍。

頑劣學生淘氣能上天,連打帶鬧不服你管,攪亂課堂滿地亂竄,別人無法上課只好旁觀。

嚴重違紀不能嬌慣,罰站不行教鞭打斷,再若不聽拳腳難免,所有淘生無一倖免。家長支持教師斗膽,無計可施你說咋辦?現在回想年代使然,要是現在工作玩完。

教育學生不能蠻幹,依法施教不能越線。嚴重違紀不容嬌慣,依規懲戒還需兌現。教育後代愛心無限,尊師重教理所當然。民辦教師功績斐然,呼籲國家報酬增添!


甦醒459


始學崇師願為師,夙願得償近而立。

三尺講臺傾心力,不知日月星斗移。

教室是我好陣地,誨人不倦費時日。

啟明照路早自習,晚學下課聽烏啼。

暑日無懼惜生體,大楊樹下作教室。

雪花飄飄朔風急,北窗大洞披我衣。

因知俺是隊辦師,揮灑生命爭第一。

鄉里表彰頻及第,縣優教師拿四次。

業務主任九年裡,學校成績登天梯。

又是九年校長事,“四園”名校登縣級。

教委檢查項目細,五百現金作獎勵。

正當奮力登攀時,“清退”刀切無情意,

人離學校心不離,一畝三分盡農事。

文告民辦成歷史,病老無技空悲悽。

2013年春天裡,“我”有新名“原民師”。

補貼雖少暖心底,希望向上提一提。


daolaodexingfu09


教書十一年,想起很辛酸。週一至週六,住校執教鞭。到了星期日,回隊去種田。一年工作日,三百六十天。一天十工分,補助兩角錢。人稱教書匠,幹得也心歡。為鑄人靈魂,從來不知倦。全區搞統考,成績都冒尖。七年如一日,校長挑在肩。領導看得起,要我當村官。走出學校門,命運全改變。民師都轉正,唯我靠一邊。老來無依靠,苦楚向誰言。打掉自牙齒,再往肚裡吞。


程衛民465


看到這個問題我本身沒有資格回答,八零後我沒有擔任過民辦教師,但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父親就是民辦教師的過來人。可以說,民辦老師是我們教育史的光輝代表。

退伍後,老爸當一名默默無聞的民辦老師

老爸是一名退伍軍人,聽他說在部隊時都是幹辦公室工作,並且擁有汽車駕駛證;同年退伍的戰友到縣城的糖廠工作,那是風光無限。老爸不知道怎麼想的,回到老家當一名民辦老師,雖說工資待遇與公辦教師差不多,但也不高,就那麼幾十元,與糖廠戰友相比那可是天壤之別。老爸總是說,當個老師,做個文化人好。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老爸教育子女:努力讀書,將來考出外面讀書可以跳出農村。本人呢所謂繼承父親意願也當上了一名人民教師;弟弟是一名醫生。妹妹也讀過正式大學,自主擇業去了。用村裡人的話就是說都是有工資領的人了。

民辦教師工作認真負責,是學校主力軍

八幾年時代,學校正規的師範生非常少,有都分配到中學去了。老爸在大隊(行政村)的一個分校(教學點)做過幾年,只有兩個老師,只開一二年級。當時我兄弟還小的時候還用28寸的自行車拉我們兩倆到學校教學,並且帶用鋁製壺帶粥去呢。那裡村民很尊敬老師,經常用什麼好吃的拿來,這樣老爸可以安心教學了。

幾年後,分校撤銷了,老爸也來到本部學校教學。當時師資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十幾個老師,八成民辦老師,大家團結合作,老爸所在學校在鎮統考、縣抽考經常取得優異成績。不可否認,民辦老師是學校的主力軍。工作之餘,老師們經常在一起下象棋、打乒乓球,其樂融融!因為我經常到老師辦公室活動的,印象最深的是下象棋的事。有一個二三年級的小孩(具體哪個年級不記得了)經常挑戰老師象棋的,常常圍一圈又一圈師生看熱鬧。

那時老師們時有帶學生到山野參加植樹活動,採摘樹果等勤工儉學活動,文藝活動也豐富多彩。現在想想那裡的學校好像活動還比現在的多,也沒聽說出什麼安全事故。

老爸當民辦老師的年代,有過集體留校住宿。晚上在學校做教學工作,備課、批改作業或者用臘板刻制學生試卷,不能因為離家近就回家。

大部分的民辦逐漸轉正為公辦教師

當時民辦老師轉正的門檻不算很高,聽老爸說有時候只要得到一個縣級以上的獎狀就能轉正了。幾年後,轉正要參加統一考試、體檢,什麼都符合了就轉正。很多民辦老師幹了大半輩子甚至一輩子的農村基礎教育,能轉正就是最好的結局,退休了有生活著落。老爸也是轉正大軍中的一員。未能轉正的民辦老師只能是代課老師,工作年滿15也能領取離休生活費850元(各地政策不一樣)。現在就業崗位多,年輕人估計不會願意當代課或民辦老師。

民辦老師,國家當時師資不足,從社會使用優秀的人才補充到教師隊伍中,有民辦老師們的辛苦付出,對國家的教育事業發展有很大的作用。他們不可磨滅的功勞,我們應該銘記於心!


久榆拾蓋街


看了樓主的題目和幾篇網友的文章,使我想起了我地民辦教師寫的兩副對聯,也與此相關。雖然兩副對聯不怎麼工,思想內容也談不上積極,但聯意卻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現實,足以令人解頤的。第一副的年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那時是三年嚴重自然災害剛過,經集體允許,餓怕了的農民們,利用工餘時間自己開荒種糧種菜,極大地改善了生話。那些民辦教被學校工作絆住了,只能乾瞪眼羨慕。過年時,一位民辦教師寫了一副春聯,發了點小牢騷——

說大理教書勝過生產;

算細帳打鐵不如補鍋。

這個“生產”專指農業生產,大家能理解的。第二副對聯發生的時間,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農村實行農田承包責任制,這下可就苦了那些民辦教師,上班時間在學校上課,下班了還要到自家承包田地裡忙活,真正的披星戴月,苦不堪言。過年了,於是又有一位民辦教師寫了這麼樣一副春聯——

1教書務農雙管齊下;

校長老婆兩面夾攻。

校長要抓教學質量,時問抓得緊,平時不準老師請假;老婆呢,自己家農活幹不完,落後了,就在丈夫面前絮絮叨叨地埋怨,這不是“兩面夾攻”是什麼?沒有經歷過這種生活的人可能感覺不出什兒,經歷過的,自有一番甜酸苦辣的滋味在心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