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贫困县为武汉捐10万斤大葱:河南人,太刚了


01我能捐的不多,这是我捐的最好的东西了

河南有个村子,向武汉捐了十万斤大葱。

这个村,是国家级贫困县。

受疫情影响,机械不能进入田地作业。

300多个村民在葱地里徒手挖了3天,装满了两大卡车。

河南贫困县为武汉捐10万斤大葱:河南人,太刚了


一般情况下,拔10万斤大葱至少需要6天时间,但村民们只花了三天。

而且这么冷的天,还要把手伸进田地里,光想想就觉得不容易。

但村长张现良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也是为抗击疫情尽一点绵薄之力,比起在一线的人这不算什么。”

2.4号中午,这批大葱被运往武汉。

10万斤大葱,折合成人民币也不过就30万,这个数字夹在几亿几十亿的捐赠中,并不显眼。

但可能是他们能掏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也是他们能掏出来的全部了。

突然想到网上的那句话:“河南在每一次网络骂战中没有赢过,但是在民族大义上,河南人从来没有输过。”

深以为然。

被地域黑的河南,被嘲笑乡巴佬的河南,在民族大义上,从来都是奋勇当先。

02河南早早打起防疫战

要说最近的疫情防控工作,做的最好的当属河南。

河南人口将近一亿,位列全国第三。

同时它也是劳务大省,武汉人口热门来源地,光河南就占了5成。

加之郑州又是中国铁路网的心脏,大批旅客在这里汇集,如果没做好疫情防控,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截至目前为止,河南确诊人数1000多例,郑州100多例。

这样的优异成绩,离不开3个方面。

领导反应快。

武汉1.23才封城,而河南省省长尹弘在12月底就停了班车。

21号开始下文禁止活禽贩卖交易。

22号,公布130所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23号,呼吁武汉返乡人员及时报告村、街道居委会,并居家隔离14天。

暂停娱乐设施、到武汉车票免退票手续费、app短信推送…

当别人还在后知后觉的时候,河南早已雷厉风行。

速度快、手段狠,难怪网友纷纷喊话要抢河南省省长。

村里喇叭响。

硬核河南的背后,除了有上头的政令,还有各级领导的齐心协力,就连最偏僻的乡村,宣传都极其到位。

有村民居委会发通知教大家认“鄂”字,要求家中有武汉的亲人不要回家过年,直接电话视频就可以。

有的在村口设了好几个劝返点,看到湖北的车直接让原路返回。

河南贫困县为武汉捐10万斤大葱:河南人,太刚了


还有的村委会直接派医生上门,为武汉返乡人员消毒、测体温。

更有甚者,敲锣打鼓通知的,喇叭整天循环播放的…

民众够听话。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们,也在身体力行。

有人过年要给姥爷拜年,但却被姥爷拒之门外,并质问外孙:

“现在啥时候了?各家各户都通知了,你来干啥?”

河南贫困县为武汉捐10万斤大葱:河南人,太刚了


外孙委屈巴巴的说想给他带点好吃的,但姥爷不予理会,并催他赶紧回去。

外孙下楼后,姥爷还不忘面戴口罩,打开窗户,给外孙空投了一包口罩和一个红包。

再“啪”的一声,无情关上了门。

像这样的“无情”长辈,数不胜数,在此我不再赘述。

之前网上有个话题:如何让父母带上口罩?

河南人完全没这个顾虑,因为当我们还在苦口婆心劝父母的时候,河南老人早就以身作则了。

03河南,始终走在前头

河南知道,自己不像北上广那样繁荣瞩目,也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所以只能严格做好防守。

湖北有难,河南必须义不容辞。

作为全国产量最大的速冻方便食品生产大省,河南向武汉捐赠火腿肠19000箱,汤圆水饺各4600箱,合计123.7吨。

河南贫困县为武汉捐10万斤大葱:河南人,太刚了


河南的良心零售民企胖东来捐款5000万,并给员工200万保障,给客户按采购价售货。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家企业在非典期间就已捐赠800万,在汶川地震时捐赠820万。

河南贫困县为武汉捐10万斤大葱:河南人,太刚了


胖东来,可能是全国最为良心的超市,甚至有人说:没有第二家超市能撼动它在许昌人和新乡人心中的位置。

中国卫材的半壁江山,是河南。

疫情爆发后,河南自发组织了无数个民间慈善组织,援助武汉。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采购卫材,没日没夜,加班加点。

这一次武汉发生疫情,河南比谁都着急。

这种感觉就像是:兄弟遇难了,我绝不能坐视不管。

所以河南拼尽了全力。

原来,硬核河南的背后,也有一颗温柔的心。

写在最后:

有人说河南在中国的位置,就像是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它是一代皇城,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

它是农业大省,不仅喂饱了本省人,每年还有200亿公斤粮食支援外省。

它是后起之秀,GDP已高居全国第五。

它亦是中国心脏,温暖、靠谱、踏实。

它一边承受着全国人民的偏见,一边默默给全国供应口粮。

中华民族为何始终屹立不倒?

那是因为我们有千千万万个“河南”,大家拧成一根绳的力量,还怕不能战胜困难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