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硬核奶奶”全網刷屏:這就是母親

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當更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疫情中的英雄們身上時,一位90歲的老人在醫院陪護64歲兒子的照片在網上火了。

90歲“硬核奶奶”全網刷屏:這就是母親

照片裡,躺在病床上的兒子帶著呼吸機,一旁的奶奶緊緊握著他的手,很多人看到後忍不住落淚,稱她為“硬核奶奶”。

世界上有一種人,她們給予我們生命,用愛陪伴我們成長,教育我們為人處世,把最好的留給我們、最差的留給自己,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母親。

這位90歲硬核奶奶,再次用行動向我們證明:這,就是母親!

非常時期,願這份母愛能夠感染更多人,給予更多人鼓舞,眾志成城,我看到一個強大的國家。

90歲“硬核奶奶”全網刷屏:這就是母親

01 養兒方知父母恩

2月3日凌晨兩點,一位年近90歲的老人走進醫院門診大廳,接診醫生問她:“為什麼沒有家人陪著?”她說:“兒子被確診為新型肺炎病例已經住院了,家裡人怕感染,我已經90歲,無所畏懼了。

就是她簡單的幾句話,瞬間感動了接診醫生。

就在不久前,老人的兒子被確診為新型肺炎,已住進重症病房。兒媳婦在國外照顧剛生完二胎的孫女,非常時期,想回武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老人的女兒過年自蘇州回武漢,因為感冒在家打針吃藥,擔心病情加重,已經自行隔離。

凌晨兩點,90歲老人,兩個一年級小學生都知道的名詞,然而當它們碰在一起時,便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90歲“硬核奶奶”全網刷屏:這就是母親

中國有句古話:養兒方知父母恩。

作為這個家庭中的局外人,當我們被這位老人感動的同時,不管您是否已經為人父母,願您能夠放下手機,趁著還未開工,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他們的頭髮又白了很多,臉上的細紋也越來越明顯了,當我們長大、結婚生子,他們,已經老了。

元宵節的第二天,願天下父母健康長壽。有他們在,我們的人生尚有來處。

90歲“硬核奶奶”全網刷屏:這就是母親

02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回憶兒子被感染到被確診的過程,老人很是無奈。

春節前疫情還沒這麼嚴重,各種慶祝活動都在照常進行。喜歡唱歌的兒子在一些社團裡擔任獨唱,那幾天他一直在外面排練、表演,後來武漢封城,兒子也在幾天後開始出現發燒、咳嗽,這時,他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如今,兒子病了,女兒也擔心被感染,只剩一個90歲的老人。當她在醫院裡幫兒子排隊查CT時,她清楚地記得,她是第297號,那是一個幾乎令她絕望的數字。

醫院外面的街道上空空蕩蕩,醫院裡面的食堂裡也過了飯點,老人只能問外面進來的人要些吃的,她說:“當時我真的像在討飯。”

因為吃不飽,還一直髮著燒,兒子的病情越來越重,最後被送進了重症病房搶救。

90歲“硬核奶奶”全網刷屏:這就是母親

搶救室外,是一位老人在期盼兒子要堅強挺住、戰勝病魔的身影,她說:“原本膽小的我已不知道害怕。”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相信,很多女人當了媽媽後對這句話都深有體會。

哪怕已經90歲高齡,在經歷過人生太多的大起大落後,在生病的兒子面前,當他脆弱、當他需要慰藉,自己仍可獨當一面。

90歲“硬核奶奶”全網刷屏:這就是母親

03 一切為了孩子

病房裡,兒子還在積極接受治療。因為家屬不能進去,病房外,是一位焦急等待的母親。

她向醫生借了紙筆,“兒子,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要配合醫生治療,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

她想讓兒子知道:母親不需要你的關心,只要你把這條命挺住。她還給了護士500塊錢幫忙轉交給兒子,讓他買些生活用品。

不管你年齡多大、職位多高,在母親面前,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

“哪怕把房子賣了,也想把兒子的命換回來。”老人說著,情緒已經有些激動。

她所做的,不過是一個母親應該做的,是一個母親不假思索的行為。

這世上最無私的愛,莫過於父母對兒女的愛;這世上最不幸的事情,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母親,兒子,請儘快醒過來吧!

90歲“硬核奶奶”全網刷屏:這就是母親

宋慶齡說: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

我們做的所有工作、所有事情,都是對孩子們有益的,不管他是聰明的、智障的,健全的、殘疾的,優異的、犯過錯的,哪怕觸犯過法律的孩子。

是啊,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當父母為孩子付出一切時,孩子當懂得感恩,學會回報。

90歲“硬核奶奶”全網刷屏:這就是母親

04 這就是母親

當這位90歲奶奶守護兒子的照片被網友發到網上後,她們的事蹟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當地社區幹部也上門看望了老人,並且安排了檢查和後續治療。

現在,她正在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在結果出來前,讓我們祝福她一切順利。

作為母親,她們的付出從不求任何回報,不管你何時需要,她都在這裡。

老舍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

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所以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的。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慣,是母親傳給的。

老舍自幼喪父,母親一人將他撫養長大,母親給予了他無私的愛。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老舍正在抗戰大後方從事抗戰文藝創作和組織工作,而此時,母親已經去世一年了。

不管她們身處何地,不管她們姓甚名誰,在兒子面前,她們永遠是母親!

90歲“硬核奶奶”全網刷屏:這就是母親

在這場戰役中,有越來越多的人遭殃,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拿命戰鬥。

我們不認識他們,但我知道他們為誰而戰。也許,他們是父母,也是兒女,是逆行者,也是普通人。

今日北方難得的暖陽,唯願這場戰役早日結束,唯願你我身體健康。

幾天過去了,不知道老人怎麼樣了,不知道她的兒子是否脫離了危險期。

母親,一個平凡的稱謂,一個偉大的形象。此刻,我想不到更加新穎的詞來形容你,但我想,這就是母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