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丨流調員王祥華:與病毒全力賽跑的“前線戰士”

“請問您是哪天從武漢出發?”“路上有沒有戴口罩?”“在河東的詳細居住地址是哪裡?”“來河東以後去過哪些地方?”“參加過什麼聚集性活動?”……這是“流調員”與返鄉人員的對話。對返鄉人員的流調,就是要儘量多地掌握他們的活動軌跡、可能接觸到的人,以判定哪些人是密切接觸者(如共同居住、就餐、乘坐交通工具等),並進行觀察或隔離。

抗“疫”故事丨流調員王祥華:與病毒全力賽跑的“前線戰士”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他們每天上門對返鄉人員進行面對面的接觸,詳細詢問他們的生活軌跡,找出其密切接觸者,通知其隔離減少病毒擴散的可能,他們在疾控防疫系統習慣被稱為“流調員”。

從接到街道黨工委反饋來一批武漢返回本地人員名單起,河東區九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疾病控制工作的副主任王祥華就帶領同事奔赴在各社區之間,一直忙到除夕,跑完最後一家天色早已是深夜,此時各家早已吃過年夜飯歡聚一堂看春晚了。他顧不上回家,在單位匆忙扒了兩口飯之後,就忙著上報每個返鄉人員的情況報告。

王祥華自1996年畢業後就一直在基層衛生院工作,更是從事疾控免疫工作達12年之久。繼抗擊“非典”和“甲流”之後,他再次請纓衝在最前面。共產黨員的黨性修養與多年的工作經驗,鼓舞著他勇敢地衝向第一線,擋在病毒與群眾之間。他深知流調員的職責就是與病毒賽跑,越儘快找出歸鄉人員的密切接觸者,越會對疫情的控制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抗“疫”故事丨流調員王祥華:與病毒全力賽跑的“前線戰士”

疫情就是命令,隨著時間推移摸排出來的返鄉人員越來越多,各個圈的排查工作進一步擴大,大年初一,顧不上年邁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王祥華又和同事們跑到了流調排查第一線中。流調工作是一項瑣碎而要求細緻的工作,需要對其生活軌跡與接觸史做出詳細的報告。面對不配合或者想故意隱瞞生活軌跡的人,他們需要耐心得對其做思想工作,告訴疫情工作的重要性與特殊性。更有甚者會對他們惡語相加。這時候,王祥華總是第一個衝在在前面,靠著多年在基層工作的群眾經驗,細心地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

1月31日,河東區出現兩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當接到通知,需要對確診病人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時,王祥華又主動站出來,他說“越危險的地方,越需要共產黨員,還是我先來。”他帶領單位幾位請戰者做好個人防護,轉運密切接觸者到隔離點,並安頓他們到指定的房間進行單獨隔離。連續幾天對密切接觸者高熱病人半夜轉診到定點發熱門診及時進行診治和排查。

由於考慮到隨時轉運病人和隨時突發的事情太多,王祥華主動住在單位安排的隔離宿舍裡,至今一直未回家,換洗衣物由妻子送到衛生院。王祥華的父親是一名退休老醫生,兄妹四人也都是醫務工作者,面對疫情,他們都深知流調員的風險與艱辛,但是全家人對他沒有勸阻只有鼓勁和支持。

這就是王祥華,流調員大軍中最普通的一員,一個與病毒賽跑的人,一個直面看不見病毒的人,一個把自己擋在病毒前面的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抗擊病毒的共產黨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