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對李蘭娟院士建議控制明星高片酬怎麼看?

拍客姜哥


支持李蘭娟院士的建議!重視科學,重視科學家,重獎科學家。讓那些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人不僅有名,還要有利。從而引導全社會尊重科技人才,讓年輕人立志為祖國、為科學奉獻!


奔騰9454


說實話,我並不支持這個建議,因為之前國家對於明星高片酬這個事也執行過限薪令,限薪令中明確規定,演員的片酬,不能超過投資成本的百分之四十,並補充了主演的片酬,不能超過總片酬的百分之七十。

所以儘管李蘭娟院士說的很對!我還是不支持,再次執行限薪令的話明星可能就要喝“西北風”,為國家納的稅又要減少,做慈善也不會再積極了。

畢竟工資都少了,誰還有心思去做慈善?再者國家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明星這個高片酬群體,也是要考慮到這個問題的。

之前執行限薪令時,讓很多明星都感到不滿,甚至有演員因為“片酬”問題,本來已經規定好的電視劇,在最後卻罷演了。搞得影視雙方都不知所措,娛樂圈的氣氛一度緊張不已。

而且別說明星救不了國,他們只是不能向戰士一樣衝在前線,而是在後方捐錢保證物資足夠用。在這次疫情中,明星捐款難道不是在救國?少則10萬,多則幾百萬,娛樂圈明星的捐贈數額疊加起來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而且明星不止是拍電視、代言,還熱心於公益,拿高片酬的同時,也做慈善回報社會。他們當中的人,有些是環境保護大使,有些是愛心大使,有些是文化傳播者,他們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這個話題熱度一過就會石沉大海,也就只能借這次疫情說一說,國家估計也不會太重視,畢竟明星這個群體為國家納了不少稅。

明星高片酬一直是個熱門話題。明星這個行業,背後的水太深,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夠解決高片酬的事,這裡面牽扯到很多人的利益,不止是明星,還有明星背後的勢力。明星高片酬也不是自己能夠覺得的,要綜合市場等各個方面的因素來決定。

李蘭娟院士說:這次疫情過後,希望國家要給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導向,把高片酬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人才。希望控制娛樂圈所謂的“明星”動輒幾千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培養自己的棟樑之才。

誠然她說的很正確,但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規定,不是那麼好解決的!要是能解決,這個一直以來是熱門話題的高片酬問題,早就被解決了。

所以與其在明星“片酬”上動手,還不如在根本上給科學家以及培養科研人員的機構多增加收入。


梅子說娛


我很同意這樣的做法。要強國,基礎科技發展不可少,而這些離不開人才的培養。記得《三體》裡智子對人類的打擊方法之一就是幹攏基礎科學領域的發展,讓人類停滯不前。雖然《三體》是科幻小說但確實說明了一定的道理。


國要強,基礎科學領域發展不可少,現在很多年輕人甚至是一些小孩子就想去當網紅,當影視頻明星、歌星,究其原因就是這個職業收入高,受人崇拜。而科學家呢?屠呦呦諾貝爾獎獲得的獎勵有其它收入是否能頂上當紅明星的收入?這個大家都有著自己的答案。


而收入是最重要的驅動力,這是不容否認的,哪個行業收入高,自然就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明星會何被關注,收入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把科研人才的收入也提成高薪,相信大把的人才會往基礎科學方向發展。


娛樂重要,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但是基礎科學的研究與發展才是推動國力強盛的根本。真心希望重視起科研人員人才的培養與宣傳,吸引更優秀的人進入這些行業,讓孩子的理想由當明星轉變為科學家。


片酬的多少有時候並不由國家強制來規定,畢竟有個市場看不見的手在背後調節著,我們更需要的社會輿論加強引導,用科研人員的高薪,高爆光率,高榮譽吸引大家的注意,尤其是讓孩子知道除了明星,我們還有更多更好的選擇,由內心自發的崇拜科學家,願意投入科研事業中,這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性的方法。


奈奈姐姐


在這次武漢疫情防控中,以鍾南山李蘭娟為代表的我國科學家們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廣大一線醫務科技工作者成為抗疫的中堅。在此當口,李蘭娟院士說出了語重心長的話:這次疫情以後,希望國家給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高薪留給才德兼備的科研軍事人員,希望控制娛樂圈明星的片酬。只有少年強才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棟樑之材。此話代表了全體億萬國人的心聲,尤其在抗疫前線,說此話更擲地有聲!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飛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有一個不好的導向就是娛樂圈的金錢銅臭之氣,明星們的片酬出場費高的嚇人,動輒百萬千萬計。相比之下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的收入低的難以維持。這與科教興國科技強國的國家戰略不無矛盾。二戰後美國為何發展為世界第一強國,就是以高薪高待遇吸引了全世界的科技頂尖人才。現今我國每年出國留學者幾十萬計,但因待遇問題大部分輾轉留在了外國。我國的華為公司為什麼能開發出5G,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高待遇吸引了頂尖人才的聚集。所以這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導向問題。



為什麼會形成這種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市場的原因。但我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故需要國家的干預與扭轉。只有大力加強科技工作者隊伍的待遇才能給青少年以好的導向,只有大力加強科技工作者隊伍,國家才能民族復興真正強盛。讓我們共同期盼李蘭娟院士的金石之聲早日變成現實。


遠山的呼喚


李蘭娟院士所說的話,她是在向整亇社會傳遞正能量。現在國家正處在危難之際,如果沒有科研工作者、革命軍人、醫護人員,還能在這場抗疫降瘟的戰爭中取得勝利嗎。

幸虧現在還有不少老科學家、著名的醫學教授和聞名遐邇的醫生奮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第一線,因此嚴冬就會過去,春天將要來臨。

不過在這場嚴峻的挑戰中,拿著千萬、甚至幾億髙薪的眀星中,有幾個衝到了第一線?當然,當國家真正有難之時,靠明星去救國是不可能的。可是明星依靠商演、廣吿等額外收入,每年就有千萬、甚至上億元。孩子們都想長大了當明星。因此二十年後,若中國再遇上這類災難,還會有這麼多的科學家、醫學家嗎?

我們偉大的祖國要想長盛不衰,就必須要有更多的科學家、革命軍人、醫護人員、⋯⋯。


姚滬生


對於李院士建議控制一些娛樂明星的片酬問題,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即使不能控制的話,你要徵收高額稅款。

一個民族的希望在於一些科技人才,而不在於一些娛樂人才。

每個人都明白的道理,可是一旦到了和平年代,一旦到了社會穩定時期,所有的人都喜歡一些娛樂方向的人,他們覺得有錢了他們覺得自己有錢了需要展現一下學習吧,又不會,於是只能去追風去追星。

其實這個社會永遠需要一些榜樣,而這些榜樣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在整個社會輿論中樹立的榜樣,是那些有正能量的為大多數人付出的,關鍵時刻能為國家犧牲利益的或者能夠挽救國民的。

另外我個人覺得,我們也不要一竿子打死,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文化生活本來也屬於社會發展的一部分,只是在某些程度上進行,一些限制就可以,而沒有必要把社會生活變得過於單調。

社會與文化發展多元化是一個好事情,但是主旋律應當是引導我們去向一些英雄的人,有榜樣力量的人去學習。


宜城老師


同意,由其是10多歲的這些孩子們,要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關,不能總迷跑男中的明星,王牌對王牌的明星等等!明星那麼高的工資,孩子們都去當明星了,誰還愛科研?中國需要下代人多出幾個鍾南山,李蘭娟這種國家脊樑!


喜洋洋200805


雖然我也很贊同這段話所要表達的觀點 但這種話如果要說是白巖松說的 那可信度更高一些 要說是李蘭娟院士說的 我不敢相信 因為第一我沒有在網上找到她說這段話的視頻 第二這種網紅語言從一個院士嘴裡說出來 不符合一個科學家的專業素養 拉低了她的身份!


李上網來叔叔


明星高片酬,至少讓我們老百姓咋舌驚到,普通百姓辛苦幾年都不及明星一部戲的錢。從娛樂明星那裡,無數的人知道有錢真好。長大要當明星,是小孩子們美麗的夢想。新一代年輕人瘋狂追星到了痴迷不可自拔,比如:第一時間機場接迎明星獻花,蹲守明星賓館房間門口請安,拿出千八百塊錢演出入場費都不眨眼等等烏七八糟之現象,這對我們年輕的一代,對社會真的影響巨大。

這次抗疫戰役中,一大批80、90後有志青年,不顧自身安危英勇出陣,全國人民由衷的敬佩。李蘭娟院士講:“國家需要德才兼備的科研人員,衝鋒陷陣的軍人,救死扶傷的白衣戰士”。李院士提出的建議:控制明星片酬很有必要引起國家重視和社會共鳴,追星文化以及捧星經濟真的該歇歇了!這對於我們的下一代有遠大深刻的教育意義!在遭遇疫情特殊時期,我們看到了什麼,記住了什麼,我們為什麼感動,又為什麼收不住眼淚?值得我們深思!!!





念懿3259596


李蘭娟院士提出的應該給科研人員提高收入這一點我是非常贊成的。除了科研人員,還有醫護工作者、教師群體,我認為都應該提高待遇。

比起他們的付出,他們的付出和回報遠遠不成比例,尤其是醫護工作者,更別說他們還承擔了極大的壓力和風險。

但是對於控制明星高片酬這一點,我認為李蘭娟院士的建議還欠考慮。原因有三:

娛樂行業,也應該跟其他行業一樣,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價值決定價格,不應該有過多人為干預。

娛樂行業有娛樂行業的市場規律。明星的高片酬,是一方敢要,一方願意給的,這顯然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市場經濟下,應該把片酬的定價權交給市場。

就像年前有一段時間豬肉漲價,因為豬的供應量少了,市場還有需求,那就只能提高價格,漲到一定程度了,那老百姓可能就先不買了。市場的需求決定了價格,如果大家都不買了,可能價格就降下來了。讓市場來決定價格,絕對比一刀切地限制豬肉的賣價來得有用。那樣的話,可能養豬的人就會更少了,因為賣不上價。

限制片酬缺乏法律依據,也很難操作。

首先控制高片酬這個事情缺乏法律依據,就算廣電總局也沒有這個權利。明星也是職業的一種,要是明星片酬要控制,下一步還要控制哪些人?公司董事長?CEO?這不合理也不合法。 就算只是倡導,不強制,也很難制定出這個片酬的標準。

具體怎麼辦?限制單個明星的最高片酬收入?定在多少合適?設定一個最高值?那對那些收入在腰部的明星根本影響不到,只會影響到頭部的明星。對整體娛樂圈的影響並不大。

總不能把明星按等級分,每年評選一次,就像職稱那樣?每個等級對應片酬上限不同?這根本也缺乏實際操作性。

明星看上去賺的錢多,但是他們同樣付出了很多。

誠然,現在明星高片酬確實是 一種現象。在普通人的眼中,明星就出來唱首歌,拍個戲,參加個綜藝節目,就要收那麼多錢,他們這錢也賺的太容易了。

可是,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現象。這些明星確實錢賺的比普通人多一些,但是他們也承受了更大的壓力,媒體和粉絲緊盯著他們,他們不能犯普通人可以犯的錯誤。換句話說,明星犯了錯誤,更不值得被原諒。

他們的個人隱私也很難得到保證,看看那些無孔不入的狗仔隊吧。明星賺錢多,但是同樣付出了很多。

所以我們更應該呼籲的是,提高那些同樣辛苦工作的科研工作者、醫護工作者的收入,因為他們的付出更多,卻遠遠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我有做科研的朋友,也有當醫生的朋友,很多人真的很辛苦。

尤其是當醫生的朋友,經常是出門診的時候水都不敢多喝,沒時間上廁所,不出門診的時候要查房、看病人,還要看文獻、寫論文做研究。

他們的待遇比起他們現在的壓力和付出,真的是太少了,確實應該提高,但是絕不是以犧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為前提的。

我不追星,我只是認為明星也是一份職業,而且是一份相當不容易的職業,能拿到高片酬的明星也是他們的本事,TFBOYS火吧?照樣有黑粉,網上照樣有大把罵他們的人,內心不強大的人根本承受不來。那些只能拿到很低片酬只能夠餬口的演員更加不容易。

綜上,李蘭娟院士提到的應該提高待遇的那一部分我非常贊成,但是控制明星高片酬這部分,恕我並不贊成。

關注@職場綠皮書 職場軍師,用生動的故事和案例講述職場上的那些事兒,與你一起成長。認同我的回答,請點贊、轉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