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要让西湖大学5年内比肩清华,你觉得能办到吗?

夜丶未明


中国教育要解决最本质的两个问题:

第一,精神培育层面,现代教育培育出的学子既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更要具有与时俱进的革命创新性精神,精神层面的教育是灵魂的培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目前绝大部分学校或者学子已经忘记了这个初衷。

第二,专业知识培育。这个容易理解,在目前教育环境下,滥竽充数的各种假(野鸡大学,洋学历,高学历)充斥人们视野,其成因,我就不加叙述了,都知道,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简单:拒绝造假,宽进严出。没有3两3,我让你出不了梁山。

小结:解决这两个问题才能稳定教育根本,然后才能谈学校是否强大,否则完全靠资本运作,金钱堆彻是万万难以建设出一个强力大学的。

另外目前中国高校有两大顽疾:

1,体制内权力干预过多,该管的不该管的没有度,极大的僵化了高校应该具有的生机与活力。

2,各种考核与教师队伍的职务晋级,工资福利挂钩不合理。教师队伍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氛围专心搞技术研究与教育改革,弄的教师,学生都有心魔了,都钻到乌烟瘴气市场经济中了,去干嘛?挣钱呗。

个人愚见且呼吁:至于多少年超过清华北大,甚至哈佛大学,这不是问题关键,关键是中国教育工作不能那么急功近利。教育工作从来都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根本,教育工作不能简单的物质化,更不能毫无底线的市场化运作,如果没有那个管理创新能力,我建议宁愿选择不要市场化运作也不能乱了教育的根本。


36850902自由飞翔


没戏的,且不说北大清华的底蕴,就是只看资金,西湖大学也不到清华的零头。

西湖大学号称十年投资两百亿。确实很多了,但这只是和普通人的收入比起来很多,和清华比起来却是一个零头都没有。清华一年的经费就有233亿元人民币。而西湖大学十年200亿,平均一年也就20亿。离233亿的零头——33亿都还差得远。怎么还好意思认为能够五年内科研比肩清华北大呢?

科研在很多地方都是比拼看谁砸的钱多,因为智商过了140之后,人的差别就不太大了(至少从我个人的体会来看,智商过了一定阈值之后,限制人的,就是设施了)。

你有这个经费,能买这些器材,你就可以做相应的研究。没有你就做不了。

这就是为什么要着重讨论经费。

但有的人肯定说啊:大学不是靠堆钱堆起来的,「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也」……

那就更容易推断了——五年,你没有大师,没有一流的本科生,也不一定有一流的研究员,你如何成为国内一流呢?


章彦博


施一公说的是科研水平超清华,不是综合实力。

西湖大学2018年底协议捐赠43亿,实际到账好像是7.3亿。施一公的设想是8-10年内筹集200-250亿元的资金池,每年按6%收益,即12-15亿教育科研经费。

如果西湖大学能筹集到250亿元资金池,估计在20年后主要科研指标可以和加州理工媲美。西湖大学当初设立时的目标也就是15年左右赶上加州理工的水平。

西湖大学几个学院的院长都是世界顶尖人才,其招聘方式是全球名校淘最有潜力性价比最高的中青年博士博士后助教,其管理模式比较接近西方名校的方式,其招生是先从博士招起,这样容易出成果。

个人认为,施一公是目前中国,最了解西方高等教育和中国高等教育利弊的顶尖科学家,也是深悉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差异的教育工作者,他能找到二者最佳的平衡点,没有之一。

只要资金不成问题,20年左右科研水平赶上加州理工,99%没问题!但估计资金是最大的瓶颈!资金限制了他引进最最顶级的人才,假如他说,西湖大学现在账户上有250个亿的资金池,不用担心学校未来的发展和科研经费,估计可以吸引更多最顶级接近诺奖级别的人才!

西湖大学如果成功,对中国的基础研究型大学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珠陵江畔层溪田园情


2011年,南方科技大学成立的时候,曾令中国的高等教育眼前一亮。时至今日,八年过去了,这一抹光彩已经磨得差不多了。

看看西湖大学的重要历程。

2015年12月西湖大学前身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

2016年12月才举办成立大会;

2017年6月,施一公在一次论坛称“也许15年之后这个大学就将比肩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2017年9月首批19名博士入学,2018年120名博士入学,2019年195名博士入学(330报名);(硕士起点学制3年,本科起点学制5年)

2018年10月西湖大学成立;

到2019年末已四个年头,当然要算正身也就一年多。


关于5年内比肩清华的报道是这样的:

日前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19年年底,西湖大学师资规模将超过拥有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学,教师科研水平很可能成为中国之最;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成为亚洲一流;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大学媲美,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2018.04.04,文章来源:https://www.sohu.com/a/227233059_100929)


仔细一看,是“教师科研水平”,不知道怎么传来传去就把这个梗给去掉了。

教师科研水平包括所聘教师历史上的所有科研成果,比如要是聘了杨振宁,那么杨振宁的所有成果就都是西湖大学的。

而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不同的是,聘任制相对比较简单,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签个聘任协议就是。所以只要有钱,即便是挖一些退休诺贝尔奖人才过来养老,也能提高教师科研水平。而那些兼职的、挂职的、甚至合作办学的学者们是不是也可以算呢?

至于15年后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可以理解为1/10、1/100、1/1000、1/10000,谁会去追究呢?


不过在西湖大学官网上是这样写的:“预计经过10-15年的发展,力争部分学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这话还是比较靠谱,校长要多拉赞助吹吹牛皮是可以的。


聪明泉


可以学苏州大学,拿着钱到处去挖人,几年内就从三本变成全国名校了,论文数量噌噌超多。

西湖大学可以拿着巨资去清华门口常年招人,应该很快就能超过清华。


谨圣叹


这就看施一公有没有这个本事。

清华,在中国是名牌,就如果茅台一样。既然是名牌在市场上占据的位置就不一样,比如各省高考成续最好的那些学生,都被清华收去了。但中国最好的人才,清华培养了多少?清华有多少拿得出手的科研成就?在国际上清华学子的地位如何?清华是不是代表了中国办学的方向?清华和其它国际名校相比如何?

将来怎样来衡量西湖大学可比肩清华?


用户4770976342048


不可能的,如果能在20年内比肩清北那就己经很好了。就教授数来说清或北与西大不在一个量级上。就在各领域执牛耳的教授数,西大也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从教育部公布来看清华一天支出就近1亿元,西大好像2018年才募集到7.3亿。天壤之别。人才物都不在一个量级上,你拿什么比肩?你引进教授,清北也在引进。就是在美国也没有一个新成立学校敢说在五年内进入前20名的,更别说比肩哈佛了。还是脚踏实地吧。


zhangjy1938


不管咋说,这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超不超清华不重要,重要的是施一公潘建伟这满腔热情就值得敬佩


用户7158134154261


能办到。中国崛起必须成为科学创新型国家,科学创新依靠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引进国外的素质教育模式,才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一改国内应试教育模式。国内整个教育系统以应试教育为特色,培养创新性人才严重不足。相信西湖大学一定会超越清华大学,给中国素质教育带来新气象。


沉思未来


希望西湖大学的施一公校长指导下的科研科教组能在未来3至8年内在学术和科研领域有所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