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篇非洲埃及尼羅河文明

當人類進化從非洲大陸的尼羅河上游,一路在生存發展中走過來,到埃及尼羅河下游,通過早,中,晚期智人分幾次走出非洲,把生命的火種播撒在地球的六大洲,和發展出各個地區文明進化歷程的時候,同時停留在非洲大陸埃及尼羅河的智人們,也在生存過程中發展出埃及人的文明知識和智慧。就是在進化中發現更多可以食用的食物,充足的食物可以使得非洲埃及晚期智人有更多閒暇的時間,來觀察和發現她們身旁發生的一切事物的變化和規律,如:花草樹木,天,地,河流,海洋,太陽,月亮,星星,各種動物,昆蟲,魚類等等規律變化,在發現中發明出各種各樣適合他們自己生存的工具和知識,尼羅河文明就這樣慢慢在非洲埃及人進化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1,天文學 因為古埃及的農業生產需要掌握尼羅河水氾濫的確切日期,所以天氣變化來確定季節就成為十分重要的工作,天文學的知識就是在不斷積累中慢慢的豐富起來,在公元前2787年就創立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太陽曆。制定的方法是從天狼星和太陽同時在地平線升起的那天,此時尼羅河開始氾濫起來,定為一年的開始,一年三季共12個月,每月30天,加上年終5天節日全年共365天。這個曆法每年只有1/4天的差數,一年分為3季,即“氾濫季”“播種季”“收割季”,每季4個月。是今天世界通用公曆的原始基礎。

2,數學 由於尼羅河水每年在泛濫之後,需要重新丈量和劃定土地,年復一年的工作使古埃及人在幾何學方面比當時的任何民族都做了更多的實踐,積累了很多各種的數學知識。用尼羅河的泥土製成長方形曬乾,壘成四面牆建造成為泥磚房子,同時用石頭修建水利設施以及建築神廟和金字塔,使得這些數學知識得到實踐的應用,並且進一步豐富發展起來。因為人有十個手指,所以古埃及人用的是10進制記數法,能計算矩形、三角形、梯形和圓形的面積,以及正圓柱體、平截頭正方錐體的體積。所用的圓周率π=3.1605。代數方面古埃及人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些較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這些知識都是後來成為古希臘人發展數學的基礎。

3,解剖和醫藥學 古埃及人認為人的身體是靈魂的安息處,要想獲得永生,就必須把屍體保存好,製作木乃伊在古埃及第一王朝之前就開始了。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能在另一世界繼續生活,因此將死者解剖製作成為千年不腐的木乃伊,積累了大量的人體生理和解剖方面知識。古埃及醫生能做外科手術,治眼疾、牙痛、腹瀉、肺病以及許多的婦科疾病。他們可以應用各種植物、動物和礦物配製藥物。古埃及的醫藥學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這些知識後來通過古希臘人對西方的醫藥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埃及人在製作木乃伊時使用了放射性物質,利用現代探測儀器證明,館內幾具古埃及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木乃伊體內的充填物中均含有放射性物質,可以釋放出α,β,γ射線。由此可以確認古埃及人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運用放射性物質保護法老的木乃伊了。

4,手工業技術 埃及的手工業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早在公元前2700年,古埃及人就造出了長達47米的船。公元前1600年發明了製造玻璃的技術,陶器、亞麻織物、皮革、用尼羅河生長的一種植物紙莎草的莖杆編製成為草紙用於書寫,以及珠寶等等製造工藝技術也都達到了很高水平。公元前1500年建前後古埃及人學會了青銅冶煉技術,但是由於非洲銅礦資源不豐富,鐵器在很晚才使用,到公元前7世紀才慢慢代替了銅器。

5,建築技術 古埃及建築與天文學密切相關。著名的金字塔就隱含了許多天文學知識,金字塔的四面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人類歷史上最為顯著的技術就是古埃及人用石頭建造至今猶存的巨大金字塔和神廟。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基,現存70多座的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為修建於公元前2600年的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米,底為邊長山米的正方形,全用琢磨過的巨大石塊築成,每塊平均重2.5噸,共用巨石約230萬塊,石塊間未用灰泥粘接,砌縫嚴密。還有就是尼羅河畔卡爾納克的一座建於公元前14世紀的神廟,它的主殿佔地約5000平方米,矗立著134根巨大的圓形石柱,其中最大的12根直徑為3.6米,高約21米,可見何其壯觀。在3000年前使用石器和青銅器的條件下,古埃及人就修建起了金字塔和神廟這樣宏偉的建築,真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胡夫大金字塔的北面有隧道,可以進入金字塔的中心部位,在那裡可以眺望北方夜空,北極星正好映入眼簾。哈夫拉金字塔王殿內南北方位有兩個通氣孔。北通氣孔指向當時獵戶星座的Zeta星。另外就是獅身人面像在春分日和秋分日這兩天,它的正面永遠都正對著太陽昇起的地方,而且千萬年不變。

6象形文字和紙草製造 古埃及的文化非常豐富,創造的象形文字對後來腓尼基字母的影響很大,而且希臘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建的。古埃及文字發明於公元前3500年,是一種稱為聖書體的象形文字,這種文字是人類最古老的書寫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紀念碑、廟宇的牆壁或石塊上,所以被稱為“聖書體”。有了文字之後,埃及人發明用蘆杆蘸了調和著膠汁的煙墨,在一種紙草上書寫文字,所以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紙草文獻。在現存的萊因特紙草和莫斯科紙草上記載了不少埃及人的數學問題,雖然只是片段,但是表明當時古埃及人的數學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埃及史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前王朝時期(約前3100-2686年)

2、早王朝時期(約前2686-2181年)

3、古王朝時期(約前2181-2040年)

4、第一中間期(約前2040-1786年)

是奴隸制國家形成和統一王朝出現的時期。

5、中王朝時期(約前1786-1567年)

6、第二中間期;(約前1786-1567年)

7、新王朝時期(約前1567-1085年)

是統一王國重建和帝國時期。

8、后王朝時期(約前1085-332年)

9、馬其頓希臘人和羅馬統治時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是埃及奴隸制國家衰落和陷於外族統治下的時期。

古埃及文明的時間範圍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國的首次聯合,到公元332年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佔領埃及,托勒密王朝就覆滅,常說的埃及曆時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