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性、本土性、南北相融:苦瓜文化有“苦”也有“甜”

國際性、本土性、南北相融:苦瓜文化有“苦”也有“甜”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中國古代的餐飲文化直至當今社會都是世界文化中燦爛的一筆,而其中的許多食材並非產自本土,而是在民用和商用中得到廣傳。其中,苦瓜由東南亞尤其是東印度等熱帶地區傳播至中國,最早有少許的文字記載於北宋時期,後來直到元朝才獲得大範圍的傳播,這其中歷經華夏宋元明清四朝的更迭,苦瓜的飲食文化、稱呼文化以及本土“君子”文化都在苦瓜這一載體的時空延伸中充分得到演化更新。

一、苦瓜的由來和傳播歷程

1、苦瓜的起源

苦瓜是葫蘆科苦瓜屬、一年生攀援狀柔弱草本植物,性喜溫溼,果味甘苦。苦瓜原產於東印度地區,當地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使得苦瓜在當地得到大幅度種植。而當地的印度居民因苦瓜“涼”的特徵將其作為夏天的水果食用

,甚至把苦瓜壓制成果汁來喝,當時他們還未意識到苦瓜可作為蔬菜來食用,家裡條件不好的甚至直接吃苦瓜來充飢,可見苦瓜在當時區域的受歡迎程度。

苦瓜別稱“錦荔枝”“癩葡萄”“涼瓜”。苦瓜最早以“錦荔枝”之稱見於北宋時期。苦瓜外形因其籽多而飽滿,當時皇室中人爭相而食,認為它有“多籽多福”的美好象徵。“癩葡萄”的趣稱則得益於《減字木蘭花•錦荔枝》中的“結石離離”,該句將架上苦瓜個個飽滿垂掛的形象描繪得淋漓盡致,好似葡萄架上一串串令人垂涎欲滴的紫葡萄。“

國際性、本土性、南北相融:苦瓜文化有“苦”也有“甜”

涼瓜”則是後來外省人移民至廣東後對苦瓜的稱呼,他們認為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聽;此外廣東的氣候為熱帶季風氣候,炎熱的夏季正是苦瓜結實之時,而苦瓜的“清熱解暑”正是為廣東居民所津津樂道的。

2、苦瓜國際性和本土性的傳播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苦瓜原出南番”。中國古代的南番指的便是東南亞等一些熱帶氣候區域。《群芳譜》中記載了宋仁宗時期陳佐堯母親被召入宮受太后所賜“錦荔枝”竟連皮而吃,這一景象引得當時宮裡人的嘲笑和驚愕,可見當時的苦瓜還是<strong>作為少數上層階級享用的佳品。

這一典故也表明了苦瓜最早在北宋時期傳入中國。而另一說則是明朝鄭和下西洋來到蘇門答臘島後將當地解暑的苦瓜帶入中國,與鄭和同行的費信在《星槎勝覽》中也有記載,同時代的《救荒本草》則把苦瓜

列為救荒作物,可見苦瓜在百姓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元朝時期苦瓜在南北流域才獲得廣泛的傳播,而從北宋到元朝則需要歷經幾百年的歷史。一是苦瓜需要溫溼的種植條件,而且苦瓜需要時間來“變種”適應北方氣候;二來南方夏天多燥熱,所以南方人偏愛苦味食物來祛熱解暑。按照中國五行說,南方在五行上屬火,在五味上屬苦,這也是“苦”從南方開始的佐證。苦瓜性涼解暑的特點使得苦瓜可入藥,在底層社會的商用醫藥方面獲得傳播,而苦瓜在災荒年間可作為救荒作物以此獲得傳播,苦瓜的“兩用”也促進苦瓜的食用自南向北緩慢傳播。

國際性、本土性、南北相融:苦瓜文化有“苦”也有“甜”

二、苦瓜的主要價值

1、食用價值

苦瓜最初作為水果而得以廣傳東南亞地帶和熱帶氣候區,在寒酸的家庭則作為人們充飢的食材;當黃瓜傳到古代中國境內時則被吹捧為“多子多福”的好兆頭,後來也漸漸演變為充飢救命的食物。《星槎勝覽·蘇門答剌國》一書中曾經記載到“其有一等瓜,皮若荔枝,如瓜大。

未剖之時,其臭如爛蒜;剖開如囊,味如酥油,香甜可口。”這是當年費信對苦瓜的稱讚和描述。苦瓜在未成熟之前作為“青瓜”有其獨特的香味,而在成熟之後內瓤變成紅色味道變甜。但人們更喜歡吃苦瓜因其清脆可口,而成熟的苦瓜雖然甜味增加,但是果實卻變得綿軟失去風味。苦瓜作為菜瓜,既可作為水果食用,也作為蔬菜以油爆炒成為款待客人的菜品

2、藥用價值

明代的《滇南本草》收錄了南方許多亞熱帶區植物,說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脾、肺三經。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洩六經實火,清暑益氣,止煩渴”。

苦瓜味苦性寒,全身都可入藥,專治火熱疾病,對人的五臟六腑大有清熱解毒之裨益。江西《草藥手冊》記載了夏秋採摘的一握苦瓜藤加以煎水或煎酒可分別治療紅痢和白痢,四川《中藥志》還記載了苦瓜藤具有解瘡毒、胎毒和牙痛的功效;苦瓜葉除了具有苦瓜藤的藥效,還兼其他配方可治療被狗咬的傷口和鵝掌風;苦瓜根則可以治療腸炎、大便帶血和白喉。此外,苦瓜花也有藥效,花末配以開水服下可以治胃氣疼。苦瓜全身都是寶,以一“性寒無毒”治療許多熱症,古人愛在夏天吃苦瓜不無道理。

國際性、本土性、南北相融:苦瓜文化有“苦”也有“甜”

3、營養價值

苦瓜中以苦瓜甙和苦味素結合產生苦味,這能增進食慾、健脾開胃,含有的生物鹼的物質可以利尿活血,促進全身物質的新陳代謝,而且苦瓜含有的苦瓜素可減少人體攝取脂肪和多糖,所以每天合理的苦瓜與其他膳食配比可以達到“苦瓜減肥”的作用。

苦瓜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的成分,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故此對於防癌抗癌有一定效用,同時苦瓜提取的奎寧精利於人體皮膚新生和傷口癒合。苦瓜汁內含有類似胰島素的物質可以降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夏天在臉上貼苦瓜片可以達到天然面膜的效果,補溼吸油,滋潤女性皮膚。夏天小孩易患痱子,將苦瓜切片試擦身上的痱子,孩子可早日痊癒。

三、苦瓜的植物文化,有“苦”亦有“甜”

1、“五行陰陽”文化——南北而傳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關於陰陽相生五行相剋的說法,而且此法常用於風水佔比之中。南方在五行上屬於火,在五味上屬於聚苦,在五色上屬赤,這是“苦”根源於南方的有力憑證。苦味食物的地理分佈、傳播和歷史淵源,都能較有力地說明苦味食物千百年以來的縱橫數千裡的南北大遷移活動。

苦瓜的傳播歷程便經歷了由南向北的地域遷移和文化交融,而且苦瓜雖然最早受到尊位的享用,但最終迴歸到尋常百姓家,成為底層社會的貧苦老百姓的救命糧食和藥用佳品,這在某種程度證明了“苦”味食物的生生不息,也對應了社會底層階級的處境,似乎是“以苦攻苦”給百姓一個溫暖的慰藉。

國際性、本土性、南北相融:苦瓜文化有“苦”也有“甜”

2、“君子”文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民間傳說中,苦瓜有一種“不傳己苦與他物”的品質,就是與任何菜就是魚肉等同炒同煮不會將苦味傳給別的食材,所以有人說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故此被譽為“君子菜”。中國古人十分看重“君子”形象,早在孔子年代就大力推崇君子的社會地位,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後來君子的內涵也不斷被擴大昇華,這裡的君子內涵恰好對應了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要的外物也不要強加於別人。

君子是一個“成人之美”的形象塑造,而不是小人的黨爭和嫁禍之醜態,正如現代社會強調的“尊重他人有免於傷害的權利”,在自己的善意範圍內儘量不要給他人造成傷害,這與當今傳遞的“喪文化”和負能量是截然不同的,相反要盡力給他人以美好、以幫助。

3、“苦”文化——憂患意識

味苦是苦瓜的特徵,有益於消解暑熱;苦味也得益於人生,作為榮衰的警惕

元末明初的劉伯溫在《竹之歌 其五》寫到“榮華未必是榮華,園裡甜瓜生苦瓜。記得水邊枯楠樹,也曾發葉吐鮮花”。

人生有其起落,家族有其興衰,國家也有其興亡。當被困危難中,不必急於牢騷滿腹,抑或自艾自憐,起落自有自然規律之命定輪迴;當飛黃騰達之時,也不必急於炫耀,豈非“塞翁失馬”呢?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要懂得居安思危,處處不離修德,化解禍患的萌芽;時時不忘修心,杜絕亂源的開端。記取衰枯的經驗教訓為壤土,培育人生的繁榮花。人生實苦,亦是一場修行,修行中有苦有甜,而苦瓜的成熟之理便是憶苦思甜

國際性、本土性、南北相融:苦瓜文化有“苦”也有“甜”

四、總結

苦瓜從名不見經傳的蔬果中一躍成為人們的“心頭好”,它作為人們的飽腹之用和藥用健康之理,歷經百年歲月而愈加熠熠生輝。作為百姓的食用菜譜中的普通一員,它慢慢從一個物質載體變為人們的精神象徵,<strong>憶苦思甜隱藏著居安思危,苦味性寒所指南北相融,“不傳己苦與他物”更是書寫了中國人骨子裡的君子氣質。它見證了古代中外的友好交流,也伴隨了中國南北文化的融合,更是以自然之名闡發中國人的文化演繹。

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苦瓜史考略》

2、《滇南百草》

3、《本草綱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