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武漢的郊縣江夏、黃陂、新洲、蔡甸,哪個發展潛力大?

遠方的視像


各區都要發展!沒有政策傾斜!均衡發展!各有各的現有優點!未來是人與貨物的發展窗口!武漢東陽邏可能是下一個光谷!


美安居家居用品官方賬


未來十年,武漢的郊縣江夏、黃陂、新洲、蔡甸,哪個發展潛力大?

如果題目限定為5年,我會說是江夏。

但題目是十年,那就不太好說了,江夏,黃陂和新洲都有可能。

似乎我沒有說蔡甸,不是忘記了,而是蔡甸因面積和人口的關係,先天性的和其他三個郊區不在同一起跑線上。

江夏的優勢是背靠光谷,工業明顯強過黃陂和新洲。

但劣勢也很明顯,江夏的第三產業發展就不如這兩位了。

一條腿走路的江夏,遇見經濟的波動,抗跌性值得憂慮。


黃陂的優勢是經濟發展多元化,雖然工業產值最低,但旅遊業和商貿業發展最好。

劣勢還是工業,如果未來政策還不傾斜的話也看不到什麼翻身的可能。

但如果在未來黃陂真的在工業上有大的收穫,脫穎而出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新洲的話,優勢是有一定的工業基礎,服務業也不錯,土地廣闊,發展後勁十足。

劣勢當然是距離比較遠,接受漢口和光谷的輻射比較慢,

感覺新洲是中規中矩的一個地方,或許不是第一,但也絕不會到墊底。


黃陂觀察


哪一個發展潛力大,我們來看看各自的情況!

談一談武漢各郊區的融城發展情況 ,新洲融入大武漢怎麼如此緩慢?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黃陂和新洲還沒有划進來之前,武漢只有六大城區、兩大郊區、兩大郊縣。六大城區是: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兩大郊區是:洪山區、東西湖區;兩大郊縣是:漢陽縣、武昌縣。從1983年開始,黃陂縣、新洲縣相繼划進後,武漢市有四大郊縣,即漢陽縣、武昌縣、黃陂縣、新洲縣。1984年漢南農場脫離漢陽縣成為武漢第三大郊區,目的是為解決六大城區居民的“菜籃子”工程。郊區農民種菜、郊縣農民種糧,分工明確。


武漢第一個融城發展的是洪山區1980年的時候洪山區的範圍很大,從天興洲到青山區的北湖、嚴西湖、嚴東湖甚至現在光谷的大部分,從徐東到楊春湖一帶,從武泰閘到白沙洲至青菱湖和黃家湖一帶,甚至是漢口的馬場角到三環一帶全部是洪山區的地盤。


隨著武漢市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武漢東湖高新區的設立、光谷的興起洪山區的地盤逐步縮小,洪山區也不再涉足漢口。江南的某些鄉村也相應地劃給武昌區,比如餘家頭村、團結村、徐東村等。因為這些地方最先融城發展。到本世紀初,洪山區終於成為武漢市第七大城區。


武漢第二個融城發展的是東西湖區上世紀末期,東西湖成立了吳家山臺商投資區,完全是由東西湖區自主獨立發起成立的。當時的臺商區行政級別還很低,是“區級”。在臺商區內,民營經濟非常發達,招商引資力度空前加快,先後有康師傅、統一、百事可樂、雙匯等知名企業,接著就是常青花園和將軍花園的開發,加快了與漢口的融城發展。到本世紀初期,由東西湖區自籌資金修建金山大道,在於對接漢口,提升了融城發展的進程。


後來,隨著礄口區的長豐大道北部的開發,終於和吳家山連成一片。以前的吳家山臺商投資區也成為國家級的“臨空經濟開發區”。武漢臨空經濟區含東西湖區全域500平方公里,黃陂南部地區約450平方公里及孝感市部分區域,總規劃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目前已成為武漢市繼經濟開發區、東湖高新區之後的經濟增長第三極。未來,東西湖區將成為武漢第八大城區。

武漢第三個融城發展的是江夏區在上世紀末最後一年,1999年全國各地大學擴招,武漢市由於高校眾多,導致武漢市的在校學生超過100萬。隨著一百多萬的大學生湧入,那麼高校擴建久自然而然地和江夏融為一體,以江夏區藏龍島為中心的大學城連接著洪山區和江夏區。加上房地產也得興起,昔日荒郊野外的湯遜湖已經成為武漢市最大的“城中湖”了。隨著武漢三環線的建設,以及江夏區的部分地區劃進光谷,也加快了江夏的融城發展的進程。由於江夏區面積較大,區內南北發展不平衡,成為主城區的可能性很小。


武漢第四個融城發展的是黃陂區本世紀初期,黃陂區發展的重點放在盤龍城到漢口北一帶,黃陂南部的灄口、天河、盤龍城、橫店這個四個鄉鎮的開發已成連成一片,盤龍新城已成雛形,後湖也快成為一個“城中湖”。在黃陂盤龍經濟開發區內,建有大量的別墅群和高檔樓盤,經開區內也招商引資了眾多企業和商業,比如:中車長客(首個利稅過億)、周大福、比亞迪等重點企業,以及程力汽車、翰宇藥業、奧特萊斯商業集團。近年來,黃陂坐擁華中最大的天河國際機場、亞洲最大的鐵路編組站、,黃陂是中西部唯一的市場採購貿易試點,其大臨空和大商貿的優勢讓黃陂努力成為大武漢融城發展的新高地。2017年,隨著武漢設立“長江新城”管委會,以武湖為中心建設長江新城,以及天河機場高鐵站的建設更加加快了黃陂融城的進程。


武漢第五個融城發展的是蔡甸區蔡甸區就是以前的漢陽縣,在撤縣設區之前,漢陽縣的地盤和人口分別划進經濟開發區和漢南區,導致現在蔡甸區的人口只有50左右,面積也縮小不少。隨著地鐵經過蔡甸通往柏林,加速了蔡甸和漢陽區之間的聯繫,特別是在中法兩國領導人的確定下的“中法生態城”的設立和建設,剛好彌補了蔡甸區經濟發展的不足,加快了蔡甸區融城的發展。相信未來漢陽火車站的建成,必將促進蔡甸區融城的進程。


武漢第六個融城發展的是漢南區漢南區由於面積小、人口少,整體實力比較弱,在武漢市處於一種尷尬的地位,目前有武漢經濟開發區代管。漢南區受經開區的地緣優勢,加上處在長江邊,迎來了發展高峰。在新時代、新政策,長江不高大開發的大環境下,主城區的若干碼頭都被拆除,有點碼頭遷移到漢南,還有武漢市的長江主軸建設的背景下,漢南迎來了一個大的發展契機,漢南迎來了第二春。在傳統的加工業的基礎上,逐步向現代物流業、服務業轉型。


所以,漢南區的融城只是時間問題。武漢第七個融城發展的新洲區地理位置和人口總量決定了新洲的融城速度慢。新洲區是距離武漢市中心最遠的一個區,從新洲到漢口金家墩長途汽車站的距離有78公里,新洲到三環的直線距離也有52公里,距離之遠可想而知,屬於一個偏僻的角落。新洲目前能夠拿出手的是陽邏國際港武漢新港及其武漢新港總部的建成,長江航運金融總部,長江經濟帶長江航運總部和武漢四大國家基地之一的雙柳的中國航天產業基地,華中鋼材貿易中心,華中糧食存儲中心,其大臨港的優勢讓新洲努力成為大武漢融城發展的新高地。但缺乏整個產業鏈的支撐,民營經濟薄弱,招商引資力度需加強。預計10年後,隨著光谷長江大橋、雙柳長江大橋、地鐵新港線的建成,新洲也會快速進入融城發展。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風險請自擔,文章發佈或有滯後策略不具備及時性】

筆者代玖陽系中國貴金屬協會高級分析師,證書編號MFP0010878,私人投資理財顧問,文章無所謂雞湯和一切陳詞濫調以及虛名,用簡明圖表,加邏輯分析,以達行之有效的資產累計方式。


指微金融


首先,武漢的幾個郊區中,黃陂、新洲、蔡甸、江夏等的經濟實力都是差不多,沒有一個地方有絕對的領先的優勢。如果要說哪個郊區前景好些,我們應該說是江夏區,具體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地理因素,江夏區整體離中心城區比較近,這樣與中心城區聯繫較為緊密。

第二:外部地緣關係,江夏區北邊是中心城區,西邊是武漢經濟開發區,東邊是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完全被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夾在,想不發展都難。

第三:毗鄰眾多大專院校,區內更是有十幾所高校,引進人才方便。

第四:生態環境較好,交通方便發達,有高速公路,國道,長江港口,高鐵,城際鐵路等等。

所以說江夏區發展前景要優於其他兄弟區。





大都市圈


直接說答案,新洲區,具體來說是新洲陽邏。

陽邏是未來武漢發展潛力最好的一個片區,而且是幾乎碾壓同樣能級的片區。

你不信?聽我慢慢分析。

一般分析區域發展,有一個四維模型:

交通,配套,產業,規劃。陽邏在這四個維度都佔據了領先優勢。

交通篇

一,新城區地鐵之王,保二衝四

先說地鐵。新城區不比主城區,地鐵屬於絕對的稀缺資源,一般情況下一個遠城區能通一條地鐵就謝天謝地。一個遠城區的地鐵規劃數量,決定於政府對該區域的重視程度。而陽邏,地鐵規劃是遙遙領先的。

首先,陽邏有一條21號線,聯通了長江新城起步區以及漢口後湖片區,可以方便換乘新榮客運站1號線,以及後湖大道3號線。這條地鐵也是最早通車的武漢新城區地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此外,陽邏有一條已確定年今年開工的第2條地鐵新港線,作為10號線的一部分,將於2023年左右建成通車。10號線連通了武漢火車站,同時未來可橫穿武漢濱江,從陽邏出發不用換乘,地鐵直達二七路。

你以為雙地鐵就是陽邏的實力嗎?不,陽邏還有第3條和第4條遠期規劃,22和27號線,打通陽邏,雙柳和光谷。因此,從地鐵規劃線路來說,陽邏對其他新城區形成了碾壓式的超越。

二,25分鐘二七濱江,武漢新城區無敵

江北快速路,改變陽邏命運的“神路”

在江北快速路通車之前,很多人對陽邏的印象只有遙遠,因為之前從漢口去陽邏,要走漢施公路,路況差且路程遠。江北快速路一通車,漢口到陽邏的時間迅速縮短了將近2/3, 25分鐘左右可以車抵二七長江大橋。

25分鐘,徹底改變陽邏命運。

這意味著,你買了陽邏的房子,甚至可以跟武漢天地共享主城區的商業醫療配套。同時快速路跟二環有匝道,未來也將和三環線,四環線(在建)形成匝道,半小時車程,覆蓋長江主軸,輻射漢口核心、武昌濱江。

光谷再美,經開再棒,你也要記住十年內武漢經濟重心仍然是漢口武昌,不承認這一點的,都是欺騙自己。陽邏,首先佔據了絕對的主城區有利通勤位置。

三,青山長江大橋年底通車,光谷長江大橋、光谷過江隧道緊密籌劃中

除了江北快速路拉近了陽邏與武漢核心的距離,陽邏更佔據了武漢城市由西向東發展的有利位置。青山大橋年底通車後,陽邏去青山如同探近鄰,平江大道出發,上四環可能也就十分鐘。光谷大橋與過江隧道直接去到光谷核心,一樣十分便捷。半小時,陽邏輻射了武漢經濟最有可能快速發展的幾乎大部分區域。

配套篇

一,新城區“頂配級”教育

武漢名高有十個,漢口武昌佔九個

新洲一中,唯一一個郊區榜上有名的重點高中

這沒什麼好說的,關注武漢教育的人,都知道新洲一中有多牛氣。15年理科狀元榜眼都是這裡出的。在這裡上學的基本都是新洲陽邏的孩子,高中一本上線率武漢名列前茅,基礎教育還能差到哪裡去?同比其他新城區,教育優勢十分明顯。

二,新城區“頂配級”商業

陽邏城區有醇熟商業配套,佳陽摩爾城。

此外陽邏規劃還有旗艦級萬達廣場,愛琴海購物廣場,富力CBD等商業配套,這樣的規劃能級在武漢是絕對少見的。

更為重要的是,陽邏是可以共享漢口核心商業配套的。開車去江漢路,也就三十來分鐘。這種配套共享優勢,遠城區無處能及。

三,新城區“頂配級”醫療

本地有一所綜合性三甲醫院,陽邏中心醫院,醫療實力還是比較強的。

什麼?你說其他遠城區有的也有三甲?

好,那我陽邏可以直接開車去中部戰區總醫院,武漢第一醫院,你讓其他遠城區開車過去試一試?

共享漢口核心,決定了陽邏能享受的每一方面的配套,幾乎都是武漢最好的。

四,恆大水世界簽約陽邏

350億投資,框架協議已經簽了。預計選址朱家湖。今後,陽邏人將會擁有自己的“瑪雅水上樂園”。

產業篇

大陽邏港武漢航運總部,60億華中影視基地,70億京東物流總部,千億級別武漢國家航天。這些都是看在眼裡、如火如荼進展中的大型規劃。

陽邏的主要優勢,還是佔據了九省通衢的武漢前站。因此物流航運產業依然是陽邏產業主旋律。航運物流不同於汽車製造或者鋼鐵冶煉,它永遠是經久不衰的朝陽行業,是國家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也給陽邏經濟發展打下了產業根基。

規劃篇

目前的武漢經濟核心是哪裡?

二七濱江,武昌中北路。

下一個十年到二十年,經濟中心最有可能發生什麼變化?

長江新城,光谷、光谷東。

很多人一提起未來武漢經濟發展的趨勢,都知道是由西向東沿江發展,但總是忽略掉長江新城作為重要的新區規劃,在武漢市政策考量中的重要性。今年的湖北省人大會議上通過了議案,全省將不遺餘力,盡最大努力將長江新城申報成國家級新區規劃,對標雄安新區,未來的發展潛力絕對不容低估。長江新城規劃投資4000億,已經簽約超過2000億。縱橫50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200萬人,武漢第四鎮,未來城市樣板區,絕對名副其實。

很多人覺得長江新城雖然定位能級特別高,但是現在好像沒什麼動靜,感覺長江新城熄火了。事實上關注的人都知道,長江新城近期一直動作頻頻。拆遷,簽約,建設,市政,好消息接踵而至,從沒停過。現在的長江新城處於前期市政建設階段,江北快速路、21號線、青山長江大橋、索尼公園等等,都是長江新城規劃的一部分。未來的武漢經濟重心,必將沿著長江主軸一路東擴,轉移到長江新城&光谷片區。

而陽邏,則屬於長江新城規劃內,一江之隔光谷東。

從當下看,半小時通勤漢口濱江;

從長遠看,半小時輻射新城兩岸。

陽邏,掌握了現在,也掌握了未來。

最後,陽邏還有一個鎮地之寶,陽邏港。

長江流域最大內河航運港口,80%內河航運經由此地轉運。

國家經濟命脈託底,陽邏經濟發展有著堅實保障。

對比

一,蔡甸

依託於沌口汽車產業發展,未來趨勢較為明顯。汽車行業飽和且急需轉型,基本是夕陽行業,怎麼實現長遠發展?

優勢:1,四號線延長線,地鐵還不錯。前提是你買得到四號線地鐵口的房子。

2,蔡甸距離漢陽比較近,適合漢陽剛需自住型外溢。但是武漢投資不建議考慮。

二。葛店

非武漢,雖說號稱承接光谷外溢,但真正瞭解交通通勤的人都清楚,從葛店出發去光谷上班通勤時間也基本要四十分鐘左右,並不方便。好在葛店有一個高鐵站,適合高鐵沿線三線城市自住型置業,回家方便。

不過話說回來,都來武漢了,為什麼不買一套武漢的房子?從三線回到三線,不僅你自己不甘心,你覺得真正的到光谷打拼的光谷打工仔會甘心嗎?二手出手難,那麼投資價值在哪裡?哪怕是真正的光谷剛需,也沒有太大必要買葛店,又不是非葛店不能選了。

三,江夏(五里界)

對於光谷剛需來說,這個地方自住屬性還是可以的,適合自駕型客戶置業。不過目前該地還是比較荒涼,缺乏生活配套,規劃少。

而且江夏的另一個缺點,是過於依賴光谷的發展,遠離漢口武昌,更不要說長江新城。當然了,對於一部分堅信未來光谷會成為“武漢市中心”的人來說,投資江夏也未嘗不可。

但人們常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投資江夏等於是梭哈光谷。不能不說是存在一定機會成本的。

光谷雖好,請不要貪杯哦!

四,漢南

五環外,七公里,基本跟主城隔絕。規劃再好,夢境再美,都應該被首先排除。談發展,切忌捨近求遠。

一點拙見,拋磚引玉,歡迎討論。





青年研究院


江夏區、蔡甸區、黃陂區、新洲區作為武漢市新城區,依託自身區域特點、產業基礎、功能定位,加快優勢產業發展,應該說經濟發展各有所長、各有特色。

江夏區:工業新區強化產業支撐

定位工業新區,過去五年地區生產總值連跳三級,2017年GDP達到770.98億,增長10.5%,生產總值增長、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雙雙排名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地方稅收收入增速第一。後勁指標以壓倒性的優勢保持龍頭地位,招商引資、固定資產投資、科技創新均有不俗表現。

蔡甸區:中法新城促進引進外資

立足中法新城優勢,外資引進成效明顯,先後引進中國武漢太空科創園、優炫信息安全產業園、法電能源管理、必維國際檢驗華中總部、招商蛇口中法意庫等重大項目,其中法資企業較多。

黃陂區:長江新城迎來發展機遇

依託長江新城,將是武漢未來投資建設的焦點。面積2261平方公里,是武漢面積最大、生態環境最好的城區,有“武漢後花園”之稱。漢口北市場貿易採購、跨境電商加快發展,取得了全市唯一區級受商務部委託辦理對外貿易經營權備案登記權,入駐企業和備案商戶取得重大進展。

新洲區:航天產業培育千億產業

歷來以建築業成為頂樑柱。2017年建築業總產值1350.62億元,佔全市總量的16.7%,在全市排第二。建築業規模大,基數高,佔新洲區GDP達21%,比重全市最高。2017年5月,武漢市新洲區政府與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簽署PPP項目合作協議,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正式開建。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不但是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佈局“十大重點產業”之一,也是武漢市高端裝備製造業工貿總收入邁上千億元新臺階的重要基石,是新洲區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

  

給大家看一下最新的各區數據,供參考。


遊走的小魚


武漢市五大新城區加速發展,各有所長模式多

新洲區:建築業成為頂樑柱

2017年,新洲區規上工業增加值176.1億元,增長8.8%,與2016年(7.3%)比,增幅提高1.5個百分點;高於全市(7.7%)1.1個百分點;在5個新城區中,增幅第二。2017年,建築業總產值1350.62億元,建築業產值佔全市總量的16.7%,在全市排第二。建築業規模大,基數高,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壓力巨大。2017年建築業佔新洲區GDP達21%,比重全市最高。建築業增加值132.0億元,增長7.6%,與2016年(5.3%)比,增幅提高了2.3個百分點;在5個新城區中,總量第一,增幅第三。

黃陂區:長江新城樹新風

取得了全市唯一區級受商務部委託辦理對外貿易經營權備案登記權,入駐企業和備案商戶取得重大進展。我區試點出口57.9億人民幣。全區用電量18.67億千瓦時,增長14%。各類市場主體新增10863戶、增長18.8%,“個轉企”完成211戶。培育成長型企業106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6家,總數達到338家,全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大關。建築企業從292家增加到386家,總產值突破500億元。東方建築集團晉級建築特級資質企業

江夏區:工業新區新篇章

2017年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65個,其中投資50億元工業項目1個、10億元以上項目15個、5億元項目10個、億元以上項目37個。軌道交通紙坊線徵地已完成43.2畝,徵收10971平方米; 軌道交通8號線三期已完成徵地83.01畝,徵收500平方米; 黃家湖大道已完成徵地689.83畝。

蔡甸區:中法新城外資多

2017年共引進中國•武漢太空科創園、優炫信息安全產業園、法電能源管理、必維國際檢驗華中總部、招商蛇口中法意庫等29個重大項目,協議總額383.7億元,其中法資企業9個,佔年度目標任務(6個)的150%。工業“小進規”方面,完成新增13家。

東西湖區:網安基地大發展

中興通訊高能電池二期已完成新增土地的申報、農轉工作,完成租賃地塊的供電施工,已完成年度目標。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建設採取PPP+EPC總承包模式,網安學院、共享中心、國際網安人才社區、基礎設施等4個項目計劃投資150億元,已於8月23日開工建設;4、項目推進:已簽約註冊21家,實現投資1000億元,重點跟蹤洽談項目42家;推動設立了多個網安產業基金,基金規模400億元,撬動放大資金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城市文化觀察


百度百科查下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就能看出哪裡發展好了!🤫🤫🤫




用戶4358061069435559


武漢是中心城區和新城區的叫法!都是平等的,看看2018年各區GDp,可以瞭解武漢的城市格局。



手機用戶山正饒


蔡甸吧,因為是低窪地,江夏地都賣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