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什麼大型的傳染病爆發?爆發以後是怎麼處理的?

傳承中華經典文化


中國從商代就開始有瘟疫的文獻記載。

中國是一個文明的大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也克服過很多次文藝,並且留下了許多文獻

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天花三錢,年前有一種病,叫天花傳染性病,中國古代都有記錄,她的症狀為高燒乏力,噁心嘔吐,沒有藥可以醫治,1980年才組織徹底消滅了這個病魔。

第二就是鼠疫,鼠疫又叫做黑死病,一般先流行於守麗和其他的野生齧齒動物之間。

第二個就是霍亂,他發病及傳播快,影響大

以上就是中國古代的傳染病




歷史榴芒教授


滿清未,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東鐵路經滿洲里傳入哈爾濱,隨後一場大瘟疫席捲整個東北。這場大瘟疫持續了6個多月,席捲半個中國,造成了6萬多人死亡。

1910年11月9日,哈爾濱地區突發鼠疫,災禍首發於傅家甸(今道外區)。鼠疫由沙俄西伯利亞傳入滿洲里,很快延及哈爾濱,危及東北全境,疫情嚴重,蔓延迅速,市內每天平均死亡50餘人,最多一天死亡183人。這是發生在哈爾濱的第一次大鼠疫。

鼠疫自10月17日由滿洲里傳入中國後,十餘天即傳播到了扎蘭屯。11月9日的早晨,在秦家崗(南崗)馬家溝中東鐵路工人居住的房屋內便有一名中國工人因患鼠疫而死亡,這名中國人就是前三天由滿洲里來到哈爾濱的。

東北鼠疫大流行,伍連德受任全權總醫官,深入疫區領導防治,聘用醫生2人,助理醫生8人,華人通譯(翻譯)1人。對於所聘用的醫生,要求每天都要到衛生環境不好的家庭防疫消毒,並會同中國商會附設之同仁醫院派醫生隨時指導華人打掃自家衛生,以防傳染。同時印刷大量的防疫傳單分發給各家各戶。

1910年11月初,傅家甸每天還只是一兩例染疫之人的報道,至12月中旬每天4~10名,到了12月下旬增至數百人。由於傳染人數增加太快,專業檢疫人員無法親自檢查每一個病例,得到病患家人的通報後,只有依靠臨時僱來且沒有防疫經驗之人前往甄別,然後將被認為染疫之人移送至隔離營。為了逃避警察檢查和強制性消毒,有些病患家庭在夜間將患者屍體拋在街上。第二天早上,警察把這些屍體收集起來,放在一個個薄木棺材裡,埋在亂墳崗子。如果患者死在家裡,家人則可以在沒人過問的情況下,從容運到城外安葬。臨時徵集來的護士、看護婦、消毒工和埋葬工,雖都被要求穿戴防護服和佩戴口罩,但都置若罔聞,口罩掛在脖子上而不戴,致使不少人也被傳染。

疫情發生以後,當時從奉天派來兩名西醫前來處置,但是他們能夠調動和支配的人手只有5位與之同來的護士。大多地方行政長官對現代檢疫、防疫知識,幾乎一無所知。伍連德後來回憶:他抵達後第二天與其見面,早上9點鐘趕到縣衙門,居然還在客廳等候了半個多小時。伍連德與之交談後的印象是:“正是這種無知導致了形勢的複雜化,並使疫病向更遠的南方蔓延。”

到達哈爾濱的第三天,伍連德得知傅家甸一名與當地人通婚的日本女人死於瘟疫,他決定解剖屍體。

當時中國對現代醫學完全是一片矇昧狀態。舊時觀念中,解剖屍體無疑是對死者的大不敬,不但面臨著社會風俗的壓力,從法律層面來講,也是不被允許的。所以伍連德只能秘密進行。

這一次的屍體解剖,也是中國第一例有記載的病理解剖。在伍連德等人的推動下,1913年11月22日,北洋政府公佈了關於屍體解剖法規的總統文告,隨後頒發了詳細規則,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官方准許屍體解剖的法律性文件。

當時也沒有實驗室,伍連德和助手就在當地總商會借了一個房間,做血液化驗。將樣本固定後進行組織切片檢驗。在貝克顯微鏡下,伍連德清楚地看到了一種橢圓形的疫菌——正是鼠疫。伍連德立即向北京外務部發去電文,報告此事,並且提出初步的防疫措施:控制鐵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隔離疫區傅家甸;向關內徵聘醫生等。

為了防止飛沫傳染,伍連德設計了一種極其簡單的雙層紗布囊口罩,即用兩層紗布,內置一塊吸水藥棉,戴上它就可以隔離病患,成本費僅需當時國幣2分半錢。後來,在瀋陽召開的國際鼠疫研究會上,各國一致贊成採用這種口罩。至今,醫務人員仍在使用這種口罩,並稱之“伍氏口罩”。

按照收治病人的病情,診病院分為疫症院、輕病院、疑似病院和防疫施醫處幾種。各病院中均設有醫官、庶務、司藥生、看護、巡長等職務。既為不同病情的病人提供了治療,又避免他們之間交叉感染。“‘疑似病房’的提法是伍連德首創的,直到現在我們還在使用。”

鼠疫發生之初,政府為死者提供棺材安葬他們;在街上發現的屍體也由政府出面收集,放在棺木運到墳場。到了後期,當死亡人數越來越多時,屍體也便被直接放在墳場。隨著天氣漸冷,土地被凍得堅硬,不要說深挖洞,就是想挖一個淺坑,都非常困難。

當時的伍連德憂心這個墳場會變成一個巨大的鼠疫桿菌的大冰櫃。如果有老鼠或其他動物接觸到這些屍體,再由動物傳染給城裡的人,那麼一切防疫措施都將化為烏有。

伍連德憑藉直覺,感覺鼠病菌在地面下也是可以存活的,當務之急是必須儘快處理掉這些屍體,唯一的辦法是集中火葬。

可是伍連德也知道,這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挑戰。

即便是生長在海外的伍連德,也不敢貿然挑戰中國人的倫理觀念。他思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唯有上書朝廷,請皇帝下一道聖旨才能平復民間的反對。不過,伍連德也知道,他首先要贏得當地官員和鄉紳的支持。這一點也進展得異常順利——他讓那些人跟著他一道坐車去墳場看那可怖的場景,他們便一致同意。於是,當伍連德給清廷上書,請求頒佈准許火葬的同時,哈爾濱的官商紳士們也聯名向吉林總督(當時哈爾濱屬吉林境內)陳情,希望批准火葬。

1月30日,他們終於收到外務部發來的電報批准。第二天一大早,伍連德立即行動起來——伍連德僱用了200名工人,把棺木和屍體以100為單位,分成22堆。先是用炸藥爆破,挖了一個20英尺見方、10英尺深、每次能夠裝500具屍體的大坑。然後,按照每百個屍體10加侖的標準,用消防車在屍體上面澆上煤油。火點起來,屍體迅速猛烈地燃燒起來,2200多具屍體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為經過努力,到4月底,東北三省各地的鼠疫被全部消滅。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傳染病的行動。


王松林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代最可怕的就是瘟疫,其實是黑死病。

大概在公元14世紀,蒙古大軍在圍攻黑海邊上的城市卡法。

1347年,蒙古大軍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病,傳染性很強,不少士兵都病死。

蒙古人對卡法城久攻不克,無奈之下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們用投石器將一些病死者的屍體投入城內。

卡法的守軍莫名其妙,不知道怎麼回事,只是將這些屍體堆在城市一角,顧不上安葬。

沒想到,幾天內瘟疫就大爆發。

感染疾病的人,皮膚會變為黑色,切開屍體會發現皮膚下有出血。

於是,卡法人叫做黑死病。

由於短時間內城內死了很多人,卡法軍民感到非常恐懼,放棄城市四散逃走。

蒙古人耀武揚威的開入城內,然而短短几天后他們也逃了出來,因為入城的士兵大量病死。

而卡法逃走的軍民中就有病人,逐步黑死病散佈到整個歐洲。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根據估計,瘟疫爆發期間的中世紀歐洲約有占人口總數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

這是歐洲第二次瘟疫爆發,也是死亡最多的一次。

黑死病其實是一種稱為鼠疫桿菌的細菌所造成,細菌寄生在跳蚤上。而跳蚤可以寄生在各種小動物,尤其是老鼠身上。

黑死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古人不知道疾病導來自什麼地方,也就無法預防。

而且,這並不是僅僅依靠跳蚤傳染,甚至可以通過呼吸傳播。

當今的看法是,如果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發生肺炎,人就會呼出病菌,而疾病就會通過空氣直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而且黑死病死亡率非常高,未經治療的病死率達50%至70%。而且發病非常快。一般感染疾病以後,數日之內就會死亡,甚至有當日感染,第二日就死亡的。

而且黑死病傳染率非常強,密切接觸的都會被傳染。

所以一旦有人感染黑死病,就算父母、兒女就不能去照顧,不然十有八九也會病死。

最終就是,一旦感染黑死病,就會被留在封閉房間等死。

即便如此,就算埋葬屍體也會有危險。很多屍體就丟在家裡腐爛,無人敢管。

當時黑死病死亡人數極多,而且死亡極快,很多老百姓認為這是上帝認為人類過於罪惡,降下的懲罰。

當時一個作家記載:死亡始於5月。它殘酷而恐怖。對它的種種殘忍和無情,我不知道從何處說起……父親棄子歸西,丈夫沒了妻子,兄弟接連死去。因為好像只要人一張嘴呼吸,一睜眼看東西,疾病就會來臨。家人至多隻能把死去的親人拉到溝裡,沒有牧師,沒有祈禱……而我親手掩埋了我的五個孩子……那麼多人死去,所有人都以為這就是世界末日。

僅在歐洲就造成2500萬人死亡,佔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國死者達其人口的半數。

其中,英國死亡最可怕。大約七個月的時間裡,就有約45%的英國人因此死亡。英格蘭的兩個最大的城市,倫敦和諾威奇,死亡率都達40%。

在意大利的死亡率也很高:1347年底它已經以最危險的肺炎鼠疫形式抵達基督教世界的商業中心威尼斯、比薩和熱那亞等貿易城市。受感染的城市很快就看到屍體堆積如山:死亡率超過40%成為常態。

當時黑死病沒有好的辦法處理,但到了冬天因為動物活動減少,疾病也會大幅度減少。

尤其歐洲北部冰雪覆蓋,黑死病受到很大抑制。


薩沙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有意義的話題,聯繫到當下的“肺炎疫情”,我們以史為鑑,來看一下人類歷史上發生的一次“大瘟疫”,那就是爆發於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

一、黑死病簡介:

公元1348年到公元1353年,歐洲爆發了“大瘟疫”,短短5年的時間,人口喪失了三分之一,約2500萬人死亡。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罕見的“大災難”,史稱“黑死病”!

通過研究歐洲中世界的文獻資料,結合現代醫學知識,我們知道這場“黑死病”其實是一場“鼠疫”,它主要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

傳染源為:鼠類和其他齧齒類動物,其中褐家鼠和黃胸鼠是主要傳染源。

傳播途徑主要由3種:

1.鼠蚤叮咬傳播形成:“齧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方式。

2.呼吸道飛沫感染:“人→人”傳播方式,這是造成鼠疫的大流行的主要傳播方式。

3.直接接觸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無年齡和性別上的差異。在疫區的野外工作者、與旱獺密切接觸的獵人、牧民是高危人群。

感染鼠疫後主要由三種類型:腺鼠疫、肺鼠疫、敗血症鼠疫。

二、“黑死病”為什麼能在歐洲迅速蔓延?

“黑死病”能夠在歐洲肆無忌憚的迅速蔓延,造成人類歷史上慘絕人寰的大災難,死亡人數超過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之和,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中世紀歐洲醫學水平落後

中世紀的歐洲醫生學習的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希伯克拉底的醫學理論,這些理論和成果在今天看來,顯然是無法應對“黑死病”。不僅醫生的技術達不到而且數量還少,很多大城市包括倫敦、巴黎這樣的國際性大都市,醫生的數量少得可憐,在這麼重大的疫情方面,是沒有能力應對的。

(2)、公共衛生知識極差

在中世界的歐洲,人們由於深受宗教的影響,衛生意識極為淡薄,個人衛生狀況更是堪憂,人的一生只洗三次澡的比比皆是(出生後的彌撒、結婚時和死亡),從社會最底層的奴隸到高高在上的王室成員,蝨子和跳蚤幾乎人人都有。這也為“黑死病”的傳播途徑-“齧齒動物→蚤→人”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威廉.萊基在《歐洲道德史》中說:“肉體的清潔是對靈魂的褻瀆,最受人崇拜的聖賢之人,就是那些衣服結成硬塊的汙身”。

中世紀歐洲城市人口密度大,而公共衛生系統建設幾乎沒有,每天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時處理,存在著人畜混居、人畜糞便到處堆放,城市街道上充斥著各種汙穢惡臭。當時的大多數房子都是用木頭或者黏土修成的,老鼠可以輕鬆的出入。

生活在中世紀歐洲的人類,天生就是細菌喜歡的對象,整個城市就是細菌生活的 “天堂”,就像一堆乾柴,只要遇到一點明火,就熊熊燃燒起來,一發不可收拾!

(3)、隨著絲綢之路的出現,歐洲商品貿易發達,同中國重農抑商不同,歐洲各國的貿易行為極其繁榮,這也加速了疫情的傳播速度,迅速蔓延至整個歐洲,無一倖免!

三、“黑色病”對我們今天有什麼啟示?

“黑色病”對於當時的歐洲衝擊巨大,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死亡,整個歐洲政治、經濟和宗教體系被打破,面臨重新洗牌,在災難中倖存下來的人們,不再相信宗教對於人們思想的禁錮,人們的思想得以解放,產生了著名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以醫學為代表的人類科學的進步,隨著人們對細菌的發現,並研發出抗生素等藥物,對於今天我們再次遇到“鼠疫”,就再也不會像古時候一樣,手足無措了。

今天,我們中國爆發了“肺炎疫情”,我們的專家很快就確定了該病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及時採取應對措施,雖然目前人類對於病毒,還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一定會開發出針對病毒的藥物。我也相信,只要我們科學應對,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肺炎疫情”攻堅戰,中國加油!


小梁說歷史2019


在任何時代,瘟疫的流行都會給國家、社會以及個人帶來深重的痛苦以及難以估量的損失。在有關文獻記載中,我國古代疾疫多發:“疫”、“大 疫”、“癘作”、“時疫大行”等記載不時出現。在瘟疫面前,人們不再侷限於求神問佛,更多的他們開始尋求自救的方法,打開了古代醫學的大門。

“傳染病在歷史上出現的年代早於人類 ,未來也將會和人類天長地久地共存 ,而且 ,它也一定會和從前一樣 ,是人類歷史中的一項基本參數以及決定因子。”——《瘟疫與人》

中國古代唐宋時期,其經濟政治與文化極其繁榮,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疫情也時常發生。由於唐宋時期,國家繁榮穩定,對於疫情的爆發,國家有了一系列的預防及應對措施,所以蘇木在本文中,主要以唐宋時期的疫情為主,給大家展現國家的處理情況。

唐宋時期瘟疫情況

唐和北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的瘟疫低發期 ,但在部分時段也存在高發特徵。 這一時期瘟疫發生在時間上沒有規律的週期性,但在季節分佈上有一定的規律 ,空間上有著明顯的集中性和發生頻率的無規則性 ,且危害程度有逐漸加重的趨勢。(注:以下表格以及數據分析來源於:《唐宋時期瘟疫發生的規律及特點》陳麗)
有關瘟疫的記載,唐代史料中始於貞觀十年 (636年) ,終於大順二年(891年)在255 年中一共發生 21 次 ,平均 12 年一次 ,年均發生率 8.3 %。


太宗到玄宗時期 (627 —756年) , 129年間發生12 次 , 平均10.75年一次 ,年均發生率 9.3 % ,略高於唐代總體年均發生率。其中太宗時期 6 次 ,是明顯高發期。安史亂前發生 8 次。安史亂(756 —891 年) 後 135 年間發生 9 次 ,平均 15 年一次 ,年均發生率 7.19 % ,低於唐代總體年均發生率 ,但後期的 7 次疫情相當嚴重 ,危害程度遠大於安史亂前。

北宋有關瘟疫的史料記載始於乾德元年(963年) ,終於大觀三年(1109年) 。146 年中共發生飢 荒 15 次 ,平均約 9. 7 年一次 ,年均發生率 10. 3 %。太祖到仁宗時期 (960 —1063 年) , 103 年間共有 10 次 ,平均 10.3 年一次 ,年均發生率 9.7 % ,略低於宋代瘟疫 總體年均發生率。嚴重瘟疫出現 3 次 , 約佔 30 %。這期間既有明顯低發期(963 —994年 ,兩次疫情間隔 31 年) ,也有明顯高發期(994 —1010 年 , 17 年間發生 5 次 ,平均 314 年一次 ,年均發生率 29.41 %。從英宗到北宋滅亡 (1063 — 1127 年) ,64年間共發生 5 次瘟疫 ,平均 12.8 年一 次 ,年均發生率 7.8 % ,低於宋代瘟疫總體年均發生率 ,但嚴重瘟疫出現 3 次 ,約佔這一階段發生疫情總數的 60 % ,明顯高於前一階段。




對於瘟疫的發生,如何處理?

唐宋時期形成了以政府力量為主導、社會力量為輔的疫病防治體系,它將皇帝、政府、醫學家、宗教人士、地方鄉紳以及普通民眾等緊密聯繫起來。唐宋時期不同社會階級在疫病防治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各級政府,成為了疫病防治體系中的核心力量。

  •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國家疫病防治體系中的核心力量。唐宋是我國封建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的繁盛時期,在封建統治中,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其對疫病的認識和態度決定著政府防治疫病的各項措施。“治病良法,仁政先務”。

  1. 每遇疫情,宋朝歷屆政府都會派良醫赴疫區檢視。根據病症,配藥賜給疫民,藥費由朝廷無償撥付;
  2. 在疫區各級軍隊派駐“住泊醫官”,初步形成了在部隊中的醫療網絡;
  3. 在各地建立官辦的藥局,防止瘟疫氾濫;

  4. 疫區居民外遷。如真宗祥符二年, 河北北部發生瘟疫,宋廷下令“邊民南徙避疫”。
  • 社會群眾人士也積極參與了疫情的預防以及救治工作。
  1. 社會上的醫學家:他們不僅親自到疫情區參與患者的救治工作,還積極的編寫醫學書籍,為後世疫情的救治提供了重要的醫學考據。
  2. 一些宗教人士:他們參與了施捨粥藥、收留病患和掩埋病屍等工作。
  3. 普通民眾:他們對於疫病的認識和態度,大多數採取逃避措施。
對於疫情的防禦以及救治,他們採取的官民聯合應對疫病的措施,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要求,在中醫傳染病防治史上具有積極作用。

研究古代疫情的預防以及救治對當今關於疫情防護的重要意義

發年在 2003 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和 2006 年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H5N1),以及現在由新型冠狀病毒所引起的肺炎讓人們感受到了全球大流行疾病帶來的恐慌。研究古代疫情的反覆以及救治,對於當今的疫情都具有重要的醫學以及現實意義。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面對疫情,我們有了更加科學的防護以及治療體系,國家對於疫情的處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最大感觸就是:慶幸我出生在了這個和平而繁榮的年代,而不是出生在了戰火紛飛的年代。沒有祖國何談家園!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青花瓷一般製作精美卻又色澤淡雅,青銅器一樣體量厚重而又造型獨特,這是蘇木看到的歷史,願與你一起共賞。
認準飛揚的專屬logo,點關注,不迷路!


歷史飛揚


古代有各種各樣的大型傳染病,譬如傷寒、霍亂、白喉、肺病、天花等等,而造成人口死亡最多的,莫過於鼠疫。

鼠疫(Plague)是一種人類和動物皆可被傳染的疾病,最初反應為淋巴腺發炎,所以也被稱為腺鼠疫。

在歷史上,鼠疫曾大規模爆發過三次,每次都帶來成千上萬的人口死亡。

鼠疫的第一次大爆發,是在拜占庭帝國時期。

這場鼠疫也被稱作是查士丁尼鼠疫。鼠疫共持續了50年,而第一次出現的時間點為公元541年-542年,帝國人口直接從4000萬下降到2600萬。

此後,在557-558年、572-574年、590年、599年也多次爆發鼠疫,並且傳播到了歐洲的其他地區,其帶來的損失是空前的。

鼠疫的第二次爆發,帶來了黑死病。

說起人類史上最嚴重的傳染病,莫過於14世紀的黑死病(Black Death)。

黑死病的實質也是鼠疫,有許多淋巴腺腫的歷史描述。科學家們推測,黑死病很可能是一種寄生於跳騷身上的鼠疫桿菌。

關於黑死病的殘酷,只需要列舉數據即可:

這種傳染病席捲了歐洲、亞洲和非洲,造成至少7500萬的人口損失。

鼠疫的最後一次大規模傳播是19-20世紀的事。

這次傳染病的主戰場在於亞洲,包括東北的大鼠疫,還有云南、廣州、香港等地的鼠疫,很快使得亞洲各國面臨鼠疫的挑戰。

這最後一次鼠疫的流行,直到1959年才宣佈結束,受災人口遍佈東北亞、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共有1200人喪命。

總而言之,古代的傳染病非常可怕。


HuiNanHistory


導讀:1910年冬季的一個深夜,在黑龍江哈爾濱傅家甸的一個小旅館內,發現兩具不明死因的獵戶屍體,當時的官府沒有查清死因,就草草結了案。可是,接下來傅家甸的家家戶戶都不斷出現死人的情況,整個哈爾濱開始人心惶惶。\r

事件背景\r

​當地官府的仵作對屍體進行檢查,發現所有的死者身上都發現紫紅色的斑點,這該不會是瘟疫吧?這個想法立刻就引起了當地官員的高度重視。要知道,在醫療條件比較落後的古代,瘟疫就等於死亡。再加上當時的時間點非常的特殊,臨近春節期間。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那些在哈爾濱打工的外來人員,一年到頭都盼著這個時候,能夠回趟家。如果這些人當中有人感染了瘟疫,再把這種瘟疫帶到其他地方去,那麼後果將不可想象。\r

而且這個1910年也很特殊,我們知道第二年發生辛亥革命,此時的清王朝已經是搖搖欲墜了,實在是無力抵抗這樣全國性的災難。如果說真的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瘟疫,那清王朝整個就立刻轟然崩塌。另外,日本人,俄國人一直對哈爾濱虎視眈眈,他們都想利用這次瘟疫搞事情。表面上他們想幫助中國,實際上就是趁火打劫,想鯨吞蠶食我們的國土。所以,當時的局勢非常的嚴峻!\r

伍連德\r

在這個嚴峻的局勢下,一個名為伍連德的人被任命為“大清防疫總醫官”,乘火車奔赴哈爾濱,主持局面。這裡先介紹一下,伍連德是馬來西亞歸國華僑,從小天資聰慧,24歲便成為第一個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的華人,那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r

諾貝爾獎獲得者,俄國細菌學家梅奇尼可夫,和英國著名生物化學家霍普金斯,對於他的醫術那都是讚譽有加。所以伍連德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雖然說他的普通話,當時叫官話,官話說的不好,但是之前的他一直是在天津陸軍軍醫學堂當副監督,相當於副院長職務,是有一些管理經驗。\r

另外,因為他接受的是比較先進的思想理念。他的思維不像是當時清代的那些老官員腐敗墮落,愚昧。伍連德敢於直言敢於擔當,不怕得罪人,很有魄力和執行力。所以,伍連德確實是個最佳人選。\r

確定病源\r

到了哈爾濱之後,伍連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確認病源。這件事說起來很簡單,解剖一下屍體,檢驗就行了。可是做起來,難度太大。屍體解剖這件事情放到我們現在,那是一件非常普通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在當時封建社會,那就是對死者的大不敬,道德上法律上那都不被接受的。所以,一連幾天,伍連德什麼都做不了。\r

​就在伍連德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日本女人死了。日本的現代醫學比較發達,他們懂西醫解剖那一套。於是,伍連德立馬趕去將日本女人的屍體解剖,化驗。結果讓伍連德大呼“糟糕”,因為病源正是伍連德最不願看到的“鼠疫桿菌”,哈爾濱流行的瘟疫是鼠疫。\r

在歷史上,鼠疫曾經有過兩次世界性的大流行。第一次是在公元六世紀的羅馬帝國,當時有四分之一的羅馬人因此而死去,直接導致了羅馬帝國的衰落;還有一次更為嚴重,發生在中世紀的歐洲。那一次直接導致了兩千五百萬歐洲人的死亡,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沒有特效藥,鼠疫幾乎是絕症;沒有科學的防疫措施,中國極有可能變成第二個中世紀的歐洲。\r

消滅病源\r

​鼠疫的結論出來了,在哈爾濱的日本人,俄國人也慌了。他們認為,既然瘟疫是由老鼠引起的,那就把老鼠殺了,沒有老鼠,這個瘟疫不是控制住了嗎?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捕鼠行動拉開了序幕。\r

可出人意料的是,老鼠是沒了,可是疫情發展更加嚴重了,每日最高死亡記錄刷新到了五十人。而且,從搜捕來的老鼠身上並沒有發現鼠疫桿菌,難道病源不是老鼠嗎?那麼,瘟疫到底是什麼帶來的呢?\r

就在大家都疑惑不解的時候,伍連德突然想起,自己解剖的那個日本女人,她是和一個皮毛商人同住的,商人主要販賣的是旱獺皮。還有,最早死去的那兩位獵戶,他們賣的也是旱獺皮。旱獺也就是土撥鼠,是一種大型的齧齒類動物,也是鼠類的一種。從理論上來說,它也具備了攜帶鼠疫桿菌的能力。\r

順著這個線索往下查,伍連德居然有了一個驚天的大發現。這場鼠疫真正的發源地不在咱們國家的哈爾濱,而是在當時的沙皇俄國。原來,俄國人長期生活在高寒地區,為了防寒,他們喜歡穿貂。但是這個玩意兒貴呀,普通人買不起,於是就有人打起了旱獺的歪主意。\r

他們大肆捕殺旱獺,用旱獺皮仿製成紫貂皮,再賣出去。說白了就是做高仿的A貨。沒想到幹得不錯,因為巨大的利益,越來越多的俄國人開始捕捉旱獺,一些沒有經驗的新手,連動彈不得的病旱獺也殺了,剝了它們的皮,吃了它們的肉。這麼胡來瞎搞,染病就成了必然。\r

不巧的是,當時在俄國境內有很多中國勞工,因為和俄國人時常接觸,他們也就不幸染病。俄國人一看這個情況,就直接把這些病患遣送回中國,鼠疫就是這麼傳了過來。原因查明,伍連德立即下令全城消滅旱獺,跟旱獺相關的旱獺皮,旱獺肉,都不準碰了,全部燒燬,先切斷感染源。\r

傳播途徑\r

當然,這樣還不夠,還必須搞清楚瘟疫的傳播途徑。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之前歷史上發生的鼠疫都是通過跳蚤傳播的。具體來說,那就是跳蚤先叮咬老鼠,旱獺,感染上了鼠疫桿菌。緊接著又叮咬了人類,人就感染上了。\r

可這次哈爾濱的鼠疫是爆發在大冬天,哈爾濱的冬天,零下三四十度,什麼跳蚤能活躍的起來啊?所以,跳蚤傳播幾乎不可能。還有,這次鼠疫比之前的傳播速度要快很多。往常染病之人三五天之後才斷氣,可這一次一天時間就夠了。難道說這一次的鼠疫不僅病源不一樣,就連傳播途徑也不同?\r

再次翻閱檔案,伍連德發現所有的死者,都是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內染病的。還有,解剖日本女人的時候,伍連德發現鼠疫桿菌是在她的肺裡發現的。也就是說,這個日本女人是因為鼠疫桿菌造成肺部窒息致死。這些個細節,讓伍連德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鼠疫桿菌有沒有可能是從空氣當中吸入,從而感染上的呢?\r

這就太可怕了,很快伍連德把他的這個猜想完善了一下,形成了一份文字資料進行發表。在文章當中,他明確提出這一次的哈爾濱鼠疫是一種名為“肺鼠疫”的新型瘟疫,它的傳播途徑也與以往不同,這是飛沫傳染。\r

然而,這一推論卻引發了全世界的一片的譁然,更引起了北洋醫學堂首席教授梅斯尼的反對。原來,由於疫情嚴重,清政府怕伍連德一個人搞不定,特意找來了梅斯尼幫他。可兩個人一見面就掐,梅斯尼從骨子裡就有偏見,他認為中國人不行。\r

兩人這麼一吵,誰也無法說服誰。最後,還是伍連德做了讓步。伍連德是有心胸的人,只要梅斯尼願意一起來防治鼠疫,總醫官的位置讓給他,這才是醫者仁心,這才是一個醫生該有的姿態。可是誰都沒有預料到,伍連德這個辭職信剛交到北京,梅斯尼死了。\r

原來,他不相信伍連德那一套,自己跑去一家醫院。由於沒有做任何的防護措施,直接接觸病人,很快就感染上了鼠疫。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相信伍連德說的是真的。可是這一切都明白的太遲了。\r

伍連德的觀點得到了印證,再也沒有人反對他了。清政府,日本人和俄國人都全力支持伍連德。伍連德下達命令,讓日本控制的南滿鐵路,和俄國控制的中東鐵路全部實行停運,最少是停止客運,先把瘟疫控制在哈爾濱。\r

緊接著就是要隔離,可是當時醫院早就都滿了人呢,人滿為患,哪還有這麼多地方呢?也沒有這麼多設備啊?伍連德是靈機一動,他請俄國鐵路局調來一百節空車廂,把這些車廂分割成一個一個的小單間,這裡通風好,利於消毒,的確是一個合適的隔離所。\r

光這樣還不夠,還要求所有的業務人員都必須帶口罩。現在戴口罩很正常,可在當時這個舉動,在世界醫學史上還是頭一次。還有,當時的口罩,那是伍連德特製的,兩層紗布縫製中間夾了藥膏,因此它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飛沫傳染。\r

焚屍滅源\r

按說,防禦工作已經全面鋪開,疫情應該得到控制了。可是令人驚訝的是,死於肺鼠疫的病人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在猛增。死亡最高人數從每天的50人增加到了150。到了1911年1月28號,數據又被刷新,183人離開人世。為什麼會這樣?伍連德百思不得其解.\r

直到一天,他巡查來到哈爾濱城北,這個謎底才徹底揭開了。原來,無數的屍體就這樣被隨意的堆積在這裡,這裡就好像是一個儲藏鼠疫桿菌的大冰櫃一樣,老鼠或者其他動物接觸到這些屍體,再由他們傳染回城裡,這瘟疫可不就是防不住了。\r

這種情況讓伍連德十分的惱怒生氣,他立即找來當地官員質問,官員們解釋後他才明白,正值嚴冬,地上都凍結實了,哪還挖了坑埋人了,只有等到開春以後,土解凍了,才能土葬。\r

可是瘟疫不等人啊,怎麼辦呢?火葬,這個大膽的想法,突然出現在伍連德的腦海中。現在火葬是很平常的了。可在當時那個年代,講究先人應該入土為安。而且清朝的法律,火葬本身就是違法的。\r

伍連德連夜向清政府發去電報,嚴明這一次火葬的必要性和不火葬的嚴重性。另一方面,他也做好了,如果朝廷不準,他就要冒險抗旨強行火葬。好在這個關鍵時刻,朝廷的聖旨到了,“恩准火葬”。\r

1911年1月31日,當時是春節之後的大年初一,正式開始火葬,大火整整燃燒了三天三夜,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集體火葬。一個月之後,這場吞噬了六萬人生命的恐怖瘟疫結束了。伍連德因此被授予二等雙龍勳章,賜進士出身,醫務人員而獲此殊榮的,在整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僅此一人。並且在1935年,伍連德被推舉為諾貝爾醫學獎的候選人。\r

尾聲\r

​瘟疫控制住了,但伍連德並沒有馬上離開哈爾濱。而是直到整個東三省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個完備的防疫體系,他才放心的離開。這就是110年前,發生在中國的巨大災難。\r

說起這些災難,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在人類的發展史上都出現過很多次了。但沒有哪一次能打敗人類的,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也是一樣。\r

今天的中國,擁有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設備,擁有高尖端的技術人才,擁有眾志成城的抗“肺”決心,沒有任何災難能打敗中國,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歷史的視界


古代的大型傳染病有天花、黑死病、霍亂、瘧疾、西班牙流感等,每一種傳染病都造成了數以萬計的人口死亡,有的甚至威脅到一個國家、一個種族的存亡。

下面我們以霍亂為例,進行一個簡單介紹。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發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它發病急、傳染力強、致死率高。它主要通過是糞傳播或者是水和食物發生傳播。霍亂的典型症狀是無痛水樣腹瀉,嚴重者一天腹瀉十幾次,最後嚴重脫水導致死亡。

在歷史上霍亂大規模爆發過7次

1817年—1824年,在孟加拉國大規模爆發,爆發後迅速傳播亞洲甚至傳至歐洲,僅1818年左右的英國就有60000餘人死於霍亂;

1827年—1837年,霍亂經俄羅斯蔓延至歐洲各國,後又傳播至加拿大和美國;

1839年—1863年,霍亂第三次爆發,整個北半球收到波及,俄羅斯受危害最大。造成成百萬人的死亡,其中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柴可夫斯基和他的母親就死於這場霍亂;

1865年—1875年,一艘從埃及駛往英國的船隻引起了這場大爆發,霍亂迅速傳遍歐洲大部和部分非洲區域。1866年,北美洲未能倖免;

1883年—1896年,埃及爆發了第五次霍亂;

1910—1926年,第六次霍亂大流行;

1961年—至今,第七次霍亂大範圍流行。本次霍亂開始於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波及世界五大洲的140多個國家,累計病例至少350萬例。最近幾年全球每年仍有將近十萬人感染霍亂而死。

霍亂髮生後古人如何應對

“霍亂”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漢時期的《黃帝內經》,取自傳染病導致軍隊混亂之意。多年來古人在“霍亂”的處理措施上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探討,雖然無法徹底消除但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的作用。

1.服用湯劑。多年來由於霍亂的頻發性和危害性古代醫者對藥方進行了多方位的驗證。在《黃帝內經》、《傷寒論》、《霍亂論》中均有詳細的記載。中醫們根據不同的症狀開出不同的藥方,但是這些藥物卻只是能夠緩解病人的疼痛感,感染者大多還是會病重去世。

2.迅速隔離。大家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出將霍亂危害降至最低的方法就是隔離法。一是將患者與正常人進行隔離,將霍亂患者集中聚集在一個特定區域,通過是會、硫磺等對病人的活動區域、衣物、糞便等進行消毒;二是引用水源隔離,查清感染者的引用水源,對水源的上下游等互通河流進行標識,嚴禁其他人員再次飲用。

3.死者儘快入土。因為古代一直沒有針對“霍亂”的有效藥物,大家得了霍亂基本上就是處於一隻腳踏進鬼門關的狀態。為了避免更大範圍感染,醫者辨明病症後都會囑託其家人儘快準備後事。病人去世後不再進行出殯的一系列理解習俗,而是迅速裝殮入土。

從古至今,傳染病一直是人類最大的敵人之一,需要我們人類慎重應對。


以史勵人


鼠疫,霍亂,天花,非典,豬流感,人類都一路走來了。其中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瘟疫之一,人類有記錄的天花爭鬥史就有3000年之久。它是最著名的01號傳染病。同時它也是人類滅絕的第一個傳染病。

天花的起源

天花病毒發源於古埃及,後來通過與歐亞大陸國家之間的戰爭和貿易等形式,向外擴散。

東漢時期天花病毒傳入中國。東漢將軍馬援曾南征交趾,抓獲了大批俘虜。然而沒過多久,俘虜中出現了天花,並開始流行開來。

中國最早關於天花病情的明確記錄是晉代著名醫學家葛洪的著作《肘後救卒方》。屠呦呦教授發現抗瘧疾藥物青蒿素的靈感就是來源此書。

但是書中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治療方略,這表現了中國古代社會,面臨疫病橫行時的無能為力。

被消滅的天花

天花在中國流行越來越久,人們發現只要得過天花並且存活下來的人,終身不會再得。

於是古代醫生開始嘗試讓,輕度感染天花的病人與健康的人進行接觸,使天花病毒在小範圍內傳播,這個實踐讓約80~90%的人可以存活下來,成為中國最早的免疫學樸素常識之一。

但是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天花的仍舊是我國死亡率最高的急性傳染病之一。

1966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各國加強合作,根除全球天花流行的倡議,當時發達國家已經沒有聽話發生,直到1980年天花在世界上基本絕跡。

02號傳染病--霍亂

1817年至今,霍亂總計爆發了7次,僅僅是中國的死亡人數就達到了1300萬人,全球死亡人數保守估計為1.4億人。

得了霍亂這個病,會拉肚子,一直拉到死為止。直到倫敦學者約翰斯諾,通過記錄死亡、患病人數和位置後發現,霍亂是通過水源傳播的,是人類的排洩物進入水中,汙染了水源才滋生了霍亂,後來通過控制傳染源,霍亂就能被控制。

今天,我們國家沒有霍亂,一要感謝清潔的飲用水。二要感謝抗菌藥物的大面積出現。

今天還有很多的流行病,它們沒有被消滅,很多病毒,我們的疫苗和藥物端暫時無法解決,他們就成為了一個季節性流感當中的一種,我們默認它們跟我一直存在,每年總歸有一些人會死於這個病。


樓頂的貓


古代的傳染病還是有很多的,其中困擾人們時間最長的就是天花病,鼠疫和黑死病。當然了在如此長的時間內,人們應對這些疾病還是又一些經驗的。有的一些傳染病,還徹底的被我們人類根除掉了。

我們重點說一下天花病吧。

可以說天花病是歷史上困擾世界人們最持久的一個病,早在公元前的時候,這個病就已經存在了。

關鍵是這個病在亞洲、非洲和歐洲都有發現,而且患了這個病的死亡率十分的高。

一開始這個病出現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病,他們只知道得這個病的症狀就是身上長滿了紅色的痱子,然後這些痱子就會變成膿包,伴隨著難以忍受的疼痛。

最後這些痱子會長滿全身,然後不治而亡。

埃及的很多法老,據說就是因為天花病而死的。但是,當時他們面對這個病情,是沒有任何措施的。

還有清朝時期的順治皇帝,據說他的死,就是和天花病有關。康熙皇帝小的時候,也染過天花病,不過幸運的是他扛了過來。

到了康熙當了皇帝之後,他很重視這個疾病。於是,在那個年代,我們就研發了一種對抗天花病的痘,開始往身上種痘了。

這個種痘種在身上,就是為了預防天花,而且這種種痘的效果很好,後來歐洲和非洲也學中國在身上種痘預防天花病了。

事實上一直到清朝末年,民國的時候,大家一直都在堅持種痘。直到1979年的時候,天花病才徹底的被人類給消滅。

在如此長的歷史時期,天花病總共奪走了全世界5億多人的性命。

本來美洲是沒有天花病的,他們也沒有天花病的抵抗力。但是,隨著歐洲人到達美洲之後,他們也把天花病給帶到了美洲。

可是,這裡的人都沒有抵抗力呀,本來美洲有2000-3000萬原著居民,可是這個天花病氾濫之後,僅僅一百年的時間了,美洲就剩下100萬原著居民了。

看看這個天花病是不是很厲害的一種傳染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