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你有沒有焦慮?

親愛的卡卡



小賀啊


三十歲的我們會感覺到焦慮嗎?

我的回答是會,而且當時經常感覺到焦慮!

什麼是焦慮:是由緊張、焦急、憂慮、擔心和恐懼等感受交織而形成的情緒反應。


三十的我們,風華正茂,銳氣沖天,精力旺盛,正是我們婚姻與事業都剛開始,夢想著有一番作為的最好時刻。

然而這個時候也正是我們壓力最大的時候。

三十歲的時候,我記得剛好是我初入職場的時候,事業剛剛起步,周邊情況錯綜複雜,人際關係也是勾心鬥角,自己想要得到的越多,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就越大,這也不能保證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難免就產生了焦慮的情緒,天天失眠那一陣子。

由於結婚晚,三十歲的時候,孩子才兩歲,妻子也要上班,我又出門在外(我工作的地方不在本地),難免擔心妻子獨自在家精力不夠,還得時常操心老人,害怕孩子得不到妥善的照顧,也是焦慮了好一陣子,天天打電話,鬧得家人都緊張。


那一段時間,工作和家庭的原因確實是讓我很焦慮,工作壓力大,家庭的事還惦記,兩相結合,幾乎天天失眠,精神萎靡。

這種情緒伴隨了很長時間,後來想想純屬多餘,擔心害怕什麼用沒有,純屬給自己無端增加負擔,只要我們踏踏實實的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寬容的對待周圍的人,放鬆心裡,充分的相信家裡人的能力,眼前的困難沒什麼大不了的。

焦慮的情緒是一種本能的情緒,每個人都存在,我們不要無限的放大它,當這種情緒出現的時候,只要及時的調整就可以了,有幾個小辦法不妨一試。

1.缺乏安全感是有焦慮情緒人的共同點,充分的信任別人,少一點懷疑,人性大多數還是好的。

2.充分的信任自己和周邊的人,不要誇大自己或周邊人失敗的可能性,盡力而為,即使失敗也沒什麼,誰還沒有犯過錯呢?

3.心裡放鬆和轉移注意力,當焦慮情緒來臨的時候,別想著獨自面對,出去走走,和朋友聚聚聊聊,有時間看看書,聽聽音樂,要懂得自我排解負面情緒。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也有很多負面的情緒伴隨著我們,困難來臨,坦然面對,寬容的對待自己和別人,正確的心態面對,懂的調整自己的狀態,會很快走出低谷,從沐陽光。


複合色


3歲開始便有了模糊的記憶,小時候大多時候都是奶奶帶,雖然奶奶與父母之間有隔閡,但是在面對孫子時,奶奶沒有被大人的恩怨所影響,她和爺爺還是一如既往的對我們兄妹幾個好,有好吃都會毫不吝嗇給我們,記憶最深的就是小時候家裡窮,買不起小風扇,奶奶總是用一整夜為我扇風………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和奶奶的矛盾及父母之間的爭吵愈演愈烈,看到她們這樣幼小的我漸漸地孤僻了,不愛和別人說話,也不相信親情,更不相信愛情,心中一直耿耿於懷,我害怕受傷,所以自己把自己隱藏起來……

馬上就28了,生活一個農村家庭裡,父母那一輩傳統觀念深根蒂固,他們認為,凡是生而為人,必須要結婚生子、相夫教子,雖然可以理解他們的都是以子女的幸福快樂為出發點,都希望子女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但是,作為新一代的我們接受的新觀念與過去有眾多的不同,我們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認為開心的生活方式來體驗餘生,不必在乎過多的繁文縟節、不必為各種沒有必要的瑣事牽絆。

可是,我們已近中年,面對與兩鬢漸漸泛白的雙親,我們於心不忍,我們不能違揹他們的夙願,在面對個人幸福和父母的心願的抉擇時,我們不得不放下自私的念想,縱使萬般無奈……,也許,也許這就是為人子女的本分吧!

三十而立,怪自己年少輕狂,枉費青春,畢業幾年一事無成,沒有能賺到錢、沒有好工作、沒能成為父母眼中的驕傲、更沒能讓父母抱上孫子……

聽說老人帶小孩心情會愉悅、身體會健康……

焦慮不安只會使人越陷越深! 那麼真的該努力了,擦亮腳上的皮鞋,加油!



恰恰恰到好處


本人也快接近30歲,會有焦慮也會有失落感,我相信應該是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人的心理。簡單說說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過兩次業,都失敗,26歲的時候負債10幾萬,幾乎覺得我的人生要完了,每個月賬單壓力大得不得了,後來沉淪了一段時間後,果斷努力做銷售,堅持了一年多,債差不多還清了,緊接著又要結婚,結婚前後花了大概9萬,一大半自己出,一小半信用卡套出來的,婚結完後真正開始了現在的生活,做培訓師講師,業餘做跨境電商,我老婆也幫忙做,還自己弄些自媒體等些兼職,因為我知道,現在再不努力馬上30歲了,人生沒幾個5年10年,要從當下一點點去努力,一點點去做,從生活習慣到行為細節各個方面慢慢改變自己,儘管偶爾焦慮失落,但是我經常會調整,我會告訴自己:人都有七情六慾,失落也是一時的,坦然接受。不必耿耿於懷!最後,人最可怕的就是自己放棄自己,你若不放棄全世界都為你讓路,你若放棄自己全世界都救不了你!朋友,加油!


老楊創業思維A


三十歲那年,我是有過焦慮的,直至今天我也有焦慮,以致頭髮有了不少的白頭髮,這兩年愈加地多了。

我總覺得自己自懂事以來,總在焦慮。讀書焦慮學習成績焦慮學費;工作了焦慮工作不好怕被炒魷魚;戀愛了焦慮他的心不是真的;生孩子焦慮孩子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天天生活,天天焦慮。有時候,自我安慰“就這樣了,有什麼可焦急可想的,車到山前必有路!”可天天如此,還是忍不住去思前想後。

三十而立!三十歲的人了,如果還沒有一點焦慮的話,我說句不好聽的話,這不是單純可愛,而是沒心沒肺。這個社會是很現實的,也可以說是處處充滿危機的,一個三十歲的人如果對家庭對工作,真沒一點考慮沒一點想法的話,那真是不食人間煙火了。

“焦慮是人在與環境作鬥爭及生存適應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基本情緒。”有輕微的焦慮,說明你想上進想解決問題;如果是深度焦慮,我希望你立刻放鬆自己或尋求相關方面人士的幫助。


珠鄉小女



黃寬huang55308


雖然我未30歲,但是也是半步30的人。從你現在所講述的,莫名的焦慮我感覺你得自己分析一下。在我的觀點裡你這種莫名的焦慮可分為兩種情況!

1.隨著年齡的增加,你的思維,思想方式越發成熟。(這裡不是指你之前的想法幼稚)因為人每到達一個年齡段自然的就會有一些心理上的改變。

2.這種莫名的的焦慮出現如果是最近1個月的。這可能是一種身心上的一種自我調節。(有的時候煩心事會不自覺的消失並不是真正解決,而是在你的潛意識當中刻下烙印。如果出現同類型的事情就會使你產生莫名的焦慮。也可以說這是人對風險來臨前的意識)

1的情況解決辦法是適應。

2的情況解決辦法是繼續你的生活模式。

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


有自己態度


你問30歲的你有沒有覺得焦慮和失落呢?其實有,都說30而立,那時我們剛步入婚姻殿堂,剛有了兒女,生活經驗不足,又有了新生命,有了更大的責任,也壓力重重,為了給兒女一個好的生活,我們必須砥礪前行,那年也猶豫過,也徘徊過,後來我們決定買一輛四輪時風小卡車。

那年我29歲,兒子5歲女兒3歲,我把兒子送去幼兒園,女兒在家跟她奶奶,我和丈夫出車,起初也是莽莽撞撞,後來逐漸熟悉,在那些歲月裡,只有辛苦和汗水,可換來的是年底的滿足,在那些奮鬥的征程中,倆個人更多的是默契的配合,風雨中更見證了每個人的心,歲月如此匆匆,我們整整經營了7,8年的車,後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煤球已不再多用,電代替了它,因此我們只能尋求改變。

當每次十字路口徘徊之時,人都有焦慮和恐慌,要想走出那種境地,必須找到一個突破口,然後大踏步前行,只要選對方向,勇敢上路,不患得患失,只有前行是唯一走出焦慮和失落的最好方法。靜下心來,思考,然後上路是最好的走出那段歲月的方法。


沃土芳華666


我今年也三十了,26歲做了全職媽媽,突然發現自己三十了,臉上感覺真的不一樣了,眼紋也出來了皮膚鬆弛了,因為帶娃帶的,然後想出來工作,感覺也適應不了了,孩子要管,要花錢地方好多,歲月無情,不知不覺就三十了,可是感覺自己還是一事無成,除了孩子老公什麼都沒有了


似玉蓉顏


快到30的我來說,各種壓力基本上可以把壓著不能出氣,爸爸走得早,留下我們母子三人和爺爺奶奶,哥哥不成氣,我一個趁起全家,目前無房,無車,工資還沒有房價漲得快,但是不管怎樣,我都會努力奮鬥,我身上的責任我會繼續扛下去,我相信,只要人不死,終會出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