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醫學院是否應該擴招並學習師範學校搞個減免學費?

高校專業那些事兒


千萬不要,醫生職業特殊,人命關天,一定要自己有這個興趣愛好才能從事這個職業,靠免費和擴招招來的學生畢業後怎麼能好好工作,動點歪心眼專門撈錢就壞了。應該做的是提高醫生待遇和社會地位,通過職業自豪感吸引人學醫。分數線要提高,學費不但不要減甚至高一些,真正不缺錢想做這份職業的人才來做醫生。


chunhuilang


個人認為醫學院擴招是沒找準醫生荒的癥結的解決辦法。

先從網上找到兩段資料:

①《2018中國衛生統計年鑑》顯示,2017年醫學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人數8389517人,畢業人數7905343人。(我覺得沒這麼多吧~但很多網站引用這個數據的,大家可以複製上面這一段用搜索引擎查查是怎麼來的。下文我是按照口腔、臨床、中醫、公共衛生類畢業生一共100萬進行計算的)

②2018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於8月25日至26日在全國31個考區348個考點順利舉行。2018年口腔、公共衛生和中醫類別中西醫結合專業實行計算機化考試,其他類別採用紙筆考試。參加考試的考生共有601216人。

然後分析一下。醫學生畢業一年後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考試,執業醫師考試一年進行一次。①17屆畢業生如果留在醫院的話,基本要參加18年的執業醫考試。②如果本科畢業要深造的話,大部分醫學生選擇專碩,專碩“四證合一”,是需要在讀研期間考取執業醫的,基本還是會參加這次執業醫考試的。

總之,17屆畢業生中決定繼續當醫生的人,基本不會錯過18年的考試。而且考試通過率在20%上下,很多人考多次才通過的。

我們可以看到17年醫學相關專業畢業生並不少,達到800w(存疑)。護理、康復、藥學類專業畢業生有自己的准入考試,不參加執業醫師考試。口腔、麻醉、臨床、中醫類等等需要進行執業醫師考試的專業的畢業生應該佔一小半。具體數據在網絡上眾說紛紜,這部分可以參加執業醫考試畢業生按照大約有100w計算(實際這部分人佔醫學相關畢業生比例比較高,應該不小於三成)。大部分考2~5次才通過,因此每年大部分考生是以前未通過的。就按應屆生佔這60w考生中三成多。也就是說,粗略估計,只有大約五分之一的醫學生繼續從醫!這也和我身邊情況基本吻合。

現在我國每千人口醫生數達到了2.59人,每千人口的護士數達到了2.94人(19年衛健委數據),和發達國家甚至古巴都有差距。解決辦法不在於醫學院擴招,而在於增加對醫療衛生系統的投入。

⑴增加醫生編制數量。

⑵提高醫生待遇,尤其注意對年輕醫生進行補貼。

⑶扶持基層醫療機構,讓鄉鎮醫院也有專家坐診、指導,社區醫院的醫生也有機會進修,也有機會晉升。

⑷單獨提一下曾經大熱的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醫不疼西醫不愛。應該允許中西醫臨床畢業生參加臨床執業醫師考試。不論出身是中西醫臨床還是臨床,通過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人比沒通過的人更有資格行醫。執業醫考試作為門檻已經足夠,門檻前再加一個門檻限制出身毫無必要。反而阻擋了很多一腔熱血的年輕人當醫生。而且曾經有些中西醫出身大夫在西醫院是科室裡的第一把刀,突然就被告知屬於超範圍執業,不得不退下,現在西醫院裡中西醫臨床醫師只能呆在中醫科,實在是浪費人才。中西醫出身醫生可能在學習中發現更適合幹西醫,取消讓他們只能幹中醫的限制,有益無害。


魯A俺V587


這個建議耗資巨大,關係甚廣,我等平民,不好妄下結論,教育和醫療,孩子和健康,是中國人永遠在追逐的永遠得不到滿足的兩個領域,說多了都是淚。

作為一個老師,我還是來說說吧!

我特意到網上查找了一點數據:

截至2019年7月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達100.8萬個。與2018年7月底比較,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增加7696個,其中:醫院增加143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7963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減少1813個。

截至2019年7月底,醫院3.3萬個,其中: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2.1萬個。與2018年7月底比較,公立醫院減少179個,民營醫院增加1617個。

如此龐大的數量,由此可見,我國是需要醫學人才的,尤其是優秀的醫學人才。

我國醫學院校眾多,

如果全部實行免費,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高校不屬於事業編制,高校也要有收入。

不過像師範類學校那樣,培養定向公費的醫學人才還是有可能的,不過以後公立醫院要改革,不屬於事業編制,也就不可能免費培養了。

綜上所述:

這個建議不太可能實行。


宇宙最好老師


一方面是國家推行醫學生免費教育的政策已經10年了。從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發改社會〔2010〕1198號)到現在,已經整整10年了。定向免費醫學生實行單列志願、單設批次、單獨劃線、提前批次招生。學生在獲取入學通知書前,須與培養學校和當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簽署定向就業協議,承諾畢業後到有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6年。免費醫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

十年來,教育、衛生、人社、財政等有關部門聯合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從招生錄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就業安置、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薪酬待遇及履約管理等方面完善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的政策機制,形成政策合力。

目前,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主要採取“5+3”模式培養全科醫生,學生要先經過五年的臨床醫學本科教育再經過三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才能正式進入簽約單位工作。這些年,每年錄取的農村生源比例已經從最初的70%左右,提升到2016年以後接近100%,實現了定向生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保證貧困地區學生“上得來”。

另一方面是醫學院校沒有擴大招生規模的必要。目前,綜合性大學、專門醫藥學院每年所招收的本科、專科層次的醫衛學生數量眾多,醫藥學類大學畢業生無法找到對口的工作崗位的情況也比較突出。在當前新冠病毒肺炎蔓延的態勢下,相關醫衛人員的匱乏不是醫生整體數量的匱乏,是對相關科室醫生的需求量突然增大,如呼吸、傳染等,沒有必要因為一個突發事件而擴招,而是要改變醫療衛生體制,提高醫療服務能力。



高考志願自由談


山東早就有這個政策了

從2017年起,在省屬醫學高等院校實施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教育,重點為鄉鎮衛生院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才。免費醫學生為5年制本科生,培養專業主要是臨床醫學、中醫學專業。凡熱愛衛生事業,畢業後志願到鄉鎮衛生院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具備普通高考報考條件的高中階段畢業生均可報名。


陽都按察使


把危機做成商機,令人歎為觀止。不是有數據,每年畢業60萬,入職對口僅僅是6萬嘛,先把這幾年,散落的數個50多萬,給用起來吧。


aging74755260


全民普及醫學知識才是根本,病人首先要懂自己的病,才能配合治療。很多人都是不懂自己的病,又不聽醫生的話,才造成了目前的醫患矛盾。醫生其實也不會看病,都是靠儀器,所以也不能迷信醫生是萬能的,只有自己瞭解自己,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療!


王胖子212303127


並無必要。目前是特殊情況,所以疫區醫護短缺。據我所知,一個縣域內,縣級醫院多數時間床位空置,存在省級醫院三天出院縣醫院住一週的情況,鄉鎮醫院大多門可羅雀。


野風山岡


以後醫護考核,有資格並從事醫療行為的,每月國家補2000到一萬入養老保險(特殊情可支取),以後若有背醫德可扣部分或全部。


sx音箱發燒秋群567876


感覺國家以後醫療方面最簡單的投資就是,學醫學費全免,並且補助基本生活費,本科以上別弄什麼定向生,如果畢業後能考上自己附屬醫院的規培生,也是食宿全免,但是定級啥的,只要規培完成半年內找到接收單位,規培三年的年限也算入職稱評聘,看能解決問題不,就是週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